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盘德国0-6西班牙:好自为之,好好反思
2.复盘英超,曼城又一次爆冷了,究竟为何?
3.复盘荷兰0-2捷克:德容会羞愧自己的散漫吗?捷克赢在中场到位率
4.范戴克和拉莫斯比,谁更强?为什么?
?复盘德国0-6西班牙:好自为之,好好反思
你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场比赛。 这都不是什么完败不完败的问题了,是真的从头到尾看不到一点点希望和变化,之前在乌克兰身上打出了非常好的表现,一度让人看到这支德国队的竞争力。
得,现在这个状态谈什么竞争力。先说数据,德国队方面,全场只有30%的控球率,全场2次射门0射正,德国方面进攻传球的比率大概是西班牙的25%,而且这支西班牙也并非全盛状态的球队,斗牛士军团也在进行着年轻化的改革。
最惨的还要属诺伊尔。作为球队的队长,以96次代表国家队出场,打破前拜仁门将塞普-迈尔保持了约40年的德国国家队门将出场纪录,本应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但是西班牙全队却在诺伊尔身上狂刷了6个进球,而且诺伊尔还是本场比赛里全队唯一一个发挥正常的球员,这场比赛也创下了非常非常多的耻辱纪录,一次次刷新着球迷们对德国队的看法。
还是从战术层面分析一下吧,德国足协和勒夫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待球迷们把这场垃圾到不行的比赛消化几分,我们再来带着理性和客观的思维对勒夫和德国足协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也期待各位读者能看完我一家之言的复盘,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我真不知道要从哪开始说起,写到这里时我真的气到快麻木了…… 冷静冷静,至少从战术层面上来说,这场比赛还是有得可说的。
西班牙方面,恩里克用罗德里打单后腰,并且法比安-鲁伊斯和科克坐镇中前卫,这样设置中场的好处是,保持硬度和传接球精准度之间的平衡,同时也能够增加锋线回撤拿球的机会,形成一个整体的进攻态势,能够在保证传接球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用整体的进攻方法,来打到德国队的中后场腹地。
而这一点也是恩里克在巴萨执教时的模式,中场看似完全对锋线进行,实际上则是掌握了整个锋线的进攻进程,锋线在战术层面上,核心的任务就是给中场拉开压上的空间,让西班牙的整体进攻体系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在德国队的中后场,同时和锋线(尤其是两个边路)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能够看到,在西班牙展开控球阵型时,中场和后卫线之间的空间非常小,同时后场也能够和边路直接形成呼应,恩里克主动寻求在中场压缩空间的打法非常有效。
一来,能够迫使德国队的中场阵型变得扁平。而且德国队本身在战术设置上就是4-3-3阵型,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常设前腰或是二前锋的战术设计,罗德里就缺乏了盯防,自然会被恩里克用罗德里这个点来进行无人盯防的攻守转换,进而进一步针对到德国队的中场,同时还能够在中场人员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变速时间和空间,来达到控制节奏的目的。
能够看到,马克斯在后场接球的时候,西班牙的锋线并没有展开逼抢,而是整体非常严密地快速回撤,而此时的费兰-托雷斯则是非常聪明地卡住了克罗斯向内侧传球的路线,同时三前锋回撤之后也能够对德国队的边路形成包围圈,迫使维尔纳在拿球之后只能够选择回传克罗斯,罗贝托则是一直在跟着马克斯移动。
西班牙的防守模式,是从前场的第一层就开始构筑起来的,而这一点在德国队如今的比赛中是很难见到的景象。
二来,能够让德国队的后防线,随时要面对边中结合的打击。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克罗斯、京多安、格雷茨卡的中场在节奏上会非常缓慢,同时格雷茨卡作为一个无球型的攻坚者,在防守端横向位置的贡献是相对不足的,同时三个前锋格纳布里、维尔纳、萨内全场几乎没有为防守端做出贡献,这也就导致了德国队在阵地防守的阶段,必须要随时面对着西班牙的变速式进攻。
我们来看看西班牙是怎么做到变速的。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是某一个队员承担起了变速的作用,而是整个中后场以罗德里核心,吸引住了德国队的盯人式防守,然后鲁伊斯此时面前并没有对其进行防守的队员,维尔纳再想贴身鲁伊斯已经来不及了,同时右路的罗贝托和托雷斯已经拉开了足够大的空间,而这一侧补防的克罗斯则是根本没有在这个位置上,这也就导致西班牙在右路整个推进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非常顺畅的。
