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了多大不适合打篮球了?
2.穆铁柱的身高多少?他是因为什么去世的?
3.中国男篮为什么叫CBA
4.巩晓彬的球星轶事
过了多大不适合打篮球了?
篮球,是一项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的运动,这项运动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篮球,这是一个能够强身健体的运动,是一个团队性的运动,有的人会说,我年龄大了,就不能打篮球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一个错误,篮球是没有年龄的限制的,只要你爱这项运动,不管年龄的大小,这都是没有关系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打篮球能够帮助他们强身健体,能够帮助他们长个头,让他们在打篮球的过程中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能够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能够让他们从小培育起体育竞争意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纠纷的途径,这是一种很困难的能力,打篮球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这些能力,篮球这个团体活动,能够让小孩子们不会落伍,能够让他们知道团队的重要性。 对于青年人说,篮球是他们发泄和挥汗如雨的方式,当自己遇到问题有的时候无法解决的时候,去篮球场上打一场球,让自己的身体变得疲惫,放空自己的头脑,就在一场篮球结束后,往往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就像生活中,往往有的时候你会和你的朋友发生一些纠纷,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遇到问题每个人都不愿意妥协,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都不会认输,但是,当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篮球场上打上一场球,在球场上,传个球给你的小伙伴,他就会回应你,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 在篮球场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当我们人到中年的时候,有的时候身体在生活的摧残下,身体会变得发福,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在篮球场上出现,以为自己再也不能够打球了,只要自己放开偏见,拿上球,带上自己的孩子,去篮球场上,打打篮球,不仅仅能够加深你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你被岁月摧残的身体,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能够得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就是球场上的那些老大爷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不会再用身体去冲击内线,他们会让般精准的投篮让你刮目相看,这也许是真些大爷们晚年唯一的遇到活动了,只要在不伤到身体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 所以说,没有什么时候是不能打球,人的一生都应该用来放纵,所以我们一刻也不会当下手中的篮球。穆铁柱的身高多少?他是因为什么去世的?
没有人否认穆铁柱在中国体育和篮球界的地位退役,这个大中锋曾经被认为是亚洲最好的篮球中锋之一。像姚明这样地位高贵的人,在他面前只是晚辈和弟弟。后来,姚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他只能仰望穆铁柱,那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峰。
著名篮球解说员张卫平曾经说过,穆铁柱是最佳传球中锋。身高2.28米、单场得分80分、被姚明视为偶像的穆铁柱出生于河北穆·朱铁所有这些都是对穆铁柱的由衷钦佩。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穆带领中国男篮在1978年亚运会赢得男篮冠军,并带领中国队在亚锦赛上实现了三连冠。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身高2米28的穆一场比赛就拿下了80分,这是年轻一代无法企及的。张卫平穆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山东省东明县,才被山东体委发现在市场上卖鸡。
而刚刚接触篮球的穆,因为运动基础差,在不久的将来被“遣返”。最后,珍惜人才的国家体委对他进行了田径训练,然后逐渐成为一名正规的篮球运动员。穆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土改期间,他家被划为“地主”,不得不乞讨为生。七岁那年,一家人流浪到山西,住在一个快要坍塌的山洞里,忍饥挨饿。然而,出于某种原因,穆铁柱变得疯狂起来。16岁时,他是一个两米多高的大个子。他终于长到了2.28米,比姚明还高。渴望水稻长到2.28米的“篮球巨人”穆诞生了穆为了吃饱,投奔新疆边境的妹妹,开着生产建设兵团运输班的驴车,负责把粪便拉到地上,把粮食送到团部。穆回老家探亲。
