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斯诺克是最难的一项运动?
2.斯诺克最高分186分
3.世界上斯诺克单杆最高分是多少
4.2019上海斯诺克大师赛冠军是谁
为什么说斯诺克是最难的一项运动?
不说最难,也至少也是最难的一项 体育 运动了。
总结了下,斯诺克难在以下两个部分:
1.斯诺克难在精度。
2.斯诺克难在影响你精度(稳定度)的因素有很多 。
首先来说,你要对局势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这是做到一杆清台或者一杆制胜最重要的一步。不能打一杆想一杆。一般情况下,在打一颗球之前就要先想到接下来要打的四五颗球,以及之后要走位的线路,杆法等等。
另外就控制白球。这里面的学问就相当之大。往小了说,这只是高杆、中杆、低杆这三种基础杆法使用;往大了说,这里面包含了各种物理、数学等方面的原理。即使是在相同的角度下,使用同样的杆法,配合不同的旋转,白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的分离角也是不同的;另外同样是在相同角度下,使用低杆和中低杆,白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的分离角也是不同的,高杆和中高杆同理。所以如果这时候牵扯到走位,那么就要计算白球的分离角,白球的线路(确保避开其他球)。
而当你如果处在进攻时,那么通常来说,只要控制白球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防守,那么就要控制两颗球了,即白球和目标球:首先要保证白球的落点,不能给对手留机会,最好呢还要让白球停在一个对手比较难防守的位置,要是能停在一个直接看不到目标球的地方,那就再好不过了。然后,你打的这个目标球,不能给对手漏机会。
另外在补充说说杆法。虽然,基础的杆法就三种,但是,在实战过程中,由于击球点的不同,可以产生无数种杆法效果,而就一个低杆 就可以演变出低杆、挫杆等等,当然杆法里面还包括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扎杆,这是解球中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杆法。
斯诺克作为小众运动能达到今天的普及度已经难能可贵。虽然我也喜欢台球和斯诺克,但是不能说斯诺克是最难的运动,只能说是它是一项很难达到大师水平的运动。看当今的现役斯诺克高手们,能称为大师的寥寥无几,奥沙利文、希金斯、塞尔比,其他的,如鲁特除了本赛季的表现可圈可点,总体只能算是顶级水平,威廉姆斯也顶多鲁特级别-顶级;再就是丁俊晖、威尔逊,目前在高手水平,其他的选手虽偶然有超级表现,多泯然众人。奥沙利文是天赋派代表,希金斯是学院派代表,塞尔比是勤奋派代表,三人中的前两人时刻考虑退役,斯诺克发展前景堪忧。
总体上,斯诺克作为贵族运动,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其性质。作为运动员,付出的代价很大,要想高水平,除英伦本土球员外,其他选手基本上要离乡远渡英伦本土训练,这其中付出金钱会打消很多爱好者的念头。且斯诺克训练极为枯燥,这需要很坚决的定力和耐性,除此之外,天赋基本上决定了这项运动的上限。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最难的。
先看个比赛案例:北京时间2016年1月14日晚间9点,世界斯诺克亚历山德拉宫大师赛的第二轮四分之一决赛:奥沙利文与塞尔比的一场精彩对决,塞尔比在领先70分大优势的情况下负于奥沙利文,我想球迷朋友们一定有印象,当奥沙利文打进第一杆球以后,我们仔细观察塞尔比的心里变化过程。
紧张(只有等待对手出现失误了)
不甘(真不应该给他机会)
疑惑( 的,有那么厉害吗)
释怀(比赛结束了)
当时在电视机前的球迷朋友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猜是这样
上面部分内容属于调侃,并没有针对任何球员和球迷。
塞尔比在奥沙利文进球以后,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心情出现了复杂的变化,这对一个人信心的伤害是很大的。斯诺克职业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影响因素太多: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心里素质、现场的环境影响(如灯光、噪音、还有可能面对球迷突然的拍照、温度、湿度等)、手感、运气(如静电)、自身身体素质(如长时间比赛,眼睛出现疲劳)。在比赛中需要自身去调整,选择正确合理的战术、赢得比赛,头脑需要极速的思考进攻和防守策略,心理上还要经受由天堂到地狱,或由地狱到天堂的极速变化,在进攻中还要调整心态,使自己不要因为心里的微小变化,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出现失误。这对一个运动员的整体要求非常高,在我们看似平常的比赛,其实两位选手已经过了几百招(夸张的说法),况且斯诺克是一项绅士运动,它不像足球和篮球等运动,可以尽情的奔跑和怒吼发泄负面情绪,即使在心情不爽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去表现出一种绅士态度,难!!!
