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打台球之远台低杆的核心
2.告我一下台球排行榜,最新的,世界前三十,及中国排行榜,谢谢各位
3.中式台球和斯诺克的看点有什么不同?
4.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
怎样打台球之远台低杆的核心
母球的打点不必太低。打出你的爆发力吧!让母球带着强烈回旋快速准确地冲刺到目标球前,你的强低杆就大功告成了!以下是我整理的怎样打台球的技巧,欢迎阅读。
母球打点
基本杆法要求母球打点在母球的垂直中心线上。
同时,也必须用杆头(皮头)的垂直中心线击打。
其实,杆头和母球接触时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点?。或者说,杆头与母球的接触是有一定的?面积?的。
用杆头的正中心击打母球的正中心时,接触的?面积?最大。母球打点越高或越低,杆头(皮头)于母球接触的?面积?就越小。
基本杆法要求用杆头的垂直中心?带?击打母球的垂直中心?带?。如能准确做到,则母球出发时的运动状态只能是:
1.垂直向前滚动(高杆);
2.垂直向前滑动(中杆);
3.垂直向前滑动,同时自身垂直向后回旋(低杆)。
换句话说,母球是不能带丝毫侧旋或水平旋转的,即不能带?塞?。
我的一位球友加塞球总是打不准,他发力出杆时总是带?左塞?。我跟他说,你不加塞时,已经带了强力左塞,再加塞,你又怎能打准?要想加塞打准,你得不加塞时,就不能?出杆带塞?!再说,只要你?出杆带塞?,中远台直球都很难打准了。
?出杆带塞?是初学者遇到的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定杆还好,尤其是高低杆,如不能克服,目标球命中率低,母球的控制也是大问题。
克服?出杆带塞?的训练方法:
将母球置于发球线中点,发力分别用中杆,高杆,低杆直线向底库击打母球。要求母球撞底库弹回时仍穿过出发点。
这项训练是相当枯燥的。而且,你一旦发现你很少能让母球弹回穿过出发点时,你会十分沮丧。这会极大地打击你的自信心。但是,你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出杆带塞?,你要想打出很漂亮的杆法,你就一定要坚持练习,尤其是练好强低杆。强低杆要求母球撞到对面底库时,仍保持自身向后旋转。
很多人打了多年台球,低杆仍不是很好。面对远台低杆,要么拉不回来,要么目标球不进。当你看到高手们很轻松自如地打出漂亮的远台低杆时,你一定很羡慕吧。你是不是也想像他们一样也能打出这么漂亮华丽的杆法呢?
下面我就教你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
第一、正确发力
远台低杆的核心是要会正确发力。
我在《怎样打台球?(十)》中讲过,常规击球的力量来自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因此,击球时,你的小臂怎样摆动,手腕怎样抖动以及手指怎样抓挤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发力。你的发力是?透?还是?死?,是?实?还是?飘?就看你能不能将你的小臂,手腕和手指用对!
在这儿,我们来重温一下:
一.小臂的摆动
以肘关节为轴自然摆动,不用肌肉的力量,像是将球杆悠出去。
出杆时,小臂的摆动先慢后快。
出杆完成后,小臂和大臂自然夹紧。
二.手腕的抖动
球杆快要击到球时,要能使出腕力提速。
腕力方向要与出杆方向一致。
三.手指的抓挤
手指的抓挤和抖腕几乎是同步进行。不能抓死球杆,但也不能太松。即,不松不紧,恰到好处。
以上三点做到了,就能打出正确的发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用?杆?打球。不用使劲,就能用杆将力打?透?,打?实?。
错误的发力有两种情况:
?死力?或?蛮力?,
?力虚?或?力飘?。
学会发力是打好台球的第一步。只有学会发力,才能打出各种杆法,尤其是强低杆。
公理十四.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一)
只有学会正确的发力,才能打出强低杆。
第二、出杆的稳定性
在正确的发力的前提下,出杆要能稳,要能直。打强低杆,这点最难。
我相信你五分点直线球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了。你现在达到什么水平了呢?你能连续进多少个呢?要是到不了十五个,你的出杆稳定性就尚未达到要求。
在《怎样打台球?十一》中,我讲过出杆稳,出杆直的最重要的三个必要条件:
只有小臂的摆动的?臂向?与出杆方向一致,方可出杆稳,出杆直。
只有腕力的方向与出杆方向一致,方可出杆稳,出杆直。(腕向)
只有在后摆过程中,手指的托杆和拉杆自然,手型随着球杆的直线运行而变化;出杆过程中,手指的抓挤由松至紧,同时,手型随着球杆的直线运行而变化,才能出杆稳,出杆直。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做到以上三点并非易事。有人?臂向?找不准,有人一使腕力就打歪,还有人一抓杆,杆头就偏离了击球线。出杆带塞的情况普遍存在。
那怎么办呢?只能练!练调整再练直至成功。
任何高手都是这么执着地练出来的(不管他多么地有天赋)!任何职业选手要是平时练的少,一打比赛,出杆照样不稳,不直!
