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拳殿堂级人物是哪几位?
2.播求和雅桑克莱,谁厉害点?
3.泰拳那么厉害,为啥在UFC中,看不见泰国籍的拳手?
4.求泰拳王播求职业生涯战绩,详细点的
5.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傻傻分不清,一文区分搏击格斗细分领域
泰拳殿堂级人物是哪几位?
这个不太好设定评判标准,如果让我个人来设定,会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在一个体重级别保持拳王头衔较长时间,具体时间有多长;
2、同时期战胜过多少强有力竞争者,其中KO/TKO方式获胜的比率有多高;
3、能否在(泰国)国内外各知名拳场、泰拳格斗组织同时拥有金腰带;
4、有无升级挑战经验、战绩有多好。
这样一来主要由以下几位拳王曾取得泰拳历史上十分罕见的成就,可以列入候选:
1、亚披勒------80年代拳王,鼎盛时期体重140余磅,同时期高水平挑战者颇多,却有很多高手被他KO吧,并被评为20世纪最优秀泰拳手;
2、“通天膝”狄希莲--------巨人选手,身高188cm却参战135磅比赛,1981年以一场KO胜登上王座后很难找到敢于挑战他的对手(泰拳手一般出战频率很高,他却无比赛可打),直到1982年才迎来人物“飞将军”沙玛的挑战,结果以标志性膝盖攻击KO对手。年第二次卫冕又KO对手,1985年因实在找不到挑战者宣布退役的(如同中的独孤求败);
3、“飞将军”沙玛-连扫技术高超,和前面两位一起,成为二战后最有人气的拳手;
4、林实奈----播求的师兄。近十多年来135磅是泰国竞争最激烈的几个级别之一,他却能在该级别保持5年不败(2000-2005),直到05年跟拳馆老板闹翻导致被封杀,才丢了王座。
5、Seachai(“花招泰拳王”善猜)-------约163cm的身高却在130磅以下(该级别比较合适的身高是170-175)所向披靡。升级至135磅之后也只有林实奈、Sigdam和开挂状态的Saketdow Phatpayathai有把握赢他,多次挑战147磅准一线选手也是胜多负少。90年代甚至还爆冷KO现147磅王者Kem。前面有网友说他在拳迷中声望最高,至少近几年是这样。
如果单看选手欧美中日拳迷的声望,估计播求是最高的。有朋友提到雅桑克莱,他在泰拳72.5公斤历史上成绩是最好的,巅峰状态下输过三场也各有其客观不利条件(两场因为黑哨,一场因为客场打K-1规则)
播求和雅桑克莱,谁厉害点?
虽然崇拜播求,但认为雅桑克莱胜得概率较大,播求虽经验丰富,常年征战与K1战场,但拳法却一般以上,而雅桑克莱技术丰富全面,腿法凶狠,而且曾战胜暗安迪等K1高手,近年更是进入巅峰状态,综和分析 雅桑克莱胜的概率大
泰拳那么厉害,为啥在UFC中,看不见泰国籍的拳手?
泰拳很强,为何在UFC中,却看不见泰国籍的选手?
提到泰拳,大家立马想到泰国拳王播求。巅峰时期的播求将泰拳精神发扬光大,影响了很多拳击手,也很多人对泰拳的种类非常感兴趣。不过让大家好奇的是泰拳明明很强,为何在UFC中看不到泰国籍的选手呢?
为何在UFC中看不见泰国选手?
