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伦敦足球的那些事儿:切尔西(四)
2.足球五大世界性比赛概况
3.足球联赛
伦敦足球的那些事儿:切尔西(四)
准确地说,这一章的题目应该叫做:中国足球能够从切尔西队身上学到些什么。
按照原来的,关于切尔西队,写到上一章就全部结束了。后来和朋友聊天,才意识到写切尔西队历史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聊聊英超的八卦,也才意识到切尔西俱乐部对于中国足球的借鉴意义,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一章。
仔细回顾切尔西从90年代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可以发现它几乎是一部英超的崛起史。
90年代初的英国足球,正处于最低谷。他们刚刚解除了五年的禁令,无论从技术上、战术上还是训练水平,都远远落于欧洲的其他球队。
于是,英国足球面临着一场艰难痛苦的变革。
英国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己的联赛。我们都知道,1991年的时候,英格兰的顶级联赛叫做“英甲”,而在这之后才更名叫做“英超”。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1991年7月17日,英格兰17家顶级俱乐部签署了一项协定,成为后来英超组建的基础。新成立的顶级联赛将在营运方面独立于足总和足联之外,享有专属的洽谈转播权和赞助商的权力,而球队也由原来的22支缩减为20队。
总之,更少的球队,更激烈的竞争,更多的钱。英国足球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前进着。
第一场英超比赛是1992年8月15日进行的。当布莱恩·迪恩射入第一球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想像英超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发展得这么快。但20多年以后,英超联赛已经超过了当年有“小世界杯”美誉的意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之一,节奏快、竞争激烈、强队多,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也是收入最高的足球联赛。
而同样是在90年代,中国足球也开始了深刻的变革。1994年,中国足球正式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从一开始的甲A、甲B,直到后来的中超,再到2010年许家印入主恒大,二十多年来,中国足球联赛也经历了一个与英超很类似的轨迹。
那么切尔西队的成功又能够给与我们何种启迪,让中国足球借鉴到什么呢?
切尔西队无疑是英超的缩影和最好的代表。它由一支成绩平平的中流球队,一跃成为了英超的冠军,乃至后来捧起了欧洲冠军的奖杯。从一开始被G14拒之门外,到后来成为一支被所有人尊重的真正的豪门。
我只希望在这一章节里能够将切尔西作为一面镜子,尝试着寻找一些当代足球规律性的东西,以供和我一样对中国足球依然抱有一丝热情的人们分享和讨论。
人们总会有这样的看法,认为烧钱,亦即通过聘著名教练和大牌球星,迅速搭建起一支球队,从而使成绩得到提升的办法是不入流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烧钱已经成为了当前足坛最通行也最有效的运作做法,而切尔西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在中超,恒大是第一支“烧钱”的球队。2010年,许家印入主恒大,2013年,当年还在中国次级联赛里的恒大不仅获得了中超冠军,还成为了第一支夺得亚冠的中国球队。同年,恒大作为亚冠新科冠军首加了世俱杯的比赛,这也是世俱杯上首次出现了中国球队的身影。
面对这样的成绩,总有人会担心,觉得恒大走了一条歪路。不依靠青训,不从最底层和基础做起,而是用钱买来个把外国球星,再加上一个世界名帅,再好的成绩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恒大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土豪”罢了。
但切尔西的经验恰恰说明了,“土豪”可以成为真正的豪门,这条路完全行得通,甚至是基础薄弱的球队通向成功的一条最有效的路径。
