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包括哪些国家?
2.苏联各级的海军装备(军舰)
联合国包括哪些国家?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间国际组织,现有192个会员国。
联合国会员国
[编辑本段]
要求加入联合国的国家必须提交一份申请书,声明接受宪章所载义务,由安理会推荐,经联合国2/3多数会员国通过,即被接纳为会员国。安理会对联合国某一会员国取防止行动或强制行动时,联合国大会可根据安理会的建议中止该国行使会员国的权利和特权。安理会可以恢复这些权利和特权的行使。对一再违背宪章原则的会员国,大会可根据安理会的建议将其开除出联合国。联合国会员国在联合国所在地设有常驻代表团,观察员在联合国设有常驻观察员办事处。截止到2002年9月27日,有会员国191个。其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7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洲、大洋洲16个。另外,有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梵蒂冈、巴勒斯坦(地位高于梵蒂冈)。
截止到2006年6月,联合国共有会员国192个。其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另外,有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地位高于梵蒂冈)。具体情况如下:
亚洲国家(39)
国家前面加 * 号的粗体者为联合国创始国,后面为加入日期
阿富汗 (1946.11.19)
巴林 (11.9.21)
孟加拉国( 14.9.17) 不丹(11.9.21)
缅甸 (1948.4.19) *中国 (1945.10.24) 塞浦路斯 (1960.9.20)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亚 (1950.9.28) *伊朗(1945.10.24) *伊拉克 (1945.12.21) 以色列 (1949.5.11)
日本 (1956.12.18) 约旦 (1955.12.14) 柬埔寨 (1955.12.14)科威特 (1963.5.14)
老挝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马来西亚 (1957.9.17) 马尔代夫 (1965.9.21)
蒙古 (1961.10.27) 尼泊尔 (1955.12.14) 阿曼 (11.10.7) 巴基斯坦 (1947.9.30)
*菲律宾 (1945.10.24)卡塔尔 (11.9.21) *沙特阿拉伯 (1945.10.24) 新加坡 (1965.9.21)
斯里兰卡 (1955.12.14) *叙利亚 (1945.10.24) 泰国 (1946.12.16) *土耳其 (1945.10.24) 阿联酋 (11.12.9)也门 (1947.9.30) 越南 (17.9.20) 文莱(.9.21)
大韩民国 (1991.9.17) 朝鲜 (1991.9.17) 东帝汶 (2002.9.27)
非洲国家(53)
阿尔及利亚 (62.10.8)
安哥拉 (16.12.1)
贝宁 (1960.9.20) 博茨瓦纳 (66.10.17)
布基纳法索 (60.9.20) 布隆迪 (1962.9.18) 喀麦隆 (1960.9.20) 佛得角 (15.9.16)
中非 (1960.9.20) 乍得 (1960.9.20) 科摩罗 (15.11.12) 刚果(60.9.20)
科特迪瓦 (60.9.20) 吉布提 (17.9.20) * 埃及 (1945.10.24) 赤道几内亚 (68.11.12)
* 埃塞俄比亚 (45.11.13) 厄立特里亚 (93.5.28) 加蓬 (1960.9.20) 冈比亚 (1965.9.21)
加纳 (1957.3.8) 几内亚 (1958.12.12) 几内亚比绍 (14.9.17) 肯尼亚 (63.12.16)
莱索托 (66.10.17) *利比里亚 (45.11.2) 利比亚 (1955.12.14) 马达加斯加 (60.9.20)
马拉维 (1964.12.1) 马里 (1960.9.28) 毛里塔尼亚 (1961.10.7) 毛里求斯 (1968.4.24)
摩洛哥 (56.11.12) 莫桑比克 (15.9.16) 纳米比亚 (1990.4.23) 尼日尔 (1960.9.20)
尼日利亚 (60.10.7) 卢旺达 (1962.9.18)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75.9.16) 塞舌尔 (16.9.21)
塞内加尔( 60.9.28) 塞拉利昂 (61.9.27) 索马里 (1960.9.20) * 南非 (1945.11.7)
斯威士兰 (68.9.24) 坦桑尼亚 (61.12.14) 多哥 (1960.9.20) 突尼斯 (1956.11.12)
乌干达 (1962.10.25) 刚果民主共和国 (60.9.20) 赞比亚 (1964.12.1) 津巴布韦 (80.8.25)