而鲁伊斯在身前毫无防守,边路已经有队友在高速插上的情况下,就能够把右路的节奏提起来,进而整个球队的节奏都已经被带动起来,恩里克从部分到整体之间的联系把握得非常好,当然也得益于德国中前场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守。
能够看到,西班牙这一次是直接在后场就选择把节奏提起来,德国队全程几乎没有对西班牙的队员做出任何干扰,中场完全不设防,同时回防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而且,恩里克的这套变速与控球战术结合的战术,这实际上是德国足球在巴西登顶时所依靠的武器,尤其是世界杯决赛赫韦德斯-许尔勒-格策之间几次传球到绝杀的联系,就更是变速战术的完美体现,而且这也包括小组赛4-0葡萄牙时的打法。
但到了现在,德国队面对着自己最熟悉的打法,自己曾经拿到冠军时的战术板,竟然连一丝一毫的抵抗都没有,就不说破解或者是防守,就连抵抗都没有办法做到,三两下就在自己最熟悉的东西面前败下阵来。
讽刺。太讽刺了。
简单聊聊足协和勒夫吧。
2016年失利的时候,以马特乌斯、弗里克、拉姆、绍尔为首的德国足球名宿,就猛烈地指出了德国足球在青训和人才选拔体系上过于系统化、同质化的问题,而2018年《报》和《踢球者》做出的民意调查显示,90%的球迷认为勒夫应该马上离开德国队的帅位。
最终,勒夫主动请辞被德国足协拒绝。
而身陷死亡之组,如果勒夫无法率队出线,那么再有一万个理由,勒夫和足协势必都要被严厉问责,没有一个人逃得掉,但一旦勒夫率队出线(其实也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死亡之组能够出线,最终的成绩或许也不会太难看),足协很可能又会以明年备战世界杯的理由,继续留任勒夫“祸害”+“背锅”。
如果要把这些东西讲透讲细,显然不是在这里,以后我会专门做一个系列,谈谈德国队。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
2018年勒夫没有下课就是不正常,如今再发生不正常的事情,也再正常不过。
复盘英超,曼城又一次爆冷了,究竟为何?
复盘英超,曼城又一次爆冷了的原因如下:
冷门颇多,大巴黎末尾才逆袭,马竞被莱比锡轻虐,巴萨被拜仁血洗,末尾开战的曼城居然1比3里昂出局的确冷到了极点。里昂先后送走尤文和曼城成为本赛季最大的黑马,接下来战拜仁如果还能晋级的话,相信很多中立球迷都会支持里昂最终踩着巴黎或莱比锡夺冠。
目前晋级四强的球队是法甲的巴黎和里昂,德甲的拜仁和莱比锡,有人认为这和法甲提前结束,德甲更早的完成赛事有关,球队做足了备战的准备,因而能在有更好的表现。事实上这个因素的确存在,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瓜帅在本场比赛前还是专门制定了克制对手的方法,但是比赛开启之后却是危机四伏,德布劳内站位靠后为的是攻防兼顾,但是却影响了他进攻端的威胁。斯特林依旧是错失了一些机会,尤其是末尾错失单刀球的确难以被原谅,呀也成为球队最终出局的罪人之一。
和斯特林相比,沃克上半场想当然的防守导致球队过早地1球落后,也让瓜帅制定的战术彻底被否定。看过比赛的人们都能看到上半场前半段里昂更有信心,且埃坎比和科尔内的威胁让曼城受困。
自然在上半场的比赛中里昂领先之后,也有球员多次倒地,也有拖延比赛的嫌疑,而沃克和埃坎比出现在镜头前的次数比较多,这也是在折射曼城的问题和里昂的威胁点。或许从上半场前半段的局面中已经决定了这场比赛曼城注定出局,因为球队没有更早地扳平,而是半场0比1进入中场休息。
其实上半场的曼城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当时斯特林到右边路,在突入禁区后选择回传球帮助罗德里完成一次射门,这次进攻很有威胁。此后德布劳内也利用传球撕开防线,遗憾的是斯特林的射门被门将化解。
下半场马赫雷斯上场后并没有立竿见影,但是他体能上的优势和防守的硬度的确起到了作用,登场13分钟后他参与了进球,这的确显露了瓜帅换人的关键性。
这粒进球是马赫雷斯的直传球找到斯特林,后者突入禁区后回传助攻德布劳内建功,这个时间扳平也让球队看到了晋级的希望,遗憾的是10分钟后球队再度失球。当时拉波尔特传球失误,阿瓦尔得球后直传,越位的埃坎比漏过皮球,登贝莱单刀破门,皮球击中埃德森腿上偏转入网。
这粒进球被质疑是因为越位位置的埃坎比,裁判经过长时间的确定才判断进球有效。不过无论裁判如何判罚,拉波尔特都应该为这粒失球负责,他可是本赛季曼城防线最为稳定的一员,谁能料到他能在这样的大赛中出错,的确难以被原谅。
复盘荷兰0-2捷克:德容会羞愧自己的散漫吗?捷克赢在中场到位率
本人是虎扑独家签约作者,期待喜欢本文的朋友关注虎扑
赢下小组赛3连胜,荷兰人似乎觉得自己距离冠军越来越近。