县体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向他建议:“这么高的人适合打篮球,而且有正式的职业,衣食无忧,工资待遇全优于赶驴。”但是,他从未接受过体育训练,也从未接触过篮球。山东运动队不接受他。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湖北省黄石市体委主任余邦基,并邀请他加入黄石业余篮球队。在随后的三年里,在的悉心指导下,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穆·铁柱聪明、勤奋、坚韧。他每天跑一万多米,他的绝对身高优势很快成为球队的中流砥柱。他正式参军,加入济南篮球队。一年后,他入选八一男篮。穆铁柱场均至少30分,最出名的是对阵苏州城队。他单场砍下80分,震惊全场。
中国男篮为什么叫CBA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国篮球协会成立于1956年6月,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缩写为“CBA”。 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 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项目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
巩晓彬的球星轶事
差一点成了足球明星
谁都知道巩晓彬出生在篮球世家,父母和他自己都是篮球明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不是一位教男人踢球的教练非常偶然地去教女人踢球了,巩晓彬赖以成名的那个皮球,大概就不会是那种深咖啡色加黑色条纹的篮球,而是黑白相间的足球了。而且,山东足球队和国家足球队主力中锋的位置,可能便轮不到宿茂臻去一坐那么多年。应该说,这也是巩晓彬与其他所有的篮球明星和足球明星不一样的地方,很有戏剧性。
关于巩晓彬差一点成了足球明星的故事,他的父亲巩宜彭——巩晓彬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个男人——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巩宜彭是山东淄博桓台人,1942年10月19日生,身高1米86。如今这个身高要当专业篮球运动员,恐怕没有哪个教练会不摇头而光点头的,不过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会儿,1米86的大个子如果不打球,要被人家说成是瞎了材料。 巩晓彬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巩宜彭从农村到济南读书,那时正是“大炼钢铁”的年代,济南体校成立篮球队,到济南三中选队员,在同龄人里,身材高大的巩宜彭被相中,于是他就进了体校篮球队。对进省城一心求学的巩宜彭来说,这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转折,也是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关键性转折。1961年,他从济南体校队一跃进入山东男篮一队,这一呆就是17年。他与山东男篮,还有儿子巩晓彬与山东男篮和中国篮球的缘份,也就由此开始。在山东男篮,巩宜彭由替补到主力,由队员到1975年退役后当教练。1987年,他作为助理教练辅佐主教练乔万林率山东男篮参加全运会;1988年,他作为主教练率山东队参加全国篮球联赛。
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那时候运动员与同行结姻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篮排球这样的项目,身高马大,除了同行,选择的余地还真不多。于是,巩宜彭顺理成章地与一个院儿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山东女篮名将高勤芳——巩晓彬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女人——走到了一起。高勤芳是山东威海荣城人,1942年5月6日生,身高1米80。她1959年从烟台体校队调入山东女篮一队,比巩宜彭更值得夸耀的是,她还曾经是国家女篮的一员。高勤芳1976年退役,也曾做过山东女篮的教练——当然,就做教练的资历和成绩来说,巩宜彭又应排在妻子的前面。
1967年,这两位山东篮球的宿将共结连理。1968年,两人的爱情有了结晶,体重达7斤6两的大胖小子出世了,夫妻两人给他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巩晓彬。
晓彬一出生就比较大,和他同龄的孩子相比,无论身高、体重,他明显受益于父母的遗传,颇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上小学的时候,在山师附小,他和老师的身高差不多。 巩宜彭回忆说,那时济南市体委有一个老师叫王可畏,王老师受市业余体校的指派,负责小学体育。“当时他找到我,说晓彬长得比较高大,让他踢球吧!可我想,离开体育我们就不能吃饭了?从内心讲,我想让他读书。只是,王老师在体校时也是我的老师,没法驳他的面子,练就练吧。当时我说,除了守门员之外,其他位置都可以练。因为那时一个是心疼孩子,再一个是守门员跑动比较少,晓彬比较胖,练守门员瘦不下来。”
人生有时候就是阴差阳错的。假如陈士仪没有去女足,把巩晓彬硬留在足球圈里,可能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陈士仪是挖掘和打造新人的高手,山东许多著名球员均曾从师于他,巩晓彬若一直跟着他和已病故的另一位三队教练孙广聚练下去,出人头地的概率会非常之高。而且,巩晓彬从小就被中国足坛名宿、足协实力派人物陈成达相中,后来国内又有一些著名的教练和球队相中了他,以其突出的悟性和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巩晓彬进入国青、国奥和国足并挑起大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