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男团决赛,小胖VS奥恰,马龙VS波尔,哪场比赛更精彩?
2.奥恰洛夫与马龙,张继科同岁,为何德国天才的状态更加出色?
3.德乒主教练如何点评中国乒乓球队?
4.波尔、奥恰洛夫年纪很大,为什么看起来身体比马龙、张继科要好?
乒乓球男团决赛,小胖VS奥恰,马龙VS波尔,哪场比赛更精彩?
明摆着!樊奥对决是当今世界最顶级水平的对决。我想韩日选手看了这场球,再也不敢发声了。奥恰的世界第一反手无人能出其右,樊振东利用自己全面深厚的功底,避开奥恰的反手,成功逆袭,多个死里逃生的神仙球,若非樊振东无人能做到。这就是国乒让国外难以超越的实力。国外选手除了进攻端与国乒相当外,其余技术均与国兵有差距!国乒确实是无懈可击!世界梦之队当之无愧!
樊振东习惯于“硬碰硬”击溃对方,奥恰反手也非常强势,东京后小胖该换教练。小胖自出道以来,就是单板的质量、力量震慑四方,除马龙能靠台内小球控制,限制住小胖的正反手暴冲外,其他人都“硬杠”不过小胖。但随着40+塑料球的使用,球速变慢之后,欧洲人也能跟上国乒的速度, 力量比小胖还大的奥恰洛夫,同样可以与樊振东强强对轰。
1.反手对抗樊振东无绝对优势,学马龙控短后才转危为安。 小胖的硬实力确实没得说,但他技战术套路的运用,对每个对手技战术的变化,还远不如马龙。 这一点,在小胖与樊振东在男单决赛中也得到了体现。 男团决赛,樊振东对阵奥恰洛夫,上来小胖就先声夺人取得3分的领先,然而接下来第一局的走势完全出乎了大家的预料。奥恰洛夫用反手发球后,让小胖主动拧起来,直接与樊振东展开反手的强强对轰。结果, 樊振东的一直停留在3上,就没再上涨过,奥恰洛夫反而以11:3拿下第一局。
此后, 小胖依然“痴心不改”,非要和奥恰“硬碰硬”怼反手, 这样的路数也打到奥恰的强项上去了。奥恰洛夫取得了2:1领先。如果樊振再硬怼下去,那只能是交出这盘比赛的胜利。场外暂停后,樊振东也听取了秦志戬的建议,改从控制奥恰洛夫的正手突破,以摆短小球,冲奥恰中路及正手为主,这个技战术的变化也最终打到了奥恰的“短板”,小胖以3:2获胜。通过这5局的较量,我们看出一个道理: 技术能力再强,战术用得不对也是白费。
樊振东目前是世界杯“四冠王”,2019年世锦赛负于梁靖昆止步16强,东京奥运会决赛负于马龙获得亚军。小胖要想实现大满贯,需要的不是技术的提升了, 而是技战术的丰富和运用。 按照道理王皓当年是最克制马龙的, 但在王皓的执教下带出了小胖对马龙14负5胜的战绩。 要想在大赛上得到突破,小胖还是靠“硬碰硬”是不行的,这方面的提高还得换个主管教练来指点指点, 王皓看来是确实没什么能力。
马龙与波尔的缠斗,两位老将值得尊敬,胜负的意义已经超脱于比赛之外。当然,为了中德争取男团金牌,马龙、波尔都将全力一战。双方只有拿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对征战多年的老对手的尊重。 与樊振东与奥恰洛夫简单、粗糙的“硬扛”不同,马龙、波尔打出了非常高的战术水准。
1.马龙波尔算球能力远超奥恰小胖,胜负主要看谁下手坚决。 要单板的力量、质量马龙和波尔与樊振东、奥恰相比是处于下风的。但马龙为什么能在“硬碰硬”的小胖身上取得15场以上的胜利,保持绝对的优势, 就是龙队、波尔这些老将战术、经验太丰富了。 他们可以让年轻人发不出力,而自己通过台内小球的控制,摆短、回摆短,摆出机会后再抢先冲死小胖。 这也是小胖力大无穷,却被马龙台内“细活”锁在台内的原因。 然而,马龙对阵经验丰富的波尔,两个人算球的能力都非常强,对方每一板球的落点提前都有预判, 这种“战术大师”级的对抗,只有比拼谁下手更为坚决。
40岁的老将波尔非常令人尊敬,在第3局马龙拿到赛点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每1分的争夺,最终拖到第4局以1:3告负。像33岁的马龙、40岁的波尔能打出如此高水平的技战术对攻, 真是小胖和奥恰应该好好学习和总结的。 男团决赛的两场单打对决,如果说单板击球质量无疑是小胖、奥恰更胜一筹; 而如果说技战术的运用,把乒乓球打成艺术化,更手高手下棋“埔弈”的感觉,那马龙和波尔无疑更为老辣。 小胖目前在世锦赛、奥运会没有大的突破,而他仍以“硬碰硬”的单一打法打到巴黎的话,那他也很难说拿到男单冠军。
小胖奥恰打得惊险激烈精彩,胖拿出全部技能搏杀,3:2拿下,换个没霸气的运动员在搏杀中失去信心和勇气,小胖是不放弃进攻拼足力气发挥技能和特点,作风顽强硬朗,换个手软的那场球也就打丢了。马龙波尔打得精彩,无论技能技战术都是超级一流。两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谁也不放弃死死咬住对方,唯有龙队经验老到否则也无路可退。这两场球龙争虎斗拼足力气,不是中国强大兵团龙蟒技战难啃下这两块硬骨头。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小胖对奥恰,这是一场名符其实的强强对抗,都打出了各自的真实水平,十分精彩且扣人心弦。而马龙与波尔的对抗,是一场不同级别的比赛,看不出来吗?第三局马龙明显不想赢,不想打波尔3比0,明显想给老将波尔一点面子。毕竟波尔已经四十岁了,而马龙刚拿奥运单打冠军,实力不容置疑。
小胖对奥洽,打的太精彩了!奥洽是欧洲选手最强的,他的反手太好了,发球也让小胖吃了不少亏。好在小胖随机应变,凭自己的实力,在四、五局,把奥洽打的没脾气了!尤其是小胖那个神仙球,简直是太精彩了!绝对称的上本届之最!