靠着边翼卫邓弗里斯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城拔寨,荷兰人以为找到了足球世界的胜利法则。
结果进入到淘汰赛,捷克人用严密的整体性和出色的攻防到位率证明了中场的价值。
荷兰人对中场的理解是严重残缺的,淘汰赛不讲浪漫!0-2输球也就成为理所应当的结果。
a. 前锋都拉边:荷兰只能靠边翼卫疯狂前插
从本场战术板可以看到,捷克人退防451之后,让绍切克和霍莱什严防中路,完全限制住德佩回撤和维纳尔杜姆反插。
这样一来,荷兰人就暴露出中场组织极为平庸的缺陷。他们的进攻完全依赖于边翼卫疯狂前插禁区,以及中卫布林德传球组织。
德容有尝试过来到中圈之前拿球,但他无法向中路渗透,只能转向分球侧翼边路,但荷兰先发马伦和德佩,接应传中抢点毫无威胁。
从荷兰开场后的第一次进攻就能看懂很多东西,他们的双前锋德佩和马伦都喜欢去边路活动。
但是中场线缺乏向前输送的能力,使得荷兰人的进攻就是让2个边翼卫和维纳尔杜姆疯狂无球冲刺跑,等待2名前锋的传球。
不过马伦的传球质量确实不高,这一次其实到也打出了机会,后点的邓弗里斯是一个空位。
可惜马伦的传球落点太靠前,邓弗里斯只能望球兴叹。
再来看看这一次的进攻,邓弗里斯第一点头球顶给德佩。
随后德佩向边路走,中路维纳尔杜姆顶着中卫进禁区,肋部空间让邓弗里斯疯跑反插。
可惜捷克人的防守很到位,牢牢卡住肋部完成解围。
b. 上半场的荷兰:进攻组织靠布林德
从荷兰本场比赛看,球队的中场防守坚持了30分钟的强度,进攻则是全场都不在线。
尤其是中场中路空间被捷克人牢牢把控,荷兰人甚至不得不让中卫布林德来组织进攻发起。
上半场荷兰队向前传球最多的球员: 中卫布林德(29次)、门将斯特克伦堡(14次)、后腰德容恩(10次)。
从上半场的站位和传球线路图也能看懂,荷兰双前锋频繁拉边,边翼卫邓弗里斯疯狂前插,布林德则完成大量传球。
德佩其实更像是一个前腰,布林德则是球队的中场组织核心。下面的动图中,这似乎就是荷兰皮尔洛(布林德)过顶球找荷兰西多夫(德佩)
随后左翼卫范安霍尔特踢得就像是一名前锋,直接前插冲刺跑进禁区。德佩第一下没传,他再折返回来接应完成射门(越位了)。
这样的一个打法,荷兰的后卫线站位前提太大、边翼卫体能消耗极为严重,自己中轴线其实非常虚。
再来看看这一次的进攻,布林德直接长传找前场,那个前插的是右翼卫邓弗里斯。
从右路换位到中路杀向禁区,荷兰人的边翼卫进攻投入真的是太惊人了!
a. 捷克人的防守严密控制中路:极好的到位率和覆盖面控制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场两支球队的热图对比,捷克人中腹的防守覆盖做得非常好。
荷兰人的后腰位置,似乎有一条让人觉得有些可笑的裂缝。他们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中路其实都有问题。
荷兰在防守端,实在是太依赖于三中卫体系了,
捷克中场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让具备中卫属性的霍莱什在防线和中场之间切换角色随时救火。
同时作为球队进攻组织核心的绍切克,能够发挥他英超跑动第一的特点,保证极高的防守到位率。
这一次维纳尔杜姆想要前插,结果绍切克封堵正面传球路线,背后霍莱什赶紧跟防补位。
荷兰为什么中路打不穿?绍切克作为一名组织核心,他的落位有多快?这一次拦截住范安霍尔特的直塞很关键。
甚至说即便没能拦截,霍莱什紧紧跟住前插的维纳尔杜姆,也能给予中卫最大的帮助。
再来看看这一波的防守,当荷兰中场德容后的起速向前的空间,那个死死缠住后退防的就是绍切克。
荷兰中场能做到这样的防守强度吗!为什么荷兰人中场打不上去?捷克人的跑动量太可怕了。
上半场捷克人的进攻投入不大,因为他们在防守端对于中场的要求非常高。
绍切克作为进攻组织核心,不断深度落防,霍莱什更是频繁保护禁区空间。
荷兰人的反击有速度有穿插,但打不穿捷克人的漏洞。
荷兰的进攻发起,基本都是中卫直接传球找德佩(中场拿球反倒是特别拖沓,所以荷兰人压根不让他们处理球)
但是到了禁区前,德佩和马伦都要分球边路找边翼卫再完成二次穿插。
捷克退防的时候,这次绍切克和霍莱什都退回本方禁区,保证中路绝对人数优势,封堵了马伦的射门。
b. 积极参与防守的捷克中场:找到机会同样会投入进攻
不要以为捷克的中场只是认真参与防守,他们同样在进攻端有着很好的输出。
现代足球对于中场的跑动要求很大,甚至中场不能再只单一负责防守或者进攻一个项目。
绍切克本场贡献2次抢断1次拦截和1次解围,同时还有3次射门,攻防两端都有出彩表现。
从下面的动图可以看到,这一次捷克人打出肋部的进攻配合,那个前插禁区头球俯身冲顶的就是绍切克。
进能打入对手禁区,退能回撤本方腹地,这才是优秀的中场,也是淘汰赛所需要的战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荷兰这一边的进攻非常依赖于布林德的传球发起。
那么布林德作为组织核心,他大量前提站位后一旦出现失误,荷兰中场队友能够完成补位吗?
