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令辉的运动经历
2.休斯敦世乒赛,王楚钦孙颖莎获得混双冠军,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
3.请给我详细地介绍下世乒赛
4.乒乓球名人故事
孔令辉的运动经历
1989年,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亚洲少年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
1990年,在全国乒协杯比赛中,战胜中国著名选手陈龙灿。
1991年全国锦标赛男团冠军(与王飞、王永刚合作)。
1993年9月七运会男双第三名(与王永刚)。
1994年第2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单、男团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全国精英赛男单第三名;中国乒协杯男双冠军;韩国大奖赛男单冠军;1994年第12届亚锦赛男单、混双(与邓亚萍)、男团冠军;第12届亚运会混双(与邓亚萍)、男团冠军;意大利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张雷);瑞典公开赛男团亚军。
1995年获得中国明星赛男单、混双冠军(与邓亚萍);第43届世乒赛男团、男单冠军,而这个冠军也是年仅19岁的孔令辉越过中国队一号主力王涛、“奇兵”丁松,夺得了第一个男单冠军;之后,他还获得了混双亚军(与邓亚萍);爱普生世界明星赛男单冠军;中国大奖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第3届城运会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与张鹏);亚洲杯团体赛男团冠军。
1996年获中国乒协杯男双(与刘国梁)、男单冠军;第26届奥运会男单八分之一决赛中负于金泽洙而与刘国梁拿到了男双冠军;首届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单、男双冠军。
19年第44届世乒赛,与王涛、刘国梁、丁松和马合作,获团体比赛冠军;男双冠军(与刘国梁)、混双亚军(与邓亚萍)、男单并列第三名;美国公开赛男单冠军;中国大奖赛男双冠军(与刘国梁);八运会男团亚军;美国、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冠军。
1998年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冠军并成为男子总擂主;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男双(与刘国梁)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男团第3名;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单、男双(与刘国梁)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双第3名(与刘国梁);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第13届亚运会男团、男双(与刘国梁)冠军、男单并列第3名。
1999年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决赛男子亚军;第45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亚洲12强赛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男团亚军;世界男子俱乐部团体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第三;第27届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亚军。
2000年9月25日晚,悉尼奥运会男单决赛,孔令辉3比2力克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成为小球时代的终结者。他夺冠后狂吻胸前的国旗,紧闭双眼,仰天长啸、泪流满面,随后跳进教练怀中庆祝,孔令辉实现了“大满贯”。
2000年后,孔令辉的状态有所下滑,连续两届世锦赛上与单项冠军无缘。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男双亚军。
2002年第14届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单、男双第三;美国、德国、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亚军(与王皓),男单四强,韩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四强,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希腊公开赛男双亚军,韩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长春)男双冠军(与王皓),总决赛男双亚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王皓),为自己的大赛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6年10月12日孔令辉正式宣布退役。
2012年11月底,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竞聘仪式举行,施之皓正式卸任中国女队主教练。在竞聘仪式上只有孔令辉一人竞聘新周期女队主帅。尽管孔令辉主帅的正式任命迟迟没有下发,但直通赛期间,孔令辉已然在履行主教练的职责。
休斯敦世乒赛,王楚钦孙颖莎获得混双冠军,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
他们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配合也很好。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暂时没有一支球队能威胁到我们。尤其是只要有女运动员参加比赛,那么基本上我们是有把握赢的。这也是乒乓球成为我国国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领先于世界。这不容易!在本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获得了混双和女单冠军。后面的男单也很有希望,还是有希望拿下所有冠军的。
在休斯敦世乒赛混双决赛中,王楚钦孙颖莎以3: 0击败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帮助世乒赛获得首个单项冠军。这场比赛只用了20多分钟,应该还是创造了一个不可低估的纪录——中国队只用了20秒就拿到了世界冠军,可见双方的实力差距有多大。这一败涂地也可以算是两人为许昕,刘诗雯复了仇。在日本队的疯狂进攻中,王楚钦的正手被动击球质量在关键时刻保持高位,也打出了不少好球。中远台湾的引体向上没有任何低级失误,继续向对方施压,最终成功轻取日本队。
这么说吧,跟孙王不是一个档次的。作为新生代的杰出人物,孙王的默契度比早前好了很多,张本智和的正手比较差,甚至比孙颖莎还要差。
在世界比赛中,乒乓球冠军曾经有很多种类型,包括团体冠军、男双和女双、双打等。现在乒乓球的种类越来越少,别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我们需要让其他国家的球队适当地迎头赶上,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同时激发我们的斗志,促进我们不断进步。只有被有危机感的人追逐,才能更好地创新。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让别人没有办法超越,未来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请给我详细地介绍下世乒赛
到2007年总共办了49届
第一届欧洲锦标赛的组织者,向欧洲的德国、匈牙利、英格兰、瑞典、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和亚洲的印度发出了邀请,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由于印度提出要更改“欧洲锦标赛”的名称,国际乒联当即做出决定,把这次比赛改称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当时的比赛没有秩序册,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呆在现场,由裁判员随叫随到进行比赛。运动员随意着装,有穿长裙的、长裤的,有打领带穿皮鞋的,门票免费。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对决赛做了报道并给予好评。
第一届世乒赛谱写了乒乓球早期运动的历史新篇章,为今后的世界锦标赛奠定了基础。从1926年至1939年,每年都举行一次世乒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办。从1947年至1957年,仍然是每年一届。从1959年至1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比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因战争首次“一分为二”,单项比赛和团体赛分别于1999年在荷兰、2000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第46届世乒赛再次“合二为一”,于2001年4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1926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17次在欧洲举办,仅1939年是在埃及举行。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捷克斯洛伐克队获25.5项,英国10项。除欧洲以外,只有美国获得过8项。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在这期间,规则的改变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如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球从软球改为硬球。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的那卡尔式发球。上述改革,结束了曾在第10届世乒赛中出现的奥地利对罗马尼亚男团决赛,竟然进行了31小时,以及一场单打进行了7个半小时,一分球进行了1小时20分钟的冗长乏味的比赛阶段,开辟了新技术、新打法的发展道路。
