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棋谁最厉害
2.古力 李世石的详细介绍
3.哪里能看到2005年"三星杯"围棋赛罗洗河VS崔哲瀚的两盘棋的棋谱啊?
4.著名围棋棋局
5.中国历代围棋大师是谁?
围棋谁最厉害
目前是韩国的李世石姓名:李世石(Lee Sedol)
国籍:韩国
籍贯:韩国全罗南道
生日:1983年3月2日
段位:九段
1983年3月2日生于韩国全罗南道,2006年3月12日与女友金贤珍完婚,同年9月3号女儿李慧琳出世。
升段情况:1995年入段,1998年二段,1999年三段,2003年因获LG杯冠军直接升为六段,2003年4月获得韩国最大棋战KT杯亚军,升为七段,2003年7月获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後直接升为九段。
李世石属于典型的力战型棋风,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手的弱处主动出击,以强大的力量击垮对手,他的攻击可以用“稳,准,狠”来形容,经常能在劣势下完成逆转。
第5届博卡斯杯天元战冠军;
第8届倍达王战冠军;
1996年第2届泰克伦杯进入本赛;第5届倍达王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10届棋圣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33——34届霸王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8届BC卡杯新人王战进入本赛;第4届LG精油杯进入本赛;
1998年第33届王位战进入本赛
2000年职业比赛32连胜
2000年荣获最优秀棋士奖
2001年第5届LG杯世界棋王赛亚军
2002年韩国新人王战冠军、韩国KTF杯冠军,LG精油杯冠军。
2002年第15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3年第7届LG杯冠军
2003年第2届韩国KT杯亚军
2003年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4年三星杯冠军。
2005年丰田杯冠军,富士通杯冠军,LG杯4强。国内比赛获得麦馨杯冠军。
2006年,随着结婚后生活的安定,成绩大幅上升。获物价信息杯冠军,KBS棋王战冠军,麦馨杯冠军,GS加德士杯冠军。
2007年,上升势头强劲,获得丰田杯冠军,亚洲杯冠军,并打入三星杯,LG杯决赛。国内比赛获得国手战冠军,名人战冠军,麦馨杯冠军,物价信息杯冠军。正式取代李昌镐成为韩国围棋第一人。
2008年,连续获得三星杯,LG杯冠军,亚洲杯冠军。
2009年,在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中创造了19连胜的纪录(后败于古灵益)。
北京时间2009年6月8日下午1点10分左右,李世石九段哥哥李相勋七段来到韩国棋院,与韩国棋院理事长韩相烈进行了面谈,正式向韩国棋院提交了李世石九段的停职书。停职日期从2009年6月30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为期18个月,从2011年1月开始复出。
从6月1日李世石宣布要“停职”1年半开始,李世石与韩国棋院的关系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6月3日,韩国棋院向中国棋院发出了正式的公函,表示从2010年开始,韩国棋院棋手参加中国围甲或者围乙联赛,必须得到韩国棋院的允许。此外,韩国棋院将为参加中国联赛的棋手调整日程,给予方便。这是韩国棋院对李世石示好的第一步。
紧接着,在6月5日,第22届富士通杯八强赛在韩国举办前夕,韩国棋院理事长韩相烈忍不住拉住了李世石,试图与之交流,但李世石并不领情,态度非常消极。韩相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将取消对李世石处罚,代之“温和的警告”。
不参加韩国围棋联赛、不把在中国围甲联赛上所获奖金的15%上缴棋士会、不同意韩国棋院管理棋谱著作权、不参加韩国围棋联赛颁奖仪式。以上是韩国棋坛批判李世石的四大罪状,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上月,李世石明确表示不参加2009年度韩国围棋联赛,这也是让李世石精神压力倍增的原因。
6月6日,受到退职事件的影响,李世石在富士通杯中发挥严重欠佳,屡次下出致命的错误,最终不敌常昊出局,无缘4强。
虽然韩国棋院为之作出了多番的努力,但是李世石仍然没有改变停职的决定。 中国的的棋手实力强的也很多像古力 朴文尧 常昊等 以前的是日本的坂田荣男50多了还得过头衔 在早就是本因坊秀策也就是棋魂里的佐为和吴清源(中国旅日棋手) 另外提一下木谷实,木谷道场成了造就棋界人才的理想乐园。培育了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大竹英雄、石田芒夫、赵治勋、小林觉、武宫正树等人
古力 李世石的详细介绍
姓名:李世石(Lee?Sedol)?