这一次捷克攻防转换中多名中场前插,荷兰人左半边却是空空荡荡,右路的中场也缺乏有效横移补位。
从动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布林德想要传球找德容失败,结果对手反击,德容和布林德都是散步式回防。
直到巴拉克已经深入禁区,德容恩方才全速跑回禁区想要补救,却是鞭长莫及。
幸好德里赫特完成救命封堵,化解了巴拉克近在咫尺的射门,让荷兰在上半场保住清白身。
a. 戏剧性的一分钟决定胜负:但捷克人的战略优势是覆盖全场的
有人会说马伦的单刀不进和德里赫特的红牌是比赛的转折点,不过荷兰人全场的体能消耗和收获一直不成正比。
这样的踢法下,球队崩盘的可能性始终很大,最终发生这件事并不是偶然原因。
本场比赛荷兰队全场xG值只有0.98,差不多是 捷克队全场xG值1.78的半数。如果没有马伦那次其实有些偶然的单刀,荷兰进攻还要更苍白。
马伦这个球,他个人也不应该承受太多的批评。
因为机会并非来自于团队协作,马伦完全是依赖于自己的速度优势突然破局。
当时捷克人的后场人数不少,马伦转身起速一穿三很惊艳,可惜最后他想法多了,想要过门将却失败。
1分钟之后,捷克的长传找前场,德里赫特不慎滑倒后愚蠢的手球被VAR抓个正着。
以前可能还会因为裁判的仁慈得到放纵,但是现在的高 科技 让这种故意手球完全没有被原谅的可能性。
不过德里赫特已经是本场荷兰的最佳球员,他上半场救险多次,但他体重偏大,要求德里赫特总救险,就会出现这种后果。
b. 失去了三中卫兜底:荷兰中场原形毕露
荷兰足球一直号称全攻全守,但事实上他们从来都是只能兼顾一头。
通过进攻端的才华和节奏感,来掩盖防线漏洞才是真正的传统。
近年来荷兰足球的崛起,也是因为赶上了一批极为优秀的中卫,将问题给隐藏了起来。
本场德里赫特下场后,德波尔没有增加中卫放弃进攻,就让中场线原形毕露。
这一次传中到后点,荷兰没有了三中卫,中场线依旧是上下班打卡式退防,有人回来了但没有警惕性,有人甚至没回来。
要不是邓弗里斯关键封堵,捷克人在这一刻已经完成进球。
荷兰队丢掉的第一球,你无法理解当时德容的想法。
难道皮球开到后点,他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防守人了吗?
就像巴萨与马竞的关键战,德容突然摇摇摆摆离开自己的禁区,无视持球的卡拉斯科。
这一次明明后点有2名白衣球员,结果德容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防守位置。
你无法相信当时荷兰是10人作战,德容这一次的移动选择,似乎本方才是人数占优的球队,他可以当做自由人使用。
如此散漫的防守态度,在荷兰的比赛中出现太多次。荷兰每一个中场都很散漫,无论是德容还是维纳尔杜姆。
甚至是专职防守的德容恩,他的到位率也达不到捷克人的平均水准。
0-1落后,10人打11人,德容这一次在中场拿球时的随意性和被断球后散步回防的态度,注定他们会是输球的一方。
努力回追的是谁?是进攻端投入已经达到极致的邓弗里斯,这是荷兰队值得表扬的球员,但这样的人太少了!
最后当霍莱什在维纳尔杜姆身前断球后杀入禁区,助攻希克破门锁定胜利,这真的是太讽刺了。
荷兰人的中场,在德容恩下场后,似乎完全消失了。这不是说德容恩优秀,而且其他人都太浪漫了。
所以赢球的一方,属于铁血刀锋流、跑不死又极为强硬的捷克。
浪漫是浪漫者的墓志铭,荷兰人可以再一次用这句话来总结自己的:
我们踢出过漂亮的比赛,有过精彩的进球,我们赢过很多,只是输了一场,就回家了!
下一场八强战,捷克将会与丹麦相遇,无论哪一方获胜都注定会成为一段故事。
他们的成功其实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一个懂得平衡的教练、团队的跑动与不懈的对抗。
加上锋线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机会,于是就有了胜利和掌声。淘汰赛,赢球就是这个道理。
## #荷兰爆冷0-2负捷克 无缘八强# #德容#
范戴克和拉莫斯比,谁更强?为什么?