苏丹 (1956.11.12)
东欧国家及独联体国家(28)
阿尔巴尼亚 (55.12.14)
保加利亚 (1955.12.14)
*白俄罗斯 (1945.10.24) 波黑 (1992.5.22)
克罗地亚 (1992.5.22) 捷克 (1993.1.19) 爱沙尼亚 (1991.9.17) 匈牙利 (1955.12.14)
拉脱维亚 (1991.9.17) 立陶宛 (1991.9.17) *波兰 (1945.10.24) 马其顿 (1993.4.8)
摩尔多瓦 (1992.3.2) 罗马尼亚 (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斯洛文尼亚 (92.5.22)
亚美尼亚 (1992.3.2) *乌克兰 (1945.10.24) 哈萨克斯坦 (1992.3.2) 吉尔吉斯斯坦 (92.3.2)
乌兹别克斯坦 (92.3.2) 格鲁吉亚 (1992.7.31) 塔吉克斯坦 (1992.3.2) 阿塞拜疆 (1992.3.2)
土库曼斯坦 (92.3.2) * 俄罗斯 (45.10.24) * 塞尔维亚 (45.10.24 )黑山 (2006.6.28)
西欧国家(23)
安道尔 (1993.7.28)
奥地利 (1955.12.14)
* 比利时 (1945.12.27) * 丹麦 (1945.10.24)
芬兰 (1955.12.14) * 法国 (1945.10.24) 德国 (13.9.18) * 希腊 (1945.10.25)
冰岛(1946.11.19) 爱尔兰 (1955.12.14) 意大利 (1955.12.14) 列支敦士登 (1990.9.18)
* 卢森堡 (1945.10.24) 马耳他 (1964.12.1) 摩纳哥 (1993.5.28) * 荷兰 (1945.12.10)
* 挪威 (1945.11.27) 葡萄牙 (1955.12.14) 圣马力诺 (1992.3.2) 西班牙 (1955.12.14)
瑞典 (1946.11.19) * 英国 (1945.10.24) 瑞士 (2002 .9.10)
拉丁美洲国家(33)
*阿根廷 (1945.10.24)
安提瓜和巴布达(81.11.11)
巴哈马 (13.9.18) 巴巴多斯 (66.12.9)
伯利兹 (1981.9.25) * 玻利维亚 (1945.11.14) * 巴西 (1945.10.24) *智利 (45.10.24)
*哥伦比亚 (1945.11.5) * 多米尼加 (45.10.24) 多米尼克(78.12.18) * 哥斯达黎加(45.11.2)
*厄瓜多尔 (1945.12.21) * 萨尔瓦多 (1945.10.24) 格林纳达 (74.9.17) * 危地马拉 (45.11.21)
圭亚那 (1966.9.20) * 海地 (1945.10.24) * 洪都拉斯 (45.12.17) 牙买加 (62.9.18)
* 墨西哥 (1945.11.7) * 尼加拉瓜 (1945.10.24) * 巴拿马(45.11.13) * 巴拉圭 (45.10.24)
*秘鲁 (1945.10.31) 圣卢西亚 (19.9.18) 苏里南 (75.12.4) * 委内瑞拉 (45.11.15)
*乌拉圭 (1945.12.18)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2.9.18) * 古巴 (45.10.24)
圣基茨和尼维斯 (83.9.23)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80.9.16)
北美、大洋洲国家(16)
*澳大利亚 (1945.11.1)
斐济 (10.10.13)
* 新西兰 (1945.10.24) 巴布亚新几内亚 (75.10.10)
所罗门群岛 (78.9.19) 瓦努阿图 (1981.9.15) 萨摩亚 (16.12.15) 马绍尔群岛 (91.9.17)
帕劳 (1994.12.15) * 美国 (1945.10.24) * 加拿大 (1945.11.9) 密克罗尼西亚 (91.9.l7)
基里巴斯 (99.9.14) 瑙鲁 (1999.9.14) 汤加 (1999.9.14) 图瓦卢 (2000.9.5)
☆捷克斯洛伐克是联合国创始成员,1993年1月1日分成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斯于1993年1月19日同时加入联合国。
☆埃及和叙利亚均为联合国创始成员(1945.10.24)。1958年2月21日,埃、叙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为一个成员国。1961年10月13日,叙利亚恢复独立国家地位,同时恢复其联合国成员资格。11年9月2日,阿联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3年9月18日同时加入联合国。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两个德国合并为一个主权国家。
☆印度尼西亚于1965年1月20日宣布退出联合国。1966年9月19日,印尼决定重新参加联合国的活动。1966年9月28日,印尼返回其在联大的席位。
