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有哪些看点?
2.深圳茅台红钻足球俱乐部的球队历史
3.中国足球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有哪些看点?
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比赛的规格高,组织运行也非常棒,参加这样的比赛对我们从事青训的教练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打造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为目标。该赛事于2022年8月7日开始,分为男子、女子初中年龄段U13组等8个组别进行全国总决赛。
深圳茅台红钻足球俱乐部的球队历史
深圳茅台红钻足球俱乐部由容志行、曾雪麟等人努力下在1994年1月26日正式挂牌组建,是一家会员制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以“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为俱乐部的目标。
球队成立当年在俱乐部首任主教练胡之刚的带领下,即获得乙级联赛冠军,次年(1995年)升入甲B联赛并获得当年冠军,并于成立第三年(1996年)升入当时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甲A联赛,创造了中国足坛一支球队从成立到进入顶级联赛的最快纪录,凭借“三连跳”的表现创下了足球圈内的深圳速度。但球队于同年因战绩不佳重新降入甲B。
19年,平安保险集团全资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冠名为深圳平安,获得甲B联赛亚军,重新得到甲A联赛晋级资格,从此一直留在顶级联赛中。
1998年,俱乐部聘请了亚洲足坛名宿、韩国人车范根担任主教练,车范根是俱乐部首位外籍主教练,同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结果当年以及第二年(1999年),球队均保级成功。此外在1998年底深圳足球俱乐部还与火车头体协接触有意购买刚刚从甲B降入乙级的火车头足球俱乐部。因为火车头队已经打算退出联赛,专门致力于青少年队员的培养。结果深足与火车头体协最终达成协议,以900万元收购当时火车头一线队22名队员中的14名队员,其中这些队员包括此前已在深圳队踢了半年联赛的李玮锋及李毅、鲍文杰、杨光等人,其中深足被迫以35万元的租借费将李毅租借到北京国安一年。14名火车头队的队员对当时被称作是甲A“八国联军”、“老年队”的深圳队来说,这些队员是球队实现年轻化的保证。同时对足球基础极端薄弱的深圳来说,大部分火车头队的小将,可以补充到二线队中,成为球队的后备力量。
2000年,5月朱广沪接替因“平安六君子”下课的巴西人塔瓦雷斯成为深圳足球队的主教练,获甲A联赛第九名。
2001年,在主教练朱广沪的带领下,球队获得了联赛第五名,在此后的数年间深圳足球队成为了中国足球联赛的强队之一。
2002年,球队获得了联赛半程冠军,是继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后第三支获得过联赛半程冠军的球队,并最终获得联赛亚军,这是球队在甲A联赛的最佳成绩。12月,广东健力宝集团从平安保险集团全资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
2003年,深圳足球俱乐部也更名为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最终获得联赛第四名。这段时间球队实力有了长足进步,拥有李玮锋、李毅、杨晨、郑智、郑斌等国脚,成为当时拥有现役国脚最多的甲A球队,再加上阵中多名外援国脚和本土实力派球员,球队开始被球迷称作“健力宝”。
2004年,成为中国足球的创始球队,并在朱广沪带领下,球队夺得了自己的首个联赛冠军,成为第四支染指过顶级联赛冠军的球队及首支夺得顶级联赛冠军的广东省球队,并且和山东鲁能一起获得了参加2005年亚洲冠军联赛的资格。由于2004年甲A联赛变身中国足球(简称“中超”),深圳队也成为了首届中超冠军。但是与荣誉同时到来的则是从此长期困扰俱乐部的财政问题,首届中超的冠军居然是在球员半年没有拿到工资的情况下获得的,而获得冠军的多名功臣也成为此后数年内球队出售换取资金的筹码。