大家都知道,泰拳在泰国的发展史已经快500年了,期间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泰拳现在具备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格斗体系,吸引着很多拳击手的目光。泰拳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是以站着打为核心,并且身体肘部、腿部或者拳部的击打对方。
除此之外,泰拳的动作干净利落,整体流畅度较高,很受拳迷们的喜欢。不过泰拳也有自身的弱点,以站立式的击打反而限制了身体灵活,地面技术非常弱。在UFC的赛场上,很多拳迷发现泰国籍的选手非常少,泰拳也无法在比赛上占巨大的优势。其实原因很简单,越是高级的比赛,拳击手用的拳种就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散打、拳击、巴西柔术等格斗术。除此之外,UFC对拳击手的抗打能力、情商、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拳击手不仅实力非常强悍,自身的抗打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可以看出UFC综合格斗实力非常强。而大多数UFC拳击手靠缠绕和摔打获取优势,与泰拳是完全不用的。
而泰拳是以站着打为核心,如果被对方缠绕或者是摁在地板上,选手很难脱身反击对方。泰拳最具代表人播求曾获得金腰带,但是他的拳法不断地变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泰拳技术,结合了很多拳种。而很多泰国选手好不容易掌握了泰拳的精髓,却要根据UFC的比赛改变拳击技术,难度非常大。总的来说泰拳有自身的优劣势,但不适合与UFC的赛场上。
求泰拳王播求职业生涯战绩,详细点的
播求 播求,泰拳王,本名颂巴万柴明,外号Buakaw Por.Puramuk,1982年5月8日生于泰国。在擂台上播求以犀利的膝法、灵活有力的扫腿和正蹬、毒蛇信般的拳法技惊四座。魔术般娴熟多变的技术是他对泰拳精髓的绝好演绎。昂扬的斗志以及如同蝴蝶般上下飞舞的健壮双腿让这位泰国小伙深深印入格斗爱好者的脑海。离开擂台的绚目灯火,生活中播求更象一位邻家大男孩,亲切谦和同时略带孩子气式的顽皮。贫穷的生活环境没有磨灭播求乐观活泼的天性,反而磨练出一个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格斗冠军。目录人物简介 综合战绩 继承 成功 失败 再度称王 训练刻苦训练 魔鬼训练 默默付出 日常训练 训练特点贴吧相册 人物简介 综合战绩 继承 成功 失败 再度称王 训练刻苦训练 魔鬼训练 默默付出 日常训练 训练特点贴吧相册 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泰拳王: 播求 (当今泰国有两位世界级顶尖高手,播求是其中一位,另一位是雅桑克莱) 外号:Buakaw Por.Puramuk (Buakaw 泰语意为“白莲”Por.Puramuk是播求所在泰国拳馆名称) 本名:Sombat Banchamek 桑拜特.班查孟克(颂巴万柴明) 出场费:8-15万美金 出生地:泰国 Surin 出生年月:1982年5月8日 年龄:29岁 身高:179cm 体重:70kg 格斗技:泰拳 所属拳馆:波帕姆拳馆(Por. Pramuk) 总战绩:228战 195胜 21败 12平 49场KO Lumpini 拳场 135 lbs 级别排名第一 TOYOTA 泰拳马拉松赛 140 lbs 冠军 K-1 WORLD MAX 2004/2006 世界王者总冠军 擅长技法:腿法,膝法 k-1max战绩:23战20胜3负 编辑本段综合战绩 Lumpini 拳场 135 lbs 级别排名第一 2001 泰国职业拳击协会次轻量级的冠军 Omnoi运动场次轻量级的冠军 Omnoi运动场轻量级的冠军 2002 TOYOTA泰拳马拉松赛 140 lbs 冠军 2003 