对于高手来说,一个低级失误,比如简单的球不进,主要不是因为瞄的不准,而是力打虚了,或杆出歪了。
正确的发力以及出杆稳,出杆直就是台球的基本功。验证的标准就是直线球要能很准,要有很高的稳定性。完成不了基本球型七或五分点直线不能连进五十个,出杆的稳定性照高手就还有距离。
今年年初,我问郑天耀(郑宇伯)基本功练到什么程度了,他说,斯诺克长台半贴库十进八,黑八五分点直线连进一百三十来个吧。你要想当职业选手,你要想赢他,那你首先先看看基本功的差距吧。郑天耀的天赋可以说是相当之高,可你知道他是怎么练球的?他跟我说,生病前,平时,跟他师傅石鑫每天十几个小时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竟然打了四十八个小时!
公理十五.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二)
只有出杆直,出杆稳,才能打出强低杆,才能确保低杆准度。
第三、杆的延伸
打强低杆需要一定的延伸,延伸的方向和距离十分重要。
强低杆的出杆方向是向前,向下的,即球杆与台面呈小角度。
球杆击到球后,出杆的方向不能变,杆头非但不能上挑,而是最好要能触到台尼。
不要担心会捅坏台尼。不怕你弄坏台尼,就怕你杆头蹭不到台尼!
职业高手,球杆能在台尼上走五到八公分,你能做到吗?
公理十六.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三)
只有延伸的方向与击球时的出杆方向保持一致,延伸达到一定距离,最好是杆头触及台尼,才能打出强低杆。
关于这一点,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以后再讲。也有杆头不触台尼的强低杆打法。
第四、爆发力
打强杆需要很强的爆发力。
这就需要手臂和手腕要很好的配合。正确的握杆,小臂沿臂向方向快速摆动以及手腕的抖动(或甩动)是关键。
爆发力不是靠手臂使出多大的劲儿,而是看你会不会?用杆?,看你会不会最大程度发挥球杆的效力(包括皮头的效力)。
在这儿,我再来讲讲抖腕(甩腕)。到底什么是抖腕(甩腕)?有人说,没见过奥沙利文,希金斯抖腕啊。那是你看得不仔细!奥沙利文常规击球延伸较多,抖腕不明显,但大力击球和打强烈杆法时,你仔细看,就能看见他是怎样抖腕的了。希金斯的抖腕则要比奥沙利文明显一些,但和特鲁姆普以及艾伦等相比还是差不少。由于每个人的手腕灵活程度不一样,所以抖腕(甩腕)的外在表象就不一样,当然腕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将你的胳膊伸出,平行于地面,握拳,虎口朝上,手腕上下摆动,观察摆动的幅度。和你的同事,同学,女友,朋友比较一下手腕摆动的幅度,你就会发现你的手腕的灵活程度是偏上,平均还是偏下了。要是偏上,恭喜你了!要是偏下,你也不必自卑。奥沙利文手腕灵活度很一般,他的低杆水平很差吗?