2005年,由于俱乐部前董事长张海经营不善,球队财政状况糟糕,再加上在队中地位颇高的主教练朱广沪被中国足协选中,离开球队担当国家队主教练,引致队内一批国脚和实力选手出走,球队实力大受影响。随后,迟尚斌担任主帅,但因为其与球队中的一些“大哥大”球员(后迟与当时俱乐部总经理杨塞新将其称之为“球霸”)关系紧张,球队成绩差强人意,迟也被迫下课。而“球霸”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大多数人认为整个由那些霸王球员造成,影响恶劣。但也有部分人认为事情起因纯粹是队内新旧两派势力为争夺球队主导权而展开的斗争。在这一年内球队竟换了三位主教练分别是迟尚斌、郭瑞龙和谢峰,结果在中超联赛26场比赛只有4场赢球,在14支球队中仅列第12名,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12年来成绩最差的卫冕冠军。尽管有种种困难,球队在中超杯获得亚军及亚洲冠军联赛还是晋身半决赛,创造了不错的成绩。11月,广东健力宝集团转让深足90%的股权,并继续拥有深足的10%股权。此后,深足的股东多次发生变动,但是健力宝集团始终直接持有深足的10%股份。
2006年,球队获一家深圳本地知名啤酒企业出资冠名,而更名为深圳足球俱乐部金威啤酒队,这个赛季聘请了王宝山担任主教练,最终以第十一名完成中超。
2007年,球队获一家广州企业赞助,而更名为深圳香雪上清饮足球俱乐部,并为了赞助商的要求将其中五场中超赛事移师到广州进行,但最后只将两场中超搬到广州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进行,最终以第十四名完成中超。
2008年,在本赛季之前,深圳队就几乎面临解散的危局,虽然最终通过深圳市足协托管而保留下来,在首轮比赛中,深圳队客战上海申花,最终以0-2失利,由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而且是客场作战,这一并非不可接受,因此这仅仅可以称得上是教练组组长麦超下课的导火索,4月1日在次轮对阵广州医药的南粤德比比赛前,深足俱乐部就正式宣布麦超下课。麦超创下了中超联赛以来的下课最早纪录,而此前一直空缺的主教练一职由原领队张增群出任。7月底请回了前主教练王宝山担任技术顾问,中超保级成功。另外,自深圳队创队后便一直使用的训练基地——笔架山基地要改造成2011年世界大会的训练场馆,基地被拆除重建,故深圳队也搬离这里。
2009年1月,17名球员集体罢训,在深圳市足球管理中心(深圳市足协)索要薪水并要求上榜转会,最终只获得“白条”欠薪证明。 1月21日,深圳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香港一外资财团及深圳南山少年足球俱乐部将以收购深足全部股份的方式而成为深足新股东,俱乐部注册名称暂为深圳亚旅足球俱乐部。而深足两名前队员范育红、李远平分别出任俱乐部总经理兼主教练、助理教练及前主教练路建人出任领队、守门员教练及新闻发言人,2月时又邀请另一前主教练、甲A时期的人气教练塔瓦雷斯出任技术顾问兼执行教练,同时请来足坛元老、前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重返深足,担任球队的总顾问共同组成新教练组并被视作深足历史上最弱的教练组。3月28日深穗之战后,深足总经理兼主教练范育红宣读了“关于深圳市足球俱乐部股权转让情况的说明”,表示杨塞新持有的全部股份,已在2月下旬正式转让给了香港润迅通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丁鹏云和股东任德章。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深足股权转让水落石出。
但在4月14日,丁鹏云发出《严正声明》表明他不是深足的投资人,深足再次陷入动荡。4月21日,广东健力宝集团持有的深足10%股权成功转让,标示“健力宝”已完全退出深圳足球俱乐部。7月30日,深足俱乐部宣布主打产品为手机的诺亚信公司以买断球衣背后广告的方式而成为深足本赛季首个赞助商,结束半年无赞助商的“裸奔”尴尬。 9月23日,深圳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由俱乐部股东发起成立的红钻公司将冠名球队为深圳红钻足球队,并且成为第一支尝试实现自创品牌、自主经营、自我冠名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深圳队在联赛间歇期从上海申花打包租借了毛剑卿、巴尔克斯、陈雷三名球员,并签约曾效力天津泰达被誉为津门铁卫的佐里奇,实力获得很大提升。在主场对上海申花的比赛错穿球衣因而被中国足协倒扣联赛积分3分的不利情况下,球队在联赛最后10轮取得6胜4平的不败战绩,完成了保级。