国籍:韩国? 籍贯:韩国全罗南道? 生日:1983年3月2日? 段位:九段? 1983年3月2日生于韩国全罗南道,2006年3月12日与女友金贤珍完婚,同年9月3号女儿李慧琳出世。 升段情况:1995年入段,1998年二段,1999年三段,2003年因获LG杯冠军直接升为六段,2003年4月获得韩国最大棋战KT杯亚军,升为七段,2003年7月获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后直接升为九段。? 第5届博卡斯杯天元战冠军;? 第8届倍达王战冠军;? 1996年第2届泰克伦杯进入本赛;第5届倍达王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10届棋圣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33——34届霸王战进入本赛;? 1998年第8届BC卡杯新人王战进入本赛;第4届LG精油杯进入本赛;? 1998年第33届王位战进入本赛? 2000年职业比赛32连胜? 2000年荣获最优秀棋士奖? 2001年第5届LG杯世界棋王赛亚军? 2002年韩国新人王战冠军、韩国KTF杯冠军,LG精油杯冠军。? 2002年第15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3年第7届LG杯冠军? 2003年第2届韩国KT杯亚军? 2003年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4年三星杯冠军。 2005年丰田杯冠军,富士通杯冠军,LG杯4强。国内比赛获得麦馨杯冠军。 2006年,随着结婚后生活的安定,成绩大幅上升。获物价信息杯冠军,KBS棋王战冠军,麦馨杯冠军,GS加德士杯冠军。 2007年,上升势头强劲,获得丰田杯冠军,亚洲杯冠军,并打入三星杯,LG杯决赛。国内比赛获得国手战冠军,名人战冠军,麦馨杯冠军,物价信息杯冠军。正式取代李昌镐成为韩韩国围棋第一人。 2008年,连续获得三星杯,LG杯冠军,亚洲杯冠军姓名:古力?
国籍:中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02-03? 籍贯:重庆? 俱乐部:重庆冷酸灵队? 属别:围棋明星? 事迹年份:? 1995年入段; 1998年四段; 2000年五段; 2002年七段; 2006年4月升为九段。? 6岁学棋,1995年进国家少年围棋队,1997年底拜聂卫平为师。? 1993年至1998年两获全国少年冠军。 1995年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1994年获世界青少年围棋赛冠军。? 1999年获圣雪绒杯围棋王赛亚军。? 代表重庆队首次夺得全国团体甲级联赛冠军(1999~2003年连续五届)。? 2001年:第8届新人王赛冠军,第4届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 第二届理光杯冠军。? 2002年:体育大会冠军。? 2003年:第17届天元战冠军,中韩天元对抗优胜。? 2004年:第9届NEC杯冠军、阿含·桐山杯冠军、第18届天元战冠军。中韩天元对抗优胜。?第1届雷诺杯霸王赛亚军,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围棋赛冠军,第2届理光杯国手邀请赛冠军,第4届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重庆建设空调杯冠军。第2届“西南王”赛冠军,第7届中韩天元战优胜。? 2005年:NEC杯冠军、阿含·桐山杯冠军、第18届天元战冠军。中韩天元对抗优胜。第8届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CCTV杯”亚军。? 2006年:第10届LG世界棋王赛冠军。3:2击败陈耀烨?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 2007年?第6届春兰杯世界冠军,2:0击败常昊,夺得个人第二个世界冠军。还有令人难忘的一点是古力的父亲古巨山先生。“谁赢都是中国棋手夺冠,还是那个棋看得大!如果可以,我宁愿让他用这个个人奖杯去换农心杯!”--在不久前的第八届农心杯决胜局,古力被李昌镐逆转,失去了亲手为中国队捧杯的机会。这一年古力还获得了第19、第20届名人战冠军,第20届天元战冠军,中韩对抗2:0赵汉乘。 2008年?第13届NEC杯冠军、第4届倡棋杯冠军,第21届天元战冠军,中韩对抗0:2不敌元晟溱(首次番棋对抗被零封)? 2008年7月7日,第21届富士通杯,古力连胜李映九九段、李世石九段、常昊九段、李昌镐九段,夺得冠军。决赛中,古力不仅打破了李昌镐2008年世界大赛不败金身,打破了韩国的十连霸,而且一解中国棋手13年“富士痛”之悲。