第二阶段(1952-1959):日本队震动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的4项冠军。又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并多次获得5个单项的冠军,共计24项次。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21届世乒赛上,日本男女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25届,日本队又夺得6项冠军,日本队的赫赫战绩,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连续战胜了许多世界高手,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也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七项冠军是在日本与欧洲、朝鲜各队之间争夺的。在第29届比赛中,朝鲜男队连续打败了欧洲强队,夺得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1-19):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1届世乒赛上,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如瑞典队的本格森,匈牙利队的约尼尔、克兰帕尔,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斯蒂潘契奇,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洛夫斯基和苏联的萨尔霍扬等。19岁的本格森连续战胜了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强手,一举夺得男单冠军。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约尼尔和斯蒂潘契奇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4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队复兴,匈牙利队在失去男团冠军整整27个年头之后,又从中国男队手中夺走了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男队在经过25年之后,重新夺得男双冠军。
70年代的5届世乒赛,在总共35项冠军中,中国队获得16.5项,匈牙利和日本各获4项,瑞典队获得3项,朝鲜获2.5项。
第五阶段(1981-1988):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结束了世界乒坛多国抗衡的格局,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此后,在第37届、38届、39届世乒赛上,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但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成绩滑至低谷,男队丢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
整个80年代,中国男队从登顶到跌入低谷,都是与欧洲队交手的结果。以男团决赛为例:36届,中国男队5比2胜匈牙利队,37届,中国男队5比1胜瑞典队,38届,仍然以5比0胜瑞典队,39届,5比0再胜瑞典队,到了第40届,却以0比5败在瑞典人手下。
第六阶段(1991- ):“世界打中国”成绩卓著,欧洲队领先5-6年。中国队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坛职业化迅速发展,各种比赛频繁,加上待遇优厚,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世界打中国”成绩显著: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男队,已领先于中国队和亚洲各队。
中国男队走出低谷,从男双项目最先有所突破。由第40届世乒赛的第3名开始,一直升至第42届的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
在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继1981年襄括冠军之后,历时14年,又一次从低谷奋起,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真正重攀高峰,再创辉煌。
第43届中国队的全胜,改变了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世界乒坛的实力次序。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国队又一次大获全胜,包括了5个单项的冠亚军。但在第二年举行的45届世乒赛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再一次负于老对手瑞典队,在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世乒赛中失去了斯韦思林杯。(原载《乒乓世界》珍藏版 吴焕群/文)
编者注:本文发表时截止到第45届世乒赛。在2001年第4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创造奇迹,继81年第36届、95年第43届之后,第三次包揽全部7项冠军,使得中国队在步入大球时代后,再次从整体上走在了世界乒坛的前面。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乒乓球运动也不得不面对长期以来由中国队一花独放的尴尬局面。
乒乓球名人故事
刘国梁,16年生,党员,大学在读,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
获奖情况:
一等功1次
男子乒乓球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大满贯冠军
刘国梁从6岁起开始跟父亲学打乒乓球,与银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拿到所有的世界冠军。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10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了北京,由于他在打球上显露出的天赋与灵气,被选进了解放军乒乓球队。在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下,他以超出同龄人的毅力刻苦训练,很快在小队员中脱颖而出,13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5岁又破格晋升到国家队,开始了为国争光的人生道路。
1991年中国乒乓球男队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团体降到第7名,男单未进前8名,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历史的低谷。正是在这一年,年仅15岁的小将刘国梁进入了国家乒乓球队, 第二年他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战胜瓦尔德内尔而一举成名。一时间大家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作为那一时期的国家队运动员,肩负着重夺乒乓球世界冠军,重振中国乒乓球雄风的重任。当时,中国乒乓球队意识到,要想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技术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突破口就定在了刘国梁的身上。作为直拍选手,在教练组的指导下,他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了一手直拍横打及正反面发球和击球的绝活,打法日趋成熟,开始渐露头角。
1993年,只有17岁的刘国梁首次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出征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他与队友合作,夺得了男子团体亚军。
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刘国梁作为中国男子团体比赛的主力队员,以精湛的技术和超群的实力为中国队立下了汗马功劳,终于夺回了失去6年的男子团体冠军。在男子单打比赛中,他战胜瓦尔德内尔,与孔令辉会师在单打决赛。这一年,中国乒乓球男队终于打赢了翻身仗,重新确定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刘国梁也从此成为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