不请自来
先来聊一下范迪克。
看利物浦的比赛也比较多,也写过一些复盘,虽然谈不上每一场都不落下,但对于范迪克的能力还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范迪克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中卫。
这个定位看似有点吹,但实际上我自己感觉他是配得上这个称呼。因为在当今足坛的环境,一个中卫已经不再单纯是防守而已,而是攻防两端都要有所作为,而范迪克在这一点上绝对是可以称得上佼佼者。
你很难想象荷兰人目前在全英超的传球次数中排在第4位,总共完成1920次的传球,所以他在利物浦的中卫位置上已经不再只是一名中卫而已。对于防守而言,范迪克有着193的身高,这个身高作为一名中卫来说是刚刚好。
因为,需要一定的制空能力,可尽管有190以上的身高,但范迪克的转身回追同样很犀利,并不想有些身高很高,但转身是致命问题的中卫,这也很难得。除此以外,他的防守面积也相当大,一对一防守能力也强,绝不会轻易出脚,但只要出脚就会有所收获。
无论是对传球路线或者是高空球的落点判断都很准确,虽然他在场上担当的是一名拖后中卫,是可真要面对对手的防守反击时,速度也依然能跟的上,这点相当不容易。所以,范迪克是一个让你很难挑的出毛病的中卫,从防守动作到出脚的时机把握都很合理,不会冒失,但也会堵抢眼。非常具有大将的风范。
如果这赛季利物浦可以夺冠,那范迪克的功劳将是居功至伟。联赛24轮过后,利物浦有13场零封,总共失球只有14个,他和阿利松是球队防守的绝对坚石。因为只有做好防守的球队才能最终捧得冠军,这也是不会变的规律。
再聊聊拉莫斯
的绝对扛把子,或者是队内的球霸,更衣室的带头大哥。
身上总有一些匪气,这种气质会让人爱恨交加。其实拉莫斯是一名运动天赋非常高的球员,他的身体素质和C罗差不了多少,弹跳力同样非常惊人。只不过位置不同,缺少一些聚光灯的。但拉莫斯多次拯救球队于关键时刻,就算到其他球队当前锋用都没问题。
先来聊聊防守,拉莫斯防守非常凶悍,而且其本身脾气暴躁,防守起来是不要命的角色,敢于拿头去顶对手的脚。不过这种防守方式虽然显得勇猛,可仍旧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失控,就容易被牵着走。再来,虽然他个子不高,可是有非常强壮的对抗能力,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他可以用自己的弹跳力来弥补身高的问题,争顶头球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没问题。
还有他的速度也是很快,这一点在回追能力上会有很好的体现。他在场上更是会充当盯人中卫,需要经常和对方的前锋形成一对一的局面。不过拉莫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容易冒失,太容易出脚反而失去防守位置,他职业生涯在这上面吃过的亏已经不少,很多拿牌的动作都是因为失位后的附带。
那在进攻属性上,可以说是当今足坛中卫最顶级的存在。本身就是继承了西班牙足球的传统,技术很细腻,就像当年普约尔都可以玩马赛回旋过人一样,后卫都那么细腻,那中前场自然不用多说,这是西班牙足球的传统。
只不过拉莫斯确实在球场上有时表现的像一个恶人,这种恶人的表现是无论用何种目的就是要做好防守,很多动作都非常脏,可他认为那是他的工作内容,毕竟后卫不让前锋过去是一种职责。足坛当中也没有绝对的干净后卫,只是他会显得特别高调,以及用各种方法来激怒对手。
着眼于未来的话,我更好范迪克的发展。如果我是教练我也更喜欢像范迪克这样的中卫,沉稳而不失大将风,具有全局把控的能力,极少因为情绪问题失控。或许你不是的球迷就很难喜欢拉莫斯,但是如果你不是利物浦的球迷的话相信你对范迪克也会有不出看法。他的表现也确实值得他的身价。但总归,他们两个都是大场面球员,而拉莫斯的成就比范迪克高出不少,这一点确实要承认。
来谈谈个人观点: 从被绝大多数 普通球迷 知晓,到随利物浦赢得,斩获2019年欧洲银球奖,荷兰中卫范戴克其实也仅仅才持续3-4年时间的高光表现。 我很想不客气的说(虽然会得罪一部分利物浦和荷兰球迷),范戴克现在无论荣誉还是资历,何德何能能够和拉莫斯相提并论,就算是比各自最巅峰时的能力,两人也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我想表达的是,评价一个球员,最好还是要看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不要因为一座银球奖,就把范戴克拔到太高的位置,正所谓“ 高处不胜寒 ”。哪怕是金球得主卡纳瓦罗,也不敢轻言,去和拉莫斯比 历史 地位。 我更想看到范戴克,再持续几年这样的表现,并且率领荷兰队,在大赛上来一次精彩的表演。
一个天才少年出道,一个略显大器晚成。
出道于塞维利亚的拉莫斯,从右边卫成长为世界级中后卫。
拉莫斯是土生土长的塞维利亚人,2003年还不到18岁的拉莫斯,就已经成为塞维利亚一线队的一员。 2004-05赛季,拉莫斯从右边卫开始打起,慢慢的打上了主力。劲爆的身体素质,让时任塞维利亚主教练,把他从右边卫挪到了中后卫的位置,当赛季他被评为欧洲最佳新人。 赛季结束后的夏天,财大气粗的就用 2700万 欧元,就拉莫斯招致麾下。 从此,我们口中的“水爷”,开始了几乎可以跨越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生涯。
