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运围棋团体赛中国列第二
2.围棋十大经典对局
亚运围棋团体赛中国列第二
杭州亚运会围棋团体赛中国列第二,男子团体比赛,中国队不敌韩国队,获得银牌。
本届亚运会围棋男子团体比赛,中国队派出了范廷钰、柯洁和谢尔豪3名选手出战。前两轮比赛,中国队以两个3比1分别战胜中国香港队和越南队,表现不错。第三轮比赛,中国队遇到了老对手韩国队。尽管范廷钰击败了韩国队的申真谞,但是中国队的另外两名选手柯洁和谢尔豪均不敌对手,最终中国队以1比3失利。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队以两个3比1分别战胜了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获得了小组出线权。但是在半决赛中,中国队以1比3不敌韩国队,无缘决赛。最终,中国队获得了亚运会围棋男子团体比赛银牌,韩国队获得金牌,日本队获得铜牌。
围棋比赛特点
1、围棋以取得整体优势为目标:从本质上讲,围棋就是讲求低成本、高效率。在围棋对局中,从布局开始直至收官,始终存在着大小、活、虚实、先后、攻守、缓急、舍取、厚薄、优劣等错综复杂的局面。
2、围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一局棋中围棋的手数极少有低于100手的,一般为200多手,有时因打劫甚至超过361手,即超过棋盘的361交叉点。
3、围棋胜负判断复杂:当比赛呈现细棋局面时,即使一流棋手有时也不能马上就判断出胜负,只有经过点目后,才能作出结论。
4、围棋打劫复杂:眼花缭乱的打劫常常使围棋爱好者难以理解高手的意图,围棋爱好者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打劫的技术。
5、围棋对弈时间长:一盘围棋下一天是常有的事,下到几天的也有,甚至还有下几个月的。
围棋十大经典对局
围棋十大经典对局如下:
1、谢赫VS李昌镐 --- 历史上第一场世界大赛,见证了中国围棋从传统围棋向现代围棋转型的过程。
2、日中新人围棋大战 --- 1940年代,日本的岛村根治和中国的留学生林海峰在上海进行的围棋比赛。
3、高尾绘美子VS江维杰 --- 2001年第二届CCTV杯全国围棋比赛,中国台湾和日本的围棋高手之间的比赛。
4、濑越宪介VS杨鼎新 --- 1971年,孙越与唐韦星的“黄豆危机”之后,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围棋锦标赛,中国队杨鼎新与日本濑越宪介的围棋比赛。
5、赵治勋VS刘昌赫 --- 2004年世界围棋锦标赛七局中的第三局,中国赵治勋对阵韩国刘昌赫。
6、聂卫平VS李昌镐 --- 1995年,赢得世界职业棋手排名首位的聂卫平对阵韩国的李昌镐,两位围棋强手之间的一场激烈对决。
7、单聪VS李世石 --- 2006年第十届LG杯世界围棋精英锦标赛决赛,中国单聪迎战韩国李世石的围棋比赛。
8、朴文垚VS芈昱廷 --- 2015年第3届韩国擂台赛中,中国的芈昱廷挑战韩国的朴文垚,一场备受瞩目的围棋大战。
9、古力VS李昌镐 --- 2011年,中国围棋高手古力和韩国的李昌镐之间的比赛,是两位棋手之间的一场经典对决。
10、张栩VS朴廷桓 --- 2014年第二届晋级赛决赛,中国围棋高手张栩对阵韩国的朴廷桓,一场备受瞩目的围棋大战。
下围棋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活动。以下是下围棋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观察形势:在下围棋前,需要充分观察形势,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棋局、局面和各种战略变化,以及防守和进攻的策略和方向。
2、稳定心态:围棋是一项需要耐心和集中力的活动,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不被对手的进攻、反击和威胁所干扰,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和战术。
3、安排时间:围棋是一项耗时的活动,所以需要提前安排好时间,避免时间不足而导致失误。
4、注意细节:在下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棋形、角度、距离等细节问题,确保棋子的摆放位置准确合理,避免失误。
5、研究对手:在比赛中,需要认真研究对手的棋局、布局,掌握对手的特点和习惯,采取应对和反击的策略和战术。
6、自我反思:在比赛中,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行动和步骤,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棋艺水平。
总之,下围棋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考验着人的智慧和耐性,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以便将自己的棋艺提升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