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工业大学篮球队队员名单
2.广东工业大学的陈国豪联赛场均18+5,日后他有望进CBA吗?
3.广东男篮比赛时间表
4.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新生开学入学须知指南和报到时间
广东工业大学篮球队队员名单
广东工业大学篮球队队员名单为:陈国豪、高宇锋、卢健豪、周泽源、邵炜昀、郭枭灿、陈威慈、曾煜成、崔俊超、张济洲、钟国兴、杜泳彬、刘康能、黄宇财、韩强。
1、陈国豪(1999年,201cm,大前锋,广东揭阳,大四)。陈国豪依旧是这支球队的绝对核心,东南赛区小组赛的强度也许还不如陈国豪老家村赛的强度。今年对于陈国豪来说,除了要带领球队争冠,CBA选秀也是他的一项重任了。
2、高宇锋(1998年,188cm,得分后卫,广东中山,研究生)。随着刘康能赛季报销,沙溪科比高宇锋的责任就更大了,希望在退役季能打出一个好成绩吧。
3、卢健豪(2000年,190cm,小前锋,广东东莞,研究生)。CUBAL最好的射手之一,本赛季结束后或许会试水CBA选秀。
4、周泽源(2000年,196cm,大前锋,广东东莞,大四)。已经逐步成为广工主力大前锋,有点小任骏飞的感觉,他是陈国豪内线最大的帮手。
5、邵炜昀(2001年,188cm,组织后卫,广东东莞,大四)。随着宋艺朗的退役,邵炜昀成功顶上主控的位置,188cm的身高在大学联赛算是高控卫了,再磨炼一年也许可以试水一下CBA选秀。
6、郭枭灿(2000年,185cm,得分后卫,广东深圳,大四)。广工男篮替补后卫之一,有着超强的得分能力。
7、陈威慈(2003年,180cm,组织后卫,广东东莞,大二)。上赛季作为球队唯一一名新秀,本赛季已经成为替补控卫。
8、曾煜成(2001年,186cm,得分后卫,广东河源,大三)。替补席上的重要火力,接替受伤的刘康能成为球队第六人。
9、崔俊超(2001年,195cm,大前锋,吉林,大三)。球队内线的重要替补球员,本赛季也是进步较大。
10、张济洲(2001年,198cm,大前锋,山西,大三)。作为为数不多的北方生源球员,今年也逐步打进轮换,争取为陈国豪分担更多压力。
11、钟国兴(2003年,190cm,得分后卫,海南,大二)。钟国兴算是本赛季广工的最大亮点了,身高190cm左右,招生的时候报的位置是大前锋,没想到练成了3分精准的得分后卫,成为后场重要轮换一员。
12、杜泳彬(2003年,176cm,组织后卫,广东广州,大一)。目前球队唯一能进大名单的大一新生,曾经也是高中联赛明星球员,要是能再长高点就完美了。
13、刘康能(2000年,189cm,小前锋,广东揭阳,大四)。刘康能已经确定赛季报销,这是广工这赛季最大的打击了。
14、黄宇财(2004年,184cm,得分后卫,广东茂名,大一)。黄宇财是非常出色的一名得分手,下赛季随着高宇锋和卢健豪的退役,他将会获得更多机会。
15、韩强(2002年,201cm,中锋,山东,大一)。韩强是非常难得的内线球员,由于实力问题,本赛季只能作为球队后备球员了。
球队发展:
2022年7月31日晚,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男篮一级联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落幕,广东工业大学的队员们在赛场上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竭力奋战到最后一秒,最终以86:89惜败清华大学斩获全国总决赛亚军!这也刷新了广工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的最佳成绩历史纪录。
赛后,远在外国的杜锋第一时间发来祝贺与鼓励——“虽然我身在外国,但是广工的小伙子们在CUBA全国总决赛的表现我一直在关注。
恭喜你们顽强拼搏、赛出实力,获得优异成绩!”一众篮球明星校友的光环照亮着每一位学子的漫漫长路,广工学子也正在延续着前辈们留下的荣光。
广东工业大学的陈国豪联赛场均18+5,日后他有望进CBA吗?
