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刘诗雯vs陈梦比赛-世锦赛刘诗雯vs陈梦

tamoadmin

1.刘诗雯世乒赛连续“送”队友11:0,你怎么看?

2.刘诗雯的聪明陈梦的木讷,哪个有望奥运单打夺金?

3.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组成一队PK刘诗雯丁宁朱雨玲一队,谁获胜?

4.陈梦和刘诗雯谁的成就更高?拿她俩来比较合适吗?

刘诗雯世乒赛连续“送”队友11:0,你怎么看?

世锦赛刘诗雯vs陈梦比赛-世锦赛刘诗雯vs陈梦

2019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刘诗雯分别对队友丁宁、陈梦轰出了11:0的,这在以往的中国队国际比赛中还是十分罕见。下边也就两个11:0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世锦赛最后救赎,刘诗雯打出极佳状态,两个11:0还是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以刘诗雯29岁的年龄,如果今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她再拿不到女单冠军的话,那她的大满贯之路将十分渺茫。但就是这最后的救赎,刘诗雯在世锦赛中爆发出了极佳的状态。先后打了丁宁一个11:0,在决赛中又送陈梦一个11:0!要知道,中国队队友之间的水平、实力都在伯仲之间,即使丁宁状态有所下滑,但要是完成两个11:0的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11:0的出现,首先要求你对对方接方球的预判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如果在一局中?吃?一到两个发球的话,那也不会打成11:0。另外,对对手的战术以及习惯性的线路还是要了如指掌,否则对方反拉、反撕过来的球你攻不回去,也不会出现11:0。

再有,在全面掌握对手的动态之后,还要求你在整个一局中自己不能出现任何失误。这么高的难度下,刘诗雯能够打出两个11:0,可见她的状态到了什么程度。

打丁宁11:0,是刘诗雯在状态爆发的情况下,速度提起来之后,丁宁完全跟不上刘诗雯的节奏,几乎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而对陈梦的11:0,则是刘诗雯在前边连续抓住陈梦正手短球接发不好这个漏洞之后,陈梦自己有些走神,或者难以摆脱出来,再有刘诗雯十分地投入,这样陈梦在恍惚之中又被刘诗雯迅速打出了11:0的。?

11:0是规则允许,事后刘国梁称赞,让球让分才是不尊重对手。

以前,由于中国队的实力太过强大。像张怡宁为了避免福原爱吞?0?蛋的尴尬,有故意发球失误让1分的惯例。但对于世锦赛这样重大的决赛,你只要稍一疏忽丁宁、陈梦完全就有翻盘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对手,刘诗雯再不敢有丝毫大意,直到拼到最后一分拿下这一局,她的精力、注意力才得到缓解、分散。

对于打队友11:0这样的,刘国梁事后也解释道:?这种情况是规则所允许的,刘诗雯全力发挥才是尊重对手的表现。?我个人也认为,实力上有差距但你也必须拼尽全力,这是体育道德,如果故意让分、故意失误送分,这才是没有真正尊重对手的表现。

刘诗雯的聪明陈梦的木讷,哪个有望奥运单打夺金?

我觉得应该是刘诗雯的聪明,因为在羽毛球当中需要的就是灵活性,如果一个人太过木讷,她的灵魂就不太敏感,所以她很容易就输球。

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有许多项目都站在世界之巅,比如乒乓球,我国乒乓球实力超强,常年垄断各大赛事的冠军,这离不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辛勤的付出。就拿国兵主力刘诗雯来说,她在19年的女兵世界杯上获得女单冠军,她给自己创造了五冠军的记录,这项纪录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但是她却没有获得大满贯,和她的前辈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刘诗雯,1991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她的妈妈王丽凤特别喜欢乒乓球。在刘诗雯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要求她打乒乓球,那时4岁的她,便开始在家里用乒乓球拍比划动作了。她的家里还有一张标准的乒乓球桌,为了让刘诗雯好好地练习,特意去把球拍改造了一下,因身高不够,还特意定制了一块板子,让刘诗雯更好的学习乒乓球,这让她基本功非常扎实。

邓亚萍取得24次世界冠军,大魔王张怡宁在她28岁时已经是双满贯的成就,刘诗雯的成绩有可能超越不了前辈,但刘诗雯这样的成绩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也是同样难得的。她一路的努力,一年连拿世界乒乓球两大具有分量冠军的她,她终于有机会向自己首个大满贯进攻了,她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拿下世界杯五冠,获得这个成就的世界上仅有她一人。最后祝愿刘诗雯实力越来越强,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刘诗雯和陈梦这两个人的实力相比而言,是刘诗雯更胜一筹,她的基本功很很扎实,所以大部分时间不会出错。

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组成一队PK刘诗雯丁宁朱雨玲一队,谁获胜?