☆马来西亚联合邦于1957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1963年9月16日,在接纳新加坡、沙巴(北婆罗洲)和沙捞越加入后,改国名为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1965年9月21日,新加坡加入联合国。
☆苏联为联合国创始成员(1945.10.24)。1991年12月24日,俄罗斯承续苏联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其他机构的成员资格。
☆坦噶尼喀于1961年12月14日加入联合国,桑给巴尔于1963年12月16日加入联合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成为一个成员国,1964年11月1日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加入日期:1947.9.30)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加入日期:1967.12.14)和平成为一个成员国,称为“也门”。
☆2000年9月5日,图瓦卢加入联合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1945.10.24),其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成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0年11月1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加入联合国。2006年5月3日,黑山宣告脱离塞黑成为主权国家。塞尔维亚共和国随后继承了原塞黑国家共同体的国际法主体地位而成为主权国家。
☆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联合国。
☆2002年9月27日,东帝汶加入联合国。
☆2006年6月28日,第60届联大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苏联各级的海军装备(军舰)
苏联海军是与整个苏联武装力量一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18年1月29日(公历2月11日)列宁签署了建立工农红海军的命令。遵照列宁的指示,苏维埃海军官兵于 1918年2月22-27日将驻泊在雷瓦尔的全部军舰转移到赫尔幸福斯,因为根据布雷斯特和约的规定,苏维埃俄国必须把这些军舰从芬兰湾的西部转移到东部,或者立即解除其武装。1918年3-4月间,这些军舰又从赫尔辛福斯转移到喀琅施塔得和彼得格勒。这次史无前例的波罗的海舰队的冰区航行(1918),为苏维埃俄国保存了波罗的海舰队的骨干力量。
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波罗的海舰队保卫了通往彼得格勒的海上接近航道,挫败了英国舰队闯进芬兰湾东部支援白卫军的企图,支援了在濒海方向上作战的陆军部队,并为迅速平定红山炮台和灰马炮台(这两处都是从海上保卫披得格勒的要地)的白卫军叛乱(1919年7月)创造了条件。鉴于黑海舰队的军舰可能被进犯乌克兰和克里木半岛的德国占领军所夺取,“自由俄罗斯”号战列舰与9艘雷击舰根据列宁的命令于1918年6月18日自沉于新罗西斯克附近。部分舰艇驶入亚速海,成为亚速海区舰队的骨干,另一部分舰艇则被外国武干涉者掳去。国内战争时期,共建立了30多个江、河、湖、海区舰队(大部分舰艇来自波罗的海舰队)。其中较大的区舰队,如伏尔加河区舰队、里海区舰队、第聂伯河区舰队、北德维纳河区舰队、奥涅加湖区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曾配合苏联防军部队同敌舰作战,破坏敌人的水运和渡河活动。海军还调出约7.5万名舰艇人员到陆地战场作战。苏联的海军学术就是在国内战争的进程中诞生的。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恢复和加强海军的决议。舰艇人员的缺额上要由工人补充。红军政治部下设一个负责领导海军党政工作的海军处。修复军舰和培养熟练指挥干部的工作开始了。舰队指挥学校于1922年改组为海军学校(现为伏龙芝高级海军学校)。1922年夏,又以该校机械科、造船科和电工科为基础组建了海军工程学校(现为捷尔任斯基高级海军工程学校)。1923年创办了舰队指挥人员高级专科学校。格列奇科海军学院也开始培养更高级的干部。
到1928年初,大多数军舰已经修好,战列舰的部分改装和驱逐舰的改装工作已经完成,海军基地也已恢复。在战前的几个五年期间(1929-1940 年),海军又补充了数百艘最好的新式舰艇。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都得到了加强。根据联共(布)中央的决议,1932年开始组建远东海军,1932年远东海军改名为太平洋舰队。1933年创建了北方区舰队,1937年北方区舰队改组为北方舰队。为了直接领导海军的发展工作,1937年成立了海军人民委员部。1938年联共(布)通过了建设大型海洋舰队的纲要。到1941年,海军各种战斗条令和教令已重新编写就绪。
