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vs巴拿马-苏格兰vs北马其顿

tamoadmin

1.荒野求生都有那几集?

2.揭开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之谜

3.中国十大国酒

4.世界杯参赛规则及参赛国要符合什么条件

荒野求生都有那几集?

苏格兰vs巴拿马-苏格兰vs北马其顿

一共有六季

第一季

1. 洛基山脉(试点集) 美国蒙大拿 (2006年10月27日)

2. 莫阿布沙漠 美国犹他州 (2006年11月10日)

3. 哥斯达黎加雨林 哥斯达黎加 (2006年11月17日)

4. 阿尔卑斯山脉 法国 (2006年11月24日)

5. 阿拉斯加山脉 美国阿拉斯加 (2006年11月28日)

6. 启劳亚(基拉韦亚)火山 美国夏威夷 (2006年12月1日)

7. 内华达山脉 美国内华达、加利福尼亚 (2006年12月8日)

8. 非洲草原 肯尼亚北部 (2006年12月15日)

9. 太平洋无人荒岛 美国夏威夷 (2006年12月29日)

第二季

1. 大沼泽地 美国佛罗里达州 (2007年6月15日)

2. 冰岛 冰岛 (2007年6月22日)

3. 铜谷 墨西哥 (2007年6月29日)

4. 金伯利 澳大利亚西部 (2007年7月6日)

5. 亚马逊雨林 厄瓜多尔 (2007年7月13日)

6. 苏格兰 英国苏格兰 (2007年7月20日)

第三季

1. 撒哈拉沙漠 摩洛哥 (2007年11月9日)

2. 沙漠幸存者 摩洛哥 (2007年11月16日)

3. 巴拿马 巴拿马 (2007年11月23日)

4. 丛林 巴拿马 (2007年11月30日)

5. 巴塔哥尼亚 阿根廷 (2007年12月7日)

6. 安第斯冒险 阿根廷 (2007年12月14日)

7. 贝尔野外饮食(特别版) —— (2007年12月21日)

第四季

1. 赞比亚 赞比亚 (2008年5月2日)

2.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 (2008年5月9日)

3. 火山带Pt.1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2008年5月16日)

4. 火山带Pt.2 印度尼西亚巴尼亚群岛 (2008年5月23日)

5. 西伯利亚Pt.1 俄罗斯西伯利亚 (2008年5月30日)

6. 西伯利亚Pt.2 俄罗斯西伯利亚 (2008年6月6日)

第五季

1. 巴哈沙漠 墨西哥巴哈加利福尼亚 (2008年8月6日)

2. 美国南部荒野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2008年8月27日)

3. 爱尔兰西海岸 爱尔兰 (2008年9月3日)

4. 南达科他州 美国南达科他 (2008年9月10日)

5. 贝尔的精华(特别版) —— (2008年9月17日)

6. 伯利兹丛林 伯利兹 (2009年1月12日)

7. 育空 加拿大 (2009年1月19日)

8. 地狱谷 美国俄勒冈州 (2009年1月26日)

9. 多米尼加台风季 多米尼加 (2009年2月2日)

10.土耳其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 (2009年2月9日)

11.罗马尼亚山区 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 (2009年2月16日)

12.超强指南Pt.1(特别版) —— (2009年2月23日)

第六季

1. 威尔法洛特集(特别版) 瑞典 (2009年6月2日)

2. 北极圈急冻荒原 北极 (2009年8月12日)

3. 亚拉巴马沼泽 美国阿拉巴马州 (2009年8月19日)

4. 越南 越南 (2009年8月26日)

5. 奇瓦瓦沙漠 美国德克萨斯 (2009年9月2日)

6. 阿拉斯加 美国阿拉斯加 (2009年9月9日)

7. 超强指南Pt.2(特别版) —— (2009年9月16日)

8. 太平洋岛屿 巴拿马西太平洋 (2010年1月6日)

9. 中国 中国海南 (2010年1月13日)

10.天空之国 美国蒙大拿 (2010年1月20日)

11.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 (2010年1月27日)

12.荒城求生 波罗的海沿岸废弃城市 (2010年2月3日)

13.摄影小组的秘技(特别版) —— (2010年2月10日)

14.北非撒哈拉沙漠(新) 非洲北部 (2010年2月17日)

15.贝尔的25大经典瞬间(特别版) —— (2010年6月19日)

16.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 (2010年8月11日)

17.澳洲北部 澳大利亚 (2010年8月18日)

18.落基山脉(新) 加拿大 (2010年8月25日)

19.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 (2010年9月1日)

20.Fan vs. Wild(特别版) —— (2010年9月8日)

21.极端沙漠 北非撒哈拉沙漠 (2010年9月15日)

22.摄影团队(特别版) —— (2010年9月22日)

揭开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之谜

?揭开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之谜

 1707年对英格兰和苏格兰而言,是意义极为深远的一年。这一年,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达成了完全合并,从数百年纷争的刀光剑影中诞生出崭新的大不列颠王国。

 大不列颠王国的诞生

 在此之前,同处一岛的苏格兰和英格兰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沿袭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彼此之间龃龉不断,以致兵戎相见。实力强大的英格兰妄想用武力统一不列颠岛;实力稍逊的苏格兰则多次与英格兰的宿敌法国结成盟友,遏制英格兰的扩张野心。

 1296年,英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趁苏格兰内乱兴兵来犯,大肆掳掠。苏格兰人不堪受辱,奋起抗争,其间涌现出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与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1314年苏格兰军队在班诺克本(Bannockburn)一役中大败英军,取得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苏格兰人用鲜血赢得了独立与自由,此次胜利的荣耀也长久留在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记忆之中,同时烙下的还有对独立的珍视和对英格兰人的深重敌意。

