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殖民地
2.乌干达与卢旺达的冲突是怎么爆发的?
3.为什么会出现蓝色的闪电
4.其他地方现在发生的战争资料
英国殖民地
再来张
在1921年其领土扩张的顶峰,大英帝国的版图如下:
非洲
巴苏陀兰?即今莱索托。1868年英国吞并了该地区,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管辖,1884年英国恢复对其的直接管辖。1966年独立。?
贝专纳?即今博茨瓦纳。1884年英国远征军到达该地,1885年宣布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895年贝专纳部分地区交由好望角殖民管辖,其余部分继续直接隶属于英国的管辖之下。1966年独立。?
英属多哥?原为德国的殖民地,一战后被分为法属多哥和英属多哥。战后英国对该地区进行委任统治,1919年被并入黄金海岸,加纳独立后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
英属喀麦隆?原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英国对其部分地区进行委任统治,1961年英属与法属喀麦隆合并并宣布独立。?
冈比亚?自1661年起该国就是英国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并入塞拉利昂,1888年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94年部分内陆地区也被宣布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获得独立。?
黄金海岸即今加纳。自1631年起英国商人就开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属塞拉利昂的下设行政区,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制。1830年起其领土开始向内陆扩张,1874年英国设立黄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边界最终被确定。1919年将英属多哥并入,1957年独立。?
埃及?1882年埃及被英国占领,1914年至1922年期间是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获得独立,但对英国履行必要的条约义务,英国军队在该国持续驻军直到1954年。?
肯尼亚?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英国东非公司管辖,1895年由英国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亚殖民地,1963年独立。?
毛里求斯?1814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毛里求斯,1968年独立。?
尼日利亚1851年在该国建领事馆,1861年吞并部分地区,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886年交由英国尼日尔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间英国继续占领尼日利亚的剩余领土,1900年英国开始直接对尼日利亚施行统治。1914年南北尼日利亚合并,1919年将英属喀麦隆并入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
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1891年起划归英属南非公司统治,1924年英国开始直接统治该地,1953年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和南罗得西亚成立中非联邦,1964年独立。?
尼亚萨兰?今马拉维。1875年起就有传教士在次建立据点,1891年英国在此建立中非保护地,1907年被命名为尼亚萨兰,1953年与南北罗得西亚合并成立中非联邦,1964年独立。?
塞拉利昂?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国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的重要据点,1807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其内陆地区被宣布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独立。?
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1893年英国从非洲部落手中夺得南罗得西亚,并由英属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责任,由英国管理,1953年至1964年间与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组成中非联邦,1965年该国的白人少数自行宣布独立,只获得南非等少数国家承认。1980年白人与黑人族群达成共治协议,更名津巴布韦,成为获广泛承认的主权国家。?
英属索马里兰?1884年成为亚丁的保护国,18年划定边界,1905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间曾被意大利短暂占领,1960年并入索马里后独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国直接管辖。英国占领了这个原属荷兰的殖民地后,众多荷兰裔白人开始向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移民,但英国在1900年布尔战争后吞并了这两个地区。纳塔尔则于1843年被英国吞并并成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一个自治领。?
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1878年纳米比亚的沃尔维斯港被宣布为英国领地,1884年被并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国吞并了该港周围的德国殖民地,于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统治地。1990年独立。?
斯威士兰?1890年英国与德兰士瓦对斯威士兰统治者进行联合保护,1906年英国单独对其保护,1968年独立。?
苏丹?苏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后在1880年代埃及统治被马赫迪推翻;1898年英国以埃及的名义重新占领苏丹,并与埃及共同对苏丹进行统治。1956年苏丹独立。?
坦噶尼喀?原为德国在东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61年独立,1964年与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1841年英国在该岛建立领事馆,1890年宣布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963年独立,次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乌干达?1890年英国东非公司与布干达王国签订条约,1894年布干达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896年其他几个地区陆续加入保护国,1905年成立乌干达殖民地,1962年独立。?
美洲与大西洋
阿森松岛?1815年拿破仑被囚禁于圣赫勒拿岛后,英国为防止法国人控制该岛在此驻军,1922年起由圣赫勒拿岛对其进行行政上的管辖。?
英属圭亚那?今圭亚那。英国于1796年和1803年分两次夺得了原属于荷兰的三块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块殖民地被合并组成英属圭亚那殖民地,1966年独立。?