在迅速用钱搭建起一支球队之后,在运转良好的运作机制里,再反过来慢慢搭建球队,进行过渡,这正是切尔西所经历的。
要说烧钱,谁又比得过切尔西的阿布呢?而阿布刚一烧钱,就把一支50年没染指过联赛冠军的球队推上了英超的榜首,这成绩能活活把拥有最多英甲冠军却始终与英超桂冠无缘的利物浦队给气疯了。
阿布用钱烧的方法为切尔西请来了穆里尼奥、安切洛蒂、孔蒂等国际大牌教练,让切尔西不仅拥有诸多冠军的头衔,还从最初的“摆大巴”式的功利足球,慢慢向着技术型足球转变着。
阿布用烧钱的方法扩大着切尔西阵容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能够在国内联赛和多线作战,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英超、乃至世俱杯的赛场上皆有斩获。
阿布用烧钱的方法还为切尔西做了很多。而且不只如此。自他入主切尔西之后,英超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曼联、利物浦这样的老牌球队也纷纷被外国资本收购,一个个英超球队跟随着切尔西的脚步也富了起来。
在金钱的推动下,英超在2000年代中期,便力压意甲,成为决赛赛场上的常客,2007年和2009年,英超球队甚至占据了半决赛中的三席。虽然最近几年的成绩有所下滑,但英超的球队仍然是欧战里每个队都不敢轻视的劲旅。
从切尔西的经验可以看出,尤其在基础薄弱的联赛里,一支球队要想获得成功,烧钱是一条被验证了的很有效的成功之道。
总会有这样的论调:一个联赛里外援太多的话,一定会压制本国球员的发展。去年足协还出台了一条新政:中超与中甲联赛每队每场比赛中,外援上场名额由之前的“3+1”减至“累计上场最多3人”。别看只减少了一个外援的名额,但却给诸多中超球队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没有一个联赛是不需要外援的。切尔西便是明证。他们虽然有一条由英格兰球员搭建起来的主力线,但外援并不少,而且成色好:罗本、舍甫琴科、巴拉克乃至后来的科斯塔、法布雷加斯等国际级球星的加盟,也把切尔西乃至英超联赛的整体水平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如果把视线再往前拉一拉,便会看到90年代的那支“外国雇佣军”。切尔西甚至会祭出千金买马骨的绝招,亦即买入年岁大的过气球星来提高球队的实力和名声。古利特时代的切尔西都快要成为足球明星的养老院了,但是看看40岁的佐拉给切尔西乃至英超都带来了什么。
不只是英超,其他联赛也对外援有着高度的依赖。
即便是现在如日中天的巴萨,也不完全靠西班牙的那一套。他们有着深刻的荷兰传统,还有过著名的荷兰帮。正是这样的历史渊源,也正是这些荷兰教练,比如克鲁伊夫、范加尔、里杰卡尔德以及后来那些天才的荷兰球员们,才让巴萨对于total football有了异常深刻的体会和了解,才最终踢出了如此赏心悦目的足球。
而外援到底能对本土球员影响到何种地步?目前没看到任何客观的数据统计。
但当时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意大利队的成绩始终都不错。从1982年到2014年,意大利队在世界杯赛上共夺得了两次冠军,一次亚军和一次第三名。这至少说明了外援会影响到国家队成绩的事不是定数。
而对于我们中国足球来说,职业化虽然在名义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仍然处在职业联赛的起步阶段,距离繁荣还差得远。而中超的外援多到可以影响本国球员发展的程度,还远远达不到。
谁都知道,联赛才是一个国家的足球之本,也是国家队的根本。我们现在连最高级别的联赛都没有搞红火,便开始担心过多的外援会造成国家队的成绩下滑,实在是笑谈。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外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们对于中国足球的推动作用,还发挥得不远远不够。
去年年初,同外援的新规则一起,中国足协还发布了一条关于青训的最新的规定:联赛中的每场比赛必须有两名U23年龄本土球员报名,至少有1人必须首发。
从理论上看,这似乎是在鼓励国内青年球员的发展,让他们有更多的出场机会。但实际上却让各球队叫苦不迭。很多球队会把某个年轻球员首发上场,再用最快的速度换下去。毕竟,这些年轻球员的水平距离首发还差得远,而成绩才是这些球队所关心的。