 1603年,英格兰?童贞女王?伊丽莎白(Elizabeth I)亡故,将王位传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加冕为英格兰国王James I),两国实现了王位的联合,关系发生戏剧性改变。从此,两国共戴一君,但各自拥有议会与枢密院,在政治、宗教、法律、经济等方面都保持独立地位,依旧互相提防,貌合神离。查理一世(Charles I)在位期间曾试图统一两国教会,在苏格兰推行英格兰国教会的新祈祷书,结果却激起了苏格兰长老会派(Pre *** yterian)领导的大反叛,最终诱发了英格兰内战。

 其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用军事手段征服了苏格兰,却只能让苏格兰人的独立诉求和民族感情愈加强烈。1660年查理二世(Charles II)复辟后,苏格兰旋即恢复了独立地位。1688?89年,?光荣革命?爆发,詹姆斯二世(James II,苏格兰的James VII)被废黜,玛丽和奥伦治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被英格兰议会拥立为君,苏格兰议会权衡利弊之后也对此表示了认可,两国依旧维系着王位联合的状态,直至1707年合并的完成。

 合并对两国而言都有着深远影响?合并终结了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存在的历史,为日后的苏格兰社会埋下了沧桑剧变的;合并使英格兰消除了北部边界的安全隐患,杜绝了国外势力插手不列颠岛内事务的任何可能?可以说,此后煊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也正是建立在1707年合并的牢固基石之上。

 耐人寻味的是,这次合并的完成远非你情我愿,恰恰相反,合并一度遭到了苏格兰社会的激烈反对。可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苏格兰议会却最终力排众议,推动了合并顺利完成。

 一直以来,1707年合并问题都是史家讨论的焦点,对于苏格兰方面同意合并的动机也是众说纷纭。综观合并前夕的苏格兰,笔者认为,当时的苏格兰国民经济体系已摇摇欲坠,经济问题乃是苏格兰人面对的最迫切、最现实亦是最基本的问题。在推动合并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动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合并是英格兰政治上的必需,是苏格兰经济上的必需。

 下面,笔者即试图还原当时苏格兰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从经济视角论述这一历史的来龙去脉。

 苏格兰经贸发展的困境

 十七世纪中期的苏格兰经历了英格兰的残酷征服,经济凋敝,满目疮痍,被克伦威尔形容为?一个破败不堪的国家?。复辟使苏格兰恢复了独立,经济也有所恢复,一度迎来了短暂繁荣。但苏格兰国小寡民,地域发展又极不均衡,整体经济实力远逊于英、荷、法等国。在剧烈变动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苏格兰的繁荣昙花一现,很快便走向了终结。

 十七世纪后期,重商主义开始在西欧各国普遍流行。法国、英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等苏格兰的贸易伙伴,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苏格兰丝毫不占优势:苏格兰的出口商品以羊毛、盐、煤炭、小麦、亚麻、鱼类、牲畜等农矿业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又无法取有效措施反击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利益。苏格兰国内市场规模不大,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贸易,可此时各国市场严密的保护政策却让苏格兰人望而兴叹。

 国外市场逐步萎缩,殖民地市场又毫无斩获,复辟之后,一直将苏格兰视作政治隐患和经济对手的英格兰将其列入了《航海条例》(Nigation Act)的限制之中。航海条例是英格兰 *** 针对海上贸易竞争对手而颁布的法令,规定凡是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到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则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条例的目的在于垄断英格兰与海外殖民地贸易。苏格兰人缺乏本国的殖民地,也无法从英格兰获利丰厚的殖民地贸易中分得一杯羹。

 不仅如此,英格兰出于自身利益而参与的诸次战争让苏格兰大受其苦。三次?英荷战争?满足了英格兰人的利益,却严重违背苏格兰人的意愿,让苏格兰失去了他们最好的贸易伙伴。威廉三世即位之后,战争更是层出不穷。1688?1707年的19年间,苏格兰仅有5年处于和平时期。1689?16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卷入了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701年开始,苏格兰又被拖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对抗法国。

 英法之间的战争给苏格兰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法国 *** 限制苏格兰商品进口,使苏格兰在这个传统市场上丧失了大部分份额;英格兰海军巡行在苏格兰港口,阻止对法贸易;更为严重的是,法国私掠船频繁肆虐于主要的商业航线,苏格兰缺乏海军,又得不到英格兰海军的保护,商船屡受洗劫。

 森严的贸易壁垒和连绵的战争使得苏格兰商业遭受了重大打击,也让苏格兰的经济发展之路变得举步维艰。

 祸不单行,十七世纪末期,苏格兰又遭受了始料未及的大饥荒。从1695年至1699年,气候的反常使苏格兰粮食产量一落千丈,粮价飞涨,尽管苏格兰 *** 尽力缓解危机,教会也倾力救济,可穷人还是无以果腹,饿殍遍地。苏格兰医学家及文物学家罗伯特?西巴尔德爵士(Sir Robert Sibbald)以悲伤的笔触描述了这次饥荒给苏格兰人带来的灾难:

 有些人倒毙路旁,有的人躺在街道奄奄一息,穷困的婴儿嗷嗷待哺,但母亲们干瘪的 *** 再也无法喂饱他们。每个人都能从各地的穷人脸上看到死亡,他们形同枯槁,气若游丝,如果不加以照顾,死神随时都会带走他们?有的人甚至吃那些病死的动物,这可能给他们带来瘟疫?