由于苏联党和的关怀,到苏德战争开始前,已经建成一支能够可靠地保卫苏联海疆的海军。这支海军拥有上千艘各种战斗舰艇(若干包括战列舰3艘、巡洋舰7 艘、驱逐舰与驱逐领舰54般、潜艇212艘、护卫舰22艘、扫雷舰80艘和鱼雷艇287艘),2500余架海军飞机和200个海岸炮兵连。海军兵力的驻泊系统也大有改进。
在苏德战争中,苏联海军为消灭敌人的海军兵力和运输船只进行了积极而坚决的战斗,可靠地保卫了江河湖海上的军事运输和民用物资运输,支援陆军濒海集团的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在与同盟国(英、美)海军的交往中,北方舰队保障了苏联北方各港与同盟国各港之间对外交通线的畅通,并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展开了积极活动。为了保障船舶在北极水域(特别是在北方航路上)的航行安全,还组建了白海区舰队。海军协同陆军,长期守卫了许多受到陆上敌人威胁的沿海登陆场和海军基地。北方舰队(司令A.Г.戈洛夫科)曾协同第14集团军在通往科拉湾和摩尔曼斯克的远接近地作战。1942年北方舰队承担了保卫斯列德尼半岛和雷巴奇半岛的任务。波罗的海舰队(司令B.Ф.特里布茨)参加了利耶帕亚、塔林、蒙海峡群岛、汉科半岛、奥拉宁包姆登陆场、维堡湾各岛和拉多加湖北岸地区的保卫战,并在英勇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起了重要作用。黑海舰队(司令Ф.C.奥克佳布里斯基,1943年4月后Л.A.弗拉基米尔斯基,1944年3月后仍为 Ф.C.奥克佳布里斯基)协同陆军进行了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新罗西斯克保卫战,并参加了北高加索保卫战。此外,亚速海区舰队、多瑙河区舰队、平斯克区舰队、楚德湖区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奥涅加湖区舰队、伏尔加河区舰队和伊尔门湖舰艇支队,都在较大的江河湖泊边立了防御地区。在列宁格勒被围期间,拉多加湖区舰队保护了经拉多加湖通往列宁格勒的交通线。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以及在有触雷危险的情况下保障伏尔加河上的重要物资运输方面,伏尔加河区舰队的海军官兵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943年恢复了第聂伯河区舰队,1944年又恢复了多瑙河区舰队。转移到奥得河流域的第聂伯河区舰队参加了柏林战役。多瑙河区舰队参加了解放贝尔格荣德、布达佩斯和维也纳的作战。太平洋舰队(司令И.C.尤马舍夫)和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司令H.B.安东诺夫)于 1945年8-9月参加了粉碎日本关东军,解放朝鲜、满洲、南萨哈林岛和干岛群岛的作战。 海军派出约50万官兵投入陆地战场,他们编入陆军部队,在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莫斯科和列宁格物的保卫战中,英勇地进行了战斗。战争期间,海军实施战役和战术登陆共100余次。在苏德战争中,海军有35万众人因战功卓著而荣狭各种勋章和奖章,有513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E.П.列昂诺夫、A.E.马祖连科、B.И.拉科夫、B.Ф.萨福诺夫、H.Г.斯捷潘尼扬、H.B.切尔诺科夫、A.O.沙巴林等7人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苏联海军的历届***(其职称有海军司令、共和国海军首长、人民委员、部长、总司令等)如下:1917-1918年M.B.伊万诺夫、П.E.德边科、B.M.阿尔特法特尔、Ф.Ф.拉斯科利尼科夫、1918-1919年B.M.阿尔特法特尔、1919-1920年E.A.贝伦斯、1920- 1921年A.B.涅米茨、1921-1924年B.C.潘尔然斯基、1924-1926年B.И.佐夫、1926-1931年Г.A.穆克列维奇、 1931-1937年B.M.奥尔洛夫(一级舰队司令级)、1937-1038年M.B.维克托罗夫(一级舰队司令级)、1938年1-8月П.A.斯米尔诺夫(一级集团军政委级)、1938-1939年M.П.弗里诺夫斯基(一级集团军司令级)、1939-1947年和1951-1956年H.Г.库兹涅佐夫(原为二级舰队司令级,1940年6月起为海军上将,1944年5月晋升为海军元帅.1955年3月晋升为苏联海军元帅)、1947-1951年海军上将И.C.尤马舍夫、1956年O.Г.戈尔什科夫(当时为海军上将,1962年4月晋升为海军元帅,1967年10月晋升为苏联海军元帅)。
每年7月22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为苏联海军节(1939年7月22日决定)。
苏联海军航空兵