英属洪都拉斯?今伯利兹。1636年起就有英国的洋苏木砍伐者在该国沿岸定居,之后西班牙与英国展开了对该地控制权的争夺,直到1786年英国取得完全的控制权。1862年至1884年该地由牙买加管辖,1884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81年独立。?
加拿大法属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国占领,1763年成立英属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魁北克被分为上下加拿大两个独立的殖民地,后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为东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称作西加拿大,东西加拿大又分别是后来魁北克省与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们与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于1867年合并组成加拿大自治领,之后英属哥伦比亚、爱德华王子岛、西北地区和纽芬兰岛又陆续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福克兰群岛?1765年英国首次占领福克兰群岛,后在西班牙的抗议下于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占领,1841年开始进行殖民统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兰群岛归其所有引发马岛战争,英国在战争胜利后重新取得该岛的主权。?
纽芬兰15世纪后期起英国的船只就在该地区海域,1583年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登陆纽芬兰并宣布其为英国领土,1713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1855年纽芬兰成立责任,但1934年英国又恢复对其殖民统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安圭拉岛?1650年部分圣克里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该岛被宣布为英国领土,1882年至1967年它与圣克里斯托弗由一个联合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国恢复对该岛的统治。?
安提瓜?圣克里斯托弗于1632年对其进行殖民统治,1663年被置于英国的管辖之下,1981年独立为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群岛?1717年开始被英国统治,13年独立。?
巴巴多斯?1625年起开始有人在该岛上居住,1663年归英国统治,1966年独立。?
百慕大群岛?1612年一家伦敦公司开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国直接管辖。?
英属维尔京群岛?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为英国殖民地。?
开曼群岛?1670年西班牙割让该群岛,行政上一直属牙买加殖民管理,直到1959年成为独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1761年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该岛,1778年法国重夺多米尼加,英国则于1783年再度占领;18年独立。?
格林纳达?1762年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该岛,1779年法国重夺格林纳达,英国则于1783年再度占领;14年独立。?
牙买加?1655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该岛,1962年独立。?
蒙特塞拉特?1632年起岛上开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法国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两度统治该岛。?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1623年圣克里斯托弗成为英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第一块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国直接统治,1782年至1783年间曾被法国短暂占领。1882年圣克里斯托弗与尼维斯岛组成联合,1983年独立,称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1778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该岛,1783年又归还法国,1796年和1803年英国又分别两次重新占领,1814年英国永久吞并圣卢西亚,19年独立。?
圣文森特?英国于1762年占领该岛,1779年~1783年法国曾占领该岛,19年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独立。?
特立尼达?17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获得该岛,1888年与多巴哥成立联合,1962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独立。?
特克斯和凯克斯群岛?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国吞并该群岛,之后曾先后由牙买加和巴哈马的殖民管辖,13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圣赫勒拿岛?1651年英国吞并该岛,1661年起东印度公司对其进行管理,1834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管辖。?
特立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为防范1815年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而由英国海军于1816年占领该岛,1938年起成为隶属于圣赫勒拿岛行政管辖的英国殖民地。?
南极洲
英属南极领地?1819年英国对该地区声明主权,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南极洲领土声明主权的国家。1908年和1917年英国分两次取得了南极洲的部分领土,1959年《南极条约》制订,规定南纬60°以内的土地不属于任何国家,也禁止在南极洲其他地区拥有领土的国家在此移民或从事其他与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
亚洲
亚丁?1839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得该港口,1858年东印度公司将统治权交给英国,成为英属印度殖民的管辖范围。1936年亚丁与其内陆地区成为一个单独的殖民地亚丁保护地。1963年亚丁加入南阿拉伯联邦,后者于1967年独立为南也门,1990年南北也门统一后亚丁依然是也门的一个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国与巴林埃米尔签署协议,将其变为保护国,11年巴林宣布独立。?
不丹?1864年英国通过战争占领了不丹的边境地区,1911年不丹与英国签署条约,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国执行,内部事务则保持自治;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也结束了对不丹的控制。?
英属新几内亚?1884年英国在此建立保护地,1906年转由澳大利亚管理并更名巴布亚,1949年巴布亚与其余的新几内亚合并并独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
文莱?1888年英国宣布文莱为其保护国,1942年至1945年间曾被日本占领,1983年文莱脱离英国的保护完全独立。?
缅甸?英国经过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战争后占领缅甸全境,并将其置于印度殖民的行政管辖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领过缅甸,1948年缅甸独立。?