 饥荒使得苏格兰的人口减少了约15%。为了缓解粮食危机,苏格兰 *** 不断进口粮食,造成了硬通货币的大量流失,从而损害了国内的信贷系统,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样的艰难时世中,苏格兰人拓展海外殖民地的也遭到了惨重失败。

 面对欧洲各国森严的贸易壁垒和英格兰紧闭的殖民地大门,苏格兰人一度萌发了开拓本国殖民地的强烈愿望。1695年,苏格兰人成立了?苏格兰对非洲及东、西印度群岛贸易公司?。此后不久,在中美洲地峡殖民的达瑞恩(Darien Scheme)被公司纳。达瑞恩位于现今的巴拿马运河地区,是扼守南北美洲的要道,这一的愿景,是在地峡建立一个殖民地,使其成为连通太平洋贸易圈和大西洋贸易圈的商业中转站。

 确定后,公司开始多方募集资金。但英格兰议会担心该会影响英格兰在殖民贸易体系中的垄断地位,降低国家收入,通过决议撤回了所有的英格兰资本。威廉三世的宫廷对于这项也极为抵触。达瑞恩地区虽是处女地,但其连接了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帝国,西班牙早已将其视为本国所有。威廉三世正忙于与法兰西的战事,急需西班牙为盟友共同对抗路易十四。对于达瑞恩,王室不仅百般阻挠,更颁令禁止英格兰各殖民地当局对苏格兰人施以援手。

 此时的苏格兰人已是孤立无援,他们所怀的仅是满腔热情和无比的勇气。即便如此,1696年春,爱丁堡和格拉斯哥等地的有产阶级还是倾其所有,将大量资金投入这次冒险。1698年7月,苏格兰公司的殖民船队满载着全国的希望起航,次年抵达了目的地并成功建立起定居点,全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可随后,灾难接踵而至:地峡地区丛林茂密,河流纵横,很难开辟出贸易路线。饥饿和猖獗的热带疾病使得定居点的人员死亡率居高不下,西班牙人的进攻和英格兰人的袖手旁观让这次冒险的惨败变得更加无可挽回。1700年,苏格兰公司不得不终止了此次。

 达瑞恩的失败,对苏格兰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系统不啻为致命一击。苏格兰损失了2000人和15万3000镑,约占苏格兰全部流动资本的1/4。(1707年改换货币制度时,苏格兰国内货币总流通量不超过41万1000镑)苏格兰的硬通货币在饥荒时期已经消耗了很多,此次灾难更是让经济走到了崩溃边缘。

 迈向合并之路

 达瑞恩的惨败点燃了苏格兰国内酝酿多年的愤怒火焰。苏格兰各界对现行的联合体制产生了普遍质疑?1603年以来实行的王位联合模式根本没能给苏格兰带来任何益处,只会逐渐扼死相对弱小的苏格兰。此时,就连一贯支持宫廷的人们也开始指责苏格兰所受的不公待遇。爱国者们更是言辞激烈,猛烈抨击1603年以来的联合关系。著名的苏格兰作家、政治家安德鲁?弗莱彻用?一个被仆人所管理的农场,远离了主人的视野?来形容苏格兰的处境?这个著名的比喻在苏格兰各界广为流传,成为当时苏格兰人的共识。

 在同期的英格兰,重新构建两国关系的问题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1700年,玛丽的妹妹安妮公主的最后一个继承人亡故,英格兰王室就此绝嗣。1701年,英格兰议会颁布了《嗣位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安妮过世之后,英格兰王位将由新教的汉诺威(Hanoverian)王室继承,借此避免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后裔卷土重来。但早就对英格兰傲慢独断态度不满的苏格兰议会,却宣布《嗣位法》不适用于苏格兰。

 鉴于詹姆斯二世党人一直在苏格兰有较大影响力,英格兰人担心一旦王位联合模式破裂,一个亲天主教的,亲法国的苏格兰将会出现。至此,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之间的关系面临着重大考验,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1702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方面的代表就完全合并的事宜展开初步磋商,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英格兰人希望达成?一体化合并?,撤销苏格兰议会,苏格兰人则希望达成某种形式的?邦联式?联合,但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703?04年,在强烈的反英情绪推动下,苏格兰议会连续通过针对英格兰的法案,两国关系面临彻底破裂的危险。英格兰方面随即予以严厉反击。1705年3月,英格兰议会通过《外国人法案》(Alien Act),法案规定:苏格兰在当年圣诞节之前必须派出专员与英格兰磋商完全合并事宜,保留王位联合模式亦可,但必须承认汉诺威王室的继承权。否则所有居住在英格兰的苏格兰人将被视为外国人,财产充公。法案还规定禁止苏格兰牲畜、亚麻和煤炭进口,禁止向苏格兰出口羊毛及军事装备;英国护卫舰将阻止苏格兰与法国进行贸易。这与其说这是一个法案,倒不如说这是一份最后通牒,一份 *** 裸的要挟。

 《外国人法案》出台之后,苏格兰各界大为震怒,公众情绪近乎失控。同月,爱丁堡当局公开宣判并处决了英格兰商船沃塞斯特(Wocester)号的格林船长与两名水手,理由是其对苏格兰公司的商船实施海盗行径。沃塞斯特号成为苏格兰人愤怒情绪的一个缩影,也让英格兰 *** 意识到政治目标不能仅靠威吓去完成,为了缓和紧张局势,英格兰于11月撤销了这一法案。

 对苏格兰政治家们而言,英格兰经济制裁的大棒虽然没有落下来,但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丝丝寒意。苏格兰此时的经济状况破败不堪,苏格兰银行刚于1704年破产。如果英格兰实施经济制裁,国家将走到绝路。同年年底,苏格兰议会重新组织了代表团与英格兰商讨合并事宜。

 此时,原本对合并方案持抵触态度的苏格兰议员,其立场也悄然发生了改变。1704年时,还有议员宣称,在议会中找不出10个人赞成英格兰的完全合并方案。可到了1706年底,相当数量的苏格兰议员已经对此心存向往。许多人指责英格兰方面通过 *** 裸的政治贿赂收买了苏格兰的政治精英,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宫廷利用了其高超的政治驾驭技巧。但经济方面的考虑却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议会中的重要人物罗克斯巴勒伯爵(Earl of Roxburgh)在1705年11月的一封信件中写道:?(合并的)目的中,贸易占了很大部分,剩下部分是汉诺威王室,部分是安逸和安全的考虑,其它还有对国民混乱秩序、难耐的贫穷和持久的压抑的厌恶之情另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西菲尔德伯爵(Earl of Seafield)同样没有忘记经济因素我认为和英格兰合并的正面因素如下?英格兰在贸易和其它方面将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这是其它的国家都不能做到的