2010年2月19日,深圳红钻足球俱乐部宣布,拥有塞尔维亚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前贝尔格莱德红星队主教练高歌奇(Sinisa Gogic)在2月18日与红钻俱乐部在深圳正式签约,成为深足的主教练。加上5大外援赫莱布、扬科、吉亚哥、日夫科维奇、侯赛因,但他们的整体表现与实力不如2009赛季下半程的引进的球员,崇尚进攻理念的高歌奇令以防守反击著称的深足在前四轮取得3胜1平一度令人意外地跃至中超榜首,但从第五轮客场打陕西浐灞开始,球队就陷入9轮不胜(3平6负)的尴尬。5月15日,深足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贵州茅台集团正式成为深圳队的主冠名商,贵州茅台保健酒业将买断深足胸前广告并获得球队冠名权,冠名赞助为期三年总计超过一亿元的冠名费与深圳队合作,球队冠名为深圳茅台红钻队。
作为赞助商的茅台集团,将会把保健酒作为赞助款提供给深足,再由深足分销保健酒,获利之后按一定比例分红。深圳红钻俱乐部利用间歇期的二次转会机会在7月15日宣布,新西兰球队奥克兰城的队长维切里奇加盟球队,这位参加完南非世界杯的球员在下半赛季披上深足战袍。7月24日,深圳茅台红钻又宣布另一名参加了南非世界杯的新西兰国脚基伦正式转会深圳队的消息,深圳红钻为基伦提供了一份为期两年半的工作合同,同时原上海申花队长成亮将以租借的方式加盟深圳红钻。7月28日,在转会截止的最后时刻,深足宣布从陕西浐灞成功租借到“狼娃”王尔卓,王尔卓的加盟将提升深足左边路进攻的力度。随后,深圳红钻经历了六轮不败(3胜3平),却又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六连败,令球队又一次要为保级而努力。11月6日,深足在经过一个“过山车”似的赛季后,最后一轮惊险保级成功,2010赛季深足最终排名第12位。在外援引进方面,就只有基伦与日夫科维奇的表现让人满意,基伦虽然没有达到2009年金靴得主巴尔克斯的进球数量,但14场进8球已足够帮助深足完成保级及成为队内最佳射手,日夫科维奇则以10个助攻荣获中超助攻王。
现在该队正在进行中国足球最大的改造,由前日本国家队主教练特鲁西埃执教,他希望球队成为一支控制流为主导的球队。但执教尚未取得最后的成功,由于人员配置差,红钻球队资金不足等等许多原因。而且常常被深圳一些喜欢长传冲吊的老球迷一直喊“下课”,这些老球迷就是一群资深,情愿深足苟且偷生的活着直到球队解散也不愿意尝试改变。不过一切还在中进行,球队也慢慢打出了属于自己不同的足球风格。
中国足球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中国足球的现状:
1.国家队。
国家队的问题和现状是很明显的,有人才而出不了成绩,花了大价钱请了洋教练,却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那么首先得问责的是教练组,卡马乔在临场指挥上的能力暂且不论,但为何每次的局势都会处于下风?排除了球员的能力问题之外,就只能归结于对于对手的研究和自己原本的战术安排有重大的失误和纰漏。那么,为何卡马乔上任了这么久,这个问题仍未得到改观?这才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我从来都不认为我们国家的足球运动员会比南亚和西亚的球员差,缺失的战术执行力在这几年球市的逐渐复兴和高水平外教入主中超后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现在国足的战绩根本不能看,最大的问题在于卡马乔。
当然,这背后还会连带出很多没摆在台面上的问题,例如球霸的存在,恒大帮和其余球员的摩擦问题等。
2.俱乐部。
这阵子我都在走访各支中甲和中乙的俱乐部,对我个人而言,他们的现状才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俱乐部的生存现状。
中国的足球俱乐部里面,我们排除几支外表光鲜死命砸钱的俱乐部之外,其他的俱乐部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私人性质的俱乐部,多见于中甲和中乙,恒大属于这种;一种是当地有安插国有企业进行注资和扶持的,多见于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俱乐部,中超的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如此。
当对俱乐部直接控股的时候,俱乐部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当一支球队完全被一家企业独资收购之后,他与之前的俱乐部在法律上还有没任何关系?