十月革命后,在创建工农红海军的过程中开始组建苏联海上航主兵的部队和分队。1918年4月,在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师的基础上组边了波罗的海特别航空兵旅。此外,在1918-1919年间,伏尔加河、北德维纳河、阿斯特拉罕一里海和奥涅加湖等区舰队均有航空兵支队(或营)。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苏联海上航空兵曾在里海、波罗的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其他许多江河湖泊上作战,配合红军和红海军,歼灭了尤登尼奇和弗兰格尔的部队以及伏尔加河、卡马河、北德维纳河和奥涅加湖上的白卫军区舰队。海军飞机共出动2000多架次。
20年代,苏联海上航空兵装备了国产新型飞机。1922年,Л.П.格里戈罗维奇设计出M-24型三座船式水上飞机。1927-1936年,苏联先后制成 POM-1、POM-2型和MBP-2型船式水上飞机,MДP-2和He-2型双发船式水上飞机,MTB-2型四发船式水上飞机,MK-1型六发双船身式水上飞机,Be-2、Be-4型弹射式舰载水上飞机等。从20年代中期起,海上航空兵开始配备轮式起落架飞机。为了携带水雷和鱼雷,对P-5、TB-1、 TB-3和ДB-3型飞机进行了改装。同时还制造了一些专用于摧毁海上目标的兵器:穿甲和穿甲爆破、反潜深水、航空水雷和航空鱼雷。当时,海上航空兵置于苏联空军统一的组织体制之内。同各个军区一样,在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组建了空军部队,后来又在太平洋舰队组建了空军部队。海上航空兵参加了开辟北方海上航线的工作。其干部部成为20年代末期创建的极地航究队的骨干。因援救“切柳斯金”号船员有功而首批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7名人员中, A.B.利亚皮杰夫斯基、C.A.列瓦涅夫斯基、B.C.莫洛科夫、И.B.多罗宁等4人都是海上航空兵的飞行员。由于海上航空兵的战斗使命特殊,同舰队联系密切,须要改变其指挥体制。因此,1935年,海上航空兵从工农红军空军(海上航空兵自1920年5月起隶属于空军)划出,纳入工农红军海军。 1938年1月1日成立海军人民委员部后,海上航空兵明确作为海军的基本兵种之一,命名为海军航空兵。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期间,海军航空兵参加作战,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波罗的海舰队有17名飞行员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苏德战争开始前,海军舰空兵装备的飞机有:ДB-3和ДB-3Ф型远程鱼雷轰炸机,CB、Ap-2、TB-3型轰炸机,И-156иc、И-1 6、И-153、Яk-1、MhГ-3型歼击机,MBP-2、MДP-2、MTB-2、ГCT、Ye-2型水上飞机。海军航空兵共有2824架作战飞机,在战争过程中,装备得到了更新。飞机的基本类型是;Ty-2和Ил-4型鱼雷机和轰炸机,Пe-2型俯冲轰炸机,Ил-2型强击机,Яk-3、Яk-7、 Яk-9、Лa-5和Лa-7型歼击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航空兵元帅C.Ф.扎沃龙科夫)在海战区和陆战区完成了各种各样的战斗任务,成为海军的一支突击兵力。它参加过陆、海军的许多战役和夺取制空权的斗争。海军航空兵的基木战斗活动方法是:集中(同时)突击、连续(分批轮流)活动、巡航活动(“游猎”)、从“空中值班”或“机场值班”状态去截击。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使用原则是:大量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以打击最重要的目标,节约兵力,隐蔽作好战斗准备和实施突然袭击。在这次战争中,海军飞机共出动35万余架次,击沉敌人军舰和运输船只792艘,击伤约700艘。在空战中击落和歼灭机场上的敌机约 5500架。海军航空兵有25个部队和兵团被授予近卫称号,57个单位荣获勋章,259名海军飞行员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其中A.E.马祖连科、B.И.拉科夫、B.Ф.萨福诺夫、H.Г.斯捷潘尼杨和H.B.切尔诺科夫等5名飞行员荣获两次苏联英雄称号。
苏军海军陆战队
苏联的海军陆战队是在十月革命中诞生的。最早的革命的海军队伍,象海军陆战队一样行动,攻打了冬官,攻占和保卫了火车站、桥梁、市内通信枢纽及其他重要目标。国内战争年代,各舰队、各江河湖泊区舰队部抽调了海军官兵(约7.5万人),组成小队、营和旅,在陆地战场与白匪军及武装干涉军的部队作战。尤其是在江河湖海的沿岸地区,他们在苏军的胜利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苏德战争开始前,苏联海军已拥有一个海军陆战旅(1940年在荣获红旗勋章的波罗的海舰队建立)。在德国背信弃义进攻苏联的艰难岁月中,苏联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海军陆战中队、陆战营和陆战旅(共约10万人)。这些陆战部队隶属各舰队和各区舰队,协同苏联陆军兵团(部队)保卫濒海地域、海军基地和港口。此外,当时还要求派出许多海军官兵(约50万人)参加陆上战场作战。遵照国防委员会1941年10 月18日的决定建立了25个海军独立步兵旅,后来又建立了10多个非独立的海军步兵旅(总兵员达6万人),奔赴前线作战。海军陆战队各兵团、部队以从海军步兵旅,在战争年代都是英勇果敢、坚决履行军人职责和忠于苏维埃祖国的模范。