定义:抖腕(甩腕)
所谓抖腕(甩腕)是指:
在后摆过程中,随着小臂向后的摆动,手腕也自然向后摆动,后停时,手腕向后摆动的幅度达到最大;
在出杆过程中,随着小臂向前的摆动,手腕也自然向前摆动,球杆快击打到母球时,手腕快速(加速)前冲,手指顺势逐渐抓紧(但不抓死)球杆的动作过程。
定义:爆发力
所谓爆发力是指:
通过小臂快速摆动,手腕快速抖动,手指带动及抓挤球杆所产生的球杆瞬间高速撞击母球的力量。
公理十七.强低杆的必要条件(四)
只有打出爆发力,才能打出强低杆。
下面引用一段马志宇的说法。
马志宇在其所著《小马哥教你打台球》一书中,讲低杆技术时写到:?利用爆发力击球,是爱好者们必须掌握的方法,否则球技不易提高。击球时只有会用爆发力,才能打出力量大的球来,才能使球高速前进,后退或旋转,使球产生千变万化的行进路线。?
紧接着,又说:?怎样才能在击球时产生爆发力呢?主要靠的是腕力,靠手腕的快速抖动,即常说的腕力与手臂的连贯配合。
例如,在击球时,球杆不要握得太紧,这样才能便于球杆进行冲击运动,先用手腕来带动手臂,出杆时虎口向下方摆动,瞬间将球杆击出,要做到大臂与小臂,手腕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强而快的爆发冲击力,将主球击打出去。?
马志宇的强低杆想必你是见识过的。马志宇的手腕相当灵活,他困惑的是时常低杆拉过头。所以,他更强调的是怎样控制力度才能拉回得正好。在黑八界,人称?教父?的他,除了低杆,翻袋,扎杆技术也属一流。
第五、如何握杆
最后,打强低杆,握杆不能紧,尤其是快击到球时不能提前抓杆。
常常看到一些人,为了打强低杆,就开始在那儿运劲儿,一杆出去,球就铲飞了,打成了跳球,也可以说是犯规的跳球。
然后,说是没擦巧粉,或说打点太低了。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握杆死,尤其是发力过早,球杆尚未触球,死抓球杆,球不飞才怪!
公理十八.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五)
只有握杆不松不紧,尤其是不能过早发力和提前抓杆,才能打出强低杆。下面讲讲强低杆的练习。
基本球型六是强低杆练习的基本球型。要求打进目标球,同时母球拉回进底袋或吃底库。你不必担心你的潜能。我的一个球友,她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四十五公斤,基本球型六的低杆可轻松拉底库并弹起五十公分。所以,如果你打不出来,不是因为你的身材或力气,而是需要改进你的发力和出杆。
低杆的练习球型
下面再介绍一个职业球手练低杆的球型
练习基本球型十一的前提:上节讲过,练杆法要循序渐进,要先练好基本功。将母球前移至中洞口,即是基本球型四。基本球型四的定杆和低杆必须很好掌握,才可以挑战基本球型十一。基本球型四若未过关{定杆十进十,中强低杆十进八以上(母球吃顶库)}的话,那么基本球型十一对你来说将是十分困难的。
打基本球型十一,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
目标球不进,母球也拉不回来。(发力不对,出杆也不直。)
目标球进了,母球拉不回来。(出杆直,但发力不到位。)
目标球不进,但母球能拉回来。(发力对了,但出杆不直。)
目标球进了,母球也能拉回来。(发力好,出杆直。)
其头两条要诀就是:打台球,一要会发力,二要出杆直。这两条就是打好台球的根本核心!
而基本球型十一可以说是对发力和出杆的严格检验。职业球手也常以此球型来检验自己的发力和出杆距理想状态还有多大差距。如果我们给上面四种情况一个分值的话,比如说,第一种,零分;第二种,第三种,各五分;第四种,十分。那么,击打十次,累计计分,满分是一百分,及格线就算是六十分吧,你可以测试一下,你能否及格呢?