KOMA GP轻量级的冠军 2005 S1世界职业泰拳锦标赛中量级冠军 2005 K-1 Max参加决赛的人 2006 WMC世界职业泰拳锦标赛中量级冠军 M.T.A世界泰拳冠军 K-1 WORLD MAX 2004、2006世界王者 2009 WMC/MAD世界泰拳冠军 2010 SHOOT BOXING S-CUP修搏冠军(在决赛中第二回合TKO美国拳手托比·玛达) 职业战绩:228战,195胜,21负,12平,49KO k-1max战绩:23战20胜3负成长历程 2003播求在广州参加中泰争霸赛用了不到两回合时间就TKO中国武警散打冠军孙涛,2009年在河南参加武林风中泰对抗赛又轻松战胜徐炎(播求在第三回合明显放水) 大家熟悉澳洲泰拳王约翰.韦恩曾是播求的两次手下败将,播求与2004年在K-1的规则比赛战胜约翰.韦恩,2009年播求在WBC的规则比赛再次战胜约翰.韦恩. 继承 播求的父亲也是一位职业泰拳手,正是父亲的影响下,播求在很小的时候也喜欢上了泰拳,8岁起就开始了泰拳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刻苦训练的播求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在泰拳擂台上崭露头角,虽然这时的播求还小,但从他的目光中却已经可以看到斗士的战志了 成功 2004年的K1大赛决赛场上,播求VS魔裟斗,魔裟斗是日本的一位年轻踢拳(kickboxing)王者,是当年日本的冠军,他的斗志也是很值得尊敬的!播求最后兵不血刃的用技术战胜了魔裟斗。 失败 在k-1 world max05年总决赛上,本来夺冠呼声最高的播求,遭遇荷兰踢拳名将,shootboxing02、04冠军安迪·苏瓦,在加时战后点数惜败。 再度称王 2010年播求在结束K1合约的同时,也正式签约日本Shootboxing S-cup赛事。在新的赛场、新的规则下,28岁的播求在拳台上已是高龄拳手,同时也有拳迷质疑播求目前的实力。在K1擂台上播求曾经15秒KO的老对手宍戸大树再次向播求发起挑战,希望复仇。在质疑与压力下,播求依旧展现着强悍的实力。在8进4淘汰赛中播求判定胜宍戸大树,半决赛中播求判定胜亨瑞·万·奥普斯涛,决赛中播求仅在第二回合就TKO胜 托比·玛达或得冠军,同时也证明自己依旧宝刀不老。 训练 失败原因很多,赛后播求总结经验,尤其加强了对拳法的训练,在06年世界泰拳锦标赛上,播求一记右摆拳击腹K.O了老泰拳王乔丹,在而后的k-1 world max 2006的总决赛上,半决赛中播求在第二回合一记左拳k.o了日本冠军佐藤嘉洋,而准决赛里播求的拳法更让新星Drago重击读秒,更意想不到的是在总决赛中再次与安迪·苏瓦遭遇时,本来以为会势均力敌的决赛,在第二回合时,播求一个防御性的下潜摇闪,紧跟一记左勾拳,将安迪读秒,随后又是一记右勾拳读秒,此时的安迪已经是被打得晕头转向,最后播求一个反击右直拳,再次击倒……这时裁判判定安迪被KO,播求成为max历史上第一个双冠王。 07年日本选拔赛的表演赛上和世界最终选拔赛上,隔了一年的播求的闪避和组合能力有所提高,虽然对手都是高手,但在世上最强王者播求面前也只有找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开幕战上,播求更是以大优势击败了k-1gp的两届冠军“巨人膝”萨米·西尔特的同门师弟-Nicky Holtzken,晋级总决赛,在此我们期待播求今年总决赛上的表现。 07年在K-1 MAX 2007 8强战中,对战MAX03世界王者魔裟斗,播求被击倒后判定负。 08年在K-1 MAX 2008 8强战中,对战日本MAX No.2选手佐藤嘉洋,播求被KO。再次无缘4强。 但是在08年的决赛之夜,复活赛中播求一回合KO对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求迷们的信心倍长,坚信09年播求能重振雄风! 09年K-1 16强之战,播求遇到了强劲的巴西对手。开场没多久就被击倒读秒一次。然而播求渐渐的适应了对方,加时赛后艰难获胜!现在播求正更加努力地训练,备战7月13日的八强战! 