蛰伏于苏超班霸的范戴克,逐渐进入欧洲豪门的视野。
如果不是有一颗成为职业球员的雄心和决心,范戴克也许差一点会成为一名洗碗工人。 2013-14赛季,在他22岁时,已经在荷甲有过2个赛季稳定比赛的范戴克,选择加盟了苏超的豪门-凯尔特人。 在这里,他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最好的平台-欧洲冠军联赛。 有那么1、2年,凯尔特人经常和巴萨分在一个小组,当时他和万亚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意识到,这名身材高大、防守韧性十足的中后卫却非池中物。 略感意外的是,他的第一次英超之旅选择的是南安普顿。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却是相当的明智。 范戴克,在一个不那么吸引媒体眼球的中流队伍里,慢慢地习惯英超的节奏,并让自己的防守才华得以充分展示。 2017年的冬天,志在复苏的利物浦做出了他们近年来最伟大的一次选择,范戴克以创后卫转会记录的7500万英镑,加盟利物浦。 2年后,他成为成员和欧洲银球奖得主 。
拉莫斯毛躁擅长上抢,范戴克沉稳擅长拖后。
拉莫斯和范戴克在防守技巧和能力上,各自有擅长的优势和欠缺的短板。 但是若要站在打造一个球队后防线体系的的角度来考虑,我个人觉得,范戴克无疑是优于拉莫斯的人选,甚至可以说是现役球员里最好的人选。 如果我是主教练,范戴克肯定是我后防统帅的第一人选,拉莫斯则可以成为统帅身边那个最好的助手。 其实他俩的技术特点,还真是一对挺好的搭档,范戴克的稳健,恰好可以弥补拉莫斯的冒失。
范戴克要想跻身 历史 级的后卫,还需要一些荣誉的积累!
还是这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一个球员个体再牛逼,若是没有足够的团队荣誉加成,他要想竞争某个位置的 历史 最佳之一,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范戴克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集体荣誉,除了2座苏超冠军,就是去年的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今年几乎也提前预定了英超冠军。 但是,这个成绩若是和尚未退役的拉莫斯比较,显然还差得很远。 从能力上来说,范戴克已经是现役球员里,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中卫。如果在未来几个赛季里,他能和利物浦、荷兰一起,再夺得几个奖杯,范戴克未来竞争金球,甚至竞争 历史 最佳中卫都是有可能的。
总结
我个人非常欣赏范戴克这种类型的后卫,他们不光自己牛逼,而且对提升后防线整体实力,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范戴克参军之前,利物浦的“后防天团”,经常上演“劫富济贫”的优良传统。仅仅一个范戴克的加盟( 当然,不能忘了阿利松 ),利物浦摇身一变,成为英超甚至全欧零封次数最多,防守最好的球队之一。回到正题,拉莫斯和范戴克谁更强,由于他俩风格不同,加上在顶级联赛露脸的时间差的也比较远,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个结论: 范戴克是最好的后防统领型球员,拉莫斯则是最好的后防冲锋型球员;拉莫斯可以依靠个人实力解决防守问题,而范戴克则更能提升后防线的整体实力。
拉莫斯的奖杯荣誉是范戴克没法比的。作为队长,他赢得了世界杯和许多的冠军联赛。作为一名后卫他甚至成为上赛季马德里的第一个点球手。
但从我认为范戴克比拉莫斯更擅长防守。VVD是这届金球前三是有道理的。自从他来到利物浦后,利物浦的防守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物浦上赛季的防守是联盟中失球最少的,范戴克提高了他旁边球员的表现,他是利物浦的关键球员之一,他领导着他的队友。很多人可能会说拉莫斯进了很多球,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无论如何,他的主要任务是防守和阻止别人得分,就像评价前锋的主要任务和首要标准应该是进球。上赛季32轮就丢了39个球,很多丢球都来自于拉莫斯的失误。上赛季范戴克一直比拉莫斯更出色,并帮助利物浦获得。两名****,表现各异,但无疑在防守端,范戴克的表现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个人认为单纯从一个中后卫的角度来说,那一定是范迪克更好一些。
其实论述二人谁是更好的中卫,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法。毕竟每个人对于中卫的要求和喜好都是不一样的。作为球迷,我很客观的说单纯从中卫角度,范迪克一定是更出色的那一个。
去年看了特别多的利物浦比赛,对于范迪克我有很深的印象。虽然很多人说范迪克不值那么多钱,但是范迪克加盟利物浦之后给予利物浦防线提升就知道他是有多么出色了。而范迪克无论是拦截、防空、脚下技术都是不弱的,可以说范迪克是现在新时代中后卫的绝对典范。
