1.2012ATP年终总决赛抽签是怎么抽的啊?随机吗?为什么小德和穆雷同一组呢?
2.谁还敢说奥运网球不够伟大
2012ATP年终总决赛抽签是怎么抽的啊?随机吗?为什么小德和穆雷同一组呢?
并不是完全随机的,是有一定规则的。
2012年ATP年终总决赛官方网站公布了《Barclays ATP World Tour Finals Rules》(《巴克莱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规则》),其中4.01条中有抽签方法(原文略,大意如下):
8名球员分为A、B两组,每组4人。头号种子选手直接分进A组,二号种子选手直接分进B组,随后三四号种子选手、五六号种子选手、七八号种子选手成对依次抽签,分别抽进A组和B组。
最终的抽签结果是:
A组:排名第1、3、6、8的德约科维奇、穆雷、伯蒂奇、特松加
B组:排名第2、5、7、9的费德勒、费雷尔、德尔波特罗、蒂普萨雷维奇
(注:由于排名第4的纳达尔缺席,排名第9的蒂普萨雷维奇递补参赛)
希望能帮到你~~
谁还敢说奥运网球不够伟大
在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因为不再设积分,使得一些选手退出了本届奥运会,当然,不包括因伤不能参加的费德勒、瓦林卡。但是,当奥运会网球大幕落下,是否需要问一下,网球真的不需要奥运吗?或者,奥运不需要网球?
网球,职业化最高的几个项目之一。自从1988年重归奥运网球大家庭以来,一直受到争议较大。一是网球的职业比赛很多,多了个奥运会会使得ATP和WTA赛程更显紧张,二是参加里约奥运会没有积分可拿,因为在之前几届奥运会,ITF与WTA和ATP协商,是可以拿到积分的。于是,有了网球项目不需要奥运和奥运会不需要网球项目的论调。
尽管如此,小德、穆雷和刚刚复出的纳达尔、德尔波特罗等名将还是来到了里约。女子选手中,大小威姐妹、穆古鲁扎、科贝尔等也悉数到场。如果说,打ATP和WTA赛事是个人荣誉和职业,那么代表国家打奥运会,则是一种使命感,一种心怀国家的情怀。
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小德首轮负于德尔波特罗后才会含泪离开,小威在输给斯维托丽娜后同样眼中含泪。当今网坛的两大男女一号选手,在今年的大满贯赛场,小威、小德同样遭遇出局,为何他们从未如此激动过?因为,奥运网球不同大满贯,他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纪录。或许,从他们身上验证了阿赫瓦里的那段话。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残腿走到终点的“失败英雄”阿赫瓦里:“我的国家送我到五千英里之外,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怀,他们才会在出局一刻那样的不舍,因为他们是多么想站上奥运的领奖台,为国家赢得荣耀。
同样的,当纳达尔男双夺冠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纳达尔为何如此激动,但有一个人是理解的,他更懂得代表西班牙征战奥运会对纳豆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纽约时报》名记克里斯托弗·克拉里在推特上说:“我从拉法17岁开始就报道他了,但我从未见到他像今晚笑得这般开心。”
在女单比赛中,波多黎各选手普伊格一黑到底夺冠,成为波多黎各奥运会历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我想,普伊格夺冠那一刻对波多黎各人民来说,堪比1984年许海峰夺冠时的中国人民的心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把体育竞赛上升到政治层面,我想就是对很多网球大腕参加爱运会的最好解读,职业赛场的成绩固然可以在赢取奖金和积分的同时激励国人。但奥运会,则是那么的特殊,它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这,也是为什么网球项目需要奥运,因为网球选手需要奥运,来实现他们的奥运梦想、家国情怀。
抛开选手的爱国情结,我们再来看看比赛质量。仅以男单半决赛和决赛来看,纳达尔和德尔波特罗两人拼到无能为力为止,打出了无数个可以竞争年度最佳击球的回合。到了男单决赛,现场的氛围堪比足球世界杯,热烈而有序,而这,在大满贯决赛场甚至都不可能会出现。男单决赛同样荡气回肠,复出以来很少打五盘三胜制比赛的德尔波特罗最终输在体力,穆雷则成就了网球史上卫冕奥运男单冠军的第一人。看了这样的比赛,谁还敢说奥运不需要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