那么,问题就来了。
每一个俱乐部都是一个坑,在接受除了之外的注资时,俱乐部的欠款是没有对外公布的。
例如深圳红钻。万宏伟在接受深圳红钻之时只是想让利用这支俱乐部来给自己的投资公司在市的层面上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当时收购了俱乐部的全部股份。后来开始进入到漫长的打官司的流程,为得就是把俱乐部之前的欠款与自己摆脱干净。但遗憾的是,他一场都没打赢……在万宏伟接手深圳的这几年,他已经陆续投入了一亿以上的资金,而红钻现在还在中甲。
说起红钻在中甲这个事儿,还能扯出俱乐部的另一个问题。
万宏伟本人是不希望红钻重回中超的,他只希望俱乐部能不死就好了。但是深圳市不同意,层面上希望深圳足球能重回巅峰,作为城市的一个体育标杆。这就涉及到和私人独资俱乐部之间的博弈了。这些并不能从90分钟的比赛中看出来的事儿,才是真正杀死中国俱乐部的症结。
再接着就是俱乐部的欠薪问题。基本上,除了绝少数的俱乐部,现在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都正在欠薪或者曾经欠过薪。而球员对此是敢怒不敢言的,回头连球都踢不上了还被圈子内封杀,那就真的是个坑了。
所以,归结起来,俱乐部的问题一句话可以概括:后台都有钱,但都不用在这上。
3.青训。
中国足球的青训是不成体系的,或者说,是不能算作青训的。当然,这之中并不包括根宝足球学校,老爷子是真正爱足球的人,在这里表示致敬。
中国足球的青训分为几大块:体校、足球学校、私人教练(此处欢迎补充)
体校是属于办校。
足球学校则成分较为复杂,有开设,也有不少是俱乐部开设,还有根宝足球学校这样的私人性质的学校。
私人教练则多是在足球场地上开设的课程,执教教练多为C级教练,但会有一个A级教练压阵。
这里单独说一说足校。
大连的同学们感受应该很深,毅腾、顺发、三德之类的足球学校曾经在大连遍地开花,在中国足球市场化刚刚起来的那个年代,足球学校就像技校一样随处可见。
这些足校直接杀死了曾经在全国各地都开展地很火热的小学联赛、中学联赛、英东杯这样的比赛,从最根本上将足球的实力分为了三六九等。这些其实并没有错,错得是在他们出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青少年联赛,从根本上抹杀了一部分的足球人口。
但是为什么这些足校突然在21世纪的时候一瞬间全部坍塌了呢?
还是因为钱。无法保证充足的生源的情况下,只能不断提高赞助费和学费,与足球装备商合伙分成,让学生穿上昂贵的足球鞋。这时候,足球成了贵族运动。
这就是中国青训的最根本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的足球,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项贵族运动。
哪怕在现在,依然如此。
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偏差让他们在足球的推广本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那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良莠不齐青黄不接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是相当正常的。
4.球员。
排除了几家豪门俱乐部,绝大多数俱乐部的球员待遇都相当得差。
曾经有好事的媒体将中超的球员收入分为了四个档次,大概是这样的。
中超顶级球员,收入在200万至30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主力球员,收入在50万至12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替补球员,收入在10万至50万之间。
年轻球员,收入在10万以下。
这是中超的球员,那么中甲和中乙呢?青年队呢?
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那么养活不了自己,还继续踢球,怎么办?
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