古力也因此超过马晓春和常昊,成为中国首个夺得三次世界大赛冠军的棋手。 2008年8月29日,第四届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半决赛的比赛在日本棋院拉开了战幕。在一场关键战役中,中国的古力九段执黑207手中盘战胜了代表日本棋院出战的张栩九段,由于另一场半决赛的对阵双方均为中国棋手,因此中国也提前锁定了本届丰田杯的冠军奖杯!?2009年1月8日,距古力夺得第三个世界冠军仅半年,他又在第四届丰田杯决赛对阵队友朴文垚。结果古力以2-0战胜对手,成为中国的世界冠军四冠王。? 2009年2月25日,成为四冠王后的一个半月,古力又在第13届LG杯决赛2-0击败李世石九段,赢下了“四千年第一争棋”,也赢得了冠军奖杯。这是古力第二次获得LG杯冠军,这也是古力夺得的第5个个人世界冠军。 古力棋如其名,是"力战派"棋手。他不像剑那样轻灵,而像刀一样厚重,刀法浑厚,大开大阖,攻击性极强。对手常常在他势大力沉的攻击中,中盘投子。? 围棋是古力的职业,也是他的最爱,他每天有7个小时泡在棋谱里。但他不只懂围棋,他还爱好足球,喜欢上网和听音乐。他说自己是中国棋院足球队的绝对主力,号称队中的"战神"巴蒂。茶有茶道,棋有棋道,古力修道不出世,他说:"不热爱生活,只知道下棋,会越下越愚蠢。" 青岛人把城市下水道的井盖叫做古力盖,是根据德语Gully(或Gulli?)音译的.在德国下水道分为雨水分流道和下水井道两种,准确地讲Gully是指雨水分流道,不指下水井道。?
两者的区别在于:下水井道是市政人员在进行下水道维护,安装作业时使用的从地面通往地下的通道。其井盖为圆形,井盖本身中间没有空隙,并不用于流水。下水井道的正确叫法是Kanal,下水井道的盖子就叫?Kanaldeckel。雨水分流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下水道,供流水用,即Gully?或Gulli。该词有可能来源于法语goulet。雨水分流道盖的形状为长方形,中间有空隙,可以流水通过。哪里能看到2005年"三星杯"围棋赛罗洗河VS崔哲瀚的两盘棋的棋谱啊?
三星
三星
这两个网页上各有一盘。 需安装插件。
著名围棋棋局
上面说的有很多都不怎么经典,只不过都是大事而已。
著名棋局从古到今就多了,我慢慢说。
中国古代的话范西屏和施定庵的当湖十局是既经典又有名的对局了。
日本古代本因坊时期的三圣(道策,丈和,秀策)有很多经典棋局,比如丈和和赤星因彻下出的呕血之局,中盘丈和连续下出三个妙手,给对手沉重的打击,最终竟使对手呕血盘上。 又如秀策的耳赤之局,中盘阶段,局面尚不明朗,但是当秀策下出代表着他卓越的大局观的一手时,在旁观战的一位不懂围棋的医生都说秀策要赢了,因为他看到这一手下后对手的耳朵明显红了起来。
日本近代强盛时期,吴清源和秀哉的‘星、33、天元局’ 确实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重大棋局,这盘中吴清源不仅开局使用了星,三三,天元这种在当时超级“非主流”的布局,还险些获胜。
这个时期的很多棋谱都很有观赏性,后来的六大超一流棋手以各异的棋风,下出的棋都很有观赏性,最经典的就是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布局。
现代,棋局信息量越来越大,能成为名局就越来越不容易了,其实有很多经典棋局都没被我们注意。但是还是有一些是相当值得一看的,比如罗洗河在三星杯半决赛第三局战胜崔哲瀚的棋谱被称为“天下奇谱”,在攻杀的终盘,棋局即将进入三劫循环无胜负,当赛事的主办方都在忙着商议如何再赛的时候,罗洗河竟然出奇招放弃了几十颗子绞杀在一起的三劫循环寻求转换,令人吃惊的是转换后反而自己仍然优势。
还有很多棋局,lz如果能买本棋谱那上面一定也有很多,不过个人觉得最经典的就是上面那些了。
中国历代围棋大师是谁?
一、过百龄(称霸年代:1620-1650)
过百龄(?-1662),也作伯龄,名文年,江苏无锡人。
从明末清初说起,过百龄是明末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围棋国手。他从击败林符卿后,约从1620年开始,称霸棋坛三十余年,过百龄的贡献主要为《官子谱》[注1]一卷,《三子谱》一卷,《四子谱》二卷,以及对倚盖定式的研究和应用。过晚年与周览予交手,留下著名的“过周十局,周稍胜。
二、周览予(称霸年代:1650-1665)
周览予(懒予),名嘉锡,明末清初棋手,浙江嘉兴人。
周览予击败过百龄后成为国手,也是清代十大国手之第一位。他曾在山阴唐九经组织的与十多位名手的车轮战中,大获全胜。他棋的特点是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步步力争主动。他对棋艺的贡献还包括“应双飞燕两压,其着法始于懒予,最为醇正。”根据徐星友《兼山堂弈谱》中的记载,周览予约逝于康熙初(约1665-1670年)。
三、汪汉年和周东侯(称霸年代:?)
