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尤文图斯现役有曼联背景的球员
2.如果C罗回曼联 算不算英格兰本国球员
3.曼联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尤文图斯现役有曼联背景的球员
埃弗拉:法国人,司职左后卫,2006年1月10日加盟曼联,队服为3号,因此被曼联球迷爱称为“三爷”。在曼联获得的荣誉:英格兰足球冠军:5次(06-07赛季,07-08赛季,08-09赛季,10-11赛季,12-13赛季)。社区盾:3次(07-08赛季,08-09赛季,10-11赛季)。英格兰联赛杯:3次(05-06赛季,08-09赛季,09-10赛季)。欧洲冠军杯:1次(07-08赛季)。2014年加盟尤文。
特维斯:阿根廷人,司职前锋,成名于博卡青年,2007年加盟曼联,队服为32号。在曼联获得的荣誉:两届英格兰冠军、英格兰社区盾冠军、欧洲冠军联赛冠军、英格兰联赛杯冠军。2009年加盟同城死敌曼城。
博格巴:几内亚裔法国职业足球运动员,2009年加盟曼联青训。2012年以自由身加盟尤文图斯。博格巴如今在尤文踢得风生水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C罗回曼联 算不算英格兰本国球员
楼上看来都不大明白规则,我来具体说明下
首先是规则,英超的关于本土的定义是英格兰所有职业联赛俱乐部,就是英超以下四级联赛,再加上英格兰职业联赛里参加比赛的威尔士的这些俱乐部。如果球员满21岁以前在本土俱乐部注册满3年就符合本土培养的标准。换句话说18岁以前必须就要来英格兰踢球并注册即可。
首先是曼联的问题
C罗03年加盟曼联,当时他正好18岁,这个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具体计算,首先根据C罗生日是1985年2月5日,2006年2月5日他21岁,这时候计算他加盟曼联的时间(2003年8月8日)应该还不满3年,因此C罗还是要算外援而不能算本土,如C罗能早半年加盟曼联,那才是本土。
罗西加盟曼联的时候年仅17岁,而他07年才离开曼联,尽管多次被租借,但曼联依然为罗西进行了注册,因此注册正好3年,因此算本土。
皮克其实和小法同一时间来到英超的,因此很明显他也算本土,加盟只有17岁,08年离开注册4年。
巴洛特里必然不能算本土,现在他因为年纪只有20岁,但等他21岁的时候他只被曼城注册了1年,因此年纪一到他就要占用曼城的17人名单,而不是本土8人。
我想解释的很清楚了,有什么不明白还可以问。
曼联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积攒了一周的期待,终于还是看到了他们,那个熟悉的红色战袍。他们从球 场一隅出现,在全场70000多拥趸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昂首走出。
十七年,曼联和他的时代,这种感觉从未改变。
说说我们的故事。
认识曼联的机会非常巧合,但似乎也是上天注定。2003年,11岁的我在奶奶家的报刊亭展架上看到了一本杂志:《足球俱乐部》,封面是贝克汉姆。仅仅是一面之缘便如有神助,我深深地被小贝俊朗的面容吸引(后来我发现很多的红魔球迷都和我的情况一样),坚毅的眼神,消魂的金发,俊朗的脸庞,还有那经典的沃达丰球衣以及曼联队标。我果断买下了这本杂志,从此便打开了一扇门。
老一辈的球迷喜欢意甲,我的父亲是忠实的AC米兰和荷兰三剑客球迷。和他们不同,90年代初期出生的我们正好赶上了英超的繁荣期,在我们十来岁的时候,英超的电视转播信号在大陆覆盖。我收看的频道是陕西七套,那时频道的制作较为匮乏,有时候全权切换到了负责直播英超的ESPN频道。于是,我开始接触到了英国足球文化,当然,还有曼联。古典魔术师贝隆,小贝的圆月弯刀,吉格斯左路,斯科尔斯的暴力抽射,小禁区之王范尼,黄油手巴特兹,铁血队长罗伊基恩,坚毅战士加里内维尔和他的弟弟菲尔内维尔,超级替补索尔斯科亚,土豆脸希尔维斯特,光头佬尼基巴特,伴随着一次次的英文解说,真TM美妙。
后来,英文解说没了,我认识了一个叫詹俊的足球评论员,那时候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只感觉他的声音特别顺耳,“本次的中文解说是由我詹俊问您带来!”“zhei球进了!”詹俊老师的解说风格和普遍意义上的足球解说员不太一样,他称自己是评述员,而不是解说员,没有过多的针对比赛现状做出战术,打法等的评价,更多的是叙述比赛的发展进度,再辅以全面,精确的数据,把每一场英超完美地呈现给观众。直到今日,詹俊老师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足球解说员,他的专业,敬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对于足球的那份痴迷令我肃然起敬。只可惜,他是利物浦球迷。