锡兰?今斯里兰卡。1796年东印度公司从荷兰手中夺得该岛的沿海地区,1802年交由英国管理,1815年英国废黜了锡兰的国王,将锡兰全岛置于英国统治之下,1948年独立,12年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
中国香港?1842年战争胜利后英国取得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获得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与清朝签订租约,将新界置于香港的管理之下,租期99年。年英国同意在新界租期届满后将全香港归还中国,19年顺利转移,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英属印度?1609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据点,1757年开始向内陆扩张领土,多数印度邦保持内部事务的自治,但是就必须服从东印度公司的绝对权威。1858年英国正式接管印度的统治,印度也逐渐成为英国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称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国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称号。1947年印度在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后独立;12年孟加拉国又从巴基斯坦分裂出来。?
伊拉克?英国在一战期间占领原属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国际联盟授权下的委任统治,1922年伊拉克实行自治,1932年独立。1941年至1945年间英国曾重新占领过伊拉克。?
科威特?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尔就与英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保护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1961年科威特完全独立。?
马来亚?今西马来西亚。1874年至1930年间英国与马来亚半岛上的多个苏丹签订了一系列的保护条约;1896年部分州组成马来亚联邦,1942年至1945年间马来亚全境被日本占领,1948年除新加坡外的马来亚组成一个新的联邦,包括了1896年没有加入联邦的州,1957年完全独立。1963年马来亚、新加坡(后退出)、北婆罗州和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群岛?1887年被纳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独立。?
巴勒斯坦?1918年一战期间英国占领了原属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领土,1920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48年英国放弃委任统治,之后发生了几十年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武装冲突。今天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
尼泊尔?1814年英国与尼泊尔王国进行了一场战争,英军胜利后从1816年起在尼泊尔宫廷派驻特别代表,对尼泊尔进行间接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泊尔也随即获得独立。?
北婆罗州?今东马来西亚的沙巴。1881年,文莱苏丹将该地区割让给英国北婆罗州公司,1906年起英国对其进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间曾被日本占领,1963年更名沙巴并加入马来西亚。?
阿曼?英国自19世纪初开始就控制着阿曼繁荣的贸易,1891年阿曼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1年独立。?
卡塔尔?1916年起英国就与卡塔尔的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将卡塔尔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1年独立。?
沙捞越?1841年文莱苏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国人詹姆斯·布鲁克担任该地区的总督,1861年至1905年间沙捞越的领土不断扩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领该地区,1946年英国正式取代布鲁克家族对沙捞越进行统治,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
海峡殖民地?即今天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1826年这三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联合组成海峡殖民地,由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管辖,1858年起由印度管理,1867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交由英国直接管理。二战中这三个城市都曾被日本占领。1948年马六甲和槟城加入马来亚,1957年独立。新加坡则单独继续保留在大英帝国的版图内,1959年才允许其自治。1963年新加坡选择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又退出,宣布独立。?
外约旦?今约旦。1918年英国占领了曾经是土耳其约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约旦,1920年起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21年外约旦与巴勒斯坦分离,1923年英国允许约旦王国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让其完全独立于英国。?
特鲁西尔酋长国?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887年起英国就与当地的阿拉伯统治者们签订了一系列保护条约,11年独立。?
威海卫?今中国山东省威海市。1898年英国向中国租借该港,1930年归还。?
欧洲?
塞浦路斯?1878年英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获得了塞浦路斯的统治权,1914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完全独立。?
直布罗陀?1704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这个军事要塞,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条约,正式确认其主权归英国所有。?
马耳他?1800年英国人赶走2年前占领了马耳他的法国人,并在1814年正式吞并马耳他。1964年独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本土,是大英帝国的中心,牵涉到帝国的殖民与行政事务都在此处理,帝国的国家元首英国君主也居住在此。?
太平洋地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是英国在澳大利亚最早的一个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库克就提出对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进行开发,1788年第一批英国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尔士成立责任。1824年昆士兰成为英国在莫尔顿湾所建的第一个殖民地,一开始隶属于新南威尔士殖民,1859年脱离,成立独立的责任。1834年英国议会决定在澳大利亚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南澳大利亚,1855年南澳大利亚成立责任。塔斯马尼亚则早在1803年就被欧洲人殖民,最早被称作范迪门兰,是新南威尔士殖民下的一个行政区。1825年脱离新南威尔士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56年成立责任。1834年,来自塔斯马尼亚的英国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维多利亚殖民地成立,4年后成立责任。西澳大利亚则从1826年开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责任。1901年由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合并组成澳大利亚联邦,后取得自治领地位。?