 由此可见,经济前景是议员们转而支持合并的一个关键原因。需要指明的是,这一赞同动机是公共利益和个人私利的奇怪混合物,很难分清哪些是基于民族发展前景考虑,哪些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议会中有相当多的地主,这些人拥有农场、牧场、盐场和矿山,主要从事农矿业商品的经营。如果完全合并达成,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市场份额,成为首要的获益团体。可如果《外国人法案》付诸实施,他们也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更何况,一些贵族在英格兰还通过联姻或购买手段拥有大片地产。

 但不管哪种考虑占了上风,此时的合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苏格兰议员们都了解这个国家所面临的艰难境遇:如果毫 *** 地维系现存的王位联合模式,苏格兰积贫积弱的状况将得不到一丝缓解;如果施行苏格兰人认可的某种模糊的联邦制,英格兰人照旧会将苏格兰看作潜在的威胁,遏制苏格兰发展;而如果彻底断绝与英格兰的联合关系,英格兰会毫不留情的施加经济制裁甚至武力打击,此时的苏格兰甚至没有财力组建部队来保卫自己,倘若兵戎相见,何以应对?除了接受完全合并,苏格兰政治家们很难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法来维护国家利益。合并固然伤害了苏格兰人的民族感情,但从理性角度看,这却是将国家从贫穷和落后中拯救出来的最好方法。

 1707年1月16日,《合并条约》的全部条款在苏格兰议会大厅以110票赞成、41票反对得到通过。最终通过的《合并条约》共包括25个正式条款及三个附加条款,在这25个条款中,涉及经济方面的多达15条。条款中给予苏格兰人以贸易自由;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取消了关税壁垒;还规定由英格兰拨出资金,作为苏格兰分担英格兰国库债务的补偿,在实际操作中,这笔资金也被用于向在达瑞恩中蒙受经济损失的苏格兰投资者提供补偿。除此而外,条约还包含了在苏格兰征收更轻的税收及每年向苏格兰投资发展工业等内容。

 同年5月1日,《英格兰及苏格兰王国合并条约》正式生效,苏格兰王国和苏格兰议会都成为了逝去的历史。

 二十世纪20年代,现代苏格兰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兴起,二战之后,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在议会中声势日隆,80年代,撒切尔领导的保守党 *** 提出妥协方案,即允许苏格兰拥有地区议会,但是中央 *** 保留取消该议会的权力,被大多数苏格兰地区政党接受。19年,英国就苏格兰地区议会议案举行全民公决,75%的投票者接受妥协方案。次年,英国 *** 公布了苏格兰法案,消失了近三百年的苏格兰议会再次恢复。

 结语

 合并之后,广阔的英格兰市场和其遍及世界的殖民地都向苏格兰人敞开了怀抱。但合并还是经历了痛苦的磨合期,直到政治形势趋于稳定之后,备受期待的展局面才姗姗而来。十八世纪下半叶,苏格兰经济开始了奇迹般的腾飞,1783年之后更是步入了工业革命。同时,苏格兰的知识界萌发了辉煌的?苏格兰启蒙运动?,诞生出亚当-斯密(Adam Smith)、戴维-休谟(Did Hume)等一大批杰出思想家。在这一过程中,英格兰流入的资本、技术、观念功不可没。与英格兰合并的长远利益,直到这时才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苏格兰人面前。

 长久以来,1707年合并一直被苏格兰民族主义者所诟病,但事实是,高涨的民族情绪并不能让苏格兰成为欧洲强国。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初,苏格兰经济正处在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上。

 中世纪以来与欧洲大陆的传统贸易关系已经朽烂;与之相反,苏格兰经济对英格兰的依赖程度却不断提高。至1700年,向英格兰出口牛、羊、亚麻、煤、盐已经成为苏格兰最大宗的出口贸易,约占总出口额的40%。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有扩大与英格兰的贸易往来,参与英格兰的殖民地贸易才能挽救苏格兰经济,才能让苏格兰民族得到繁荣和发展。

?

 1707年议会投票赞成两国合并的那些苏格兰政治家们,是以务实的态度而非偏激的情绪看待摆在面前的这个机遇,尽管饱受非议与攻讦,尽管这一举动的确掺杂有个人私利的成分,但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他们做出的是一个明智而关键的选择。

中国十大国酒

1 ?五粮液

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

2 ?茅台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3 ?国窖1573

泸州老窖特曲于1952年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窖池于1996年被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

4 ?郎酒

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白酒知名品牌,是我国名酒园中的一株新秀。

5 ?剑南春

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现今酒厂建于1951年4月。

6 ?杏花村汾酒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7 ?西凤酒

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的汉族传统名酒,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苏轼咏酒等诸多典故,文化灿烂。

8 ?古井贡酒

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

9竹叶青

竹叶青酒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它以优质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名贵药材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

10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用优质葡萄酿制,参照国际名牌葡萄酒生产工艺,经发酵陈酿而成。酒度12%,糖分1.5%以下。

参考资料:

中国十大名酒-百度百科

世界杯参赛规则及参赛国要符合什么条件

足 球 规 则

11人制足球规则

一.球场

(1)面积:

球场必须是长方形,它的长度,不能超过一百三十码,也不能短于一百码;它的阔超过一百码,也不能短于五十码。(国际比赛

的球场,长度为一百一十码至一百二十码,阔度为七十码至八十码。)无论任何情形,长度必须大于阔度。

(2)界线:

比赛球场必须有清晰的界线,线宽不得超过五英寸(12公分),也不能有V字形的凹沟。两边较长的线,叫做边线;两端较短的线

,叫做端线(或球门线)。 在球场的四角,应各竖一平顶的小旗杆一支,旗竿的高度不得低于五英呎(一公尺五十公分);又在

球场中线的两端外,至少距边线的地方,也应各竖同一式样的旗竿一支。 中线应横过球场,球场的中央应划有清晰的一点,

且应以这一点为圆心,十码为半径,划一圆圈。

(3)球门区域:

在球场两端的端线(球门)上,各距球门柱的地方,向场内划一条长的垂线,使与端线成直角,更划一线将这两条垂线

伸向场内的两端连接,并与端线平行,在此三线与端线以内的地面,名为球门区域。

(4)罚球区域:

在球场两端的端线上,各距球门柱十的地方,向场内划一条十长的垂线,使与端线成直角,更划一线将这两条垂线伸向

场内的两端连接,并与端线平行,在此三线与端线以内的地面,名为罚球区域。 在球门线中央距场内十二码处,各作一清晰的记

号,这就是罚十二码球的罚球点。以每一

罚球点为圆心,十码为半径,在罚球区外划一圆弧。

(5)角球区域:

以每一角旗竿竖立点为圆心,长为半径,在球场内划一个圆的四分之一。

(6)球门:

球门应设在两端线的中央,并须有两根直竖的柱子,上架一横木,两门柱到角旗的距离应相等。

两门柱相距为(从柱的内方量起),横木的下方距地面为八英尺。门柱和横木的宽度应相同。

门柱和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不得超过五英吋(12公分)。 门后可装一网,接连于门柱,横木及

地面,但这网应妥为撑持,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球网可用,黄麻或尼龙线编成,但尼龙化学纤维的绳子,不能比或黄麻编的细小。

国际足协规则小组决议

(1)国际比赛球场最大面积为:长度一一0公尺、宽度公尺。

(2)各国足球协会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面积,布置球场。在举办国际比赛时,必须于赛前,将比赛

地点及球场面积,通知客队的国家足球协会。

(3)国际足球协会规则小组,已同意规则中所用的英制与公制对照如下:

一百三十码……….一百二十公尺

一百二十码……….一百一十公尺

一百一十码……….一百公尺

一百码…………….九十公尺

八十码…………….七十五公尺

七十码…………….六十四公尺

五十码…………….四十五公尺

十…………….十六公尺五十公分

十二码…………….十一公尺

十码……………….九公尺十五公分

……………….七公尺三十二公分

……………….五公尺五十公分

……………….一公尺

八英尺…………….二公尺四十四公分

五英尺…………….一公尺五十公分

二十八英寸……….七十一公分

二十七英寸……….六十八公分

五英寸…………….十二公分

四分之三英寸…….一点九公分

二分之一英寸…….一点二七公分

八分之三英寸…….一公分

(4)端线的宽度,应和球门柱及横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门柱内外边的 线应是一样宽。

(5)为了划球门区域及罚球区域,在端线上量的及十的距离, 必须从球门柱的内方量起。

(6)球场的面积,包括场内各区域界线的宽度在内。

(7)所有的比赛,应依照足球规则供给标准设备,特别是国际比赛,尤应注意皮球的圆周及其它设

施。若有不合标准的设备,必须向国际足球总会报告。

(8)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的球赛,如困横木脱落或折断,应即停止比赛,甚至将这场比赛取销,除非

横木已装回原来的位置,或新安装的横木对球员已无危险性。不能用绳子来代替横木。 在友谊

比赛中,经双方同意,可以用没有横木的球门继续比赛,但应将已坏的横木移去,使对球员不

致发生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可用绳子来代替横木,如果不用绳子,皮球从门柱之间全部越过

端线,裁判员认为是在横木下面穿过时,他应判为胜一球。 球赛的从新开始,应由裁判员在球

赛停止时,皮球所在地坠球继续比赛。

(9)各国足球协会可在规则第一章规定的范围内,对横木及门柱的厚度,阔度的最大量与最小量作

适当的规定。

(10)门柱及横木必须用木材,金属或随时经国际足协规则小组认可的物质做成。它的形状可以是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不可用其它物质将门柱及横木做成其它的形状。

(11)于国际比赛前,加插「序幕赛」,须于比赛当天由两国协会代表,及担任该场国际比赛的裁

判员,审察当时场地情形来作决定。

(12)国家足球协会,特别是主办国际比赛的协会,必须限制摄影人数,并在距球门线外不超过十

公尺的地方,划一至少两公尺长的线,距角旗竿的距离大致相等,应禁止摄影人员超过这界

线,更应禁止使用闪光灯。

二、球

材料及标准

球是圆形的。

以皮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

球体的圆周,不得超过70公分(28吋),不得少于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赛开

始时,不得超过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于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气压,在海平

面为0.6至1.1大气压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

更换不合标准的球

如果在比赛中,球破裂或不合标准:

停止比赛。

更换标准的球,在球破裂的地点,坠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当时球是 在球门区内,则坠球

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如果不是在比

赛中,如中场开球、球门球、角球、自由球、罚球点球或掷球入场时,球破裂或不合标准:

依照规则重新开始比赛。

比赛时间内,未经过裁判同意,不可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正式比赛中,只允许使用符合规则第二章条文规定的球。

国际足球总会主办的比赛和各洲足球联盟管辖的比赛,所使用的足球必须有下列三种标志之一:

正式的「国际足总核准合格」(FIFA APPROVED)标志。

正式的「国际足总检验合格」(FIFA INSPECTED)标志。

「国际比赛球标准」(INTERNATIONAL MATCHBALL STANDARD)的证明。

足球上附有这些标志,表示正式通过检验,除了符合规则第二章规定的基本规格,并且符合各种标

志的技术规格。各种标志的技术规格必须由国际足总理事长核定。执行检验的机构由国际足总核准。

各国家足球协会的比赛可规定使用有这三种标志之一的足球。其它所有比赛使用的球,必须都符合

规则第二章的规定。

决议2

国际足总主办的比赛和各洲足球联盟及各国家足球协会管辖的比赛,比赛使用的球不可有商业,除

了竞赛及主办单位的徽章及授权的制造厂商的商标。竞赛规程可规定这些标志的大小及数量。

三、球员人数

球员

一场比赛应由两队对抗,每队上场球员不可多於11人,其中一人是守门员。 如果任何一队少於7人,不可开始

比赛。

正式比赛

国际足球总会、各洲足球联盟或国家足球协会管辖下,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每一队最多可替换3名球员。