当然,足协的初衷是好的。无疑是要倒逼青训,助力中国足球实现长远发展。但青训是长线产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所以又回到了一个问题上:联赛和青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大多数人的观点会是:青训是联赛的基础。
在这方面,切尔西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但也不妨拿来作为参照。切尔西始终都没有过多地顾及到青训。外援暂且不谈,至少穆帅没有刻意挖掘切尔西自身的青年人才,兰帕德、特里也都不是切尔西自己的青训产品。一个豪门未必非要以自家的青训作为依靠。
而在中国,踢球人口占比很低。诚然,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缺少西方那样的草根足球文化有着很大关系。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联赛恰好是青训的源头和最好的推动力,而不是相反。
没有优质的最高级别联赛,青训不过是一纸空谈。不要指望用青训来推动联赛的发展,这并不现实和客观。反之,青少年足球则需要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而只有联赛变得精彩好看了,能够把观众吸引到球场里来,让人们可以因足球而骄傲,才可能把更多的青年人吸引到足球这个运动乃至行业里来。
这比行政命令要有力量得多。
只有什么时候,我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培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不只让他们学钢琴、学小提琴,也会把他们送到足球场里,让他们学习踢球,中国的青训才有了真正的希望。
我们可以羡慕南美的男孩们踢球时的灿烂笑容,而这笑容里既有他们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也有他们掌握了这项生存技能后,改变自己乃至全家人生活的梦想。是的,在南美,足球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小孩子们才会对足球趋之若鹜。
这就是现实。什么时候,足球成为一种可以让国人感到骄傲的运动,成为一种可以有大钱可赚的事业的时候,青训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而做到这一点的,是一个繁荣的运转良好的最高级别的联赛。
只有当人们看到了踢球的出路和希望时,只有当踢球也成为一项decent job时,才真的会有孩子们愿意去球场,去踢球,去开发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哪怕只为了挣钱。在这之前,过多地去考虑青训,并不现实。
联赛是一切之本,包括国家队,也包括青训。
诚然,好的联赛未必一定可以提升国家队的成绩或是促进青训的蓬勃发展。即便是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乃至最喜欢少年成名的荷兰,年轻人以足球为生的热情都在降低着。但是,没有联赛的繁荣,甚至连本国的足球观众都没有,什么都可以免谈。
把联赛搞上去才是当务之急,不应有太多不切实际的顾虑。切尔西的经验告诉我们,“烧钱”、搭建“八国联军”,撇开青训不管,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球队成绩后再慢慢做组建球队、转换打法等基础的事,并不是目光短浅的“土豪”做法,而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成功之道。
足球五大世界性比赛概况
意甲联赛,西甲,英超,德甲和法甲
英超联赛简介:英国(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中世纪时在英国就出现了类似今天这种足球活动。到19世纪初,足球运动在英国已经相当普及。由于需要对足球比赛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1863年10月26日,有关人士在伦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马森酒店聚会,讨论并同意成立足球协会,会上除宣布足协正式成立外,还制定和通过了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它是现代足球竞赛规则的雏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