汪汉年,安徽天都人。
周东侯,名勋,安徽六合人。
比周览予稍晚的国手有汪汉年和周东侯,两人曾争胜负十余局,难分胜负。汪汉年的著作,有《眉山墅隐》一卷,是我国古代棋艺家编选时局谱中少偏见的典范。汪汉年早逝。周东侯青年时期与汪汉年棋力相当,中年后棋艺大长。他的棋路古怪多变,不拘一格。他最擅长攻杀,即所谓“偏师驰突”。周东侯认为,下棋是为了研究棋艺,不是为了输赢。所以,他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后来,黄龙士棋盖天下,当时棋手望风而靡,只有周东侯一人敢与他对弈。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侯为虎,两人的对局称为“龙争虎斗”。周汪二人生活在前有周览予,后有黄龙士的时代,都未能成为天下无敌的国手,但没有他们的衬托,就不能显示出周黄的技艺之高妙。
四、黄龙士(称霸年代:1670-1692)
黄龙士(1651?-1692?),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
清代围棋的第一座高峰是黄龙士。黄龙士十七岁到京城,与已享誉多年的盛大有对局,七战七捷,从此成为国手。与黄龙士对弈最多的是周东侯,流传至今约有二十多局,黄约三胜其二。其他如谢友玉、周西候、卞邠原、何闇公、吴瑞徵、张吕陈等亦大处下风。人们将黄龙士尊为棋圣,和思想家黄宗曦、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对围棋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棋风大变,在他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徐星友这样概括黄龙士的棋:“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使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总的来说,黄龙土对局时考虑全面,判断准确,力争主动,变化多端,不以攻杀为主要取胜手段。他与周东侯的对局,被称为“龙争虎斗”,与徐星友的三子谱称为“血泪篇”,皆臻上乘之境。传日本棋家认为黄龙士中盘有十三段,皆因其算路之深远,让人不得不服。黄龙士享年不永,约逝于康熙三十年(1692)左右。
五、徐星友(称霸年代:1692-1719)
徐星友(1645?-1720?),名远,钱塘人。
继黄龙士之后的国手是徐星友,他比黄龙士年长,擅长书画,学棋很晚,但他专心致志,刻苦用功,所以棋艺进步很快。当他达到和黄龙士相差二子的程度时,黄龙士仍以三子相让与徐星友下了十局棋。因为多让了一子,先生要重展昔日之雄风已很困难了,只能竭力周旋。这十局棋下得异常激烈,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血泪篇”。这之后,徐星友一跃而为国手。徐星友与黄龙士亦有分先对局传世,黄多胜。黄后,徐便成为棋坛领袖。徐星友的棋风,最重要的特点是“平淡”。在徐星友写的《兼山堂弈谱》中,对他自己的棋风,有这样的论述:“冲和恬淡,浑沦融和”,“制于有形,不若制于无形”,“善战而胜,曷若不战屈人”,“闲谈整密,大方正派”等等。他不靠激烈的厮杀获胜,而是一点一点地侵蚀,直到取得最后胜利。邓元鏸《弈潜斋集谱》评徐星友的棋为“白傅吟诗,老妪皆解”(白傅指白居易),也是说他的棋以简明取胜,这是他对棋艺的最大贡献。徐星友一直到康熙五十八年(1719)被程兰如击败后才退而著书。他所作的《兼山堂弈谱》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几部古谱之一,精选了过百龄、李元兆、周懒予、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黄龙土等国手有代表性的各局,详加评注,观点颇为中肯确切。后范西屏、施襄夏得此书,“潜玩数年,获益良多。”
六、梁魏今(称霸年代:1705-1719)
梁魏今,又名会京,山阴人。
徐星友后迎来了中国座子棋的高峰时代,以范施梁程为代表的国手们将座子制围棋艺术带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