要是不及格你也不必太灰心,坚持苦练至少一百个小时,早晚会及格的。告诉你个秘密:许多职业球手也只能勉强及格,超过八十分的已是凤毛麟角。
基本球型十一几乎对于每一个职业球手来说,瞄准都不存在问题,绝大部分人将母球拉回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可就是没有很高的进球率。原因嘛,以前讲过,出杆绝对的直和绝对的稳,对于地球人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本来,在此讲当中还想讲讲加塞的问题。低杆也罢,加塞也罢,都是将球打转,一个是垂直转,一个是水平转,有一些是共性的东西。
强低杆原理
前面讲过打低杆,母球出发时特性是,一方面向前滑动,另一方面自身向后垂直转动。
强低杆要求母球在撞击到目标球时仍然保持:一方面快速向前滑动,另一方面自身快速回旋。
因此,球杆作用在母球上的力就必须同时具备两条:
母球所获得的前进动量和回旋动量都必须充分,使得母球因台尼摩擦造成对其前进动量和回旋动量的损耗,不能影响到其撞击目标球时所应具备的能够拉回期望距离的最低前进动量和最低回旋动量。也就是说,母球撞击到目标球时,其必须同时具备足够的前进滑行速度和自身回旋速度,以保证母球撞击目标后获取足够的向后滚动的能量,以完成期望的滚动距离(拉回距离)。
如果母球前进速度不够,不仅前进动量很快损耗,回旋动量也会损耗很快,即便尚有残存,亦不能使母球获取多少向后滚动能量。这样就打成了搓杆或定杆。如果母球回旋速度不够,即便母球前进速度很快,母球到达目标球时,由于台尼摩擦力的作用,母球的回旋动量也已丧失殆尽或完全消失,甚至已转为向前滚动动量。即便能拉回一点,也是很短的距离。时常打成了定杆甚至跟杆。
我们知道,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同等力度下,母球打点越低,母球所获得的回旋动量就越多,而前进动量就相对越少;相反,母球打点越高,母球所获得的前进动量就越多,而回旋动量就相对越少。因此,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必要的。那么,到底是母球前进的动量损耗的快,还是回旋动量损耗的快呢?由于滑动摩擦大于滚动摩擦,台尼作用于母球的滑动摩擦力对母球的回旋威胁最大!所以,赋予母球更快的前进速度更重要!使得台尼用滑动摩擦力无情摧残母球回旋动量的过程越短越好!
告我一下台球排行榜,最新的,世界前三十,及中国排行榜,谢谢各位
1马克·塞尔比
2贾德·特鲁姆普
3约翰·希金斯
4马克·威廉姆斯
5肖恩·墨菲
6斯蒂芬·马奎尔
7斯蒂芬·李
8尼尔·罗伯逊
9马克·艾伦
10斯图亚特·宾汉姆
11格雷姆·多特
12丁俊晖
13里奇·沃顿
14马修·史蒂文斯
15巴里·霍金斯
16乔·佩里
17罗尼·奥沙利文
18阿里·卡特
19马丁·古尔德
20马克·戴维斯
21马库斯·坎贝尔
22瑞恩·戴
23多米尼克·戴尔
24彼得·艾伯顿
25汤姆·福德
26傅家俊
27安德鲁·希金森
28罗伯特·米尔金斯
29迈克尔·霍尔特
30肯·达赫迪
以上为截止到国际锦标赛前世界斯诺克的临时排名
1达伦-阿普尔顿 英国
2谢慧杰 荷兰
3赤狩山幸男 日本
4柯秉逸 中华台北
5丹尼斯-奥克洛 菲律宾
6李赫文 中国
7李-范-哥迪萨 菲律宾
8张荣麟 中华台北
9傅哲伟 中华台北
10克里斯-梅林 英国
11拉尔夫-苏奎 德国
12刘海涛 中国
13卡尔-博伊斯 英国
14卡洛-比亚多 菲律宾
15张玉龙 中华台北
以上是WPA世界男子花式排名
1凯利·费雪 英国
2陈思明 中国
3付小芳 中国馆
4金佳映 韩国
5刘莎莎 中国
6周婕妤 中华台北
7谭禾耘 中华台北
8车侑蓝 韩国
9林沅君 中华台北
10赖慧珊 中华台北
11蔡佩真 中华台北
12朴恩智 韩国
13潘晓婷 中国
14茉莉-欧斯纯 奥地利
15韩雨 中国
16陈雪 中国
以上是WPA世界女子花式排名
1李赫文
2刘闯
3于庭
4陈强
5王鹏
6石鑫
7赵弘毅
8李忠伟
9刘勇
10张博
11刘洋
12计雨石
13奚红宇
14李辉
15王岩
16邱炮谋
17朝鲁门
18刘剑
19乔凤伟
20白龙
21张津
22卜令哲
23李灏
24陈雷
25周全
26李闯
27张道伟
28郑宇伯
29石汉青
30宋滨辉
以上是中式八球男子排名(截止沈阳站)
1肖国栋
2金龙
3丁俊晖
4陈飞龙
5李岩
6于德陆
7张安达
8李远
9曹宇鹏
10林勇志
11田鹏飞
12马兵
13曹新龙
14王林翰
15潘微行
16石汉
以上是中国职业斯诺克男子排名
中式台球和斯诺克的看点有什么不同?
