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队什么时候输给了中国队
2.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3.最新足球世界排名
法国队什么时候输给了中国队
2010年6月5日凌晨。
足球有这样一个规律:有斗志、有战术、有团队精神的球队,不一定总能取胜——比如朝鲜队就败给了巴西。但是,一支没有斗志,没有战术,没有精诚团结的球队,就肯定见谁输谁——比如法国队,拥有再多明星又如何?中国队也能战而胜之!
世界杯热身赛上,法国队败于中国。当时,世人大为称奇,以为是天方夜谭。但这支法国队到了世界杯上,被南美洲第五名乌拉圭队逼和,随后被墨西哥队羞辱,此时人们才不得不承认,这支法国早已因为各种问题,沦为三流(如果德国阿根廷属一流,墨西哥属二流的话)。其实翻翻最近法国的战史,平突尼斯,负中国队,被西班牙队完爆……这样的球队,哪里还有资格再去称之为豪门?
法国并不是没有实力,更不是没有明星。如今的这支法国队,几乎各个位置,都是豪门球队的球员。阿内尔卡曾是英超金靴,里贝里、古尔库夫都曾是法国足球先生,埃弗拉、阿比达尔、马卢达、加拉、萨尼亚都是豪门主力,洛里斯、迪亚比更是足坛近年少有的新秀。但问题是,一支球队,并非把11个伟大的球员排在一起,就是一支强队。没有斗志、没有配合、没有战术,那么这支球队就什么也不是。
没有斗志,没有战术,没有团结。那么法国队有什么呢?有内讧,有丑闻,有争议!世界杯战前,法国足协就率先公布了多梅内克世界杯后铁定下课的消息,此举让原本就遭遇信任危机的多梅内克进一步失去了球员的信任。首战前,法国爆出了多名老将兵谏,逼宫主帅,要求罢黜古尔库夫的消息。次战赛前,争议事件更多,有足协严令多梅内克启用亨利,多帅不从的消息;有马卢达嘲讽多帅,不屑于主力的传闻;有法国队内中场核心古尔库夫、前锋主力阿内尔卡彼此不搭理的传闻;更有亨利和多梅内克已经决裂的消息……
这样一支球队,输给中国,又有什么奇怪呢?
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南美足球没落已成为事实。本文从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层面举例说明南美足球没落的现状,并对导致现局面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注:这里拿“南美球员”和“欧洲球员”,以比较两者的方式进行讨论。非洲球员和其他地区(比如墨西哥等)球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球员层面
表1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得主
以上是金球奖评选对非欧洲球员全面放开的1995年开始的历届金球奖获得者。25次评选结果为,欧洲13人次,南美11人次,其余洲1人次。欧洲和南美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仅对比“每年的足坛第一人”显得说服力不够。
那么接下来统计金球奖前三名球员分布(注:从梅罗双骄开始的2008年作为分界线,分成两个时间段统计)。
表2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前三名名单(注:蓝色字体为欧洲球员,红色字体为南美球员,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员)
仅从数据表面看,后一段时期南美球员人次反而增多,看似“南美球员没落”的观点不成立。但是,2008年—2019年是梅罗双骄时代,梅罗分别是南美和欧洲最强球员,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排除梅罗,前三名中的剩下一人便可认为是当时的“世界第三人”。结果这个 “世界第三人”的名誉争夺中,欧洲12人次明显强于南美的2人次 。也就是说 2008年到至今,几乎梅西一人在为南美足球撑场面 ,南美足球人才凋零(顶级球星)不可阻挡。
当然,这种简单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样本数量极其有限,只拿极少数顶尖球星进行了比较,还有毕竟是欧洲机构举办的,从效力于欧洲各联赛的球员中评选,因此 对南美球员“不利及不公平” ,但即便如此能在大体上反应欧洲和南美球星的人数和实力对比。
更有说服力作法是,统计1995-2019年所有金球奖候选人的总得分(总票数),再进行比较和分析。但这个工作量较大,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故未进行。
那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比于欧洲球员,南美球员的一大优势是“足球灵性” ——令人羡慕的天赋,眼花缭乱的技术,匪夷所思的动作,激情奔放的个性,自由散漫的自律,这些都是很多南美球员特有的标签。而 这种特性更适合在“散养式”的足球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提高 。随着足球产业化的越来越成熟,“军事化式”的青训系统和培养方式越来越普及和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更适合相对“呆板,笨拙,注重团队”的欧洲球员,而不适合于南美球员。
因为 不少南美好苗子们年纪轻轻就被欧洲球探挖走,在“另一个足球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 ,可能有利于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成材率。但是换个视角,这些并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南美球员,或者至少在 这种培养模式下,南美球员的上述特性会受到遏制 。自己的特点得不到施展空间,同时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跟欧洲球员进行成长竞赛。 这种“扬短避长”的方式只能让南美球员的综合能力愈发平庸化,与欧洲球员的PK中逐渐处于弱势 。
另外,非洲球员加入欧洲国籍,欧洲媒体更热衷于“包装”本地球员等,这些也是导致南美球员“没落”的客观因素之一。
2.俱乐部层面
上世纪80,90年代 的丰田杯,欧洲冠军杯冠军PK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足坛两大势力的最强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呈旗鼓相当之势 。但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包括后来的世俱杯,欧洲俱乐部的战绩明显优于南美俱乐部。把过去40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成4个阶段,欧洲俱乐部:南美俱乐部的冠军次数比依次为4:6,6:4,7:3,9:1。 欧洲从开始的4:6逐渐逆转至最近的9:1,提示欧洲俱乐部对南美俱乐部的实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
