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vs德国全场-墨西哥vs德国历史

tamoadmin

1.2014年世界杯(德国VS阿根廷)一共交手几次?

2.二战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3.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历届回顾

4.历史上德国与阿根廷交战的战况

2014年世界杯(德国VS阿根廷)一共交手几次?

墨西哥vs德国全场-墨西哥vs德国历史

下面是世界杯决赛各场比赛的历史交锋战绩:

德国队VS阿根廷队

两队(包括前西德)在历史上交战过20场,德国队6胜5平9负处于下风,进28球失28球。两队在世界杯历史上交战过6场,德国队3胜2平1负占据绝对优势,进11球失5球。两队在联合会杯中交战过1场,德国队在2005年联合会杯小组赛中2比2战平阿根廷队。两队在友谊赛历史上交战过13场,德国队3胜2平8负处于劣势,进15球失21球。

比赛日期

比赛地点

比赛性质

交战双方

2010.07.03

开普敦

世界杯1/4决赛

阿根廷-德国

0:4

2006.06.30

柏林

世界杯1/4决赛

德国-阿根廷

1:1(点球4:2)

1990.07.08

罗马

世界杯决赛

前西德-阿根廷

1:0

1986.06.29

墨西哥城

世界杯决赛

阿根廷-前西德

3:2

1966.07.16

伯明翰

世界杯小组赛

前德国-阿根廷

0:0

1958.06.08

马尔默

世界杯小组赛

阿根廷-前西德

1:3

2005.06.21

纽伦堡

联合会杯小组赛

阿根廷-德国

2:2

2012.08.15

法兰克福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1:3

2010.03.03

慕尼黑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0:1

2005.02.09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2:2

2002.04.17

斯图加特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0:1

1993.12.15

迈阿密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1:2

1988.04.02

西柏林

友谊赛

阿根廷-前西德

0:1

1987.12.16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前西德

1:0

.09.12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前西德-阿根廷

1:3

1982.03.24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前西德

1:1

1981.01.01

蒙得维的亚

友谊赛

前西德-阿根廷

1:2

19.09.12

西柏林

友谊赛

前西德-阿根廷

2:1

17.06.05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前西德

1:3

13.02.14

慕尼黑

友谊赛

前西德-阿根廷

1:2

二战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倒台.

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德国VS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可供使用,而苏联的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历届回顾

本届杯赛没有预选赛,只有13支国家队报名参赛,两个南美国家乌拉圭和阿根廷携手进入决赛。乌拉圭国家足球队成为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为世界足球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本届杯赛第一次进行了电台的实况转播。

意大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争夺冠军,意大利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这届杯赛上,上届冠军和东道主球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比赛。上届冠军在世界杯直接进入决赛阶段比赛的规定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上,上届冠军巴西也参加了南美区预选赛。

最终决赛在意大利和匈牙利之间进行,意大利队以4比2的蝉联冠军。意大利队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蝉联冠军的球队。 经过第一轮小组循环赛,巴西、乌拉圭、西班牙和瑞典进入四强,他们需要再次以循环赛的形式决出冠军。巴西队与乌拉圭队的比赛就是事实上的最后决战,这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上演,老道的乌拉圭队顶住了场上和场外的压力,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荣誉。

本届杯赛的观众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并创造了平均每场6万名观众的世界杯记录。巴西球员阿德米尔荣获最佳射手奖,在比赛中,他共攻入7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杯赛过程,没有一名队员被罚出场,大概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人们更加珍视和睦友善了。 本届杯赛在瑞士的五个城市进行, 26场比赛总共打进140个进球,令球迷大饱眼福。平均每场进5.38球的记录也是历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最高的。本届杯赛,球员们首次穿上了印有号码的球衣。另外,电视首次运用于世界杯赛的转播。

德国队战后首次参加世界杯就在决赛3比2逆转战胜了被誉为“无冕之王”的匈牙利队获得冠军,开始了这支“王者之师”在世界杯赛上的辉煌历程。 这届比赛的大明星是巴西队年仅17岁的天才球员贝利,他司职左边锋,与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组成世界上最锋利的前锋线。另一位明星是法国队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杯决赛阶段每场比赛都有进球的球星,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一届世界杯进13球的最高记录。

东道主瑞典队发挥出众,进入冠军决赛,与巴西队争夺冠军。但巴西艺术足球很快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队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中国队首次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但未能获得出线权。 这届杯赛被称为历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杯赛,几乎每场比赛都有球员被罚出场外。开赛三天,竟然有34名球员是被抬下场的。

巴西队战胜捷克斯洛伐克队成为第三个两次蝉联世界杯冠军的队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风浪”。 本届杯赛上的最大黑马属于朝鲜队,他是世界杯赛上首次进入复赛的亚洲球队。