海军陆战部队和海军步兵旅在英勇保卫莫斯科、列宁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新罗西斯克和刻赤等英雄城市的史册中,写下了极为光辉的英勇作战的篇章。在战争年代,苏联海军舰队和区舰队单独或协同濒海方面军,进行过100多次登陆作战,参加这些作战的登陆兵力有几万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祖国对海军陆战队在苏德战争中的战斗功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个海军陆战旅和2个海军陆战营分别改为近卫陆战旅和近卫陆战营,9个旅和6个营荣获勋章,许多单位荣获荣誉称号。有数万名海军陆战队的官兵荣获苏联勋章和奖章,其中122人荣获苏联英维称号。
波罗的海舰队:苏联海军高级战役战略联合编队。其前身是北方战争(1700-1721)中创建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波罗的海舰队是俄国劳动人民积极进行革命斗争的策源地之一。1902-1903年,舰员中出现第一批社会民主小组。1905-1907年革时期,波罗的海舰队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义,如利巴瓦(今利耶帕亚)起义(1905)、喀琅施塔得起义(1905,1906)、斯维亚堡起义和“亚速纪念”号巡洋舰起义(1906)等。1915年,在喀琅施塔得成立了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的核心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舰上总委员会。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站在起义人民一边。到6月底,全舰队约有布尔什维克党员1.5万名。9月6(19)日,以П.E.德边科为首的波罗的海舰队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不承认临时,不服从其指挥。1917年,德军进攻蒙海峡群岛时,波罗的海舰队使德军舰队遭到重创,未能突入芬兰湾,进抵彼得格勒。在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1917)中,波罗的海舰队起了重要作用。工人亦卫队、水兵和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士兵是起义中起决定作用的突击力量。有1万多名武装水兵和12艘军舰参加了推翻临时的战斗。П.E.德边科、И.Д.期拉德科夫、H.A.霍夫林等人代表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领导起义的革命军事委员会。10月25日(11月7f1)22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舰首炮用空包弹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波罗的海舰队的电台最先发布了列宁签署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别的《告俄国公民书》。1918年2-4月俄国军舰的冰区航行在波罗的海舰队的历史写下了英雄的一页。这次冰区航行救出了236艘可能被德军俘缺的军舰和运输船,使它们穿越坚水封冻的芬兰湾,从雷瓦尔转移到赫尔幸福斯,然后又转移到喀琅施塔得。十月革命胜利后,波罗的海舰队官兵积极参加了国内战争,他们是各海战区苏维埃海军和组建各内河区舰队的战斗骨干,在1919年彼得格勒保卫战中,该舰队的舰艇、海岸炮兵、航空兵和海军陆战支队,与陆军并肩战斗,起了重要作用,击沉英国武装干涉者的军舰18艘,击伤16艘,打退了他们从海上的进攻,迫使英国舰队撤销对彼得格勒的封锁。1919年6月的作战也具有重要意义。当时,陆军和波罗的海舰队共同努力,夺回了红山炮台要塞。舰队参加国内战争各条战线作战的人员达2万人。由于积极参加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和国内战争,舰队下1928年2月荣获红旗勋章。