表3 1981年—2020年丰田杯(后改为世俱杯)冠军(注:蓝色字体为欧洲俱乐部,红色字体为南美俱乐部)
这一原因最好理解,因为 一旦南美球员打出优异表现,马上被欧洲俱乐部买走 。区别是,特别优秀的球员被欧洲豪门俱乐部买走,普通优秀球员被欧洲二三线俱乐部买走。相当于大部分南美一流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挖走,南美俱乐部球员整体水平下降。最终结果是俱乐部层面 “欧洲冠军PK南美冠军” 呈现出 “欧洲一流球员+南美一流球员 PK 南美(极少数的)一流球员+南美二流球员” , 比赛胜负的大概率结果可想而知 。
3.国家队层面
上世纪的98世界杯为止,世界杯冠军次数为“欧洲8次,南美8次”平分秋色。新世纪从02开始到18的五届世界杯,欧洲夺冠4次,南美夺冠1次, 现欧洲以12次领先南美的9次 ,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近四届除了14阿根廷打进决赛却憾失冠军, 南美球队甭说决赛了,打进半决赛都相当费劲 。再者,南美能算得上一流强队的也就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算半个),数量上无法与欧洲抗衡。欧洲除了五大联赛国家队,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克罗地亚等球队也有相当的纸面实力和实际战斗力。 欧洲的强队数量明显多于南美,从概率角度,欧洲的世界杯成绩优于南美也是理所当然的 。
表4 近5届世界杯四强(蓝色字体为欧洲球队,红色字体为南美球队,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队),从表4可见,02巴西夺冠后的4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完成四连冠,并且“4冠3亚6四强”碾压南美的“0冠1亚2四强”。
除了南美球队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劣势,不可忽视的一点有, 当大家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相当时,国家队以某一,两支俱乐部为主要框架打造阵容和打法时更容易出成绩 。比如德国(拜仁),意大利(尤文,米兰),西班牙(巴萨,皇马),等。巴西,阿根廷,法国这种俱乐部弱势的世界杯冠军,主要是 夺冠当时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明显优于其他球队 。而屡屡让球迷失望的英格兰和荷兰,与英超俱乐部(争冠集团球队数量最多)分散缺少主辅,荷甲俱乐部(深受博斯曼法案危害)没落人才外流,导致缺少供国家队参考的“俱乐部模板”有一定关系。而南美球队其俱乐部被欧洲俱乐部“挖空”,缺少能够胜任“国家队骨干”的国内俱乐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队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实战效果 ,国家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军”,球队实力和成绩必然受不利影响。
上述现象变化的共同根本原因一个字就是“钱”。欧洲靠经济优势吸纳足球人才,配备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辅助项目,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南美足球在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维度层面均落后于欧洲足球 ,而以目前的情况,这种局面大概率往恶性循环模式发展。因此,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美足球的持续没落将无法避免 。
图1 两个欧洲人“姆巴佩PK哈兰德”会不会成为接下来足坛“双骄”?
最新足球世界排名
排名 国家队 积分 上月排名
1 巴西 841 1
2 捷克 796 3
3 荷兰 791 2
4 阿根廷 774 4
5 法国 772 5
6 西班牙 771 8
7 墨西哥 768 6
8 美国 766 7
9 英格兰 757 9
10 葡萄牙 754 9
11 土耳其 749 11
12 意大利 741 12
13 丹麦 732 14
14 瑞典 731 13
15 日本 713 16
16 德国 710 15
17 希腊 708 18
18 乌拉圭 706 17
19 伊朗 702 21
20 克罗地亚 701 19
21 哥斯达黎加 699 20
22 喀麦隆 697 23
23 爱尔兰 696 21
23 波兰 696 23
25 哥伦比亚 692 23
25 尼日利亚 692 23
27 罗马尼亚 686 28
28 突尼斯 683 27
29 韩国 682 29
30 塞内加尔 672 34
30 巴拉圭 672 33
69 中国 554
以下为亚洲前10名排名:
排名 国家队 积分 上月排名
15 日本 713 16
19 伊朗 702 21
29 韩国 682 29
32 沙特 669 31
53 巴林 601 55
58 乌兹别克 578 57
68 科威特 555 67
69 中国 554 65
74 伊拉克 546 67
81 卡塔尔 527 77
世界杯32强FIFA排名
1 巴西 841 1
2 捷克 796 3
3 荷兰 791 2
4 阿根廷 774 4
5 法国 772 5
6 西班牙 771 8
7 墨西哥 768 6
8 美国 766 7
9 英格兰 757 9
10 葡萄牙 754 9
12 意大利 741 12
14 瑞典 731 13
15 日本 713 16
16 德国 710 15
19 伊朗 702 21
20 克罗地亚 701 19
21 哥斯达黎加 699 20
23 波兰 696 23
28 突尼斯 683 27
29 韩国 682 29
30 巴拉圭 672 33
32 沙特 669 31
36 瑞士 654 34
37 厄瓜多尔 650 36
40 乌克兰 627 39
41 科特迪瓦 626 34
47 塞黑 612 42
49 澳大利亚 610 54
50 加纳 608 51
5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07 53
56 多哥 582 49
62 安哥拉 57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