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邹市明二番战难胜不如退役?
2.7月28日冉莹颖是如何声援邹市明的呢?
3.打败邹市明的日本拳手曾经也是个“外卖小哥”吗?
4.邹市明为什么会输给一个每天仅仅训练两三个小时的木村翔
为什么说邹市明二番战难胜不如退役?
邹市明眼睛受伤的消息,是在12月21号传开的,木村翔首场卫冕战时间是12月31号,前后就差10天时间,这真的太巧了,就让很多拳迷产生误会,认为邹市明是害怕了,如果木村翔卫冕战能赢,就意味着必须打二番战,邹市明放出眼睛有伤的消息,就是双保险,可以选择退役不打。打了如果输了,也是因为眼睛受伤的问题,这样的套路,只能越炒越黑。
12月31号木村翔的卫冕战,没有让人失望,他不是个软柿子,前WBC世界冠军五十岚俊幸,体能也不如木村翔,年龄也不如他年轻,只抗了9个回合,邹市明抗了11个回合,同样的命运,被木村翔tko,木村翔保住了刚到手的wbo金腰带。
邹市明和木村翔的比赛,也是体能不足,在前10个回合,邹市明点数有优势,结果在11个回合被tko。木村翔更年轻,体能很好,非常充沛,而且有重拳,邹市明是海盗式打法,蜻蜓点水,虽然打中了很多拳,感觉是挠痒痒,没什么效果。
木村翔金腰带卫冕战获胜,邹市明必须要打二番战了,不过拳击专家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邹市明团队会为此付出代价,邹市明年龄偏大,缺少重拳,目前眼伤复发,和木村翔打二番战,胜率不足三成,再打是自取其辱,现在退役,还可以明哲保身。
年岁不饶人,谁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7月28日冉莹颖是如何声援邹市明的呢?
7月28日,世界职业拳击头衔卫冕战,中国唯一的现役世界职业拳击冠军邹市明,接受来自日本的木村翔的挑战。
对这次邹市明的首次卫冕战,随日本团队前来采访的日本一位拳击自由撰稿人说,对邹市明最近的训练与状态不是很了解,如果邹市明的状态有他前两场比赛表现得那么好,那么木村翔对邹市明的胜率最多也只有一成,而井冈一翔对邹市明的胜率可以达到六成。
双方打到第十一个回合,邹市明被木村翔击倒,丢掉WBO世界112磅金腰带。看到丈夫输的那一刻,冉莹颖表情完全凝固,说不出话。赛后,邹市明哭着演讲,冉莹颖也上台安慰。深夜,冉莹颖在微博再次表白老公,称邹市明是永远的英雄。
冉莹颖在微博发了一张图,邹市明带着笑容,但看得出满脸疲惫,似乎两人是在回家的路上。她写道:“明哥说:虽然输了比赛,但是赢得了大家对中国拳击的关注!我说:没有永远的冠军!但是有永远的英雄!致敬我永远的英雄中国拳击,一定会越走越好!”
打败邹市明的日本拳手曾经也是个“外卖小哥”吗?
7月28日晚,在WBO世界拳王卫冕战上,邹市明输给日本选手木村翔,丢了金腰带。
赛后,他在直播里动情哭泣,说:我已经拿了金腰带,拿了奥运冠军,我可以把它锁在家里。为什么还要来比赛。因为我们很多拳击手,打了拳击没有被关注。
邹市明输了,但是他值得尊敬。他的对手,是木村翔。这是邹市明发起的WBO世界拳王卫冕战,主办方就是他年初刚刚成立的邹轩体育公司。
木村翔有哪些故事呢?
木村翔看上去完全不一样。当他听说这场比赛将全网直播时,就直接问记者,“在日本也能看吗?我的家人还没有在手机上看过我的比赛呢!” 木村没有专门的经纪团队。这次随行的,只有三个工作人员和他弟弟。
中日拳击赛,这个噱头很足。赛前新闻发布会上,木村翔刚一出现,就被翻译和工作人员围了起来,数十个架着长脚的摄像机,各式各样的话筒麦标,从各个方向涌来。
来中国前,木村翔信心满满,说自己作为挑战者,精神和状态都比邹市明好。他还谈到了日本拳击相比中国拳击的巨大优势。日本职业拳击历史更长,培养出了11个世界冠军,在日本教授拳击的地方也很多,对拳击技术各个层面的划分更加细致。
邹市明为什么会输给一个每天仅仅训练两三个小时的木村翔
首先木村翔是有拳王水平的优秀选手,兼职和训练时间并不能说明木村翔水平不高。实际上他的拳击技术是比不上邹市明的,但身体素质,抗击打,战意都超越了邹市明。
第二,体制训练是按照奥运拳击规则挑选种子,和职业拳击规则的区别就是短跑和长跑的区别。要求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相差非常大。这就会产生几种结果。奥运拳击优秀的选手不适应12回合职业拳击。奥运拳击不出彩的身体素质出众的选手,打12回合拳击非常牛。奥运拳击优秀的选手,身体素质也好,打12回合拳击无疑在几场比赛内挑战拳王。
奥运拳击比的是拳击技术,拳商。完全去掉了体能因素。职业拳击体能的重要性可能要高于拳击技术了。
而邹市明的拳击技术风格去打职业拳击是非常艰难的,当年退役转打职业没几个人看好他,实际上也是这样,他基本要打满12回合。这种打法稍微随年龄增长导致体能下降,就打不动了。
奥运拳击手转职业最难攻克的就是重拳和铁下巴,因为奥运拳击的比赛是拿分制,假如奔着ko对手去远不如老老实实打点吃分来的实在。
奥运拳击手在常年没有ko或者被ko的情况下主要练的是技术,在身体抗击打方面不强,所以导致他们的下巴特别脆。职业拳击手几乎每次训练都要练脖子,只有长年累月练出来的脖子才抗打,你可以去看一下泰森的背面照,脖子几乎都要和头那么粗了,对于职业的拳击手来说一般是脖子越短越好这样抗打。
奥运拳击其实和职业技术水平差不多,差距就是提现在身体素质和抗击打上。
奥运冠军出生的拳击手也有很厉害的,比如说约书亚,三个世界拳王腰带全胜战绩,除了一场比赛没有ko对手其他全部ko获胜。
事实上职业拳击手技术达到高水平之后主要就是练身体素质了,木村翔两三个小时的训练主要练身体素质够了,比赛前大家都知道木村翔想靠技术打赢皱市明的几率几乎为零,唯一的优势就是对职业拳台规则的熟悉和出色的抗击打能力。
兼职拳击手确实很正常,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对于体制之外的拳击手来说,想靠拳击养活自己很难,所以在每天三四个小时的训练以外做做兼职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