题主很有想象力,就当前实力来说这样分组的结果不言自明。很显然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是当今中国女队的绝对主力,正处巅峰阶段。而丁宁、刘诗雯巅峰已过且多伤病,朱雨玲虽然是当打之年但状态又不佳。所以如果这样分组打比赛,丁宁、刘诗雯和朱雨玲必输无疑。

老将已过巅峰,大球时代新生代打法更具冲击力,年轻选班夺权青胜于蓝。

目前,国乒男、女队年龄在30岁或30+的选手有丁宁、刘诗雯、马龙、许昕4位老将。如果没有中生代、新生代的参与,全部以老将出战东京的话,那中国乒乓球队也将创造 历史 上的“最老阵容”。在30岁这个年龄阶段,应该都是处于男、女运动员的极限,技术能力、体力精力都早已不在巅峰, 老将是靠经验打球,新人在靠实力打球。光有经验不具备一定的抗争力,是难以取得比赛胜利的。

1.大球旋转减弱对丁宁影响大,单打仅刘诗雯、朱雨玲有竞争力。 大球时代速度、力量占据主导因素,而由于球体直径的增大,旋转明显减弱。从朱雨玲2次惨败伊藤、到丁宁再被轰出11:0,我们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球旋转减弱之后,对防守反击型打法的致命影响。 好在,国乒组成的“团体内战”中没有伊藤美诚,否则朱雨玲在单打上仍不占优势。 首先,从个人技术打法分析:陈梦是继李晓霞之后国乒女队力量型打法的代表人物,击球力量大、单板质量高,在师从马琳之后前三板技术有所进步,正手使用率提高,对阵丁宁、刘诗雯完全上风,仅对朱雨玲互有胜负; 孙颖莎、王曼昱作为新生代崛起的一对“姐妹花”,是真正女子技术实现男性化的范本,两人击球速度、力量、质量可以二队男选手想媲美,代表着当今女子乒坛最为先进的技术打法。

从对阵阵容分析,陈梦、孙颖莎、王曼昱三个人单、双打均可自由组合,且具备非常强的攻击力。陈梦中远台相持能力非常强,与孙颖莎搭档可发挥两人一近一远的技术优势,而孙颖莎、王曼昱这对组合则在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斩获女双冠军。 反观丁宁、刘诗雯、朱雨玲这一组,丁宁几乎没有单打出战的可能,对阵“梦莎昱”基本上是被暴扫的节奏。 因此,丁宁只能与刘诗雯配对混双,但从击球的速度、力量“宁枣组合”早已不负当年之勇,陈梦孙颖莎或孙颖莎王曼昱均可拿下女双这场胜利。单打方面,朱雨玲素有“内战王”的称号,她有可能在单打上“咬”下一盘,但拿下2盘胜利难度比较大。 刘诗雯对阵陈梦、孙颖莎是下风球,对王曼昱应该是五五开。从单打及女双阵容配置上,老将一组完全没有优势。

2.“团体内战”没有大赛经验参照,年轻选手完全可以放手一拼。 历来国乒对奥运阵容的组合都是注重老将的大赛经验,但题主所列举的这种“团体内战”,完全没有奥运会、世乒赛这样的大赛压力,实际上拼得就是实力球了。丁宁、刘诗雯、李晓霞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的选手,三个人的巅峰期在2015、2016年左右。 丁宁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就出现明显下滑,乒超联赛中更是担当起了半运动员半教练员的角色。 刘诗雯在伊藤、孙颖莎没出现之前以速度著称,而她近台的摆速除了能调动对手左扑右防之外,自己反而在当下30岁的“高龄”并不需要多大范围的跑动。

但这种先发制人的策略,在孙颖莎、伊藤美诚的身上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相反两个后来者非但能跟上刘诗雯的速度,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朱雨玲在近一年都陷入技术瓶颈期,在未遇到伊藤美诚之前,她的技改成效仍有待检验。即便是加强进攻之后,对于自己新技术带来的攻防节奏的变化,小朱自己都还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因此,从丁宁、刘诗雯、朱雨玲三个人的状况来看,不论三个人怎么组合,都难以是正处当打之年的以陈梦为首的年轻团体阵容的对手。 陈梦之所以在公开赛上表现如此之好,就是在没有大赛压力的前提下,她的力量、旋转及相持能力得到了最挥,世界排名第一也是靠一站站冠军拿到的积分。像这种“团体内战”正是大赛经验相对较少,年轻选手更为擅长的。