埃利斯群岛?今图瓦卢。1892年该群岛被英国宣布为其保护国,1916年埃利斯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组成殖民地,18年独立。?
吉尔伯特群岛?今基里巴斯。1892年与埃利斯群岛一同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16年与埃利斯群岛组成殖民地,19年独立。?
斐济?1835年起就有传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济定居,1874年应斐济酋长的要求,英国将斐济置于其保护之下,10年独立。?
瑙鲁?原属德属新几内亚,一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一直持续到1968年瑙鲁独立。?
新西兰?詹姆斯·库克分别于1769年和1770年对新西兰北岛和南岛提出主权要求,1840年英国与当地毛利人签订条约,英国开始统治新西兰,1856年新西兰成立责任,后取得自治领地位。?
皮特开恩群岛?1790年,英国军舰邦蒂号发生军变,9名水手逃亡该岛,并在此定居,1838年英国将其纳入帝国版图。?
所罗门群岛?1893年起成为英国保护地,二战期间曾被日本占领,18年独立。?
汤加?1879年汤加统治者与英国签订友好条约,1900年起受英国保护,10年独立。?
新赫布里底群岛?原为英国和法国的共属殖民地,1980年独立.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乌干达与卢旺达的冲突是怎么爆发的?
在卢旺达和乌干达的军队全部撤出刚果(金)东北部领土后,这个地区的各派武装不断发生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难民。 联合国驻刚观察团16日在萨说,10月13日,卢旺达军队刚从南基伍省撤走8天,得到支持的当地自卫民兵就攻占了反武装“刚果民主联盟”控制的该省第二大城市乌 维拉。“刚果民主联盟”随后中断了与的一切联系,并进行了反攻。南基伍省的大规模武装已致使当地7000多名居民越过边界逃到布隆迪。 与此同时,东方省的艾布卢、曼巴萨和布尼亚等地的地方武装派别也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刚果(金)东部地区的冲突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担忧。为防止刚果(金)的冲突蔓延到乌干达,乌干达已在靠近刚乌边界的刚境内部署了一个营的军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非盟执行、南非总统姆贝基已同刚果(金)总统卡比拉联系,请他设法制止冲突,以免影响刚果(金)的和平与民族和解的进程。刚果(金)也发表声明,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战斗,通过和谈解决纠纷,尽快实现和平与稳定,以免影响即将进行的全国政治对话。 1998年8月刚果(金)爆发内战后,卢旺达和乌干达出兵支持刚反武装,而安哥拉、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则出兵支持刚果(金)。今年7月30日,刚果(金)和卢旺达两国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签署了和平协议。卢旺达已于10月5日从刚果(金)撤出全部军队。(
为什么会出现蓝色的闪电
回楼主,闪电最常见的为红色和桔红色,特别明亮时为绿色和蓝色,球状闪电的移动路径很奇特,有的飘浮不定,有的凌空而降,比较罕见.
闪电
闪电(lightning)
shandian
1、自然现象
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千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以3来除所得的秒数,即可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
闪电的类型
曲折开叉的普通闪电称为枝状闪电。枝状闪电的通道如被风吹向两边,以致看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时,则称为带状闪电。闪电的两枝如果看来同时到达地面,则称为叉状闪电。
闪电在云中阴阳电荷之间闪烁,而使全地区的天空一片光亮时,那便称为片状闪电。
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或两个云层之间的闪电,称为云间闪电。有时候这种横行的闪电会行走一段距离,在风暴的许多公里外降落地面,这就叫做“晴天霹雳”。
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通常在暴风雨中的海上,船只的桅杆周围可以看见一道火红的光,人们便借用海员守护神的名字,把这种闪电称为“圣艾尔摩之火”。
超级的闪电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纽芬兰的钟岛在1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袭击的时间
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各地大约正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
闪电可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氮变成氮化合物,借雨水冲下地面。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
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印尼的爪哇岛,是最易受到闪电袭击的地方。据统计,爪哇岛有一年竟有300天发生闪电。而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则是15年袭击津巴布韦乡村乌姆塔里附近一幢小屋的那一次,当时死了21个人。