塞尔比在经受这次比赛失利以后,其他运动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整,以重获信心,但塞尔比没有,他在随后的国际锦标赛、英锦赛、世锦赛等多个赛事中获得冠军,塞尔比不愧是当今顶级的、专业的斯诺克职业运动员。
这个问题很奇怪,因为任何运动要做到顶级都很难,无法量化难度这个概念。
一,说它难,我想是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的,因为入门就很难,新手是完全体验不到斯诺克的快乐的,各种被折磨!哈哈!这项运动,高手和门外汉之间的差距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跑步100米普通人13秒,14秒,跟世界纪录也只有4秒多的差距!但是斯诺克有很多是普通人根本无法做到的,比如单杆过百,更别说单杆147了!二,再一个难是斯诺克的比赛规则复杂,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很多10多年球龄的老玩家也经常搞错规则!即便是职业运动员耶不能百分百了解规则细节,斯诺克的规则应该是所有运动里面最复杂的没有之一!
三,斯诺克是一项精度运动,对外界环境和自己心理状态要求非常高!小丁的技术世界一流没毛病,可迟迟无法站到世界之巅。心理强度不够,而心理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也无从训练,跟性格有关,也跟自生的调节能力相关,这也许才是我问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把!
这是坊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没有绝对的定论,只是斯诺克爱好者对于斯诺克运动的感叹而已。
自从2005年丁俊晖一战成名后,斯诺克、台球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这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到这项运动。
当我们看到奥沙利文,丁俊晖等运动员在赛场上,挥动球杆,随心所欲的精准进球时,会产生一种错觉,斯诺克好简单哦。他不像篮球足球般要求运动员有足够好的体力,好像任何人抄起球杆就可以上场打球一样。
其实则不然,我认为斯诺克是技术动作的运动和棋局博弈的结合体。而他的难点正是因为对球员的要求,两者缺一不可。
技术上,要想打进目标球,必须精确的击打每一个球的接触点,仅此一点就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极其漫长的肌肉记忆来沉淀积累。仅此一点,就够让许多台球爱好者望而生畏了。
可是这样就够了吗,坊间又流传了一句话,菜鸟练准度,高手练力度。
仅仅打进一颗球还远远不够,要想获得胜利必须连续进攻得分,这就需要我们对母球的理解和控制。力度的轻重,结合上分离角的大小,击打点的高低左右,甚至是出杆的速度,加速度都会对母球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才能控制母球走到下一个最合适的击打区域。为球局上的博弈奠定技术基础。
然而在赛场上,球形的分散没有一成不变的,如同下棋一般,瞬移万变,走一步看多步才能走的长久。如果没有出色的解局能力,就难以在斯诺克上取得过人的成就。这也是斯诺克真正的难点所在。
本人是台球的忠实爱好者(看我头像就知道了),从初二开始打台球以来,到现在已经八年时间了(本人现在大三,暑假一过即将步入大四狗)。
从初二开始接触台球到现在,对台球的热爱不减分毫,高中的时候晚上下自习较晚,差不多10点左右,大多数时间下自习之后都不会直接回家,而是去学校附近的台球室疯狂打台球,有时候和同学一起,有时候也会自己一个人去,反正就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可以说对台球是非常痴迷了,相信很多开始学习台球的朋友,特别是在自己有进步的时候,这种喜爱会表现得异常明显,时时刻刻都想到台球,所以导致后来也没有考上很好的大学,勉勉强强上了个独立院校的本科。
到了大学,对台球的痴迷不减当年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大一过了一个多月,发现学校也没有关于台球的社团,就和几个在大学里经常一起打球,也同样对台球很热爱的朋友一起萌生了创建台球社团的想法。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践,经过和学校的多方努力,台球社团也算是正式成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台球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艰难,特别是斯诺克,在击打起来相当困难,在比赛中见到职业球员犀利的进攻,令人唏嘘的防守,看起来相当过瘾。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打出华丽的杆法,不可思议的走位,那都是极其困难的。一方面是自身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没有像职业球员那么强大的心脏,在面对一个困哪球形时表现得无计可施...有时候即便是职业球员,失误的几率也是存在的。
关于台球的话题太多了,本人时间不多,没有说完的下次再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观看,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表达出来,大家一起交流,祝大家的台球技术更上一层楼!
