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甲女排联赛积分榜
2.除了中国,还哪些国家有排球联赛?
3.排球运动的发展分为哪六个阶段?
意甲女排联赛积分榜
2022—2023赛季意甲女排联赛积分榜排名如下:
2022—2023赛季意大利女排甲级联赛常规赛一共26轮,如今13轮半程战罢,积分榜出炉。
1、科内利亚诺以35分高居第一,她们的战绩是12胜1负。
2、斯坎迪奇10胜3负,32分排名联赛第二。
3、蒙扎虽然拿下了11场胜利,但积分为31分,落后斯坎迪奇。
4、诺瓦拉28分第四、基耶里27分第五名。
5、佩鲁贾、皮内罗洛、马切拉塔的战绩都是2胜11负,排名垫底。
女排介绍:
女子排球是指女子排球运动的简称。
排球起源于1895年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1905年传入中国。
1964年,女子排球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
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
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
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除了中国,还哪些国家有排球联赛?
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女排的真正实力。郎平一再表示,中国女排在传球、发球、拦网和进攻等方面的整体技术并不接近强队,差距也不小。力量是世界上的五六个。粉丝和媒体都认为刀郎很谦虚。世界著名的排球强国,如土耳其、意大利、日本和美国,但我们是传统的强队,奥运冠军,我们有朱婷。
是的,我们国家是有一个朱婷的,但是奥运冠军队伍包括巅峰时期的许若琪、许云丽、魏秋月、丁霞、龚祥羽和杨许芳。就现在来看,我们只是缺少最强的队伍的,张长宁和曾春雷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有保证的主力进攻。中国队有很多新队员,看看美国和塞尔维亚,哪个队有完整的阵容?土耳其几乎有所有的年轻人。
俄罗斯的关键进攻者冈察洛娃与科西洛娃都是没有参加这场比赛的,甚至波兰的世界级二等兵沃罗威茨也没有参加这场比赛。金软静只在亚洲打球。韩国的记录和我们的一样。中国女排不必长途跋涉,也不必失去时差。
丁霞她为所有队伍中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人,在榜单上是排名第九的。赛后仍然非常艰难,即使冈察洛娃和科西洛娃缺席,俄罗斯新人沃罗恩科娃的进攻成功率排名第三,发球得分排名第四。即使美女费蒂洛娃缺席,17号马莱克和1号拉扎连科都是阻挡专家。俄罗斯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接下来的强队包括荷兰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的排名都高于我们。蔻驰·朗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们不再是奥运会冠军了。输掉这场比赛将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缺点。
排球运动的发展分为哪六个阶段?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排球 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
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1896年摩根制定第一个排球规则开始,排球的各项规则开始逐步建立:1900年,用21分制;1912年用运动员轮换制和三局两胜制;1915年,用15分制。尤其是1921—1938年间,因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除划定了比赛场地外,技术动作被归类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场上队员也有了明确的位置分工。此外,1924年,单独制定了为妇女参赛的女子比赛规则。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成立,旨在促进国际间的排球比赛和交流。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还未正式开展工作就宣布解散。
竞技排球 1947—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排球运动一度停滞不前。直到1947年7月,在法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三国的倡议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并选举法国人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从此,排球运动从阶段进入了竞技阶段。
根据国际排联大会的决议,1948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排锦标赛。
其后,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1949)、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52)、世界杯男子排球赛(1965)、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3)、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17)年先后在国际排联的领导和组织下成功举办,竞技排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
1964年,排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出现在了第18界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竞技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掀起了世界排坛诸强争霸和各大技术流派竞相绽放的潮流。
20世界50年代的排坛霸主是前苏联队。前苏联无论男队、女队,均身材高大、力量强劲,进攻扣球势大力沉,多次蝉联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力量派”。
能与“力量派”抗衡的是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的“技巧派”,他们战术细腻,以球的线路变化和落点控制为特色,曾在1956年巴黎世锦赛上击败前苏联队获得冠军。但在“力量派”和“技巧派”的多次交锋中,“力量派”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6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创造了“滚翻防守”、“勾手飘球”等技术,打破了前苏联女排称霸的格局。凭借出色的防守、飘忽的发球、迅捷的快攻和顽强的意志,“东洋魔女”横扫女子排坛,除了诸多世界冠军,她们还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的冠军。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世界排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日本女排学习了中国的“近体快”、“平拉开”等快攻技术,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打法,成为“速度派”;前苏联队保持了“力量派”的特点并加以了改进;前捷克斯洛伐克队仍是“技巧派”的先锋;民主德国队则以高大队员的“超手扣球”和高成功率著称,被称为“高度派”……
现代排球 1980——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排球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全攻全守排球
进入80年代,各种技战术流派间的交流融合频繁,打法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凭一技之长就能一统排坛的时光已全然不在。于是,一场新的排球革命——全攻全守排球悄然开始。
全攻全守排球以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为标志,强调技战术的高快结合、前后结合,形成全面型进攻的打法。
80年代初,中国女排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技战术打法,1981—1986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五连冠”伟业。美国男排则大胆运动跳发球技术和后攻技术,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也获得了“四连霸”的傲人战绩。
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年,墨西哥人阿科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上任伊始他就郑重宣布:他的目标是把排球发展成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于是,他领导国际排联对机构本身和排球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将排球运动推向了市场:改革赛制、修订规则、配合并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创办世界男排联赛和女排大奖赛等,把排球运动推倒了竞技体坛的高端,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意大利也在国际排联的倡导下率先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大力推行排球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科学的理念和运营机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意大利排球水平在职业化后显著提高,原先战绩平平、连进入前8名都困难的男排甚至获得了4次世界冠军,1次世界亚军。
随后,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的职业排球也获得了巨展,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拉美等国家也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排球职业联赛。
3.“大排球”
高水平的竞技排球已在全球范围被广泛热衷和瞩目,但国际排联的目标并不是将排球变成只有少数人“表演”、多数人“观赏”的“一条腿”运动项目,排球需要全面的普及和推广。
如今,国际排联已拥有200多个会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协会之一。为了更好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排球运动的影响,国际排联已开始有、有目的地开展和推广各种形式的排球运动,如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学校排球、迷你排球、雪地排球等,其中沙滩排球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不仅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国际排联沙滩排球委员会,又创办了规范的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和职业巡回赛,还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成功成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竞技排球与排球并存,高水平职业排球与群众排球共举,这就是“大排球”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