谁受到袭击
闪电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户外受到袭击。他们每3个人中有两个幸存。在闪电击死的人中,85%是男性,年龄大都在10岁至35岁之间。死者以在树下避雷雨的最多。
苏利文也许是遭闪电袭击的冠军。他是退休的森林管理员,曾被闪电击中7次。闪电曾经烫焦他的眉毛,烧着他的头发,灼伤他的肩膀,扯走他的鞋子,甚至把他抛到汽车外面。他轻描淡写地说:“闪电总是有办法找到我。”
防雷击须知
(1)不要站在大树下。
(2)不要让自己成为四周最高的物体。
(3)放下所有的金属物件。不要骑自行车。
(4)不要使用电话、水管或须接上插头的电器。
(5)远离门、窗、暖气炉和炉灶、烟囱。
(6)屋内最安全的地方,是楼下最大一个房间的中央。
P.S.最后,有一件事可以聊以:等到你看见闪电时,它已经打不中你了。
黑色闪电的形成令科学家无法解释。长期以来,人们的心目中只有蓝白色闪电,这是空中的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一般均伴有耀眼的光芒!而从未看见过不发光的“黑色闪电”。可是,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确实证明有“黑色闪电”存在。
14年6月23日,前苏联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就曾经在扎巴洛日城看见一次“黑色闪电”:一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紧接着,后面就飞过一团黑色的东西,这东西看上去像雾状的凝结物。经过研究分析表明:黑色闪电是由分子气凝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而这些聚集物是发热的带电物质,极容易爆炸或转变为球状的闪电,其危险性极大。
据观察研究认为:黑色闪电一般不易出现在近地层,如果出现了,则较容易撞上树木、桅杆、房屋和其他金属,一般呈现瘤状或泥团状,初看似一团脏东西,极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本身却载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它是“闪电族”中危险性和危害性均较大的一种。尤其是,黑色闪电体积较小,雷达难以捕捉;而且,它对金属物极具“青睐”;因而被飞行人员称作“空中暗雷”。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倘若触及黑色闪电,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每当黑色闪电距离地面较近时,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只飞鸟或其他什么东西,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如若用棍物击打触及,则会迅速发生爆炸,有使人粉身碎骨的危险。另外,黑色闪电和球状闪电相似,一般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球、避雷网等,对黑色闪电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它常常极为顺利地到达防雷措施极为严密的储油罐、储气罐、变压器、库的附近。此时此刻,千万不能接近它。应当避而远之,以人身安全为要。
闪电形成的原因
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象磁铁一样.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云和地面之间的空气都是绝缘体,会阻止两极电荷的电流通过.当雷雨云里的电荷和地面上的电荷变得足够强时,两部分的电荷会冲破空气的阻碍相接触形成强大的电流,正电荷与负电荷就此相接触.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放电).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闪电].
大多数的闪电都是连接两次的.第一次叫前导闪接,是一股看不见的空气叫前导,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这一股带电的空气就象一条电线,为第二次电流建立一条导路.在前导接近地面的一刹那,一道回接电流就沿着这条导路跳上来,这次回接产生的闪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的闪电了.
打雷的原因
现在知道电荷中和作用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会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30000摄氏度的高温.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不要忘记告诉小宝宝,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的.)
闪电若落在近处,我们听到的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隆声.闪电若是落在较远处,我们听到的是隆隆不觉的雷鸣声.这是因为声波受到大气折射和地面物体反射后所发出的回声.
雷电发生的必要条件
1.空气要很潮湿;
2.云一定要很大块的;
天气干燥的地区一般不容易出现雷电。
闪电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两根电极之间加很高的电压,并把它们慢慢地靠近。当两根电极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在它们之间就会出现电火花,这就是所谓“弧光放电”现象。