先来说说中八和斯诺克的主要区别。
斯诺克与中八区别
不管是从硬件、软件还是技术、心理,斯诺克的综合难度肯定强于中八,这是不争的事实。
准度请求
先说一点很多人误解的东西,中八的袋口比斯诺克大,但不代表对准度请求低。由于中八球与袋口的比例比斯诺克球与袋口比例小,也就是说中八袋口大,球也大,比例接近1;斯诺克袋口小,球更小,比例大于1。所以说单纯从准度角度来说,中八比斯诺克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家看的很多球晃着也能进的是美式台球,美式球桌对准度请求小很多。
发力
中八小台属性决议了对球员发力请求不高,很多球员养成了不发鼎力的习气,小推小拉够用。但在斯诺克大台中,发力是一个重要技艺,很多球员由于发力透彻给其他项目加分不少,比方胖子李、怀特、小特等人。
走位和杆法
还是受制于台子大小缘由,中八容易培育“小农思想”,走位相对粗糙,由于准度请求高,一切杆法普通用得不会太多,加塞会很慎重。一朝一夕,会让球员心理上对走位和杆法不够注重,满足于准度即可。而斯诺克球多台大,请求围球、走位和杆法愈加精准,台呢的材质也更有利于发挥。
运气
相对而言,中八的高手很多,争冠难度会大一点,竞赛中运气十分重要,从炸球就能影响到胜负结果,也就是整体必然性大。而斯诺克愈加倾向于实力沉淀,运气要素也有,但不会占很大比例,随机事情较少。
所以,中八打球很重要一点就是推远台、防贴库、养袋口。题主问的看点很容易得出:中八考究速战速决、追球进攻,胜者和冠军的不肯定性更强,竞赛会更刺激;斯诺克则考究细腻和防卫(固然如今也推崇进攻),中心还是防卫,走位和控球也是一大看点。
郑宇伯和奥沙利文
郑宇伯是中八人物,二宝在中八获得的成就和位置不比火箭在斯诺克届低几。二宝早期也是斯诺克出身,后改到中八,生活冠军等身,在刚完毕的中八世锦赛中击败目前排名第一的赵汝亮胜利卫冕。
奥沙利文则是目前斯诺克世界第一,刚在巡回锦标赛夺得排名赛第36冠追平亨得利,另外是斯诺克史上首位奖金破千万英镑、首位破百到达千杆、手握历史最多的147的球员。关于火箭的数据太多,不再赘述。
在说跨界竞赛之前,先说个行业规律:很多中八选手都是斯诺克转下来的。这点很大水平上阐明了斯诺克比中八的难度之大。
打斯诺克
二宝自身也打过斯诺克职业赛,单杆最高138分。程度比肖国栋等人差不少,能够说二宝和火箭打斯诺克无异于以卵击石,几无胜算。当然,不止是二宝和火箭打斯诺克没胜算,斯诺克届高手希金斯、塞尔比、罗伯逊等人遇到火箭都要退避三舍,所以说双方打斯诺克没有悬念,郑宇伯必败无疑。
打中八
如双方打中八的话,结局很难说,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打斯诺克的就完虐打中八的。最少这组对决胜负还不能说死。举几个刚完毕的例子,可能由于斯诺克球员普遍为二流,参考意义不大。世界第17、2届排名赛冠军瑞恩戴6-9魔术师梅林、世界第20、前世锦赛冠军多特6-9吴珈庆、世界第26、1届排名赛冠军马克金4-9张荣麟、世界第30马克戴维斯6-11张荣麟、世界第18、走得最远的乔佩里11-13现中八第一赵汝亮、后乔佩里输给中八排名第64的王鹏、王鹏又大输给了冠军郑宇伯,也就是说郑宇伯能够击败没有系统锻炼的乔佩里。
而且在之前乔氏中八亨得利应战赛中,王云、刘洋、郑宇伯、石汉青等人都和生活末期的亨得利交过手,也互有胜负。
所以说,郑宇伯在中八能赢亨得利,也有可能赢奥沙利文。但这并不是刻意夸张二宝或者贬低火箭,由于火箭并没有系统锻炼过中八(我置信题主的本意也是如此,如系统锻炼过,还用比拟吗?),对台子、球杆等性能不完整熟习,击球思绪也会有所不同,火箭需求一段时间顺应中八。 就像火箭之前和潘晓婷打扮演赛一样,即使只发挥几胜利力,也看得出他对中八比拟生疏(火箭打美式球台更多,参与过9球欧美应战赛)。如打抢9、抢11、抢13这类竞赛,我觉得二宝起步有接近5成时机,最多可至6-7成。当然火箭锻炼个把礼拜,胜负天平将会倾斜很多。
