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手机号能注册几个虎扑
2.最新意甲历史转会身价榜前十,不知道哪些球
3.虎扑米兰怎么就这了:“那该死的祖国意大利”
一个手机号能注册几个虎扑
你好,目前一个手机只能注册一个虎扑。
扩展:
虎扑是以体育赛事和日常生活为主的专业直文化社区网站,专注于NBA直播、NBA、NBA赛程、NBA常规赛、NBA季后赛、NBA总决赛、NBA新闻、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德甲、中超、、亚冠、游戏、英雄联盟等全部篮球足球排球赛事,以步行街为代表的专业论坛。
虎扑第42类商标由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专用权期限2020年10月07日至2030年10月06日。
最新意甲历史转会身价榜前十,不知道哪些球
虎扑网友回答
转会身价单位均为欧元,但由于是网上查阅的外文资料,所以按什么时候的汇率计算不清楚,欧元1999年才开始使用的,另外只是按当时的身价实际数字进行排行,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比如2001年托尔多的2650W其实比2009年迭戈的2700W实际价值更高,换算成2013年的汇率,2001年托尔多的2650W相当于2013年的3380W,2009年迭戈的2700W相当于2013年的2920W
1、克雷斯波,拉齐奥,2000年-5500W
2、布冯,尤文,2001年-4900W
3、门迭塔,拉齐奥,2001年-4800W
4、舍瓦,AC,1999年,4600W
5、维埃里,国米,1999年,4500W
6、鲁伊.科斯塔,AC,2001年,4200W
7、图拉姆,尤文,2002年,4150W
8、内德维德,尤文,2001年,4120W
9、因扎吉,AC,2001年,3700W
10、克雷斯波,国米,2002年,3600W
11、巴蒂,罗马,2000年,3250W
12、内斯塔,AC,2002年,3050W
13、贝隆,拉齐奥,1999年,3000W
14、卡萨诺,罗马,2001,2850W
15、罗纳尔多,国米,19,2800W
16、阿莫鲁索,帕尔玛,1999,2800W
17、埃莫森,尤文,2004年,2800W
18、迭戈,尤文,2009年,2700W
19、托尔多,国米,2001年,2650W
20、迪瓦约,尤文,2002年,2600W
结论是意甲在01、02年的转会高峰后直线下滑,时至今日都12年过去了,上榜的竟然只是04年的埃莫森和09年的迭戈两名巴西人,两名球员身价都不超过3000W欧元,放在近几年的西甲英超豪门甚至只能算是中档级别的转会,另外有一个疑问,舍瓦转会AC米兰是1999年,查询的外文资料显示是4600W欧元,印象中没那么多呀,百度上是说2500W美元的,99年的舍瓦不可能超过维埃里(维埃里转会国米是1999年,4500W),2010年伊布转会AC米兰太便宜了,才2400W,进不了榜单的前20,AC真是赚大了,但当时伊布税后收入1200W是意甲纪录(意大利的税率接近50%,远远超过西班牙的25%)
虎扑米兰怎么就这了:“那该死的祖国意大利”
故事的第一部分从加总的抱怨:那该死的意大利国籍开始。虽然我一直对加利亚尼作为一个CEO,将米兰经营成如此不平衡的收支状况,一边靠菲宁维斯特注资维持球队的竞争力,一边指责意大利的环境对足球的桎梏心怀不满,认为加利亚尼应该在具体的俱乐部运营和风险控制上下更多的功夫,但是说到理由,加利亚尼其实找的没错,谁TMD让老子是意大利人,日子真TMD苦。
不过作为意大利人,以前的日子还是很滋润. 大概15年前,整个世界还是一片欣欣向荣,意大利也同样如此,当年的米兰每年的运营资金也就1个亿,对于北方三强而言,单独出售的电视转播的高额收入就基本上可以维持每年的正常开支,菲宁维斯特依然保持着告诉的增长,老贝对于米兰这个业余爱好也是支票随便开,反正没什么大漏洞需要填,拿点钱出来就是买人的。中小俱乐部们虽然没多少转播费,在大俱乐部的转会费支持下以及本身就没多少的年薪支出下,过的也相当滋润,小世界杯余温下的意甲,就像是加利亚尼说的,那个年代争得比英超西甲多得多,日子也舒心的多。
但是问题也来了,其实这也是当时整个足坛的问题,那就是掌舵俱乐部的大都是体育经理,专业的经营人才并不多,大家只需要在转会市场上下功夫就可以,当然在这当中加利亚尼作为一个还是经营口出身的人,要远比那些半路出家转行运营的体育口的人专业的多,加之有布拉伊达的彪悍眼光,米兰当时的管理层要说冠绝意甲也未尝不可。