而拉莫斯相比较范迪克,他的防守能力是最大的短板。作为边后卫出身,防守站位差一直都是他的问题。而一对一防守更多的还是靠着侵略性。但是拉莫斯最突出的还是他的进攻能力,他身体平衡好,弹跳突出,争顶位置选择也是足坛数一数二,最关键是他有着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大赛能力,尤其是关键时刻的意志力,这是现今足坛很多人都不具备的。
但是毕竟说的是中卫,防守才是本职工作,所以说单纯从中卫角度,范迪克确实是更好的那一个…
曾经拉莫斯更强,现在不相上下,未来范迪克更强。本赛季,拉莫斯随着一起下滑,但不能否认他仍是世界最佳中卫之一。
范戴克的进步有目共睹,加盟利物浦之后,范戴克直接将红军防线提升1-2个级别,如今正向着英超冠军大踏步前进。
不过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里,拉莫斯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中卫。他以主力身份,随西班牙国家队连夺2008、2010世界杯、2012三届大赛冠军,又助连夺2016、2017、2018三届冠军,这种成就前无古人,也很可能后无来者。
拉莫斯9次入选FIFA年度最佳阵容,9次入选欧足联最佳阵容,两项数据仅次于梅罗二人。并且连续两年获得欧足联最佳后卫称号。可以说在稳定输出方面,拉莫斯是当今世界比肩C罗、梅西的超级巨星。
当然拉莫斯也是一名极具争议的球星,职业生涯已经攻入99粒的队长,同时也吃到24张红牌和196张黄牌,踢球方式较为激进、粗野,的确有不少出糗镜头,但这不能抹杀其超人一等的实力。本赛季,全面下滑,拉莫斯或多或少受到牵连,不过笔者相信32岁仍是拉莫斯的黄金年龄。
范迪克和拉莫斯去比话,谁更强呢?
我们先来看看荷兰的范迪克,他1991年7月出生在荷兰的布雷达,身高1米93,体重92公斤。2011年正式到荷兰格罗宁根一线队踢球。出场62次,打进7球。2013年转到苏超凯尔特人队踢球。
获得苏超冠军。次年卫冕冠军,在他所出场的115次比赛中打进了15个球。2015年9月转会到英超南安普敦队。
出场21次打进一球。2017年12月底利物浦签下范迪克。转会费7500英镑创造了世界后卫转会记录。
在利物浦这个大平台上,范迪克的防字稳健,弹跳惊人,头球出色,速度快等才华得到了充分,50场比赛打进了6球,拿了去年拿了联赛冠军,并获得过18~19赛季欧足联最佳球员。他在国家队出场的39场比赛中,共打进了4球。
说的拉莫斯,他出生于1986年3月西班牙的卡慕斯。身高1米83,体重73公斤。2003年进入塞维利亚一线队,被认为是一位防守全才,曾被评为欧洲最佳新人,2005年以2700万欧元加入了豪门。
在加入15年中,拉莫斯可谓是中的后卫核心中流砥柱。在加入的第2年他就成为了主力。出场66次,打进10个联赛进球。2016年决赛中,拉莫斯的越位进球,
让以1:0领先了马竟,并最终在发点球决胜员中战胜马竞,拉莫斯也因此获得了第2个。可以这么说没有拉莫斯的努力,这个冠军是拿不到的,这就有了的三连冠,拉莫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当今最出名的中卫,拉莫斯拿的冠军,拿的手软,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拿遍该拿的所有冠军的球员。世界杯,联合会杯(不办了),世俱杯,,欧超杯,西甲冠军,国王怀,西超杯,决赛最佳运动员等等。
作为一名中卫或边后卫,拉莫斯防守凶狠,拼抢积极,抢位意识强,插上头球攻门出色,曾经在多次各种比赛中力挽狂澜,让球队转危为安。到现在为止,在他未尽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踢进了100个球。要记住他不是前锋也不是中场,仅仅是名中后卫。看到他,这我就想起了中国的贾秀全来。他们有不少相似之处。有不少球迷对拉莫斯恨之入骨,那是因为他在防对手进攻时下脚一点都不留情,被认为踢的太脏,梅西为此深受其害。但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他对和国家队的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拉莫斯是我见到过的,攻防综合能力至今为止最出色的中后卫。
当然是范戴克更好!
当初克洛普买范戴克的时候,出价7500万英镑,很多的人非常的不理解,怎么一个中后卫这么贵?值得吗?范戴克真的那么值钱吗?
买来以后,事实证明范戴克真的值那么多的钱,让利物浦后防线有了一个大的变化,以点带线,以点带面,整个利物浦防守质量提高了很多,范戴克在场上的时候,罗伯逊和阿诺德可以放心的前插助攻,没有范戴克,这两个边后卫不敢轻易上前,这就是差距!
范戴克来了以后,利物浦拿了英超,,应该说是巅峰了!
但是现在范戴克膝盖受伤,要休息很长时间,这给利物浦提出来新的挑战,皮克福德以及家人遭到了威胁,皮克福德已经是聘请保安团队保护自己的家人了!
总是世一卫什么意思?世界第一中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拉莫斯虽然是好的中后卫,但是那么多的小伎俩我们不多说了,范戴克才是最好的中后卫!
