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后致敬马拉多纳-马拉多纳vs范志毅

tamoadmin

1.曾被誉为“中国马拉多纳”,天才球员张效瑞近况如何?

2.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3.梅西怎么了,在对阵德国的比赛中被彻底锁死了

曾被誉为“中国马拉多纳”,天才球员张效瑞近况如何?

进球后致敬马拉多纳-马拉多纳vs范志毅

作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驰骋于球场的那种血脉喷张的感觉无疑是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毕竟足球本身就是竞技性和对抗性极强的项目,不过对于注重技术的球员来说,则是凭借飘逸的身姿让人印象深刻,而曾经留学巴西并且有着中国马拉多纳美誉的张效瑞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职业生涯末期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没有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大腕

如今已经处于退役状态的张效瑞,其实并没有离开足球这个大家庭,十几年的时间中既担任过乙级球队的主教练,也在中超俱乐部的梯队担任过主教练,此外还曾经在西乙B的球队中担任过教练和中超球队天津权健的领队,这些看似繁琐的经历其实也是对张效瑞退役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无法与球员时期的状态相媲美。

球员时代的张效瑞,是个优缺点同样突出的球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比较有个性的球员,这也导致在其职业生涯中容易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其实接触过的人都对张效瑞有着颇高的评价,只不过退役以后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因此球迷对他的近况也了解的相对较少。

职业足球运动员在退役以后的发展是各不相同的,作为曾经有过辉煌经历的张效瑞来说,如今能够安心于足球青训事业,说明内心还是放不下足球的那份情怀和眷恋,虽然至今没有在中超球队中担负主教练的重任,但是能够在青训领域为中国足球做出贡献同样是值得钦佩的。

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足球球员一代不如一代,有很多原因,希望克服困难,有好的结果。

第一,谈到中国足球所出现的问题,徐亮首先认为是在足球培养体制上:“我个人理解的为什么国足的水平达不到以前的水准。首先是我们1981年以前的这一波,我从小还是在体制内,免吃住、免训练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从2001年开始就没有这个所谓的进队这么一说,全叫私自班。由于在1992年红山口会议之后,足球这个项目彻底进入市场化,1994年进入职业联赛,说实话咱们亚洲赢过韩国、日本、伊朗,这些咱都赢过,所有人的目标包括展望,都是能够冲进世界杯,2002年我们确实冲进世界杯了。

第二,首先第一点,从整个的足球体制上,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徐亮谈到了球员培养的问题,“紧接着就是球员,我们那个年代在良好传承下,队员们所谓的职业精神,有好的职业传承,在这样好的足球传承下,一代一代出来的球员,骨子里有拼劲、有干劲,你踢成什么样很重要。你要是说能力有限,那你是不可能被入选的,教练也不敢让你上场,因为没人愿意拿主教练的位置去开玩笑,所以那会很少有去扯些乱七八糟的,很少。

第三,教练也懂得主体在哪,所以更多的是人才的培养,后来为什么说足球一代不如一代,就在这里,因为没有了传承,没有了精英的培养,没有优秀的教练进入基层,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这样的结果。”

中国足协,足球分管负责人已经换了多少届了,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有几个?当然这也与足球人才少有关,但矮子里面选高的,我认为专业的还是比外行人要好,为什么不给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士机会呢?每一任足协除了喊的口号基本一致外,对足球都会有不同的理念,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难以从实质上延续发展,经常干了一半推倒重来,接着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踢球太难了,场地没有,学校不支持,体系没建立,这样的教育你让孩子们怎么热爱足球?以前的中国足球好歹还有好几个在一级联赛中效力的球员,现在直接就没有了,普通家庭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太难。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想想看从十几亿人中竟然选不出一个亚洲一流的足球队这是多么的可怕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足球运动员都是一些贫困家庭出来的,但是国足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有钱家的孩子,首先在吃苦耐劳这一点肯定是不如还没出生的运动员。网上还留过一张图,别的国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在踢一个足球,而中国孩子在踢足球时都是人手一个用手来打中国足球水平不行,却在赌黑上做的腥风水起。有点能力的球员,因为不给走后门,不踢球,反而得不到机会被埋没,那些水平一般,家里有钱的反而进了国家队。严肃足球纪律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中国对于国足的资金投入量特别大,从里皮的年薪就能看出,但是这样只会造成物极必反。国家对于足球非常的重视,先不说教练换了多少个国内的国外的知名教练都换过,足球运动员不论成绩与否,薪资都固定不变,赢了还会有更多的奖金,出工不出力照样赚的盆满钵满,球员早就被金钱腐蚀,缺少了体育精神,谁还给你卖命呢中国足球没有愿意去做那个“前人栽树”,每个球员都是为了俱乐部的荣誉去争,可是忽略了国家队的成绩,女排,乒乓球又或者现在的篮球,它们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且有着一代接一代的领导者,前赴后继的维系着传承,可是国足没有,不仅仅丧失了精神而且就快要断掉传承,这也是从小的教育基础,并没有打好。