很显然前者更精彩,后者更艺术!
奥恰洛夫与马龙,张继科同岁,为何德国天才的状态更加出色?
世界杯乒乓男子决赛,德国猛将奥恰洛夫越过马龙,击败同国老将波尔,夺得冠军。在29岁的高龄实现了自己巅峰的成就。
细看之下,奥恰洛夫、马龙和张继科是同岁,都是88年的。但张继科6年打6针封闭,目前可能要退役;今年全运会马龙腰伤上阵。同龄相比较,难道真的得是中国乒乓运动员不如他国?
中国的乒乓人才层出,在世界的范围来看,乒乓是中国的强项,但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这意味着的是激烈的竞争,和来自内心告诫自己"不输球"的巨大压力。但凡能站在大赛上一搏青春的都是经过层层的选拔而挑选出来的精英。从省队到八一队或国家队,再到成为国家主力,这其中的心酸过程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曾经和张怡宁五年一屋的王楠与指导李隼说,在五年间她从没见过过张怡宁比她早睡。重压之下的张怡宁甚至还需要用中药来维持睡眠。张怡宁自己也回忆道,那时是段难熬的日子,自己还能拿着餐具扎大腿,第二天只告诉指导是不小心摔的。她需要发泄,成为世界霸主需要的是超常人的努力和像心理素质。
有多少的成就就有多少背后的努力。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大部分运动员都是从年少时期就经历十分严格的训练,一步一步提升能力。从来没有岁月精美不劳而获的成就,中国乒乓的冠军和荣誉都是中国运动员们努力拼出来的。向国乒致敬!
德乒主教练如何点评中国乒乓球队?
国际乒联德国公开赛13日凌晨结束,在东道主选手奥恰洛夫再度战胜队友波尔夺冠的背后,是中国男乒8名队员无人晋级决赛的尴尬。
仅女单夺冠,男乒颗粒无收,德国乒乓球选手奥恰洛夫和波尔先后在男乒世界杯和德国公开赛上连续击败中国名将,包揽冠亚军。
德国媒体在13日的报道中,形容这两次胜利是“站在中国的长城上跳舞”。
据该网站报道,奥恰洛夫和波尔对中国乒乓球队构成了“持续性的挑战”。
国乒二王一马时代的老对手、德国队主教练、德国乒协体育主管普劳泽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口。
“中国队看似马不停蹄地比赛,但却像无头苍蝇,感觉非常不安。很多事情在改变,中国队一些重要的基础在丢失,教练和运动员不能完全地投入和发挥就是重要的信号。目前中国队的统治地位不再坚不可摧,但他们应该会想办法稳定局面。”
加上男子世界杯,德乒选手奥恰洛夫今年已斩获第7座国际公开赛冠军,他还将在今年12月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参加2017年终总决赛。
下半年以来迅猛的上升势头很有可能让他在积分上完成对男乒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一。
如果成真,这也将是中国男乒14年来首次丢掉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次有外国选手排在世界第一还是在2003年,奥恰洛夫的老大哥波尔曾经力压国乒的二王一马排在首位。
波尔、奥恰洛夫年纪很大,为什么看起来身体比马龙、张继科要好?
波尔出生于1981年,今年39岁,而奥恰洛夫则与马龙、张继科是同年,都是32岁。以上这几位选手的年龄在欧洲、亚洲呈现出不同的职业特点,而中国选手能够打到?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退役的年纪50岁,是完全不可能的。
欧洲乒乓运动员,更多把这项运动当成工作。
国乒的目标永远是:升国旗、奏国歌,甚至是包揽全部的金牌为国争光。而波尔、奥恰当然也会有这种荣誉感,只是在平时的比赛中他们把乒乓球更多的是当成一项工作来完成。国际乒联一年有多达15站公开赛,还有总决赛以及T2联赛等高奖金的比赛。
对于波尔个人的一个小团队而言,以他的能力和成绩完全是可以达到自负盈亏的。除此之外,波尔、奥恰还是欧洲各俱乐部职业联赛争抢的高水平选手。这些比赛的收入完全可以满足他的正常的工作收入,乒乓球即是他们非常喜爱、热衷的运动,又可以获得足够的报酬,波尔、奥恰当然希望自己的运动寿命更长久。?
训练方式差别大,国乒高度模式带来更多伤病。
可以说,欧洲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更加合理,波尔在访时就曾说过:?我一周基本上保持训练2次,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而马龙、张继科、樊振东等人几乎每天都是大运动量的高强度训练,如果不保持这种水准的训练,你很难站住脚,波尔、奥恰由于相对竞争力较小,他们可以把训练当成玩,而中国选手必须把训练当成玩命,否则更新换代可以随时上演。
像女队孙颖莎等新生代,技术先进、体能充沛,如若丁宁这种老运动员不加强体能、技术的训练,完全就是被打得找不着球的节奏。不过,正是因为这种训练模式,也给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像张继科就因为腰伤严重,有一次国乒赛后总结会,他竟是用担架抬到会议室听完会的。
由于训练方式、职业理念以及竞争压力的不同,中国选手往往在30岁左右就会面临退役,而欧洲运动员则可以打到40岁的年龄。这也是两者不同的环境造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