雷雨云所产生的闪电,与上面所说的弧光放电非常相似,只不过闪电是转瞬即逝,而电极之间的火花却可以长时间存在。因为在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可以人为地维持很久,而雷雨云中的电荷经放电后很难马上补充。当聚集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云内不同部位之间或者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千伏特/厘米,局部区域可以高达1万伏特/厘米。这么强的电场,足以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电。
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在电荷越积越多,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云底首先出现大气被强烈电离的一段气柱,称梯级先导。这种电离气柱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梯级先导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在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便突然向上回击,回击的通道是从地面到云底,沿着上述梯级先导开辟出的电离通道。回击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相隔几秒之后,从云中一根暗淡光柱,携带巨大电流,沿第一次闪击的路径飞驰向地面,称直窜先导,当它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再向上回击,再形成光亮无比光柱,这即第二次闪击。接着又类似第二次那样产生第三、四次闪击。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
闪电的结构
被人们研究得比较详细的是线状闪电,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讲述闪电的结构。闪电是大气中脉冲式的放电现象。一次闪电由多次放电脉冲组成,这些脉冲之间的间歇时间都很短,只有百分之几秒。脉冲一个接着一个,后面的脉冲就沿着第一个脉冲的通道行进。现在已经研究清楚,每一个放电脉冲都由一个“先导”和一个‘回击”构成。第一个放电脉冲在爆发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阶梯先导”放电过程:在强电场的推动下,云中的自由电荷很快地向地面移动。在运动过程中,电子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致使空气轻度电离并发出微光。第一次放电脉冲的先导是逐级向下传播的,象一条发光的舌头。开头,这光舌只有十几米长,经过千分之几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光舌便消失;然后就在这同一条通道上,又出现一条较长的光舌(约30米长),转瞬之间它又消失;接着再出现更长的光舌……光舌取“蚕食”方式步步向地面逼近。经过多次放电—消失的过程之后,光舌终于到达地面。因为这第一个放电脉冲的先导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从云中向地面传播的,所以叫做“阶梯先导”。在光舌行进的通道上,空气已被强烈地电离,它的导电能力大为增加。空气连续电离的过程只发生在一条很狭窄的通道中,所以电流强度很大。
当第一个先导即阶梯先导到达地面后,立即从地面经过已经高度电离了的空气通道向云中流去大量的电荷。这股电流是如此之强,以至空气通道被烧得白炽耀眼,出现一条弯弯曲曲的细长光柱。这个阶段叫做“回击”阶段,也叫“主放电”阶段。阶梯先导加上第一次回击,就构成了第一次脉冲放电的全过程,其持续时间只有百分之一秒。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第一个脉冲放电过程结束之后,只隔一段极其短暂的时间(百分之四秒),又发生第二次脉冲放电过程。第二个脉冲也是从先导开始,到回击结束。但由于经第一个脉冲放电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所以第二个脉冲的先导就不再逐级向下,而是从云中直接到达地面。这种先导叫做“直窜先导”。直窜先导到达地面后,约经过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就发生第二次回击,而结束第二个脉冲放电过程。紧接着再发生第三个、第四个….。直窜先导和回击,完成多次脉冲放电过程。由于每一次脉冲放电都要大量地消耗雷雨云中累积的电荷,因而以后的主放电过程就愈来愈弱,直到雷雨云中的电荷储备消耗殆尽,脉冲放电方能停止,从而结束一次闪电过程。
闪电的成因
雷暴时的大气电场与晴天时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雷雨云中有电荷的累积并形成雷雨云的极性,由此产生闪电而造成大气电场的巨大变化。但是雷雨云的电是怎么来的呢? 也就是说,雷雨云中有哪些物理过程导致了它的起电?为什么雷雨云中能够累积那么多的电荷并形成有规律的分布?本节将要回答这些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雷雨云形成的宏观过程以及雷雨云中发生的微物理过程,与云的起电有密切联系。科学家们对雷雨云的起电机制及电荷有规律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实验,积累了许多资料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论点至今也还有争论。归纳起来,云的起电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