7月13日,八强战播求遇到了07年的老对手Nicky,三回合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对手拿下。 2010年,武林风邀请,泼帕姆旗下以播求为主的五位泰拳王六月十九日来华比赛,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在比赛中播求轻松战胜赛前放出狂言的徐琰,给这名23岁的年轻拳手上了一课。 编辑本段刻苦训练 早上六点起床进行12公里长跑,然后进行适当的对练和击沙袋训练以及其他一些看具体情况而定的训练项目,早上剩余的时间和下午的早段时间会进行适当的睡眠以准备当日将要继续进行的训练,下午的训练是由又一个8公里跑开始的,跑步结束后将立即进行200下膝撞训练,然后是与教练进行对练(引靶训练?这里我不是很能拿准确),播求的训练只进行一回合,但这一回合要整整持续20分钟,中间只因为喝水短暂停顿2分钟,在这一个回合中播求始终保持快速的节奏,并不断用他闪电般的快而重的连续扫腿把引靶的人逼得节节后退。接下来又是两组10分钟的击沙袋训练,组间和击沙袋结束后的时间都穿插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播求也有一位国际拳击教练为他训练拳击技术,进行引手靶和防御的练习,接下来又是45分钟的膝撞训练和clinch(抱缠)训练,播求的两个训练伙伴,拳手Chokdee Por Pramuk 和Namsaknoi Yuthgarngamthon轮流与播求进行对练。 编辑本段魔鬼训练默默付出 辉煌的背后是默默付出的汗水,没有扎实的训练基础,王者之梦只能是水中望月。放眼世界,欧美拳手拥有最先进的力量训练设备;日本武术家秉承武士道精神,训练投入忘我。但壮硕的欧美选手和搏命训练的日本拳手在擂台却屡屡臣服于瘦弱的泰拳手。这是因为泰拳训练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完全立足实战。在擂台上你很难找到双臂粗壮,胸肌突出的泰拳高手。因为格斗动作强调全身肌肉的配合协调,绝少孤立的肌肉训练,一切以实战为核心,而非单纯的发展力量。泰国拳馆条件简陋,一般很少器械训练,泰拳手的身材普遍结实匀称,肌肉棱角分明但并不夸张,六块清晰的腹肌是他们的标志。1米74,68公斤的播求正是典型的“泰拳身材”。令人羡慕的身材源于大量有氧训练和格斗实战的磨练。严格的攻防动作训练、高强度的身体对抗、无数次的击打沙袋让泰拳手的每一块参与格斗的肌肉都得到强化,以格斗的功能性训练取代了塑形式的健身训练,以实战效果作为最终的目标,训练的效率直接决定了比赛的胜负—这就是泰拳五百年不败的原因。 日常训练 Por Pramuk拳馆素来以训练严格闻名,身为王者的播求为了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训练强度是拳馆中公认最大的。不少国外来此取经的选手也曾想照搬播求的训练模式,苦于训练的艰苦和大强度都没有坚持下来,因此戏称其为“魔鬼训练”。目前播求的日常训练大致是按如下步骤严格执行: 每天早上5:30起床,先是做一些训练准备和热身活动,6:00准时开始进行上午的长跑训练。播求早上要长跑15公里,总时间在一小时十五分左右。作为一项泰拳的传统训练,长跑是泰拳手锻炼体能和发展腿部力量最好的方式,泰国郊外清新的空气和崎岖的山路对于锻炼效果来说非常理想,同时长跑没有设备要求,很受贫穷地区孩子欢迎,成为泰拳入门的必修项目。早上7:20分长跑训练结束,之后进行适当睡眠整休。 8:10分上午的格斗训练正式开始。上午训练的重点是拳法以及拳法与其他攻击技术的融合,训练时长为3小时。泰拳比赛不同拳击中近距离拳法攻击模式,一般以腿、膝、肘为重武器。但K-1规则明确禁止膝法和肘法使用,大大限制了泰拳技术发挥。面对不利的规则,谦虚好学的播求努力弥补弱点,向拳法专家学习。不断强化拳法,加强拳法与各项技术的融合是他目前训练的重点。专项的拳法训练项目主要包括拳法的攻防训练、步伐的移动、击影训练、击打沙袋和拳靶,之后还会进行拳法的实战训练,通过实战增加拳法攻防经验和对攻击角度时机的把握。实战对打训练时间为一小时。