斯诺克之所以是一项最难的运动,可以从三方面解释。
第一,它对注意力的要求极高 ,尤其是比赛当中,我们看希金斯打球,可以感觉到他的全神贯注,比如,足球运动员可以在场上做一些无球运动,但斯诺克职业球员一旦上场,每一杆都决定输赢,任何的分身其结果只有一个,给对手机会。
第二,斯诺克要求极高的自律 ,除了每天要保持训练,让肌肉形成击球记忆,保持手感和状态,斯诺克又不像一般的俱乐部,条件限制,球手没有完整的后勤规划和各种助理,象足球俱乐部有完善的培训球员的机制,再加上现在的球员要去到全世界比赛,上半年在中国,下半年在英国,中间还有一些国外比赛,球员赛事密集,疲于奔命,球员既要保持训练的水准,又要适应旅途的奔波,更要以赛代练。
第三,很多斯诺克球手,象吉尔伯特,终其一生在排名赛上也一冠难求,也可以说明这项运动的残酷 ,相比其它运动,斯诺克的比赛奖金偏低,即使是前120名的职业运动员,要维持基本的比赛开支和机票、养家糊口都困难,只有其中部分顶尖的球员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而且斯诺克运动是不同年龄一起比赛,对年轻的刚进入职业赛事的球员而言,要混出名堂必须经过十年八年的职业打磨,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综上所述:斯诺克运动需要经历比赛、时间的浸*,长期保持在项目中的专注,而且要非常自律,斯诺克的运动年龄从15-45,长达三十年,这里面少不了的就是坚持、再坚持、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职业赛事磨练,当老一辈的球员退役后,年轻的球员才得到上位的机会,所以,如果你想年少成名,又急着在这项运动中要赢得财富,斯诺克不是最好的选择,斯诺克到最后,一定是技术和意志力和强大气场,没有其它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的成分,所以相比其它的运动要难。
你们觉得呢?
斯诺克——世上最难的 体育 运动项目!没有之一。对球员自身要求极高,世界排名16强的顶尖高手照应倒在排名低的选手面前。当然这里面涉及到问题很多,主要是状态发挥是否正常(充沛精力和精气神)、心态(抗压能力和心里辅导)、控球力道、准度、扎实的基本功。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其他的几个不是任何人都所能控制住的。你懂得!因为是人在比赛而不是机器人在比赛。
斯诺克难在于精度即母球控制,。首先你起码要打准这个接触的点才能进球,近袋口的能稍微容纳一点偏差。其次你要打中你需要杆法的点,但是要用合适的速度,合适的皮头接触时间,你才能教到你理想的位置。身体因素:视线的偏差,手腕过紧,身体重心偏移,小臂臂向不对,手指带动球杆偏移,手臂摆动空间不足或过大,大臂偏移,手架不稳,手架点偏移等等。还要面临观众的嘘声,嘈杂声等,这些都能影响整局或者整场比赛,所以必须要有 健康 的身体,过硬的心理素质。
斯诺克运动中进攻代表人物很多,就以火老师奥沙利文为例,本身极具天赋,并且本身也努力,虽然青少年经历一段不好的事情,但他从阴影中走出,球风快,左右开弓,同时防守功底也不弱,今年拿了5个排名赛冠军,期待今年世锦赛。
防守代表人物很多,以塞尔比为例,努力型天才,小时候过得不好,全凭自己努力得到现在的一切,防守意识极强,没机会不会贸然进攻,就是球风很慢,看的比较难受。
斯诺克准确的来说起源于1885年,已经有几百年的 历史 了,最早从欧洲开始,英国法国逐步影响到了全世界。为什么斯诺克是最难的一项运动?斯诺克不像其他 体育 项目,只要体质好,技术全面就可以拿冠军,打过斯诺克的朋友都知道,它是非常具有精准性的。这类运动完全要集中精力,体力,耐力,温湿度,比赛场景,最重要还要有心里素质,缺哪一样都不行,实战中对目球的控制非常严格,走位,防守真的是公式几何计算和强大的技战术对抗。就算你是世界级大师还是有可能被屠杀。想看走位奥沙利文,希金斯;想看进攻特鲁姆普,吉米怀特;想看围球丁俊晖,亨得利。一代代的球王我们都是永远不能忘怀,亚历克斯 希金斯,戴维斯,吉米怀特,亨得利,奥沙利文