两支当时欧洲最强的球队打入决赛,在英格兰与联邦德国的冠军争夺战中,英格兰队的赫斯特成为了东道主的英雄,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决赛中上演“ 帽子戏法”的球员,现代足球队发源国第一次登上了冠军奖台。英国人在本届比赛中创新使用了“442”阵型,这个经典的阵型仍然被很多球队所用。英格兰与联邦德国的冠亚军决赛中裁判偏向主队争议的判罚和压在门线上的“温布利进球“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悬案和经典。 随着各大洲足球运动的发展,国际足球联合会首次决定在欧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区举办世界杯赛,最后选中墨西哥。半决赛意大利和德国踢了一场世界杯历史最为激烈的鏖战史称”最长一日“,德国队核心球员贝肯鲍尔打着绑带拖着脱臼的肩膀浴血奋战负伤不下火线的场面震撼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世界杯历史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在加时赛双方疯狂进球最后意大利4比3险胜但也耗尽了体力。

最后冠军争夺战中巴西队轻松的以4比1大战胜意大利队,取得划时代的胜利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三次夺冠的队伍,贝利封王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三次夺冠的球员,巴西永久占有了“雷米特杯”。 这届杯赛正值世界足球技术革新的热潮,以二战后首次晋级世界杯正赛的“黑马”荷兰队创造的“全攻全守”为代表,为足球带来了新的活力。

连续三届世界杯都打入四强的“豪门”联邦德国队也进行了技战术上的创新“自由人”战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最后两队踢了一场永垂史册的决赛,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德国队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底蕴在开场就意外先失1球的不利局面下不到半场就完成反超,2比1荡气回肠的逆转获胜!“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宣布加冕,德国第二次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这届世界杯也被公认为真正的现代足球开端,开启了“大力神杯”时代。 本届世界杯赛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预选赛的参赛队伍第一次超过了100支。

有主场之利和军背景的阿根廷队与上届亚军荷兰队争夺桂冠。最后,阿根廷队以3比1的使荷兰队再次屈居“老二”。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五次由东道主夺魁。 本届杯赛扩军至24支球队,比赛精彩纷呈。

最后意大利与西德进行冠军争霸战。意大利成为继巴西后,第二个获得三次世界杯冠军头衔的国家。意大利队前锋罗西以及后防球员的出色发挥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届世界杯的主办国哥伦比亚因财政困难宣布放弃。墨西哥代替哥伦比亚承办世界杯比赛,并成为了第一个举办过两届世界杯赛的国家。在此世界杯举办前,曾经历过巨大的地震。

马拉多纳展现出他作为本届杯赛最佳球员的风,在与英格兰的比赛中上演著名的“上帝之手”,本届杯赛成了他个人表演的舞台。决赛他与一生对手马特乌斯的第一次宿命对决以胜利告终,阿根廷3比2险胜德国夺得冠军。 本届杯赛整体水平极高,英雄人物当属“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和他率领的德国“三驾马车”,赛前就被誉为夺冠大热门的德国队一路接连战胜南斯拉夫、荷兰、英格兰、阿根廷四支强队的表现堪称经典。

决特乌斯成功复仇马拉多纳扳回一城取得胜利,冠军最后众望所归的属于联邦德国队。联邦德国与意大利、巴西一样,成为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国家。

本届杯赛吸引了近267亿次电视观众,门票收入达1.4亿美元。 本届世界杯决赛圈比赛充满了精彩刺激的场面和令人叫绝的进球。沙特阿拉伯队闯入了16强,为亚洲足球赢得了荣誉。本届杯赛上最大的悲剧是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因将球打入自家球门,回国后惨遭。阿根廷队的马拉多纳被查出服用永久告别世界杯。

最后的决赛的双方是巴西队和意大利队,两队都分别获得过三届世界杯冠军。比赛在120分钟内没有分出高低,点球决战,巴乔最后射失点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获得四届世界杯冠军的国家。 本届杯赛扩军到32支球队,最大的“黑马”是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克罗地亚队,前南解体后首次参赛的他们最终获得季军,队中球星苏克成为本届世界杯最佳射手。

7月12日成为了法国人的节日,在决赛中,中场大将齐达内在上半场两次头球破门,为法国队夺冠早早奠定了胜局。最终,法国队以3比0击败巴西夺魁。人们不解罗纳尔多在决赛中失常的低迷表现。 世界杯历史上首次由两国合办。本届杯赛极富戏剧性以弱胜强的冷门频出,数个夺标热门队伍止步于小组赛。德国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凭借超新星克洛泽的横空出世以及卡恩和巴拉克出色发挥一路披荆斩棘杀进决赛,最后残阵倒在由3R领衔众星阵容鼎盛到“如日中天”的巴西队脚下,巴西队第5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东道国韩国队多次依靠裁判争议的判罚闯关获得第4名,创造了亚洲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新纪录。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但小组赛三场0进球,以失9球、积0分的成绩无功而返。 这届杯赛非常重视防守整体技战术含量很高,四强全为欧洲球队。东道主德国队凭借前锋克洛泽的神勇发挥杀入四强,谱写了一个夏天的童话。