首先,范戴克和拉莫斯作为各自球队后防线的****,他们的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非要从中选一个能力更强的人,我倾向于拉莫斯。
第一,看履历。拉莫斯在塞维利亚少年成名,然后加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到球队的绝对后防中坚,再到球队的精神领袖,他的成长之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毫无水分。在和西班牙国家队,拉莫斯几乎拿到了所有的荣誉,而且在这些荣誉当中,拉莫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拉莫斯的存在,谁也无法保证和西班牙国家队还可以尽数拿到这些已取得的荣誉。
范戴克成名于荷甲,在利物浦成长为顶级球星,号称目前世界第一中卫。与拉莫斯相比,范戴克的能力非常全面,他最大的的问题在于取得荣誉的数量太少,以及目前维持高光时刻的时间还不够长。他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第二,看领导力。作为第一队长,现在的拉莫斯是马德里的绝对领袖,是球场上战舰的掌舵人。虽然因为阻截型后卫打法的原因,他吃牌有点多,但是这不妨碍他对球队的领导力和控制力。而范戴克性格上相对内敛,这天然影响到了他在球场上的领导力,而且他目前在利物浦的地位还远远达不到老大的位置。
所以不论是从履历上来看,还是从当前在球场上对整个球队的领导力和推动力的角度而言,拉莫斯目前仍强于范戴克。
个人愚见,两个赛季之前范迪克与拉莫斯不是一个级别的,上赛季转会到利物浦之后防守比拉莫斯稳,但拉莫斯真正的作用在于他进可攻退可守的带刀后卫属性,本赛季范迪克完爆拉莫斯。(此对比不考虑年龄原因,单看表现)
范迪克现在在荷兰国家队也戴上了队长袖标,真正意义上的球队领袖。转会利物浦之后对后防的提升立竿见影,我想现在没有人再会质疑他的转会费贵,这钱花的真的值。在拉莫斯年事已高而瓦拉内持续找不到状态的情况下,我觉得今年的最佳中卫应该是在范迪克和斯通斯、基耶利尼这三人之间产生。
拉莫斯本赛季不光经历了状态的下滑。其踢球的态度我觉得也有很大问题,不严谨,带球参与进攻过多,要知道他不是后腰而是一个中后卫,球队除门将外最后一道防线,他顶上去只能牺牲中场三人其一为他补位。我觉得卡塞米罗、莫德里奇、克罗斯就算状态再差进攻能力也远在拉莫斯之上。但他在的更衣室还是绝对领袖,即使场上表现再差在场下他的作用无可取代,因为在大牌云集的需要这一位带血性的汉子镇压更衣室。
就以目前的状态来看,范戴克更强无疑,但就以往拿到成绩与奖杯来说,拉莫斯的成功又是范迪克所不能企及的。
范迪克算是大器晚成,24岁才登陆主流联赛 ,且是15年从凯尔特人加盟南安普顿,经过了两个赛季的蛰伏,被克洛普相中,才得以加盟红军,至此开启了职业生涯的高峰。7500万英镑的转会身价,甚至刷新当时世界后卫的转会记录,足以显示其强大的实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中卫。
范迪克的强大在于全面,1米93的身高拥有着顶级的制空权,头脑冷静,且1v1防守能力更是惊人 ,强大的身体素质更是抢点的一位好手,加盟红军这两年几乎没有人能过掉他,他属于要么不出手,一出手便是一击致命,断掉皮球自然不在话下。在克洛普打造的红军战舰里,范迪克扮演者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后场的定海神针。比赛零封对手已是常事,其在后场强大的震慑力足以让任何一位对手畏惧,若不是其超强的稳定性和出勤率便没有上赛季的冠军,更不会成为今年金球奖最大热的候选。
至于拉莫斯,目前已经年满33岁,状态已经明显下滑,拿现在的他和正值当年的范迪克相比,的确有失公允。但就以往获得的荣誉来看,拉莫斯占据绝对的优势。世界杯冠军,冠军,俱乐部联赛冠军,冠军, 拉莫斯几乎获得了一切所能获得的荣誉,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这与目前仅仅收获一个冠军的范迪克比起来,简直是人生赢家。
拉莫斯的强大在于防守凶悍,脚下技术细腻,且进攻属性强,属于典型的西班牙式后卫。 但唯一的缺点的就是太过自信,容易防守冒失,失位回追是常有的事,特别是近两年状态逐渐下滑,一个赛季拿个10几张黄牌已是司空见惯了。但作为更衣室的老大哥,其地位依然不容有动,目前更多的程度上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
可能从功绩上来说年满28岁的范迪克无法再去超越拉莫斯,但我依旧看好其在接下来几年里对中后卫这个位置的统治地位! 且今年的金球奖几乎已经被范迪克锁定,或将成为继卡拉瓦罗之后第二位获得此奖项的后卫球员。范迪克理性的头脑与大局观颇具大将风范,相信能够帮助红军乃至荷兰国家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拿到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