斯诺克最高分186分
斯诺克最高分186分是怎么来的
本场比赛两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击败对手成为世锦赛决赛首个90后。第一阶段,麦克吉尔便6-2领先威尔逊。不过第二阶段,威尔逊绝地反击,将比分追到8平。第三阶段,威尔逊延续了第二极端的势头,将比分拉开到13-11。
在决胜的第四阶段,麦克吉尔先是打出3-1,将比分追到14平。威尔逊单杆轰下82分,15-14。但麦克吉尔随即还以89-0,随后轰出单杆98分,16-15拿到赛点。第32局,威尔逊90-29扳成16平,双方来到决胜局。
决胜局的比赛时,两人的失误都很多。威尔逊的一杆斯诺克让麦克吉尔罚掉了7杆,结果威尔随后自己打,却连续出现两次白球进袋。两人随后打到94-74,台面还剩下25分。结果威尔逊一杆防守,绿球直接进袋,他戏剧性的地完成超分。
麦克吉尔未能做出斯诺克,无奈83-103告负。最后一局,两人狂打超过1小时,16-17惜败出局,决胜局两人狂轰186分。
斯诺克球的种类及分值
斯诺克除白球外,共有7种颜色的彩球,分别对应的分值:1、红色球(共15颗),计1分;2、**球(仅1颗),计2分;3、绿色球(仅1颗),计3分;4、咖啡球(仅1颗),计4分;5、蓝色球(仅1颗),计5分;6、粉色球(仅1颗),计6分;7、黑色球(仅1颗),计7分
斯诺克的计分方式
斯诺克的击球规则,球员需以白球击打各式彩球,?而且必须按照:1红球+1彩球的击打顺序轮次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击打1颗红球+1颗彩球,?最大分值的组合就是:1红球+1黑球,这种套球组合的最高分是8分。
因此,?理论上单杆打完所有红球+黑球组合:?即打完15套(1红球+1黑球)组合的理论最高分是15×8=120分。在击打完所有的红球之后,就要进入清除其他6种彩球阶段。?依次打完黄球、绿球、咖啡球、蓝球、粉球和黑球的理论最高分是2+3+4+5+6+4=27分。
所以,理论上单杆最高分应该是120+27=147分。
世界上斯诺克单杆最高分是多少
北京时间1月21日晨,在伦敦温布利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的2008年斯诺克大师赛终于落下帷幕。首次参加大师赛的马克-塞尔比在2-3落后的情况下连赢八局,以10-3的悬殊比分击败了同样首次打进决赛的斯蒂芬-李,夺得了个人首个大师赛冠军。最后一局,塞尔比还打出了一杆141分清台,平了达赫迪之前创造的赛事单杆最高,为自己的首场大师赛决赛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师赛塞尔比疯狂逆转夺冠
本场决赛,对于大师赛来讲,具有不小的历史意义:首次两位世界排名十名之外的球手会师决赛;两位选手均为首次闯进大师赛决赛,斯蒂芬-李之前曾两次打进四强,而塞尔比更是首次参加大师赛便打进决赛。
上赛季的世锦赛决赛,虽然屈居亚军,但塞尔比在落后时的积极态度和对希金斯的苦苦追赶仍然令不少球迷至今记忆犹新。本次大师赛的前三轮,塞尔比以他顽强的斗志连续三场逆转成功,而且全部战至决胜局,成为名副其实的“逆转王”。
相比之下,尽管斯蒂芬-李在本届大师赛从未打出一杆破百,但他在首轮决胜局险胜多特后,在接下来两轮淘汰艾伯顿和傅家俊的过程中均以大比分取胜,一路走得较为轻松。
决赛第一局,两位球手都还没有很快进入状态,塞尔比一个失误后,李以59-50勉强拿下首局。很快,塞尔比开始找到手感,二三两局先后打出124分和88分的单杆,将比分反超为2-1。四五两局,塞尔比的火力有所下降,从连连进攻转入与李的长时间周旋,防守经验稍逊一筹的塞尔比无奈连失两局,以2-3再次处于被动。
上半场最后三局,二人的单杆高分上仍然未有大动作。李最多只连续拿到26分,而塞尔比则先后打出43、60和45分,连扳三局,以5-3结束了上半场。