遗憾的是在半决赛加时赛的最后时刻惜败意大利,但所展示出的攻势足球征服了全世界无数球迷。

最终决赛意大利依靠坚强的防守和强大的凝聚力在点球大战战胜法国,获得冠军。齐达内在加时赛用头撞击意大利队后卫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震惊了世界。 这是非洲国家第一次举办世界杯赛,预示着非洲足球事业逐步踏入颠峰。本届世界杯冷门频发,上届世界杯的冠军和亚军都未小组出线便双双打道回府。南非也成为第一个在世界杯小组没有出线的东道主国家。

非洲本土的加纳队意外进入8强,成为唯一一个进入16强的非洲国家。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进入16强。德国队在该届杯赛掀起了一股青春风暴,先后以4比1、4比0创纪录的悬殊大英格兰和阿根廷队!优雅快速的攻势足球带给球迷们赏心悦目的享受。

德国前锋克洛泽在这两场淘汰赛神威并创造了神话般的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杯每届至少攻入4球的伟大记录。西班牙成为第一支在首轮输球却最终夺冠的球队,其中前锋比利亚在出色发挥帮助西班牙成功闯入四强,半决赛面对此前具有夺冠呼声最高的德国队在控制住场面的情况下最终凭借普约尔的头球1:0力克德国闯入决赛,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

决赛中面对荷兰队常规时间两队战成0:0,就在比赛即将进入点球大战之时伊涅斯塔在第116分钟上演绝杀使得荷兰队第3次获得世界杯亚军,西班牙成为新科世界冠军。

西班牙7场比赛仅进8球也是世界杯历史进球最少的冠军球队,不过西班牙以所表现出来一流的技战术水平获得此次世界杯可谓是实至名归。 本届世界杯精彩纷呈爆出两大惊天冷门:一是西班牙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支两轮小组赛后即告出局的卫冕冠军,并在首轮就被上届亚军荷兰5比1血洗;二是足球王国东道主巴西队在半决赛中不可思议的被德国队7比1狂屠羞辱创造世界杯有史以来半决赛第一大惨案!

最后一路势如破竹分别以小组赛4:0葡萄牙、淘汰赛1:0法国、半决赛7:1巴西连续第四次杀进四强的最大夺冠热门德国队没有再让冠军旁落,凭借加时赛113分钟格策的绝杀,1比0连续三届世界杯击败阿根廷队,以连胜四支强队的骄人战绩实至名归的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在美洲大陆夺得世界杯冠军的欧洲球队。

而德国队四朝元老前锋克洛泽依旧宝刀不老也凭借这届世界杯的两粒关键进球,以16球超越罗纳尔多的15球,加冕世界杯历史总射手王!

德国队本次打破世界杯多项魔咒以7场比赛进18球仅丢4球净胜14球的巨大优势夺冠的可谓实至名归。

历史上德国与阿根廷交战的战况

德国队与阿根廷队历史上共交锋过19次,德国队6胜5平8负进27球丢25球

注:点球获胜或失利都以平局计

两队具体交战结果

比赛结果 比赛时间 比赛地点 比赛性质

联邦德国 3 比 1 阿根廷 1958 年 6月8日 马尔默 世界杯小组赛

联邦德国 0 比 0 阿根廷 1966 年 7月16日 伯明翰 世界杯小组赛

联邦德国 2 比 3 阿根廷 13 年 2月14日 慕尼黑 友谊赛

联邦德国 3 比 1 阿根廷 17 年 6月5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联邦德国 2 比 1 阿根廷 19 年 9月12日 西柏林 友谊赛

联邦德国 1 比 2 阿根廷 1981 年 1月1日 蒙得维的亚 小世界杯小组赛

联邦德国 1 比 1 阿根廷 1982 年 3月24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联邦德国 1 比 3 阿根廷 年 9月12日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联邦德国 3 比 2 阿根廷 1986 年 6月29日 墨西哥城 世界杯决赛

联邦德国 0 比 1 阿根廷 1987 年 12月16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联邦德国 1 比 0 阿根廷 1988 年 4月2日 西柏林 友谊赛

联邦德国 1 比 0 阿根廷 1990 年 7月8日 罗马 世界杯决赛

德国 1 比 2 阿根廷 1993 年 12月15日 迈阿密 友谊赛

德国 0 比 1 阿根廷 2002 年 4月17日 斯图加特 热身赛

德国 2 比 2 阿根廷 2005 年 2月9日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德国 2 比 2 阿根廷 2005 年 6月21日 纽伦堡 洲际杯小组赛

德国 1 比 1 阿根廷(点球4比2) 2006 年 6月30日 柏林 世界杯1/4决赛

德国 0 比 1 阿根廷 2010 年 3月3日 慕尼黑 友谊赛

德国 4 比 0 阿根廷 2010年 7月3日 开普敦 世界杯1/4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