随着英格兰足协地位的日益巩固,在全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在1871年7月20日出现了举行挑战杯赛的建议。这个建议是足协秘书长查尔斯.阿尔科克提出来的,他希望通过组织挑战杯赛,吸引协有会员都来参赛,促进彼此间的交流。1871年10月16日,这一提议获批准。
令英格兰人引以为荣的不单是他们创办了首个足球协会,而且第一场国际比赛也是由他们组织的,那是在1872年11月30日进行的英格兰代表队和苏格兰代表队的比赛。英格兰足总的成立带动了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陆续成立了足球协会,于是推动了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的成立。可见,英格兰也就无可争议的被称做为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
1882年12月6日英联邦的四个足协的代表在曼彻斯特,通过了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后来几年里,又对规则进行了多次的修改。1881年前后,开始了职业足球的倾向,英格兰足协于1885年6月20日承认职业足球的合法地位。但在职业化问题上,英足协曾和国际足联发生过尖锐的矛盾冲突。英联邦的四个足协分别从1920年至1924年、1928年至1946年两次退出国际足联,不参加国际足联的任何活动。直到1958年,双方才达成公识。同年,英格兰成立了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
1862年,英格兰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诺丁汉郡成立,从此,英格兰各足球俱乐部陆续成立。到1870年,英格兰有39个足球俱乐部,到1881年,英格兰有128个足球组织。今天,共有160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40个俱乐部的历史在100年以上。
1871年创立的足协挑战杯赛是第一个全英格兰的比赛。该比赛用连续淘汰制,比赛双方在预先抽签决定的一方场地进行一场比赛定胜负。英格兰历史上第一场足协挑战杯赛的决赛是在1872年进行的。从1872年至2000年共举行了119届,由于足总杯赛不单由甲级队参加,凡英格兰所有球队均可参加,因此频频暴冷,许多强队被弱队战胜,所以被称为"暴冷的温床"。今天,英格兰足球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中。
为了扩大足球的影响,英格兰足协在1888年3月22日做出决定,创办全国性的甲级联赛。首届联赛参赛队共12支。最后,普雷斯顿队夺取了首届联赛的冠军,并在第二年成功卫冕。1892年,英格兰足协开始举行乙级联赛;1920年,出现了丙级联赛;1958年,又增加了丁级联赛。至此,英格兰足球联赛初具规模,分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实行升降级制度。英格兰足球联赛是世界上诞生最早,也是赛制最完善的全国性统一联赛,后来,世界各国广泛用借鉴这一联赛体制。1992年,英格兰足球协会为适应日益发展的足球运动,在甲级联赛基础上创办了,原乙、丙、丁级联赛相应提升一级。首届冠军被实力强劲的曼联队夺得。
现在,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大致为:每年的的后三名降入甲级联赛,甲级联赛的前二名直接升入,三、四、五、六名将捉对举行主客场的比赛,以决定出二支胜者。然后,择日在中立球场(一般为温布利大球场)举行一场比赛以决定第三支升入的队伍。乙级升入甲级,甲级降入乙级,以及丙级升入乙级,乙级降入丙级都与超级的升降级制度相同。但丙级的后四名降入丁级,丁级联赛的前三名直接升入丙级,四、五、六、七名也捉对举行主客场的比赛,以决定出二支胜者。然后,择日在中立球场(一般为温布利大球场)举行一场比赛以决定第四支升入丙级联赛的队伍。