下半场,几乎成了塞尔比的个人表演时间。一杆132分的清台给他的晚场比赛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两局,塞尔比也开始在防守上发挥功力,而李却失误连连,多次犯规罚分,甚至还打出了职业比赛中少见的跳球犯规。继上半场连扳三局后,塞尔比在下半场又连扳了三局,已经是8-3遥遥领先。
19局10胜制的比赛,塞尔比还需要两局的胜利。已经摸到水晶奖杯边缘的塞尔比,此时越战越勇,而斯蒂芬-李则再也没有了上半场状态,被自己24岁的对手逼到了穷途末路。
第12局,李率先上手,却再次因失误将大好形势转交。塞尔比一杆125分清光了台面,9-3拿到赛点。
第13局,李在开局又出现了失误,而这次失误,足以致命。塞尔比随即一杆141分,又一次完成清台,并且平了达赫迪之前创造的赛会单杆最高分,在自己的首场大师赛决赛演绎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2019上海斯诺克大师赛冠军是谁
2019上海斯诺克大师赛冠军是罗尼-奥沙利文。
2019年9月15日晚,2019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在富豪环球东亚酒店完美收官。集万千焦点于一役的决赛在罗尼·奥沙利文与肖恩·墨菲之间进行。最终,经过20局的苦战,奥沙利文以11-9击败对手,成为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两度卫冕的冠军,在完成“三连冠”霸业的同时,他也以四个冠军成为上海大师赛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
作为两届卫冕冠军和三届赛会冠军得主,奥沙利文连续三届打进决赛颇为不易,1/4决赛险遭爆冷,1-5落后连赢5局,才以6-5逆转凯伦-威尔逊打进四强。半决赛对阵罗伯逊,奥沙利文第一阶段4-5落后,第二阶段连赢5局10-6逆转获胜。此前在国锦赛上就闯进决赛获得亚军的墨菲,上海赛也状态不俗,半决赛10-3横扫马克-艾伦。
两人此前有过18次交手,奥沙利文13胜4负1平占据绝对上风,最后一次碰面是上赛季冠中冠赛半决赛,当时奥沙利文6-3击败墨菲,而且自2017年英锦赛以来取得对墨菲的三连胜。这场决赛采取21局11胜的赛制,第一阶段前10局争夺,奥沙利文开局0-3落后连赢4局4-3反超,墨菲又拿2局5-4领先,奥沙利文追至5平,两人分别打出四杆和三杆50+,未能轰出一杆破百。
第二阶段第11局,墨菲抓住机会,利用奥沙利文的失误上手,单杆66分以99-8取胜6-5领先。第12局,墨菲一杆61分几乎超分,但奥沙利文成功清台,单杆66分完成逆转追到6平。第13局墨菲长台打进连续进攻,轰出一杆111分零封,这也是本场决赛的第一杆破百,将比分改写为7-6。第14局,奥沙利文给予还击,强势上手后一杆清台也打出一杆破百,攻下130分零封,追至7平进入中场休息。
第15局墨菲长台进攻未进,奥沙利文上手51分打丢黑球,不过墨菲得到31分就出现红球失误。奥沙利文成功清台,以91-31取胜8-7反超。第16局双方各有失误互送“大礼”,奥沙利文单杆45分后进攻中止。墨菲打进红球后绿球未进,奥沙利文再拿29分以74-1取胜9-7领先。
第17局奥沙利文又是长台打进,拿到6分转入防守。墨菲再送机会,奥沙利文又打出一杆破百,攻下124分清台以130-0取胜,10-7获得赛点。第18局墨菲先拿6分后再获机会,一杆攻下83分以89-0追上一个赛点。第19局奥沙利文远台命中先拿34分,此后再进红球防守,墨菲打出单杆90分再追一局。第20局墨菲先上手得到29分,奥沙利文抓住机会,一杆制胜攻下86分结束战斗。
最终奥沙利文以11-9击败墨菲,继2008年、2017年、2018年后第四次获得上海赛冠军,实现三连冠拿到20万英镑的冠军奖金,屈居亚军的墨菲获得10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