中八不管是赛事奖金还是自身影响力都很有限,很难吸收大牌斯诺克球员参与正式竞赛。以上都是定,回绝嘴炮。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第一、正确发力
远台低杆的核心是要会正确发力。
一.小臂的摆动
以肘关节为轴自然摆动,不用肌肉的力量,像是将球杆悠出去。
出杆时,小臂的摆动先慢后快。
出杆完成后,小臂和大臂自然夹紧。
二.手腕的抖动
球杆快要击到球时,要能使出腕力提速。
腕力方向要与出杆方向一致。
三.手指的抓挤
手指的抓挤和抖腕几乎是同步进行。不能抓死球杆,但也不能太松。即,不松不紧,恰到好处。
以上三点做到了,就能打出正确的发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用?杆?打球。不用使劲,就能用杆将力打?透?,打?实?。
错误的发力有两种情况:
?死力?或?蛮力?,
?力虚?或?力飘?。
学会发力是打好台球的第一步。只有学会发力,才能打出各种杆法,尤其是强低杆。
公理十四.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一)
只有学会正确的发力,才能打出强低杆。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第二、出杆的稳定性
在正确的发力的前提下,出杆要能稳,要能直。打强低杆,这点最难。
我相信你五分点直线球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了。你现在达到什么水平了呢?你能连续进多少个呢?要是到不了十五个,你的出杆稳定性就尚未达到要求。
出杆直的最重要的三个必要条件:
只有小臂的摆动的?臂向?与出杆方向一致,方可出杆稳,出杆直。
只有腕力的方向与出杆方向一致,方可出杆稳,出杆直。(腕向)
只有在后摆过程中,手指的托杆和拉杆自然,手型随着球杆的直线运行而变化;出杆过程中,手指的抓挤由松至紧,同时,手型随着球杆的直线运行而变化,才能出杆稳,出杆直。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做到以上三点并非易事。有人?臂向?找不准,有人一使腕力就打歪,还有人一抓杆,杆头就偏离了击球线。出杆带塞的情况普遍存在。
那怎么办呢?只能练!练?调整?再练?直至成功。
任何高手都是这么执着地练出来的(不管他多么地有天赋)!任何职业选手要是平时练的少,一打比赛,出杆照样不稳,不直!
对于高手来说,一个低级失误,比如简单的球不进,主要不是因为瞄的不准,而是力打虚了,或杆出歪了。
正确的发力以及出杆稳,出杆直就是台球的基本功。验证的标准就是直线球要能很准,要有很高的稳定性。完成不了基本球型七或五分点直线不能连进五十个,出杆的稳定性照高手就还有距离。
今年年初,我问郑天耀(郑宇伯)基本功练到什么程度了,他说,斯诺克长台半贴库十进八,黑八五分点直线连进一百三十来个吧。你要想当职业选手,你要想赢他,那你首先先看看基本功的差距吧。郑天耀的天赋可以说是相当之高,可你知道他是怎么练球的?他跟我说,生病前,平时,跟他师傅石鑫每天十几个小时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竟然打了四十八个小时!
公理十五.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二)
只有出杆直,出杆稳,才能打出强低杆,才能确保低杆准度。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第三、杆的延伸
打强低杆需要一定的延伸,延伸的方向和距离十分重要。
强低杆的出杆方向是向前,向下的,即球杆与台面呈小角度。
球杆击到球后,出杆的方向不能变,杆头非但不能上挑,而是最好要能触到台尼。
不要担心会捅坏台尼。不怕你弄坏台尼,就怕你杆头蹭不到台尼!