意甲联赛简介: 1898年3月,在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宣布成立,4支球队申请加入该组织。5月8日,首届意大利甲级联赛悄无声息地开战并在当天落下大幕,热那亚队两战全胜登上了冠军的奖台。当时没有人能够想到,在百年之后的这片土地上,意大利甲级联赛已然成为全球数以万计的球迷每个周末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意大利足球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让意甲成为欧洲大陆上首屈一指的“无烟工业”。
意大利甲级俱乐部联赛每年9月拉开战幕,一直延续到次年的6月结束。联赛排名用积分制,胜一场得3分,平得一分,负得0分。赛季结束后排在积分榜最后的四支球队降到乙级,参加下赛季的乙级联赛。乙级联赛前四名升入甲级,参加下赛季的甲级联赛。如果联赛结束时两支或数支球队积分相同,则要依据他们之间交锋的胜负关系排出名次,如果有两支球队积分最高,则需要通过附加赛决出冠军。如果倒数第四名有两支球队并列,则也需要通过附加赛决定降级的名额。
让我们的目光再度回到百年之前,由于具有港口城市的便利条件,吸收了英国现代足球理念的热那亚队在意甲最初七年内傲视群雄,六次捧得桂冠。在次之后普罗维塞利队成为意甲新霸主,六年内五次夺魁。此后的十余年内意甲竞争越发激烈,来自米兰,都灵两座足球重镇的四支球队相继充当统治的角色,也正是在这十余年内,职业足球联盟与全国足协分分合合几经周折之后,最终在1930年确立了延续至今的意大利足球联赛制度体系:各球队根据水平分为四个档次:甲级队、乙级队、丙级队、丁级队。比赛取主客场双循环积分制(最初为两分制,现为3分制),此后又在丁级队以下建立了地区选拔队体制,完善了“金字塔”式的足球联赛体系,新的比赛制度确定后,意大利足球运动开始步入正规,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新赛制建立后的五年内,强大的尤文图斯队完成了“五连冠”的伟业,这一意甲纪录至今仍令所有豪门球会望其项背,40年代末期的都灵队曾经有绝对的实力打破这一纪录,但正当他们向第五个联赛发起冲击时,一场残酷的空难使球队元气大伤在无力奢求冠军。二十名优秀球员从星空中迅速陨落,写下了意甲百年历史中最为悲凉的一笔。
此后的40年内,意甲开始了漫长的群雄逐鹿时期,直至80年代末期再没有一支球队能够连续三年夺冠,在这段“战国时期”内,尤文图斯与米兰双雄轮流坐庄,把持了70%以上的意甲冠军。同时,欧洲三大杯赛也在这一时期内逐渐成熟,意大利俱乐部队开始在欧洲赛场上展示风。
意甲联赛真正的辉煌在80年代开始,而提及这一辉煌我们便不能忽略在此时开始的外籍球星市场开放,每队均可招数二名国外球星,5年后,拥有法国天皇普拉蒂尼及丹麦天才劳得鲁普的尤文图斯队为欧洲捧回第一座丰田杯,打响了意甲球队迅速崛起的第一枪,1988年各队外援限制扩增为3人,此后意大利赛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三剑客”,“三架马车”以及“南美三雄”之间的碰撞带来了欧陆足球赛场上最具观赏性的一幕,马拉多纳、古力特、巴乔将球星身价纪录一次次改写。荷兰人领衔的AC米兰在这期间笑傲欧洲赛场,并在国内捧得三连冠。1990年意大利球队将欧洲三大杯的冠军尽揽怀中,在欧洲足球史上写下了空前的一笔。1993年意甲各队外援名额再度扩为五人,但只允许三名外籍球员同时上场。此后欧美各国俊杰全面登陆亚平宁。意甲联赛成为巨星展示风的巨大舞台。
在90年代中期“博斯曼”引发欧洲足坛“地震”之后,欧洲各队外援人数不在受限定,但非欧共体国家的球员只允许3名球员同时上场。英超、西甲、德甲联赛中各路豪门开始在欧洲赛场上向意甲“欧洲第一联赛”的主座发起冲击。但在相比之下,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无疑仍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联赛。
目前,在意大利足协注册的球会已达19966个,注册裁判14000个,注册球员十万人,其中职业球员3200人。意甲球队至今为止共捧得六次丰田杯(洲际杯),9次欧洲冠军杯、7次优胜者杯、9次联盟杯和6次欧洲超级杯。经历百年沧桑的意甲如今已全然超越单纯的足球比赛范围之外,以一种足球文化的态势深深扎根于世界球迷心中。
西班牙甲级联赛简介 :联赛历史及赛制简介
西班牙的足球运动也是英国人引进的。1872年前后,居住在乌埃瓦的英国人开始从事这项运动,并很快在西班牙居民中引起了兴趣。上世纪末,英国人又将足球引进巴斯克地区。于是,在西班牙各地陆续的成立了多家俱乐部,这其中就有著名的马德里俱乐部和巴塞罗那俱乐部。1893年西班牙举行了首次首次正式的足球比赛,这次比赛除了一些西班牙球队外还包括一些由英国商人和海员组成的球队。1902年,该比赛正式取名为西班牙锦标赛,它是一种友谊性质的比赛。