比赛的竞赛规程必须规定可以提名几位替补球员。替补球员名单可填3人,最多7人。

其他比赛

其他比赛,最多可替换5名球员,并且必须依照下烈规定:

相关球队同意最多可替换几人。

在比赛开始前通知裁判。

如果未通知裁判,或在比赛开始前未作出决定,则替换球员不可多於3人。

所有比赛

所有比赛的替补球员名单必须在比赛开始前送交裁判。替补球员未在比赛开始提出名单,不得替补上场比赛。

替换球员程序

替换比赛球员,必须遵照下列规定:

替换球员之前应先通知裁判。

替补球员应等到被替补球员已离开球场,并得到裁判的许可信号,才可进入球场。

替补球员应在比赛暂停时,只可由中线进入球场。

当替补球员进入球场时,即完成替换。

完成替换时,替补球员成为比赛球员,被替补球员即失去比赛球员身分。

已被替补离场的球员不能再上场比赛。

所有替补球员无论是否上场比赛,都应服从裁判的判决及管辖。

更换守门员

任何球员都可以和守门员交换位置,并且必须依照下列规定:

更换位置前应先通知裁判。

在比赛停止时进行更换位置。

违规及罚则

如果一替补球员未获得裁判允许即进入球场:

停止比赛。

警告该替补球员并举黄牌,并且必须离开球场。

在比赛停止时球所在的地点,坠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当时球是在球门区内,则坠球的地点是

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

如果一球员未获得裁判允许即与守门员交换位置:

继续比赛。

当球不在比赛中时,警告相关的球员,并举黄牌。

对本章规则的其他违规:

警告相关的球员,并举黄牌。

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因为裁判执行警告而停止比赛:

由对方球员在比赛停止时球所在的地点,踢一间接自由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是守方在自己的

球门区内踢间接自由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一点踢球。如果是攻方在对方的球门区内踢间接自由

球,则踢球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犯规发生位置的地点。

球员及替补球员判罚离场

球员在比赛开始前被判罚离场,可以从已提名的替补球员中替补一人。替补球员被判罚离场,不论是在比赛

开始前或是在比赛开始后,一律不得替补。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依据规则第三章的规定,每一队球员的最少人数,由各国家协会决定。 国际足总理事会的意见,

如果有任何一队球员少於7人,不应继续比赛。

决议2

在比赛中,教练可向球员传达技术性的指示。在划有技术区域的球场,教练及其他球队职员必须在技

术区域内,随时约束言行。

四、球员装备

安全性

球员不得穿戴对自己或其他球员有危险的装备或任何物品(包括任何珠宝饰物)。

基本装备

球员必要的基本装备包括:

运动衫或衬衫。

短裤-如果在短裤里面穿紧身裤,紧身裤的颜色要与短裤的主要颜色相同。

长袜

护胫

球鞋

护胫

全部覆盖在长袜内。

用合适的材料制成(橡胶、塑胶或类似材料)。

具有相当程度的保护作用。

守门员

每一名守门员球衣的颜色,要与其他球员、裁判及助理裁判服装的颜色不同。

违规及罚则

凡是违反本章规则:

不必停止比赛。

裁判应指示违反规则的球员离开球场穿戴符合规则的装备。

违反规则的球员应在球不在比赛中时离开球场,除非该球员的装备已经符合规则。

任何球员离开球场调整装备,未获得裁判允许不可再进场。

裁判允许球员再进场之前,应先检查其装备是否符合规则。

只有当球不在比赛中时,才可允许球员再进场。

一球员因违反本章规则离开球场,他未获得裁判允许即进场(或再进场),应被警告并举黄牌。

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因为裁判执行警告而停止比赛:

由犯规球队的对方球员,在裁判停止比赛时球所在的地点,踢一间接自由球,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是守方在自己的球门区内踢间接自由球,可在球门区内任何一点踢球。

如果是攻方在对方的球门区内踢间接自由球,踢球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

近犯规位置的地点。

五、裁判

裁判的授权

一场比赛由一位裁判控管全场。裁判对於被指派的比赛,有资格全权执行规则。

权力及职责

执行规则。

与助理裁判(及预备裁判)合作控管比赛。

确定比赛用球符合规则第二章的规定。

确定球员装备符合规则第四章的规定。

担任比赛计时,并记录比赛。

因为违反规则的任何事情,有权停止、暂停或结束比赛。

因为场外的任何干扰,停止、暂停或结束比赛。

认为球员严重受伤时,停止比赛,确实将受伤球员抬出球场处理。

认为球员只是轻微受伤时,继续比赛,直到球不在比赛中,才去处理。

确实执行任何球员受伤流血一定要离开球场。受伤球员必须已经停止流血,并获得裁判允许进场

的信号,才可进场。

当继续比赛将使被犯规的球队获得利益时,继续比赛不处罚犯规。如果预期的得益未发生,则判

罚先前的犯规。

一球员在同时有一种以上的犯规,应处罚较严重的犯规。

球员有被警告及判罚出场的犯规时,应予以处罚。裁判不必立即取处罚行动,但是当球脱离比

赛时,必须予以处罚。

球队职员不能以负责任的态度约束言行,应予处罚。裁判有权驱逐球队职员离开球场及球场四

周。

对於裁判未看见的,依据助理裁判的意见取行动。

确定没有未经允许的人进入球场。

比赛停止后,重新开始比赛。

向有关单位提出比赛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球员或球队职员取处罚行动的指控,以及在比赛