A.对流云初始阶段的“离子流”说
大气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云中的水滴上,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外边的分子带负电,里层带正电,内层与外层的电位差约高0.25伏特。为了平衡这个电位差,水滴必须“优先’吸收大气中的负离子,这样就使水滴逐渐带上了负电荷。当对流发展开始时,较轻的正离子逐渐被上升气流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云滴因为比较重,就留在下部,造成了正负电荷的分离。
B.冷云的电荷积累
当对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云体伸入0℃层以上的高度后,云中就有了过冷水滴、霰粒和冰晶等。这种由不同相态的水汽凝结物组成且温度低于0℃的云,叫冷云。冷云的电荷形成和积累过程有如下几种:
a. 冰晶与霰粒的摩擦碰撞起电
霰粒是由冻结水滴组成的,呈白色或乳白色,结构比较松脆。由于经常有过冷水滴与它撞冻并释放出潜热,故它的温度一般要比冰晶来得高。在冰晶中含有一定量的自由离子(OH-或OH+),离子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多。由于霰粒与冰晶接触部分存在着温差,高温端的自由离子必然要多于低温端,因而离子必然从高温端向低温端迁移。离子迁移时,较轻的带正电的氢离子速度较快,而带负电的较重的氢氧离子(OH-)则较慢。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就出现了冷端H+离子过剩的现象,造成了高温端为负,低温端为正的电极化。当冰晶与霰粒接触后又分离时,温度较高的霰粒就带上负电,而温度较低的冰晶则带正电。在重力和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较轻的带正电的冰晶集中到云的上部,较重的带负电的霞粒则停留在云的下部,因而造成了冷云的上部带正电而下部带负电。
b. 过冷水滴在霰粒上撞冻起电
在云层中有许多水滴在温度低于0℃时仍不冻结,这种水滴叫过冷水滴。过冷水滴是不稳定的,只要它们被轻轻地震动一下,马上就会冻结成冰粒。当过冷水滴与霰粒碰撞时,会立即冻结,这叫撞冻。当发生撞冻时,过冷水滴的外部立即冻成冰壳,但它内部仍暂时保持着液态,并且由于外部冻结释放的潜热传到内部,其内部液态过冷水的温度比外面的冰壳来得高。温度的差异使得冻结的过冷水滴外部带正电,内部带负电。当内部也发生冻结时,云滴就膨胀分裂,外表皮破裂成许多带正电的小冰屑,随气流飞到云的上部,带负电的冻滴核心部分则附在较重的霰粒上,使霰粒带负电并停留在云的中、下部。
c. 水滴因含有稀薄的盐分而起电
除了上述冷云的两种起电机制外,还有人提出了由于大气中的水滴含有稀薄的盐分而产生的起电机制。当云滴冻结时,冰的晶格中可以容纳负的氯离子(Cl-),却排斥正的钠离子(Na+)。因此,水滴已冻结的部分就带负电,而未冻结的外表面则带正电(水滴冻结时,是从里向外进行的)。由水滴冻结而成的霰粒在下落过程中,摔掉表面还来不及冻结的水分,形成许多带正电的小云滴,而已冻结的核心部分则带负电。由于重力和气流的分选作用,带正电的小滴被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的中、下部。
d.暖云的电荷积累
上面讲了一些冷云起电的主要机制。在热带地区,有一些云整个云体都位于0℃以上区域,因而只含有水滴而没有固态水粒子。这种云叫做暖云或“水云”。暖云也会出现雷电现象。在中纬度地区的雷暴云,云体位于0℃等温线以下的部分,就是云的暖区。在云的暖区里也有起电过程发生。
在雷雨云的发展过程中,上述各种机制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分别起作用。但是,最主要的起电机制还是由于水滴冻结造成的。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只有当呈现纤维状丝缕结构时,云才发展成雷雨云。飞机观测也发现,雷雨云中存在以冰、雪晶和霰粒为主的大量云粒子,而且大量电荷的累积即雷雨云迅猛的起电机制,必须依靠霰粒生长过程中的碰撞、撞冻和摩擦等才能发生。
奇形怪状的闪电
闪电的形状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有线状(或枝状)闪电和片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闪电形状。如果仔细区分,还可以划分出带状闪电、联珠状闪电和火箭状闪电等形状。线状闪电或枝状闪电是人们经常看见的一种闪电形状。它有耀眼的光芒和很细的光线。整个闪电好象横向或向下悬挂的枝杈纵横的树枝,又象地图上支流很多的河流。
线状闪电与其它放电不同的地方是它有特别大的电流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万安培,在少数情况下可达20万安培。这么大的电流强度。可以毁坏和摇动大树,有时还能伤人。当它接触到建筑物的时候,常常造成“雷击”而引起火灾。线状闪电多数是云对地的放电。
片状闪电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闪电形状。它看起来好象是在云面上有一片闪光。这种闪电可能是云后面看不见的火花放电的回光,或者是云内闪电被云滴遮挡而造成的漫射光,也可能是出现在云上部的一种丛集的或闪烁状的独立放电现象。片状闪电经常是在云的强度已经减弱,降水趋于停止时出现的。它是一种较弱的放电现象,多数是云中放电。