在成绩面前,刘国梁没有自满,更没有止步。他始终瞄准乒坛的最高水平,向强手学习,向高标准奋进。1996年他获得了第1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并且在备受关注的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经过多场艰苦比赛,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男子单打奥运冠军,与孔令辉合作,获得了双打冠军,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1999年在第45届世乒界赛上,23岁的他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双打冠军, 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的大满贯冠军,达到了他运动生涯的最高峰。
在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刻苦的努力,以及强烈的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精神。从小开始他就从不放松每一刻的训练,不放过每一个技术的癖漏,对于每个动作他都严格要求。每次练习,他挥臂上万次,胳膊都练肿了,还忍受着肩部损伤的疼痛挥拍继续练,有时每天跑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脚掌打了血泡,垫上海绵再练。他训练用的球拍,球板和手柄上都磨出了深槽和指印坑。正是有了这种“任你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使得刘国梁能够在乒乓球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刘国梁常说,成绩的取得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祖国,属于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灾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捐钱捐物,体现了一名***员、一名运动员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他退役的时候,面对出国、代表省市打超级俱乐部联赛、经商等有较高经济报酬的出路,刘国梁都没有动心,而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毅然选择了教练员这个职业,为的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为的是继续保持中国乒乓球的长盛不衰。
2003年,27岁的刘国梁正式出任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成为了国家队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他很快进行了角色转变,谦虚好学,勤奋钻研业务,积极摸索总结训练方法与经验,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陪队员加班加点。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刘国梁的性格。在2004年3月的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上,刘国梁带领的中国男队蝉联了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在斯韦思林杯上第14次刻上了中国的名字,捍卫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的荣誉。这个成绩也成为了他执教生涯以来的首次重要胜利。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刘国梁带领中国乒乓球男队又夺取了一枚金牌,一枚银牌。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刘国梁身上的任务十分艰巨,摆在他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作为中国乒乓球界新的****,他任重道远,他将在教练员的岗位上不断努力,带领着中国乒乓球男队在未来的世界赛场上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多的荣誉.
孔令辉是孔子的第72代传人(参考鲁豫有约,姓孔叫孔令…的是孔子的传人,孔令辉已编入孔子的家谱)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孔令辉6岁开始打球,1986年进入省队,1988年进国青队,1991年入选国家队。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前列,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大满贯冠军得主。
孔令辉是中国乒乓球界的一座里程碑。他拿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横板进攻打法的男单冠军,和刘国梁一起开启中国男子乒坛“双子星时代”,总共夺得过11个世界冠军。
在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上,年仅20岁的孔令辉夺得男单冠军,登上了运动生涯的第一个巅峰。此后5年,孔令辉与刘国梁并肩挑起了中国队的大梁,两人不仅在团体赛上频频立功,在单打角逐中各守半区,并且在双打项目中默契配合,成为当今世界乒坛最有战斗力的一对搭档。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孔令辉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战胜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夺得男子单打金牌,并与刘国梁合作夺得男双银牌,再次登上事业的最高峰。
与善于表演的刘国梁相比,孔令辉技术更加全面,临场发挥也相对稳定一些。悉尼奥运会夺得男单金牌后,孔令辉的打法更加呈现出一种“王者之气”。在当今的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里,虽然王励勤、马琳、刘国正等新锐上升的势头咄咄逼人,但孔令辉丰富的大赛经验无疑是他与对手交锋取胜的重要筹码。
2006年10月12日孔令辉正式宣布退役。
随着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角色转型,这位昔日的乒坛悍将正逐步向儒帅转变。
[编辑本段]技术打法
技术打法: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
球拍底板:Butterfly蝴蝶KONG LINGHUI SPECIAL ST
海绵胶皮:正手-蝴蝶Tackifire 2.1,反手-蝴蝶Tackifire 2.1
正手海棉:上海硬海绵(蓝色)
正手胶皮:日本蝴蝶套胶(红色)
反手海棉:日本
反手胶皮:天津环球999
孔令辉属于典型传统直拍快攻结合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两面拉弧圈,稳中见狠,有极好的战术素养。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抽杀力量大。他球感好,球速快,善打多回合,能够在相持中偷袭变线,整体技术全面。
[编辑本段]辉煌战绩
1989年,全国少年乒乓球赛、亚洲少年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
1990年,在全国乒协杯比赛中,战胜中国著名选手陈龙灿。
1991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为黑龙江队夺得男子团体冠军(与王飞、王永刚合作)。
1993年9月,第7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双打第三名(与王永刚合作)。
1994年第2届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单、男团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全国精英赛男单第三名;中国乒协杯男双冠军;韩国大奖赛男单冠军;1994年第12届亚锦赛男单、混双(与邓亚萍)、男团冠军;第12届亚运会混双(与邓亚萍)、男团冠军;意大利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张雷);瑞典公开赛男团亚军;
1995年中国明星赛男单、混双冠军(与邓亚萍);第43届世乒赛男团、男单冠军、混双亚军(与邓亚萍);爱普生世界明星赛男单冠军;中国大奖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第3届城运会男单冠军,男双第三名(与张鹏);亚洲杯团体赛男团冠军;
1996年中国乒协杯男双(与刘国梁)、男单冠军;第26届奥运会男双冠军(与刘国梁);首届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单、男双冠军;
19年男双冠军(第44届世乒赛,与王涛、刘国梁、丁松和马合作,获团体比赛冠军(与刘国梁)、混双亚军(与邓亚萍)、男单并列第三名;美国公开赛男单冠军;中国大奖赛男双冠军(与刘国梁);八运会男团亚军;美国、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冠军;
1998年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冠军并成为男子总擂主;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男双(与刘国梁)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男团第3名;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单、男双(与刘国梁)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双第3名(与刘国梁);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第13届亚运会男团、男双(与刘国梁)冠军、男单并列第3名;