1900年前后,大部分的足球俱乐部成立自己的小协会,即现今西班牙足协的各地区协会。从1902年起,各地区协会开始酝酿成立西班牙足球协会。1909年10月4日,在马德里俱乐部的倡议下,多家俱乐部的代表在西班牙首都成立了西班牙足球协会,并于1913年加入国际足联。
1902年以前,西班牙所有的足球比赛都是地方性的,最多也只是省级或地方上的比赛。1902年,开始举办跨地区比赛,即后来的西班牙国王杯赛。西班牙国王杯赛的参赛方式多种多样:1902-1903年是自由参加;1913-1940年由各地冠军队参加;1941年,参赛的是甲级、乙级和丙级比赛的冠军球队;1942年由各地区冠军参加;1943年由14支甲级队和乙级联赛的冠、亚军共16支队伍参加;1944年可自由报名参加;1945-1947年,由甲级和乙级各14支队伍参加;1948年和1949年由甲、乙、丙三个级别的所有球队参加;1950年只有14支甲级队和32支乙级队参加;1951和1952年由12支甲级队和乙级联赛的冠亚军参加;1953年由甲级中的12支队和乙级中的32支队参加;1954-1955年由12支甲级队和乙级联赛的两个冠军参加;1956年由14支甲级队和乙级联赛的两个冠军参加;1957年和1958年有16支甲级参加;1959-1968年由16支甲级队和32支乙级队参加;1969年,又只有16支甲级队参加;10年经多方磋商,终于决定由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级别的球队参加,这一决定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早在1902年西班牙国王杯赛就初具规模,虽然西班牙足球协会于1909年10月4日就宣告成立,但直到1928年11月23日,西班牙全国联赛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由于西班牙国家足球队在1920年奥运会足球比赛中力夺银牌,大大的推动了西班牙足球运动的普及,各地足球俱乐部希望能创办一种新的比赛,这样就有更多的比赛机会,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应付日益发展的足球局面。经多方面的反复磋商,西班牙的联赛终于诞生了。但第一届西班牙甲级联赛实际上是在1929年举行的。
现在,根据联赛的规定:甲级联赛的最后三支球队降入乙级联赛,乙级联赛的前三名升入甲级联赛。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简介:日尔曼,一个个性独具的民族,其所孕育的足球强国之一,德国是从大不列颠岛上引进足球的第一个欧洲内陆国家。19世纪70年代,按照1863年在英格兰通过的比赛规则,足球运动在德国迅速的发展起来。
1860年,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这辆日尔曼战车的发轫之始。一个半世纪以来,风云际会,沧桑变换的德国足球运动。向我们展示了日尔曼民族另一种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
1900年1月28日。在莱比锡一间普通的酒馆里,德国足球协会(DFB)正式成立,从此,德国足球运动开始了有序的运作。
1903年,第一届德国跨区域全国性比赛上午决赛在汉堡举行,莱比锡队获得冠军。1904年,国际足联将德国接纳为会员国。在此后的漫长的风风雨雨中,德国足球在漫无目的的胡乱发展。自1900年德国足协宣布成立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占领德国止,德国足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二战的结束,德国经历了一段东西分裂的历史,德国足协被迫解散。
1947年,在西方三国管辖下的法兰克福市,成立了联邦德国足协,次年苏联红军管辖下的民主德国也成立了足球协会。联邦德国于1947-1948赛季开始组织联赛,比赛仍沿用了过去德国联赛的方式,即决赛在联赛期间成绩最好的球队进行。这一比赛方式一直沿用到1962-1963赛季,在这期间,联邦德国足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力量型足球,讲究充沛的体能和完美的战术配合。