前、比赛中或比赛后发生的任何其他。

裁判的判决

裁判对於比赛事实的判决即为最后决定。

只有当裁判发觉判决错误或决定纳助理裁判的意见,如还未重新开始比赛,裁判可以更改判决。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裁判(适用於助理裁判或预备裁判时亦同)对於以下情况不必担负责任:

球员、职员或观众的任何伤害。

任何财产的任何损害。

任何个人、球会俱乐部、公司、协会或其他组织的任何损失。

是由於或可能由於裁判依据规则,或是裁判为了主持、进行及控制比赛 而取正常程序,所作的决

定而造成。

裁判的决定可能包括:

依据球场或球场周围或天气等条件,决定允许或不允许进行比赛。

因为任何理由决定放弃比赛。

对球场设备或比赛使用器材的决定,包括球门柱、球门横木、角旗杆和球。

因为观众干扰或看台区域的任何,决定停止或不停止比赛。

决定停止或不停止比赛,而允许将受伤球员抬离球场接受治疗。

决定要求或坚持将受伤球员抬离球场接受治疗。

决定允许或不允许球员穿著某种衣服或装备。

决定(这可视为裁判的职责)允许或不允许任何人员(包括球队或球场职员、警卫人员、摄影记

者或其他媒体人员)在球场附近。

依据规则,或依据国际足球总会、各洲联盟、国家协会、球会联盟的法规或比赛的竞赛规程,

执行职务所作的任何决定。

决议2

正式比赛指派预备裁判(第四裁判)时,预备裁判的角色与职责必须依照国际足球总会理事会的规定

执行。

决议3

比赛事实应包括是否进球与比赛结果。

七、比赛时间

上下半场

比赛为两个时间相等的半场,上下半场各为45分钟。经过裁判与两队的同意才可另行决定比赛时间。任何更改比

赛时间的协议(例如因为光线太暗,减少上下半场时间各为40分钟)必须在比赛开始前作成决定,并且必须符

合竞赛规程

半场休息时间

球员有权要求半场休息时间。

半场休息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比赛的竞赛规程必须明文规定半场休息的时间。

只有获得裁判同意,才可更改半场休息的时间。

补足消耗时间

上下半场由於下列原因而消耗的时间都要补足:

替补球员。

察看受伤球员。

搬运受伤球员离开球场接受治疗。

延误时间。

任何其他原因。

补足消耗时间由裁判全权决定。

罚球点球

上下半场结束时或加时比赛上下半场结束时,允许延长比赛时间至踢完罚球点球为止。

加时比赛

比赛的竞赛规程可规定,和局时加时比赛,加时比赛为两个时间相等的半场。规则第八章的规定亦适用於加

时比赛。

腰斩比赛

被腰斩的比赛应重赛,除非比赛的竞赛规程另有规定。

八、开始比赛及重新开始比赛

赛前措施

掷钱币决定球队选边。猜掷钱币得胜的一队,决定上半场攻那一个球门。另一队中场开球开始比赛。

猜掷钱币得胜的一队,在下半场开始时中场开球。下半场比赛时,两队交换场地,进攻另外一边的球门。

中场开球

中场开球是开始比赛或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法:

在比赛开始时

在进球之后

在下半场开始时

在加时比赛的上下半场开始时中场开球直接进入球门,可算进球。

程序

全部球员都在已方的半场内

开球球队的对方球员,在球进入比赛中之前,都必须距离球至少9.5公尺(10码)。

球静止在球场的中央点上

裁判发出信号

当球向前踢动时,球即进入比赛中。

在球触及其他球员之前,开球球员不可第二次触球。当一队进球之后,由另一队中场开球。

违规及罚则

如果开球球员在球触及其他球员之前第二次触球:

判由对方球队在违规发生地点踢一间接自由球

对中场开球程序的其他违规:

重新开球

坠球

当球在比赛中,由於规则中未规定的任何原因,须要暂停比赛时,以坠球的方式重新开始比赛。

程序

裁判在比赛停止时球所在的位置坠球,如果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是在球门区内,则坠球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

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球的位置的地点。当坠球触地,比赛即重新开始。

违规及罚则

重新坠球:

如果在球触地之前,有球员触球。

如果球触地后,未触及球员,球即弹出球场。

特别情况

防守球队在已方的球门区内踢自由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一点踢球。

进攻球队在对方的球门区内踢间接自由球,踢球的地点是在平行球门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犯规发生位置

的点。比赛暂停后,以坠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是在球门区内,则坠球的地点是在平行

线的球门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

5人制足球规则

一、球场

球场界线及附属设备如所绘附图。

长度及宽度

球场应为长方形。 边线的长度必定大於球门线的长度。

长度:最短25公尺 最长42公尺

宽度:最短15公尺 最长25公尺

国际比赛的球场

长度:最短38公尺 最长42公尺

宽度:最短18公尺 最长22公尺

球场界线

球场应有界线。球场各区的界线都包括在各区的范围内。两侧较长的界线是边线。两端较短的界线是球门线。

所有的界线宽度8公分。球场中线划分球场为两个半场。球场中央点应标示在中线的正中央。以中央点为圆心,

3公尺为半径,划一圆圈是中圈。

罚球区

在球场两端依照下列规定各划一罚球区:以两球门柱为圆心,6公尺为半径,向场内各划一个四分之一圆弧。

圆弧由球门线划至从球门柱外侧与球门线垂直的想线。两圆弧的上端划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3.16公尺连接线。