梅西怎么了,在对阵德国的比赛中被彻底锁死了

都很伤心

先来说说德国队。

可以说今天德国的胜利不是偶然也不仅仅是运气好。

首先是战略战术德国做得非常到位,多人包夹梅西,虽然梅西的个人能力出众,也的确几次突围成功,但还是基本上成功限制住梅西的传球组织以及个人突破。

再其次就是德国的整体攻防。德国对虽然今年打法突变,但却没有舍弃德国传统的整体攻防战。德国足球向来以团队著称,虽然今年的一批新球员配合更加华丽,但同时也使整个团队变得更加的有默契。而相比较,阿根廷则更注重个人技术,整体节奏并不十分和谐。

接下来不得不说的是今天德国队的防守。勒夫打出的阵型还是451。而今天的整场比赛,实际上德国队在防守上形成了4到防线。第一到是在拼抢的前场,克洛泽,厄齐尔,穆勒,在拼抢时形成了第一到防线;中场三个人形成了第二道防线,后卫形成第三道防线,守门员是第四道防线。可以说在防守上,德国做的非常出色。

然后需要说的就是第一个进球。 这个进球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年轻的德国队能够战胜经验丰富球星云集的阿根廷。纵观德国本次世界杯的诸多比赛,不难看出这支年轻气盛的德国队很擅长踢顺风球。而比赛开始3分钟就进一球,对于德国球员的心理是一种鼓励和放松。这支德国队球踢顺了很难防,而开场三分钟的进球,也是此次德国获胜的秘密武器之一。

接着要说说这场比赛德国队的断球。断的很频繁很漂亮,断下来后的配合踢的也相当富有创造性。这充分体现了这支年轻球队的活力。

最后说一说这支球队中的一些个体。虽然媒体总说这支球队没有明星,但我相信,球队中的很多人,球迷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克洛泽,拉姆,小猪,穆勒,厄齐尔,波多尔斯基等等等等。其实我个人认为巴拉克的缺席,对于德国队是一种转机。巴拉克不是神,但在一只年轻球队中他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会限制这支年轻球队的创造力和发展中的潜力。

但这场比赛同时也暴露出了德国队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对方球队的角球和任意球开出后,德国所有球员都堆积在了禁区附近,后点留人站位是个大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做的最出色的应该属西班牙,后点的争抢球,应该是德国队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者对于这支德国队能走多远我还是持保留态度,毕竟在本届世界杯中,还没有看到德国队在面对强队时,对于落后然后反击的处理场面。我相信这将是年轻德国队的重要挑战。

然后开始说说阿根廷。

首先说说防守。这是今天阿根廷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半场3分钟先失一球后,虽然阿根廷进攻并没有收获,但防守上没有大的失误,踢的还算是正常。但下半场一上来,马拉多纳将梅西的位置前调,整个球队上压,虽然在进攻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使得防守漏洞扩大。而德国,等待的就是这么个机会。奥塔门迪,布尔迪索两名后卫今天的发挥也不是太尽如人意。边路防守对于阿根廷来说也是致命的弱点,右边路的一次突破,左边路的一次突破都使得德国队扩大了。而德国在劫球后发现既然打不出快攻,就边路突破禁区内传中吧,屡试不爽。由此来过渡到阿根廷的下一个问题,远射。

此问题我认为是今天阿根廷输球的根本。上半场防守做得很好,但进攻却总是不了了知。为什么?就是因为频繁的远射。我一直觉得远射除了靠脚法和实力外,也很重要的是运气。一个球队很难把远射作为特长,只能说是救命稻草或者是秘密武器。频繁的远射使得阿根廷根本进不到禁区,三个前锋作用发挥的很受限制。也许边路传中在面对高大的德国人并不有效,但在禁区内频繁攻门,我相信阿根廷的6名前锋应该至少会有一球入账。

接着说说阿根廷的配合。其实今天中后场控球还是不错的,但因为梅西被限制,所以以梅西为核心的配合打得并不顺畅,所以难免会落得伊瓜因,特维斯两名前锋只能靠自己的个人能力突破射门。这也是阿根廷今天颗粒无收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不得不说一下两个队的主教练。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足球先生,马拉多纳。今天他下半场的战术不是非常明智。因为这个场景让我很无力的想起了里皮那个nc。 里皮已经充分证明了放弃了防守的进攻在世界杯里很难有成效,反而会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而马拉多纳非但没有接受里皮的教训,反而更加验证了这一真理,步了里皮的后尘。 但阿根廷不是意大利,德国也不是斯洛伐克,意大利能够2:3稍微挽回点颜面,而阿根廷只能惨败。

然后说说帅才勒夫。勒夫这个人就给人一种冷静忧郁的感觉。这种气场我觉得在很大的程度上安抚了年轻的德国队。也许是个人偏好,我向来觉得主教练还是沉稳冷静的更适合。里皮,马拉多纳,邓加,等等激动派的代表教练都一个个的打道回府,这多少都能说明些问题。一个主教练在球队危机的时刻要能站得稳让球员们信任,要能镇得住场面让球员们镇定,一个主教练在球队欣喜的时刻要沉静的微笑让球队迅速从兴奋中总结经验稳步前行。这才是教练,这才叫主教练。 而勒夫将这一点做的很好。毕竟勒夫执教国家队要比马拉多纳长很多,经验更丰富,队球员了解更深入。4年前的阿德大战中勒夫就以助理教练的身份出席,相信对今天的场面控制要熟悉很多。

阿根廷输了固然遗憾,但在失败中总结,相信4年后会变得更加精彩。德国的路依旧很长,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