在1963-1964赛季里,联邦德国对联赛进行了整顿,开始进行统一的职业联赛。联邦德国的甲级联赛有18支队伍参加,是欧洲大陆最负盛名的比赛之一。每个赛季结束时的最后三支球队降入乙级,乙级比赛中的前三名升入甲级。乙级联赛分南、北两组,每组参赛队为20支。乙级联赛的后四支球队降入业余球队,回到各自所在地区参加本地区业余性质的联赛。在联邦德国,足球运动受到足协的严格控制,民主德国的足球运动是业余性的,它的联赛开始与1949-1950赛季。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球迷同出一宗,无论是对足球运动的认识,还是所体现的技术性风格,都流露出浓厚的日尔曼气息,具有良好的纪律,充沛的体力,顽强的斗志和整体的配合精神。
1990年世界杯赛结束后,分裂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走向统一,两个足球协会也合二为一,成为德国足球协会。统一后的德国足球运动基本沿袭了联邦德国的足球体制,民主德国的并入,曾使德国足球出现了暂时的混乱局面,历经四年的阵痛,德国足球终于走上了大统一。一些老牌俱乐部举起了德国足球的大旗。昔日的一些中、小俱乐部也凭借自身的实力取得了立足之地,这使德国足球走向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德国联赛经目前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球队配额保持在18支球队的水准上,其中每年甲级联赛后三名降入乙级。乙级联赛的前三名升入甲级,乙级联赛的后四名降入丙级联赛。丙级联赛分东、南、北三个区进行,各区的前两名共6支球队进入第二阶段,争夺升入乙级的三个名额,各区的后两名共6支球队进行附加赛,成绩最差的4支球队降入地区业余性的比赛。
法国甲级联赛介绍
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与懒散的作风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事实上法国人对足球远没有英国人或意大利人那么狂热与执着,他们大多数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一种赏心悦目的周末节目来欣赏。但即便法国人对足球再漫不经心,也无法否认这个国家在世界足球发展史中的重要贡献。雷米特被喻为世界杯之父,1928年,他组织了在荷兰的国际足联大会,会上正式决定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并确定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于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设计师和创始人,将第一届世界杯命名为雷米特。另一个对国际足坛有着巨大贡献的是德劳内。在他的策划下,1960年第一届欧洲足球锦标赛(简称)诞生了。此外,法国的"足球世界"一书每年评选的欧洲足球先生在国际足坛享有盛誉。可以说法国人对世界足球的推动与贡献是巨大的。
法国足球运动始于12年,也是英国人引入的。1894年,举行了首次比赛。当时只有四个队伍参加。1895年,举办了金帽杯赛,有8支队伍参加。后来这个杯赛逐渐演变为联赛,各省球队都来参加。此外,还举办过一些其他的比赛。法国的联赛开始于1930年,杯赛开始于1918年。而法国足球职业化是1932年。法国足球俱乐部受到财政和经济的影响都很大,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俱乐部倒闭,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俱乐部诞生。如今,法国的甲级联赛共有球队18支,乙级20支。丙级分为,第一级两组18支球队,仍属职业队;第二级两组18支队,属于业余性质的球队;第八组14支球队。丙级以下的球队,就是地方性业余队,也有八组14支球队。法国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为:每年甲级联赛的最后三名降入乙级联赛,乙级联赛的前三名直接升入甲级联赛,乙级联赛的后四名降入丙级第一级联赛,丙级第一级联赛的两组每组的前两名升入乙级联赛。
足球联赛
不过现在就实力排名的话,英超第一(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利物浦),西甲第二(,巴萨,巴伦西亚),其实实力差不多,德甲(以前的老大拜仁现在的统治力急剧下滑,德甲现在全雄争霸)意甲(就国米一枝独秀,尤文只能跟后面凑合,AC米兰现在沦落的不行了)现在沦为二档了,法甲几乎已经算不上顶级联赛了
下面是详细介绍
