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赛台湾明星-cba联赛在台湾

tamoadmin

1.亚运台北男篮名单

2.台湾的球员在CBA算外援吗?

3.中国大陆CBA有没有台湾籍球星效力

4.有谁知道台湾篮球联赛球队为什么进不了CBA呢?

亚运台北男篮名单

cba联赛台湾明星-cba联赛在台湾

亚运台北男篮名单:刘铮、林庭谦、阿巴西、谢亚轩、阿提诺(归化球员)、李德威、曾祥钧、周伯勋、吴永盛、曾文鼎、卢峻翔、李启玮。

效力于CBA联赛的另外三位台湾省球员:陈盈骏(广州队)、马健豪(江苏队)、林彦廷(北控队)都缺席本次杭州亚运会。陈盈骏是因为脚踝位置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马健豪和林彦廷已经返回各自俱乐部与球队进行合练,备战新赛季的CBA联赛。

12人大名单里面最年轻的也是24岁,毫无疑问中国台北男篮是奔着夺冠而去的。中国男篮中国台北男篮、黎巴嫩男篮、蒙古男篮同为一个小组,中国男篮至少要保证赢下2场,才能够获得出线资格。中国台北男篮和黎巴嫩男篮这两个“硬骨头”,中国男篮必须要赢下一个。

队员介绍

倘若中国男篮作为东道主无法出线,那中国男篮真的要玩完了。另外曾在CBA福建男篮打球的胡珑贸也入选了集训大名单,胡珑贸在中国台北篮坛素有台湾勒布朗的称号,这位球员身体强壮不惧对抗,能突外投技术全面,有了胡珑贸的加盟,中国台北男篮实力大增。

有意思的是,曾在CBA效力过多年的曾文鼎这一次也罕见的进入了中国台北男篮集训大名单,要知道曾文鼎可是一名39岁的老将了,和咱们中国篮协姚明是同时代球员,职业生涯和姚明、王治郅、阿联都有过多次交手。

台湾的球员在CBA算外援吗?

CBA的台湾球员不算外援的政策,台湾球员只属于内援。

随着两岸三地文化体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华台北篮协放开球员赴CBA打球的决议已经得到实施,这样的开放政策更加有利于两地篮球运动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对于那些热爱篮球,想在CBA联赛中一展身手的台北球员来讲无疑是件让人欣慰的事情。曾经来到CBA的台湾球员都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政策放开之后,他们距离梦想则越来越近。

根据中国篮协的相关规定,新赛季外援上场时间将受到限制,改为4节6人次的政策。

不过,受惠于CBA的台湾球员不算外援的政策,台湾球员只属于内援,他们在上场时间和引进人数上都没有限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各队的引进热情。

另外,从各家俱乐部引进的台湾球员来看,这些球员均具备多年的比赛经验,能在球队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林志杰,效力于CBA浙江广厦队

林志杰应该是球迷都比较熟悉的一名台湾省球员,他是台湾篮坛得分能力最强的选手之一,外号“野兽”。林志杰2009年加盟浙江广厦队,一直效力至今。身高192CM,主打得分后卫,擅长突破和投篮,技术全面,是广厦队这些年来的主力得分手。

中国大陆CBA有没有台湾籍球星效力

台湾这几年篮球市场愈来愈小,不管是薪资或水准。和大陆篮坛的差距愈拉愈远。职业球员的运动生命顶多15年,大陆的高薪攻势,台湾篮球健将很难抵挡。不同於棒球,大陆CBA(中国职业篮球联盟)收的全是中华男篮现役球员或国手,光是阵容就可组一支中华队而且绰绰有馀。

当过立法委员的知名篮球员郑志龙,也是运动员西进的先锋之一。「阿龙」是到上海大鲨鱼队加盟,和当时的姚明当队友。和棒球不太一样的,中国大陆CBA收的全是中华男篮现役球员或者国手。有前锋有後卫和中锋,光是阵容就可组一支中华队而绰绰有馀。

西进的台籍篮球选手待遇不低,以目前投效浙江广厦的林志杰最高,年薪达250万元人民币,折合台币超过1000万元台币,高出在台湾打球时的2到3倍。

中锋曾文鼎 在上海效命

目前在中国大陆打球的台湾球员,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林志杰。在稍早落幕的琼斯杯大家还可看到他的身影。当家中锋曾文鼎现在效命上海,在大陆打得有板有眼。今年琼斯杯比赛中,曾文鼎是中华队出赛球员中打得最好的一位。因伤没有露脸的李学林,拿过CBA的MVP,现在在北京队打球,个子不高但很得北京球迷的喜爱。同属控卫的陈世念,则远在新疆打球,球风犀利,同样在大陆闯出名号,过去是台啤很重要的先发球员。

杨敬敏、洪至善也在大陆

今年才转投山西的杨敬敏,算是射手,同样在台湾很有知名度,也是国手级球员。现在要看他的身影,在大陆才看得到。名气小一些的洪至善现在则在广东东莞打球,不过凭藉自己的努力,洪至善在东莞也渐渐打出了自己的风格。

如果再加上略为早期到大陆打球的「飞人」陈信安,以及才和球队解约的吴岱豪,光这些卡司,在台湾绝对够组一支中华队。

除了林志杰的250万人民币,属天价型球员外,在大陆打球的台湾球员,平均待遇要比台湾时期高出到2到3倍。以职业球员最多10到15年的运动生命,大陆的高薪攻势,实在很难让打球为生的球员抵挡。

除了最早的郑志龙,早些还有明星後卫颜行书、台啤的许皓程、林冠纶都曾在大陆篮坛遗留过足迹。投效新疆的周大宗、吉林虎的杨玉明,不管过去或现在,在台湾篮坛都算是有些名号的球员,周大宗已贵为教练,而这些都和在大陆驻足过的经历有关。

其实,就算是拥有众多掌声的球员也是平常人,自然也有生活上的压力,会负笈他乡讨生活和薪资自然有直接的关系,除了薪资外,藉由更高水平的比赛提升自己的技术,也可以为自己走出一条路。

毕竟台湾这几年的发展,篮球环境并没有显著提升,反而愈做愈小,和大陆篮坛的差距愈拉愈远,不管是薪资或水准上。

要有强心脏 才能冒出头

以身体条件来看,台湾的球员比不上大陆球员,台湾球员喜爱外线投射,不喜内线冲撞;再加上在台湾可能是队中的明星球员,球队战术围绕著个人打转而设计,到大陆却可能沦为球队中的配角,心理上的转折须调适,再加上异地生存所需面临的挑战,如果不是有颗强壮的心脏,想要出头并不容易。

有谁知道台湾篮球联赛球队为什么进不了CBA呢?

体制不同 不太可能加入CBA 台湾的SBL外籍球员有限制身高2米以下 我有在PPS上看过去年SBL决赛 蛮有观赏性的 那个林志杰很厉害 有点台湾KOBE的味道```很能飙分``

新浪那时第一年打进季后赛 和八一的比赛打的很精彩啊 何来的水平根本不行?台湾篮球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内线球员``受身高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