在二战前的几个五年期间,波罗的海舰队更新了技术装备,补充了新型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改装了旧式战列舰,建立了舰队航空兵、岸防部队和防空部队。波罗的海舰队是1932年和1933年先后组建太平洋舰队和北力舰队的基础。在1939-1940年苏芬战争中,舰队封锁了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带水域,袭击了敌人的基地和舰队,支持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突破“曼纳林防线”,并向维堡进攻。全舰队有23名军人因出色完成战斗任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苏德战争开始前,波罗的海舰队编有 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2艘驱逐领舰、19艘驱逐舰、48艘鱼雷艇、69艘潜艇、650架飞机、数个岸防兵团和防空兵团,是苏联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战役联合编队之一,其基本兵力驻在塔林和里加,与法西斯德国和芬兰的海军对峙。由于战争前夕加强了战备,波罗的海舰队有效地粉碎了敌人的突然袭击。后来,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入苏联内地,舰队的驻泊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不得不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作战。法西斯德国统帅部力图在空军支持下用陆军部队攻占列宁格勒,不打算在波罗的海进行大规模的战役。因此,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任务从开战之日起就不是像预期的那样对敌海军作战,而是保卫可能被敌军从陆上夺取的海军基地和沿岸地域,以及先后支持西北方面军、北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1941年,波罗的海舰队在几个被隔绝的方向上,一直在敌人掌握制空权而触雷危险又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作战。波罗的海舰队不得不一面保卫前进基地和积极袭扰敌人在波罗的海的海上交通线,一面保护喀琅施塔得经塔林、汉科至蒙海峡这一全程都处在敌军侧击之下的极为脆弱的交道线。与此同时,波罗的海舰队还派出了兵力和兵器保卫列宁格勒。楚德湖、拉多加湖、奥涅加湖等区舰队以及伊尔门湖舰艇支队也是以波罗的海舰队的兵力组建的。波罗的海舰队以坚决的行动保卫了舰队主要基地塔林、蒙海峡群岛和汉科海军基地,从而长期拖住了法西斯德国的大量部队。在列宁格勒接近地作战极其艰难的严峻时刻,舰队驻蒙海峡群岛和汉科的守备部队坚持在敌后英勇奋战,牵制了主要方向上的部分敌军,有力地支持了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舰队的远程轰炸机从萨列马岛上的机场起飞,对柏林实施了最初的几次空袭。波罗的海舰队的飞行员在空袭柏林中表现了高超的军人技能,以E.H.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上校为首的一大批飞行员荣获了苏联英雄称号。波罗的海舰队在陆上战场情况复杂的条件下,组织了驻塔林舰艇突围转移到喀琅施塔得和撤走汉科海军基地兵力的战役,掩护了陆军的战略翼侧,阻止敌舰侵入芬兰湾。舰队积极参加了直接防守列宁格勒的保卫战,固守海域的海上门户,并派出约10万海军官兵加强陆上防御地段,保障列宁格勒方面军部队变更部署,还运送战术登陆部队在敌人翼侧和后方上陆。波罗的海舰队的炮兵是列宁格勒的火力后盾,1943年年底以后一直负责压制炮击列宁格勒的敌方炮兵。舰队的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舰炮和海岸炮兵部积极参加了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历次进攻战役。舰队所属的拉多加湖区舰队保障了拉多加湖上的运输畅通无阻。舰队的潜艇突破敌人的反潜防御,在敌交通线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波罗的海舰队最先用以鱼雷机进行巡航飞行的战法及对敌运输船和军舰从空中实施鱼雷攻击的战术,积极参加了列宁格勒1943年突破封锁的战役、1944年粉碎封锁的战役、维堡战役(1944)、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1944)和蒙海峡群岛登陆战役(1944)。波罗的海舰队破坏海上交通线的活动,对粉碎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东波美拉尼亚一带的法西斯德军起了促进作用。舰队官兵在战都中英勇善战、坚韧不拨。党政工作的针对性强和人员的精神战斗素质高是舰队灾敌制胜的决定因素之一。舰队的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和海岸炮兵在1941-1945年期间共击沉敌战斗舰艇和船只581艘,运输船只624艘,总排水量约 160万吨,有10万多名军人荣获勋章和奖章,137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