再加之意大利的老板足球,没钱了就要,反正数目对于当时的老板们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在意大利人的劣根性下,整个国家的足球都不会去考虑什么更多的赞助费用,球场私有化,球员税收,运营成本的控制等等问题,考虑不考虑没什么区别,who care?即使里三层外三层的圣西罗广告年代,收取的费用放在今天来看,也就是象征性的。即使在北方三强疯狂烧钱,拉齐奥,佛罗伦萨,帕尔马深陷泥潭的几年内,那些垮掉的俱乐部,问题更多的依然出在转播费被北方三强把持,母公司出了严重的问题。于是乎曾经买个贝隆的钱克拉尼奥地会掏腰包,每年1000W的亏空就是小意思,在经过了几年的累积之后,当母公司无法担保和填平这些支出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个时候的问题依然是老板的问题,但是经营上的问题已经凸显了出来。
随着英超西甲德甲的运营优势愈演愈烈,意甲在经过了2003年的高光后,就只有米兰在欧洲可以支撑门面了。而整个意甲俱乐部的运营成本开始大踏步的飞涨,米兰10年内增加了近2个亿的开支。烧钱模式无以为继之后,经营上的匮乏就全面铺开了,整个意甲被突然切换进了恐怖片模式,大家最初的反应除了呆滞就是这不会长久,于是做出的应对可谓温和至极,完全符合好吃懒做的意大利人秉性。赞助费用受困于过去的廉价合同增幅了了,意大利的企业们习惯了俱乐部慷慨,也不会接受几倍于过去的赞助费,收入的停滞完全支撑不了开支的支出。
这个时候意大利不支持球场私有化,税收上的特别税限制,意大利的经济环境就让意甲越发步履维艰了,跟每个联赛相比都有着明显的劣势,球队的差距跟英超西甲德甲就越来越大了。英超作为经营的典范联赛,英语系对赞助商和资本的吸引力,加之在东南亚等地区的认知度,无论在转播的兜售还是赞助上都有着不小的优势,整个联赛的商业整体开发也增幅惊人,而球场的私有化也保证了俱乐部有一个固定的日常收入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俱乐部价值的提升,固定资产的评估放之四海而皆准,保证了俱乐部在面对危机时有着足够的应对能力,即使在球员的工资支出上,基于英国俱乐部可以注册离岸公司避税发放工资,在工资上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西超作为国企,在经过了2000年前后的高光,的土地交易支持和弗洛伦蒂诺更新了的经营理念后,就进入了全新的上涨轨道。全球化的对自身宣传达到了极致,球队的品牌价值水涨船高。巴塞罗那在开辟的道路上搭了顺风车,西班牙德比的概念,马德里加泰罗尼亚的嚼头,让巴塞罗那的加入变得顺理成章,也轻而易举的获得了高额的收入,在银行的担保和支撑下,巴塞罗那把双雄会推高到了新的境界。2009年开始的税收优惠让西甲吸引了足够的球星和影响力,西甲联赛品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拉大和巩固了跟意甲的差距,这也是加总吐槽的重点。而两强对转播费的垄断,以及在充分商业宣传瞎的品牌价值和对赞助商的宣传回报,让西超的高收入高投入高消费的模式有了充分的基础,也让西超彻底走在了意甲的前面。
德甲背靠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俱乐部在收入上和担保上也有着足够的保证。最重要俱乐部的结构上几乎完全按照股份制企业运营。即使对于霍内斯再不满,身为的贝肯鲍尔只能隔空放炮给CEO,整个德甲的俱乐部中有着各色各样的精通经营的人才而不是前球员,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俱乐部对于风险的控制,收支平衡的控制,大公司参股的模式也有助于推动经理层在每年需要做充分的预算和年底工作汇报,保守的理念让德甲不会出现意甲英超西超的,但俱乐部也不会习惯性的债台高筑,偶尔脑残的决定也会被修正。英超西甲德甲几乎将每个联赛的独特优势都发挥到了极致,而意甲则几乎看不出来有什么独特的增长空间。而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在其他联赛拼了命想办法挣钱的时候,意甲却用10年的时间把老本挥霍殆尽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