在这段92班主宰的曼联时代(主教练弗格森麾下的92年出产的优秀青训球员),我对于曼联的喜爱还处于懵懂期,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曼彻斯特是个城市。还在上小学的我开始穿着在康复路二楼买的曼联队服(当然是印的7号)踢足球,在教室里我最喜欢穿着球衣装B,但是的是,班里另一个同学总是穿着阿森纳球衣,印着14号。
上了初中,有了互联网,疯狂买杂志,也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先说杂志,《体坛周报》《足球周刊》《足球俱乐部》期期不落,枣园小区和汇知中学门口的报刊亭老板最开心地就是看到了我。我疯狂地搜集所有关于曼联的内容,剪下相关信息,做成了一本本的剪贴画,每一张海报也如数家珍,记得有一次拆海报时不小心戳破了,我难受的一晚上没睡好。我也会照着杂志的“信虫部落”栏目给曼联球员写信,那时的信要去邮局寄,而且还要称重,我憧憬着能收到来自英伦的签名回信,看来这个梦想要等着亲自去曼彻斯特实现了。那时流行玩QQ空间,我充了黄钻的会员,蹩脚的乡村杀马特音乐衬托着一张张曼联球员照片。我加入了一些曼联球迷QQ群,我们会改变自己的头像,昵称,加入别的球迷群,然后和别的英超球队球迷互致“问候”。我开始熬夜看球,凌晨三点的比赛我可以兴奋到睡不着觉。和同学们穿着曼联球衣翘课去踢球,谈论的内容是曼联(如今依然如此),作文是曼联,电脑桌面是曼联,笔记本上描绘的图腾是曼联。曼联不止是一个球队,更是一个串联我彼时生活的纽带。
那时候的曼联,小贝因为“飞靴门”远走西班牙,92班也已过了最好的年华,我依然喜欢小贝。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曼联迎来了小小罗(也就是C罗),鲁尼,费迪南德,维迪奇,卡里克,海因策,弗莱彻,哈格里夫斯,特维斯,范德萨,安德森,朴智星,拉斐尔兄弟。教练依然是那个外表和善,却喜欢指着手表说FUCK的老头。
我更喜欢称现在的这支曼联队为“梦二期”。他们可能没有如92班的原生血液,但是这群天赋异禀的球员相聚在梦剧场,来自葡萄牙马德拉群岛的男孩(C罗)和利物浦克罗克斯泰斯的壮小伙(鲁尼)接过了92班的衣钵,他们横空出世,在英超独领风骚。
99年的三冠王伟业我没有看到,这一遗憾在08年有了些补偿。那时汶川地震刚过没多久,全国都处于极度恐慌中。家里的啤酒瓶还在倒立着,卫生间还放着应急物品,我却依然睡不好,因为今晚是决赛的日子。凌晨2点45,俄罗斯卢日尼基球场的冷雨夜,红魔曼联一路披襟斩棘,带着7:1主场横扫罗马的傲人战绩,在的决赛中遭遇蓝军切尔西。兰帕德(切尔西队员)先拔头筹,双手指天告慰逝去的亲人,紧接着小小罗高高跃起,将球砸入死角。此后双方你来我往却均无建树,比赛经过了常规90分钟,补时30分钟,终于来到了点球大战。进球功臣小小罗点球不中一度让人陷入绝望,特里(切尔西球员)最后的点球中柱却让态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老门将范德萨稳健地扑出了阿内尔卡的点球,镜头中的小小罗激动地趴在了地上,疯狂地捶打着草皮,那个老头(弗格森教练)也终于不再骂人,只是微笑地戳了戳红鼻头。时隔9年,曼联再次傲视群雄。
天亮了,真期待第二天的报纸。那时的我,已经在高中繁复的题海中渐渐沉沦,曼联的消息则是一味再好不过的。
时间来到了2010年前后,金元足球入主多年的英超开始发生变化,“吵闹的邻居”(曼城队)起义,英超不再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的天下,群雄并起之势已不可阻挡。小小罗变成了C罗,以9000万磅的天价转会,鲁尼的负面新闻层出不叠,那个老头弗爵爷似乎也没有了往日充沛的精力,青训血液青黄不接,买来的球员有好有坏,整支球队没有了“红色血液”,渐渐也在联赛中失去了统治力,陷入了糟糕的窘境。
就像我的大学生活,有一段烦躁的岁月。我依然会关注着这支球队,大将军范佩西,短暂而来的欧文,小豌豆,香川真司,小猪,冏斯,表情帝琼斯,德赫亚,瓦伦西亚,维尔贝克,克莱维利,埃弗拉。要说比较遗憾的,是曼联的7号从此成了一个魔咒,曾几何时,博比查尔顿,乔治,国王坎通纳,小贝,小小罗,曼联的7号是才华和容貌的代名词,现如今经过德佩,迪马利亚(短暂的瓦伦西亚),如今竟成了烫手山芋。唏嘘不已。)
如今在梦剧场老特拉福德驰骋的是一群95后,甚至00后。这些球员有些拥有着曼联的青训血液,似乎一切走上了轨道,他们当然不可能复制92班的,却勇敢地去担起责任,承载着全球千万球迷的希冀,让这支拥有百年建队史的俱乐部继续前进着。
我一开始看曼联时,场上球员大多28岁,现在我已经28岁了。
在初中时,我写过一篇作文称颂曼联,文中最后写下有一天一定会去朝圣,去热泪盈眶,在老特拉福德的上空高唱:
“Glory glory man united,
And the reds go marching on.”
曼联和青春的故事,依然在纯粹地书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