英格兰足球(FA Premier League),成立于1992年2月20日,前身是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在1985年海瑟尔惨案后,英国俱乐部球队被禁止参加国外比赛5年。所以英超联赛在成立初期水平相当低下,而球员以酗酒著称。比如当时效力于阿森纳的著名球员亚当斯和保罗·默森,都因为酗酒被送进疗养所多次。
在1996年举行前后,英超球队开始了技术化的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长传冲吊打法。尤其是法国人温格入主阿森纳以后,带入了许多大陆派教练的打法,改变了英超传统的4-4-2平行站位,开始在中场实行菱形站位,并取得了成功。
英超的特点是攻防速度较快,双方都在高速运动下处理球。边后卫在阵地战防守时尽量靠近禁区,边路由中场球员协防。中后卫转身速度普遍较慢,但是头球很好。另外,英超的门将在扑地面球时,也是比较糟糕——这也是为什么英格兰外籍门将越来越吃香的原因。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真正的繁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普拉蒂尼,马拉多纳以及荷兰三剑客为首的外籍球员迅速繁荣了意甲联赛。在90年代,意大利球队多次在欧洲三大杯(冠军杯,联盟杯和已取消的优胜者杯)上夺冠。并且在1992年,意大利球队甚至包揽了欧洲三大杯冠军,意大利人自豪的称自己的联赛为“小世界杯”。但是,随着禁药、护照、裁判以及最近的电话门等的消极影响,意甲联赛很难再现当年的辉煌了。
意甲联赛的最大特点是:防守水平很高,而且凶狠。任何一个意甲后卫都秉承着球过人不过的坚定原则。在防守中,动作凶狠甚至粗野,是被看作勇士。所以马特拉齐这样的硬汉会入选国家队。另外要说明的是:意大利球队进攻并非不犀利,只是因为防守水平高。能够在意甲联赛获得最佳射手的前锋,在其它联赛也有非常高的进球率:比如维埃里(西甲最佳射手)、阿暮鲁索(德甲最甲射手)以及克雷斯波。
另外,意甲强队的战术素养很高。像现在流行的所谓4-3-2-1“圣诞树”阵型,4-2-3-1,和4-3-1-2等等为人所熟知的阵型都是从意甲发扬光大的。
西甲联赛的特点是技术细腻。无论是进攻或是防守球员都力求完美和优雅,很少有粗野的犯规。巴西人罗纳尔多在巴塞罗纳时曾经多次上演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因为后卫防守不下黑脚。在意甲这种球早就被犯规。
西甲的后卫在防守意识上也是比较业余的。除了普约尔之类的少数球员,几乎没有称职的后卫。
法甲联赛是五大联赛中外援比例最高的球队。在05/06赛季中,法甲的外援比例达到55%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来自非洲的球员。事实上,齐达内、图拉姆、维埃拉这些世界杯功臣都是出生非洲的法国籍球员。
因为外援众多,所以法国年轻球员被迫到其它联赛谋生。法甲联赛的战术性和纪律性不强,但球员的个人能力比较高,比赛中经常有出人意料的个人表演,不过单打独斗比较多。
在里昂称霸之前,法甲联赛是实力最平均的联赛,整整10年没有球队可以卫冕成功,争冠军团数量众多,每个赛季都杀的见红。但是,在里昂称霸之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
德甲联赛是比较中庸的联赛,水平一般。最大的特点是一枝独秀,拜仁慕尼黑作为德甲老大,长期垄断冠军。即使偶尔有球队可以成功篡位也很难卫冕。而德甲联赛,也是使用亚洲球员比例比较高的联赛。像80年代效力于汉堡的日本人奥寺康彦以及效力于法兰克福的韩国人车范根,都在德甲联赛获得了相当高的荣誉(欧洲联盟杯冠军)。而我国的杨晨也是在德甲获得了成功。
从年龄结构上讲,德甲的本土球员越来越年轻,80后的球员越来越多。但是外援还是在相当数量的球队里占据主导地位。
德甲联赛最大的优点是:1、裁判水平高,争议少,尽管2006年初有霍伊泽,但是德国裁判这个群体依然被认为是同业中最敬业最优秀的群体之一;2、体育场漂亮,草皮质量好,由于今年的世界杯,德甲大多数球队都对自己的球场进行了翻新,有的球队还新建了体育场(安联体育场),比起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草皮,德甲的草皮给人带来的是视觉上的享受;3、转播水平高,每场德甲联赛都有20台以上机位,球场上甚至是观众席上的一些精彩的画面也会被捕捉到,在世界杯上,德国人的转播水平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