通过此次奥运模拟赛,我们明显看到孙颖莎、王曼昱的技术实力、比赛经验要比二队年轻选手更胜一筹。进入一队仅2-3年的磨炼就完全可以冲击主力,这对“姐妹花”真是有点当年刘国梁、孔令辉的“双子星”的味道。奥运延期一年对丁宁、刘诗雯影响非常大, 若延期2年的话,以年轻选手及对手伊藤美诚的成长速度,丁、刘二人在技术上、体能精力上更无法抗衡。

东京奥运阵容仍会“老中青”三代搭配,互相弥补短板仍可组成最强阵容。

通过此次奥运模拟赛情况来看,马龙训练扭伤颈椎,许昕体力、心理压力不支提前淘汰, 老将实际上也存在很大的突发状况、不稳定性。 陈梦、孙颖莎虽然实力强劲,但毕竟没有参加过奥运会,东京奥运阵容大概率仍会“枣梦莎”为最强组合阵容。

1.刘诗雯身兼三项有变数,陈梦孙颖莎需更多担当。 郭跃当年被誉为继王楠、张怡宁之后接班人,但事实证明她在技术的厚度以及在大赛中的能力担当,与王楠、张怡宁是有差距的。 王楠在30岁的“高龄”仍能淘汰郭跃杀入女单决赛,也说明了她在大赛中的把控力。 陈梦、孙颖莎也需要更多的大赛历练。由于刘诗雯在混双上的经验、近台小球环节仍强于孙颖莎,且她与许昕已拿到东京奥运会的混双资格,因此她必将占据“老中青”组合的老将。但缺席大半年训练和比赛,以及肘部手术对她的影响,刘诗雯要想在明年奥运会上身兼三项的可能性已不大。 从对伊藤美诚的战绩来看,陈梦、孙颖莎也更占优势。因此,刘诗雯很可能在东京出战混双、女团两个项目。

刘诗雯在出现身体状况的前提下,陈梦、孙颖莎在东京奥运会上就需要承担更多比赛任务、责任。特别是对于已经26岁的陈梦来说,以她的体力、精力在女单、女团、女双中比刘诗雯更有优势。 唯一需要克服的是,陈梦历来难以改掉的“慢热”的毛病。奥运模拟赛2场比赛都是被小将上来2:0领先,如果对手是更为凶狠的伊藤美诚的话,那逆转的难度将非常大。 孙颖莎需要解决的是自身技术的稳定性,正手使用率和杀伤力莎莎应该算是当今女子乒坛的翘楚了,但对于伊藤一些临场变化,孙颖莎不但要及时跟上,还要控制一味暴冲暴打造成过多失误送分的弊病。 纵观日本团体阵容,也仅有伊藤在单打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平野、石川很难有爆冷的可能。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全国的球迷朋友都知道,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赛,世界前三名超一流球员与国乒四、五、六名开外的一流球员打的话,可想而知,还不把人给打烂了哇!两般人马差着级别差着挡次哪!

当然是陈梦孙颖莎王曼昱这一队获胜!

如果奥运会模拟赛以这样的阵容对阵,那么恐怕刘诗雯丁宁朱雨玲这个团队会输的很惨。

这次模拟赛女单四强已经产生了,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都顺利晋级,她们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竞技状态。我们也看到了老将许昕在男单中的表现,他0:4不敌非主力选手徐晨皓,可以说一下子输掉了往日的威风和霸气,让球迷担心。由此会不由自主联想到马龙,刘诗雯和丁宁,他们如果参赛,会不会也被小将们冲击的七零八落?

老将们曾经辉煌过,但是奥运会延期确实对他们影响非常大,确实需要时间调整。也可能自此再难回到巅峰,也可能还有机会成为最强的选手,但是这些都是未知。种种迹象表明,这些老将重返巅峰越来越困难,可能性非常小。

老将们在艰难恢复,小将们在茁壮成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京奥运会就在眼前,刻意去等待老将们恢复显然是冒险的,一定要抓好小将们的成长,或许早一点放弃对老将们的期望对备战明年东京奥运会更有意义。

不是不尊重老将们,而是形势所迫。渐渐的已经不愿意看老将们打比赛,更喜欢看孙颖莎和王楚钦这些小将们打比赛,小将们冲击力更强,比赛更好看。看老将们比赛总是有某些莫名其妙的担心,看着纠结,看着揪心。

希望通过本次奥运会模拟赛小将们彻底替代老将们,自此完成中国队的新老交替。小将们继续努力吧!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想法有新意,预测一下:陈梦组pk丁宁组,不让分的话,大概率是12:0 .

就相当于国家一队对阵国家二队,丁宁队根本不是对手!

按每人打三塲预估,刘诗文3分丁宁2分朱雨玲2分当然是老将赢!