两圆弧与连接线及球门线围绕的区域是罚球区。

罚球点

罚球点距离两球门柱之间的中点6公尺,并与两球门柱距离相等。

第二罚球点

第二罚球点距离两球门柱之间的中点10公尺,并与两球门柱距离相等。

角球区弧线

以球场四角为圆心,25公分为半径,在球场四角内各划一个四分之一圆弧线。

替补区

替补区与球队座位在球场相同的一边。替补区的位置在各球队座位的正前方。球员替换时应从替补区进入及离

开球场。

替补区的位置在各球队座位的正前方,长度5公尺。两侧各划一线与边线垂直,宽度8公分,长度80公分,40公

分在球场内,40公分在球场外。

各替补区至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的距离是5公尺。两替补区之间的空间,在计时员桌子的正前方,应保持净空。

球门

球门应设在球门线的中央。

球门由两根直立门柱,上架一根水平横木组成。两根门柱与球场两角的距离相等。两根球门柱(从门柱内缘

丈量)距离3公尺,从球门横木下缘至地面距离2公尺,两根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同为8公分。球门网用大

麻、黄麻或尼龙绳编成。球门网挂在球门后方,连接于门柱和横木。球门网的下缘应用弯曲铁棒或其它方法

支撑固定。 球门的深度,从球门柱内缘向球场外侧延伸,上方至少80公分,地面至少100公分。

安全性

球门可以移动。比赛时,球门必须固定在地面。

球场表面

球场表面必须平坦平直,不能有坑洞。一般都用木材或合成物质制成,应避免用混凝土或柏油材料。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球门线长度15~16公尺的球场,罚球区圆弧的半径只有4公尺。在此球场,罚球点的位置不是在罚球区的界线上,

仍然是在距离两球门柱之间的中点6公尺的位置,并与两球门柱距离相等。

决议2

一般比赛的球场表面可为天然草皮、人工草皮或泥土,但是不可用作国际比赛的球场。

决议3

在球场的球门线外侧,距离角球区弧线5公尺可划一垂直线。踢角球时确实执行守球员保持此距离。垂直线的

宽度8公分。

决议4

各球队座位的位置在边线外侧,邻接计时员桌子正前方的空间。

二、球

材料及标准

球是圆形的。

以皮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

球体的圆周,不得超过64公分,不得少于62公分。

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超过440公克,不得少于400公克。

球的气压,在海平面为0.4至0.6大气压力。

更换不合标准的球

如果在比赛中,球破裂或不合标准:

停止比赛。

更换标准的球,在球破裂的地点,坠球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不是在比赛中,如中场开球、掷球门球、角球、自由球、罚球点球或踢球入场时,

球破裂或不合标准:

依照规则重新开始比赛。 比赛时间内,未经过裁判同意,不可更换比赛用球。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国际比赛不可用毛毡制成的球。

决议2

球的弹力,从2公尺的高度坠地时,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不可超过65公分,也不可低于50公分。

国际足球总会主办的比赛和各洲足球联盟管辖的比赛,所使用的球必须有下列三种标志之一:

正式的「国际足总核准合格」标志(FIFA APPROVED)。

正式的「国际足总检验合格」标志(FIFA INSPECTED)。

「国际比赛球标准」证明(INTERNATIONAL MATCHBALL STANDARD)

足球上附有这些标志,表示正式通过检验,除了符合规则第二章规定的基本规格,并且符合各种标志的技术规格。

各种标志的技术规格由国际足总发布。执行检验的机构由国际足总挑选。 各国家足球协会可规定其比赛使用有这

三种标

志之一的球。

其它所有比赛使用的球,必须都符合规则第二章的规定。 国家足球协会规定其比赛使用有FIFA APPROVED标志

或FIFA INSPECTED标志的球,也必须允许使用有免付费的INTERNATIONAL MATCHBALL STANDARD的标志的球。

国际足球总会主办的比赛,和各洲足球联盟及各国家足球协会管辖的比赛,比赛使用的球不可有商业广告,除了

竞赛及主办单位的徽章及授权的制造厂商的商标。竞赛规程可规定这些标志的大小及数量。

三、球员人数

球员

一场比赛应由两队对抗,每队上场球员不可多于5人,其中一人是守门员。

替换球员程序

国际足球总会、各洲足球联盟或国家足球协会依照规则所举办的任何正式比赛,都可替换球员。

替补球员至多以7人为限。在比赛时,替换球员的次数没有限制。一名已经替换出场的球员可以再进场替换另一

名球员。当球在比赛中或在比赛外皆可替换球员。 替换球员的规定如下:

球员离开球场,必须由自己球队的替补区。

球员进入球场,也须由自己球队的替补区,但是应等到离场球员完全越过边线时,才可进场。

替补球员无论是否上场比赛,都应服从裁判的判决及管辖。

当替补球员进入球场时,即完成替换。此时,替补球员成为比赛球员,被替补球员即失去比赛球员身份。守门

员可以和任何其它球员交换位置。

违规及罚则

当替换球员时,如果替补球员在被替补球员尚未离开球场前,即先进入球场:

停止比赛

指示被替补球员离开球场

警告替补球员并举黄牌

由对方球员在比赛停止时球所在的地点,踢间接自由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球在罚球区内,踢间接自由球的地

点应在罚球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

当替换球员时,替补球员进入球场或被替补球员离开球场末经由替补区:

停止比赛

警告违规球员并举黄牌

由对方球员在比赛停止时球所在的地点,踢间接自由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球在罚球区内,踢间接自由球的地

点应在罚球区线上,最接近比赛停止时球的位置的地点。

国际足总决议

决议1

比赛开始时,每队上场比赛球员人数至少5人。

决议2

有球员被判罚离场,如果任何一队球员少于3人(包括守门员),这场比赛应停止。

四、球员装备

安全性

球员不得穿戴对自己或其它球员有危险的装备或任何物品,包括任何珠宝饰物。

基本装备

球员必要的基本装备包括:

运动衫或球衫

短裤---如果在短裤面穿紧身裤,紧身裤的颜色要与短裤的主要颜色相同。

长袜

护胫

球鞋---脚上穿的装备只允许用帆布或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