球状闪电虽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闪电形状,却最引人注目。它象一团火球,有时还象一朵发光的盛开着的“绣球”菊花。它约有人头那么大,偶尔也有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球状闪电有时候在空中慢慢地转游,有时候又完全不动地悬在空中。它有时候发出白光,有时候又发出象流星一样的粉红色光。球状闪电“喜欢”钻洞,有时候,它可以从烟囱、窗户、门缝钻进屋内,在房子里转一圈后又溜走。球状闪电有时发出“咝咝”的声音,然后一声闷响而消失;有时又只发出微弱的噼啪声而不知不觉地消失。球状闪电消失以后,在空气中可能留下一些有臭味的气烟,有点象臭氧的味道。球状闪电的生命史不长,大约为几秒钟到几分钟。
带状闪电。它由连续数次的放电组成,在各次闪电之间,闪电路径因受风的影响而发生移动,使得各次单独闪电互相靠近,形成一条带状。带的宽度约为10米。这种闪电如果击中房屋,可以立即引起大面积燃烧。
联珠状闪电看起来好象一条在云幕上滑行或者穿出云层而投向地面的发光点的联线,也象闪光的珍珠项链。有人认为联珠状闪电似乎是从线状闪电到球状闪电的过渡形式。联珠状闪电往往紧跟在线状闪电之后接踵而至,几乎没有时间间隔。
火箭状闪电比其它各种闪电放电慢得多,它需要l—1.5秒钟时间才能放电完毕。可以用肉眼很容易地跟踪观测它的活动。
人们凭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观测到闪电的各种形状。不过,要仔细观测闪电,最好用照相的方法。高速摄影机既可以记录下闪电的形状,还可以观测到闪电的发展过程。使用某些特种照相机(如移动式照相机),还可以研究闪电的结构。
其他地方现在发生的战争资料
除了人所共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俄格冲突、阿克苏拉战争、斯里兰克内战、车臣战争、索马里内乱之外,还有这些: 埃厄武装冲突 1998年5月初,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两国因领土纠纷问题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厄军占领了埃塞部分领土。由于国际社会积极调停,两国交火1个月后实现了停火。1999年2月初,两国再次发生边界冲突。非统组织积极调停,双方停火并开始谈判。今年5月初,由于谈判并未能解决两国间的矛盾,埃厄武装冲突进一步升级,双方投入兵力约为50万。5月30日,两国在阿尔及尔恢复谈判。6月18日双方签署了由非洲统一组织起草的停火协议。 塞拉利昂内战 自90年代初,塞拉利昂即爆发内战,反叛武装为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 ”。1998年年底,“联阵”武装向军发动进攻,逼近首都弗里敦。1999年7月,卡巴总统与“联阵”***桑科签署“洛美和平协议”,桑科任副总统,国内实现和平。今年5月,“联阵”部队多次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打死4人,并将50 0多人扣为人质。连日来,“联阵”部队与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塞军的小规模交火仍时有发生。 刚果(金)内战 1998年,卡比拉领导下的反武装推翻了蒙博托。不久,卡比拉又与从前的支持者卢旺达、乌干达等国决裂,同时国内部族矛盾也出现激化,从而导致新内战的爆发。卢旺达、乌干达等国派出军队支援刚果(金)反武装,南非、津巴布韦、安哥拉、纳米比亚等国则支持卡比拉。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在国际社会积极调停下,内战双方已签订了“卢萨卡协议”。目前,联合国正准备向刚果(金)派驻维和部队。最近,乌干达与卢旺达两国军队在刚果(金)东部重镇基桑加尼发生了激烈交火。乌干达军方6月17日宣布其部队开始撤离基桑加尼。 安哥拉内战 15年,安哥拉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不久,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人运”、“安解阵”和“安盟”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安人运”将“安解阵”消灭,并将“安盟”击溃,随后成立了。但是,“安盟”与军间的战斗一直持续不断。在联合国斡旋下双方于1996年签署和平协议,但并未得到落实。近年来,安哥拉军与“安盟”武装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断时续。 苏丹内战 1983年,苏丹在国内推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实行伊斯兰教法,导致国内发生武装叛乱。长达17年之久的内战已造成约150万人死亡。南方的“苏丹”要求信仰基督教的南部苏丹独立。在北方信仰伊斯兰教地区,也有反对派“乌玛”党领导下的数千名反武装在活动。近期,苏丹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派别决裂,且与最大的反对党“乌玛”党达成和平协议,总体形势对早日结束内战比较有利。但是,“苏丹”态度仍很强硬,其***加朗声称将开展恐怖活动。 津巴布韦种族冲突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约2500户白人农场主控制着国内70%以上的土地,大批黑人老战士十分不满。今年2月以来,上万名老战士占领了约1000户白人农场主的土地。4月底,在穆加贝总统的调停下,黑人老战士与白人农场主达成协议;停止暴力冲突,农场继续由黑人占领,恢复正常农业生产。 莫桑比克大选冲突 1999年底,莫桑比克举行大选。执政党“莫桑比亚解放阵线”在议会选举中取胜,其希萨诺再次当选总统。但国内最大的反对党“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指责选举中存在舞弊现象。5月初,约100多名“莫抵运”的支持者袭击了一个警察局,打死打伤数名警察。警察被迫还击,打死4名袭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