1999年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决赛男子亚军;第45届世乒赛男双冠军;亚洲12强赛冠军;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男团亚军;世界男子俱乐部团体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第三;第27届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亚军;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男双亚军。
2002年第14届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单、男双第三;美国、德国、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男双亚军(与王皓),男单四强,韩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四强,中国公开赛男双亚军,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希腊公开赛男双亚军,韩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长春)男双冠军(与王皓),总决赛男双亚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双冠军,4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王皓)。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1995年11月,被评为“恒康体育明星”,获1000美元奖金,成为第一位获此称号的中国运动员。
1996年2月,当选为全国十佳乒乓球运动员。
1996年3月,被评为1995年“康威杯”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6年8月,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年2月,被评为1996“海滨怀”全国十佳乒乓球运动员。
19年7月,被评为国际乒联7月最佳球员。
1998年8月,获98年红双喜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最佳运动员称号。
2001年,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佳运动员。
2004年2月,被评为2003年“魅力体坛”年度人物评选的十大帅哥之一。
[编辑本段]世界排名
1995年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1995年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1996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1996年3月26日,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1996年6月21日, 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19年7月15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的第3位。
19年12月1日,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1998年1月6日,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1998年7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4位。
1999年1月&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3位。
1999年3月&4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1999年5月,列国际乒联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1999年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3位。
1999年7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0年1月&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2000年3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4位。
2000年4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2000年5月&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2000年7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3位。
2000年8月—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位。
2000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2001年1月—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位。
2001年7月&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3位。
2001年9月—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5位。
2002年1月&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2年3月&4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5位。
2002年5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2年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5位。
2002年7月—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2年10月&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5位。
2003年1月—3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3年4月&5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8位。
2003年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6位。
2003年7月—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7位。
2003年10月&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8位。
2003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9位。
2004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4年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2位。
2004年3月—5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4年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8位。
2004年7月&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0位。
2004年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4年10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9位。
2004年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0位。
2004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5年1月—3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5年4月&5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2位。
2005年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3位。
2005年7月—9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1位。
2005年10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6位。
2005年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5位。
2005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6位。
2006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6位。
2006年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7位。
2006年3月&4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9位。
2006年5月&6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20位。
2006年7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男子单打世界排名第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