职业高手,球杆能在台尼上走五到八公分,你能做到吗?
公理十六.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三)
只有延伸的方向与击球时的出杆方向保持一致,延伸达到一定距离,最好是杆头触及台尼,才能打出强低杆。
关于这一点,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以后再讲。也有杆头不触台尼的强低杆打法。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第四、爆发力
打强杆需要很强的爆发力。
这就需要手臂和手腕要很好的配合。正确的握杆,小臂沿臂向方向快速摆动以及手腕的抖动(或甩动)是关键。
爆发力不是靠手臂使出多大的劲儿,而是看你会不会?用杆?,看你会不会最大程度发挥球杆的效力(包括皮头的效力)。
在这儿,我再来讲讲抖腕(甩腕)。到底什么是抖腕(甩腕)?有人说,没见过奥沙利文,希金斯抖腕啊。那是你看得不仔细!奥沙利文常规击球延伸较多,抖腕不明显,但大力击球和打强烈杆法时,你仔细看,就能看见他是怎样抖腕的了。希金斯的抖腕则要比奥沙利文明显一些,但和特鲁姆普以及艾伦等相比还是差不少。由于每个人的手腕灵活程度不一样,所以抖腕(甩腕)的外在表象就不一样,当然腕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将你的胳膊伸出,平行于地面,握拳,虎口朝上,手腕上下摆动,观察摆动的幅度。和你的同事,同学,女友,朋友比较一下手腕摆动的幅度,你就会发现你的手腕的灵活程度是偏上,平均还是偏下了。要是偏上,恭喜你了!要是偏下,你也不必自卑。奥沙利文手腕灵活度很一般,他的低杆水平很差吗?
定义:抖腕(甩腕)
所谓抖腕(甩腕)是指:
在后摆过程中,随着小臂向后的摆动,手腕也自然向后摆动,后停时,手腕向后摆动的幅度达到最大;
在出杆过程中,随着小臂向前的摆动,手腕也自然向前摆动,球杆快击打到母球时,手腕快速(加速)前冲,手指顺势逐渐抓紧(但不抓死)球杆的动作过程。
定义:爆发力
所谓爆发力是指:
通过小臂快速摆动,手腕快速抖动,手指带动及抓挤球杆所产生的球杆瞬间高速撞击母球的力量。
公理十七.强低杆的必要条件(四)
只有打出爆发力,才能打出强低杆。
下面引用一段马志宇的说法。
马志宇在其所著《小马哥教你打台球》一书中,讲低杆技术时写到:?利用爆发力击球,是爱好者们必须掌握的方法,否则球技不易提高。击球时只有会用爆发力,才能打出力量大的球来,才能使球高速前进,后退或旋转,使球产生千变万化的行进路线。?
紧接着,又说:?怎样才能在击球时产生爆发力呢?主要靠的是腕力,靠手腕的快速抖动,即常说的腕力与手臂的连贯配合。
例如,在击球时,球杆不要握得太紧,这样才能便于球杆进行冲击运动,先用手腕来带动手臂,出杆时虎口向下方摆动,瞬间将球杆击出,要做到大臂与小臂,手腕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强而快的爆发冲击力,将主球击打出去。?
马志宇的强低杆想必你是见识过的。马志宇的手腕相当灵活,他困惑的是时常低杆拉过头。所以,他更强调的是怎样控制力度才能拉回得正好。在黑八界,人称?教父?的他,除了低杆,翻袋,扎杆技术也属一流。
台球远台低杆(强低杆)的打法第五、如何握杆
最后,打强低杆,握杆不能紧,尤其是快击到球时不能提前抓杆。
常常看到一些人,为了打强低杆,就开始在那儿运劲儿,一杆出去,球就铲飞了,打成了跳球,也可以说是犯规的跳球。
然后,说是没擦巧粉,或说打点太低了。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握杆死,尤其是发力过早,球杆尚未触球,死抓球杆,球不飞才怪!
公理十八.强低杆的必要条件(五)
只有握杆不松不紧,尤其是不能过早发力和提前抓杆,才能打出强低杆。下面讲讲强低杆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