前不久,广东省联赛决赛结束,东莞三狼体育以-65大胜河源坚基集团,拿到了一波6连冠。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这一场广东省赛中,三狼体育队内一位叫做陈国豪的球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决赛他13中6拿到了16分7篮板2盖帽,拿到了最后的MVP。
今年,陈国豪只有21岁,但是他在GDBA联赛中就已经是超巨一样的存在,拿到了3次总冠军以及1次MVP,在就读于东莞四中的时候,他就被外界称作是“广东最强高中生”。随着CBA制度的改革,其实越来越多的CUBA球员以及其他联赛球员获得了更大的关注,今年张宁与祝铭震就是CUBA球员,所以这也会让陈国豪有着一定机会在CBA亮相。
在今年广东省赛的7场比赛中,陈国豪随队参加了7场比赛,场均可以拿到17.9分5.1篮板,命中率高达61.7%,是一位很出色的得分手。在去年高中毕业之后,陈国豪进入了广东工业大学,这是一所篮球名校。去年在面对汕头大学的两场比赛中,陈国豪场均可以拿到35.5分10.5篮板,风头完全是盖过了今年CBA选秀大会的第四顺位球员朱松玮。
在今年全国赛开打之后,陈国豪依然保持着很火热的状态,场均可以拿到19.4分5.8篮板4,4盖帽,拿到了联赛的盖帽王!值得一提的就是,陈国豪不仅是得分出色,身体素质也十分劲爆,如果不是这一次广东工业大学自己“作死”的话,或许他们可以在这一次全国赛走得更远,陈国豪也会被更多人所认知。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可以在CBA球场上看到这一位出色的球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广东男篮比赛时间表
广东男篮比赛时间表如下:
2022广东男子篮球联赛合共94场比赛,横跨9个以上赛区城市。河源、恩平、肇庆、湛江、茂名、清远、肇庆、韶关、深圳,希望更多地方球迷感受广东民间最强联赛的气氛。
2022年是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举办的第8个年头,本次赛事汇集了全省21个地级市外加佛山市顺德区共22支队伍352名运动员,继续实现对省域范围的全覆盖。
常规赛将用分区分组巡回赛制,总决赛预计以主客场制的方式进行。本届联赛共将进行94场比赛,总冠军将在8月13日产生。
今年5月21日,珠江啤酒2021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于茂名电白拉开帷幕。随后,为配合广东省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保证参赛人员及观众身体健康,省联赛已停办两个多月。根据目前各方面的协调和安排,广东省篮协已经为复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条件下,2021广东省男篮联赛将于7月24日复赛。同时为了配合全运会比赛安排,广东省篮协现决定对比赛赛制作修改。
复赛后,小组赛剩余四轮以及第二阶段的全部比赛,都将以赛会制的形式在七月底举行。这一部分比赛将先后在英德、顺德、恩平三个赛区展开。小组赛时,每天共有9场比赛上演。
八强及排位赛将于八月进行,赛事将用周末双赛、两回合制的方式举行。相关比赛将在恩平、顺德、英德三个赛区举办。
而季军争夺战和最后的决赛,主办方目前拟定用主客场的方式进行。如果决赛对阵双方都有条件承办主场比赛,则冠军争夺战将在9月11日和13日分别在各自主场进行两回合比赛。
如果有一方没有承办条件,则两场比赛都将在另一方的主场进行;如果双方都没有承办条件,则由广东省篮协指定某一赛区承办两场比赛,比赛时间不变。
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新生开学入学须知指南和报到时间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总面积3348亩,拥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大学城校园突出工科特色,多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设多个协同创新科研平台。东风路校区突出艺术创意和社工服务氛围的营造,建设设计创意园和成果展示馆。龙洞校区突出管理学与理学氛围的营造,打造环境优美、恬静怡人的花园式校园。
目前,学校共设有19个学院,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11个学科教授评审权,3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7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有工程硕士(17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83个本科专业,自起,所有本科专业均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机械、信息、材料、化工四个学科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以来,工程学科位居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
学校提出“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培英育才”以及团队平台重大成果培育等重大战略。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0多人,副高级职称700多人。2011年以来,学校已引进“*”特聘教授百余名和2名学院院长。其中“*”2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教授10人、”青年千人”教授8人、国家“优青”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广东省“珠江学者”8人、广东省“杰青”8人等,同时还聘有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已组建并入选广东省“创新团队”4个。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证。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5000余人,本科生41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港澳台生和外国留学生,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把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不懈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校科研经费达到6.2亿元。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中心19个,牵头或参与组建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56个,省级国际合作平台2个,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基地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我校牵头组建的“广东3C电子产品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还建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学校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学校正努力在精密装备、IC设计、工业设计、制药、软物质等领域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
学校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3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办学条件良好,现有计算机12956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6.5747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43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藏书369.3万册、电子图书11579GB,并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使用范围。学校从学生成才观的理念转变抓起,探索性实施了“重基础、强能力、多样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改革,着力探索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于产学研全程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思路,同时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纳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之中。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进以“学科为主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促进学科和团队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合作平台,对接国际一流技术,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学校先后与国(境)外13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合作科研、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等多方位合作,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进入国际前沿,为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提供良好平台。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学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得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交叉创新奖,以总分330分排所有参赛高校第5位,捧得全国挑战杯“优胜杯”,并获得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承办权。,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中,获金奖11项,名列全省第一;在“创青春”国赛中,总分全国第6名,排名全国非985高校第1名,捧得“优胜杯”,创造了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刷新了我校参加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的获奖层次和整体成绩的记录。,学校承办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在大赛中荣获2项特等奖(全国仅38项)、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1项累进创新奖,以团体总分420分捧得“优胜杯”,团体总分排全国高校第二、广东高校第一,创造了我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暨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广工大FSAE车队获得营销报告第一名、成本报告第五名、高速避障第四名、耐久赛第二名和总成绩第四名的佳绩;1名学生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学校篮球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大超联赛总冠军,2011年荣获第八届亚洲大学篮球锦标赛冠军等;学生舞蹈节目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
学校,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牢记使命、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奋力前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更新: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