梁魏今被列为四大家之首,并非因他棋艺最高,而是因他年龄最长,出名最早。据考,他大约生于康熙前期。梁魏今自幼学棋,年青时曾与徐星友角试多局,互有胜负,不相上下。程兰如击败徐星友驰名棋坛后,梁魏今和程兰如成为主要对手。两人留传至今的有三十几局,是《寄青霞馆弈谱》收录最多分先对局棋谱的一对棋手,程约胜三分之二。梁魏今中年以后,曾教授过范西屏,施襄夏。范西屏十余岁时,梁魏今曾受以三子。雍正十年,梁魏今、施襄夏同游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岘山,梁借山下流泉以喻弈理,定庵有悟,棋艺愈进,遂与诸国手分先角胜(此故事颇令人神往!)。梁魏今的棋风,以奇巧多变为最大特点。
七、程兰如(称霸年代:1719-1732)
程兰如(1690?-1765?),新安人。
四大家之二程兰如比梁魏今小十余岁,比范、施二人大二十余岁。他二十多岁击败徐星友后便成为一代国手,与梁魏今,赵两峰,蒋再宾,娄子恩等其他名手对局,皆胜多负少。唯独与吴来仪的对局负多胜少,也许是因为两人棋风相克?程兰如的棋风特点是稳重有力,施襄夏概括为:“以浑厚胜。”他的对局中最有名、水平最高的当属与施襄夏的“九龙戏珠谱”。棋局进行到将近二百手,盘上仍有九条龙为互相纠缠、不不活的状态。虽然该局以施获胜而告终,但程兰如的高超技艺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晚香亭弈谱》为程兰如的主要著作,也是最有价值的古谱之一,得到施襄夏的高度评价。
八、范西屏和施襄夏(范称霸年代:1725-?,施称霸年代:1732-1770)
范西屏(170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
程兰如称霸棋坛十多年后,被范西屏和施襄夏所取代,从此进入范施双峰并峙的时代。范西屏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施襄夏生于康熙四十九年。范十六岁即成国手,施到雍正十年(1732)左右,亦成国手。乾隆四年(1739),范西屏、施襄夏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张永年宅分先对局,凡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当,是为“当湖十局”,是中国座子制围棋的最高水平对局。虽然以今人之规则及常识来看,当湖十局不合理之处甚多,然将其与历代国手的对局相较,便可知其激烈程度以及双方的算度取舍均已达到极高水准。惜乎范施二人再无其他棋谱传世。
范、施两人棋风迥异。西屏思路敏捷,才气极高,棋风博大神奇,被誉为“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则谨精深,含蓄浑厚,工于章法,被誉为”老骥驰骋,不失步骤”。
对范西屏,当时棋手评价极高,如李松石云:“范之于弈,如将中之武穆公,不用古法,战无不胜。”臧念宣云:“西屏授子,灵奇变化,莫测端倪,如武侯八阵图,五花八门。入其中者,莫能自免。”此指范让子棋水平高妙。当时名手胡肇麟,号称胡铁头,算路颇深,嗜攻杀,与四大家让子局甚多。胡对梁程犹能周旋,然遇范施则捉襟见肘。由此亦可见范施并称棋圣并非过誉。
范、施晚年亦皆潜心著述,范所著《桃花泉弈谱》及施所著《弈理指归》,皆中国古谱中精粹。
施襄夏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范卒年不详。自范施仙逝之后,座子制围棋水平大大衰退,在之后的七十年间,竟然再没有出现一位能技压群雄、统治棋坛的领袖人物。虽然有徐耀文、僧秋航、董六泉等为代表的强手,但他们的水平不但与范施颇有差距,窃以为亦不如徐、梁、程等。
九、陈子仙和周小松(陈称霸年代:1840-1872,周称霸年代:1846-1891)
周小松(1821-1891),名鼎,江苏江都人。
陈子仙(1825-1872),名毓性,浙江海宁人。
清代的最后两位国手为陈子仙和周小松。陈子仙十三岁时随其父往常州与董六泉对局,遂有国手之名。而周小松到道光二十一年(1846)成为国手。此后陈周与“十八国手” [注4]中的其他棋手对局,陈周皆多胜,因而两人并称国手。但我比较两人之间对局胜负数,陈又稍高一筹。其棋风颇似范西屏之善弃善取、不拘一格。邓元鏸《弈潜斋集谱》谓“陈子仙如剑客侠士,饶有奇气。”“范西屏如祟山峻岭,抱负高奇。”两人皆在一奇字。此或可资佐证也。
陈子仙逝于同治十年(1872)。陈后,周再无旗鼓相当的对手。这时候,中国座子制围棋就像已经髦耄老矣的周小松一样,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
清代晚期十八国手
僧秋航、任渭南、沈介之、董六泉、潘景斋、申立功、金秋林、周星桓、李湛源、楚桐隐、李昆瑜、施省三、陈子仙、周小松、徐耀文、黄晓江、赖秀山、程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