老弱病残英雄迟暮的刘丁朱完败于朝气蓬勃的陈孙王!

你说的真是一个好办法,应该这样组队实打实的打一场,也可以打数场,以最后的结果确定奥运参赛人员。在现在日本渐渐崛起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再照顾某些人的面子了,谁赢谁上。

肯定陈孙王获胜。

陈梦和刘诗雯谁的成就更高?拿她俩来比较合适吗?

陈梦与刘诗雯两个人的成就很难比拟,发问者发问程度的确十分高。陈梦与刘诗雯根本算是一个时间跨度的运发动。刘诗雯2005年进入国度一队,陈梦只比刘诗雯晚了2年,但这么多年刘诗雯在国度队的中心主力位置是陈梦不能比的。下面也来讨论剖析一下陈、刘二人:

刘诗雯世界杯“五冠王”、世锦赛女单冠军1个;陈梦世界杯、奥运会各1个。

如比照两个人成就,首先就要看大赛单打冠军的数量。刘诗雯是目前国乒女队独一的世界杯“五冠王”,世界杯夺冠的数量还超越了张怡宁。

刘诗雯巅峰期很长,陈梦大赛冠军数量难超小枣。刘诗雯在国度队曾经征战了16个年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她的技术程度不断坚持的十分高。像与同时期的李晓霞、丁宁相比,李晓霞早在里约之就选择了退役,丁宁在2019年一胜难求,被伊藤美诚还打出了史无前例的11:0。但是,刘诗雯在2019年29岁的“高龄”,还能与中生代、重生代对立,同年还拿下了世锦赛、世界杯“双冠”。如不是2019年下半年肘伤需求做手术,刘诗雯还有可能取得东京奥运的单打资历。在近20年里可以坚持这样的高程度,是十分艰难的。

反观只比刘诗雯进国度队晚2年的陈梦,这么多年跟李晓霞、丁宁、刘诗雯连一个陪练的角色都算不上,其位置还要排在朱雨玲的后边。女乒在王楠、张怡宁之后,根本上是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三人联手打天下,国度队的团体大赛也根本上是这三人来扼守。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三大赛的女单冠军,也根本上被这三人瓜分。除了朱雨玲在其间拿到1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外,陈梦在大赛单打、团体都是傍不上边的。

固然陈梦拿到了奥运会女单冠军,但在奥运会之前的访中,记者也问陈梦最想拿的大赛单打冠军是哪个?陈梦的答复是:世锦赛!为什么是世锦赛而不是奥运会呢?国度队的球员都晓得,世锦赛单打冠军的含金量、夺冠难度是远超奥运会的。因而,不论是在冠军数量上,在国度队这么多年中心作用上,还是在大赛冠军的含金量上,陈梦都是无法跟刘诗雯相比的。

陈梦完成大满贯有难度,国度队中心作用还不及孙颖莎,巅峰期太过短暂。

27岁的陈梦到了巅峰期,也立马到了降落期。首先,技术增长对这个年龄的球员来说,都是曾经到了天花板,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了。陈梦要想坚持刘诗雯10年以上的高程度,完整是不可能的。重生代中的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很快就会把陈梦打下去,刘国梁都批驳了陈梦本人时期的说法。

陈梦如在24、25岁的年岁迸发,她才有可能超越刘诗雯。陈梦在27、28岁的年龄大赛单打才刚有起色,这个时间点太晚了。如她在24、25岁就能成材、开窍的话,那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2年一次,她还有可能在大赛冠军数量上超越刘诗雯。但如今看来,“暮年”时才开端开窍的陈梦,真是有些太晚了。如刘国梁所说,孙颖莎、王曼昱、陈梦实力都在伯仲之间,11月份的世锦赛女单冠军,陈梦被陈幸同、王艺迪、王曼昱等人淘汰,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以至在巴黎奥运会时,30岁的陈梦也会面临被刘国梁从团体中拿掉的命运,单打资历也应该是孙颖莎、王曼昱。陈梦在东京到巴黎这段时间,只是一个过度性的人物,以至东京奥运会她都没被委任为一号单打,只是打了个女双“蹭”了块金牌。刘诗雯这么多年与李晓霞、丁宁可都是团体赛的绝对主力,不论是女双、混双以及担任一号单打带队打团体的才能,都是完胜陈梦。不能说仅以一块奥运女单冠军,就说陈梦比刘诗雯在国度队的作用大,这个是极端片面的。

进队只比刘诗雯晚2年,陈梦这么多年国度队大赛都不沾边;东京奥运后,重生代也不会给这位27岁的陈梦坐稳“一姐”的时机,随时都会像东京奥运团体赛中,被拉到二姐、三姐的位置。大家觉得陈梦有法跟刘诗雯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