上午11:35开始各项膝法、腿法训练,内容主要是打靶和沙袋,其中包括膝击200次、连续踢击300次。高次数的机械性重复训练可以让人对攻击动作产生身体记忆。要知道在激烈的打斗中是没有时间思考动作要领的,只有让攻击动作成为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才能在对抗中保持动作的正确和不变形。训练完以上的内容,播求上午的课程也就结束了,中午用餐后进行午休。下午的训练从15:00开始,重点是腿法、膝法、肘法,及组合攻击训练。首先依旧是进行长跑5公里。长跑结束后休息20分钟,然后开始与教练进行对练,内容包括缠斗、腿法、膝法、肘法攻防训练。播求腿法举世闻名,以灵活快速、连贯有力著称。播求的踢靶训练一回合要整整持续20分钟,中间只因为喝水短暂停顿2分钟,在强化训练中播求始终保持快速的节奏,不断以单腿施展闪电般的连续扫腿进行踢靶,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同时也强化了腰胯力量。期间播求也会加入一些正蹬与扫腿的组合衔接训练,甩开一双健美的大腿上下翻飞,逼得带着厚重护具的持靶教练节节后退。打移动靶训练之后是两组10分钟的击沙袋训练,移动靶的训练可以提高步伐身法配合和攻击准确度,强调“活”,而打沙袋的训练则是主要提高攻击力量和肢体硬度,强调“硬”。早期的泰拳手因为条件局限,甚至使用锯断的一人高的芭蕉树干进行腿法训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沙袋训练取代了更为坚硬的树干。腿法训练后是45分钟的膝撞训练和内围缠斗训练,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训练伙伴轮流与播求进行对练,培养泰拳缠斗中对重心的控制和攻防技术。 训练特点 播求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自身体重来完成。一般在攻防训练的组间和击沙袋结束后的时间穿插进行。其中包括每天要完成150次引体向上,300次仰卧起坐,和20分钟的跳绳训练以及爬竹竿训练。引体向上是发展背部和上肢肌肉的好方法,爬竹竿训练可以有效地磨练臂力,而跳绳和跑步在发展腿部力量的同时也为残酷的比赛储备充足的体能。以上的体能专项训练加上每天20公里的长跑和6小时的格斗强化训练,其总训练量如此惊人,无愧为“魔鬼训练”的称号。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极限,锤炼出世界瞩目的格斗王者。
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傻傻分不清,一文区分搏击格斗细分领域
搏击格斗圈在国内一直是个小众圈子,国人对其热爱程度远不如对足球篮球等球类赛事,大多数人对搏击格斗的认知停仅留在简单“打”的概念。对于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等名词全然不知,甚至混为一谈,也不知道UFC和MMA是怎样的概念,所以笔者一直很想写一篇小小的科普,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认知来浅谈一下这些经常被听说但是不知如何区分的名词,究竟有什么区别。
1.拳击(Boxing)
拳击是一个历史久远且较为朴素的高强度对抗项目,很多不懂拳的朋友觉得拳击很普通,因为不能踢不能踹,但实际上拳击是站立格斗中技术最为精妙的高阶项目,正因为规则中只允许出拳,因此拳击单凭看似简单的直、勾、摆三种拳法,进化出了变化莫测的组合拳,同时,拳击最为核心的技术是它的距离控制,一个出色的拳手可以做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但是你却怎么也打不到他,灵活的步伐加上精妙的组合拳,让拳击这项运动吸引了大批量观众的眼球。
世界顶级职业拳击赛事的吸金能力也是体育圈首屈一指的。可能很多人会问,不能踢,在实战中遇到腿厉害的岂不是会吃亏,诚然,拳击的拳法固然犀利,但缺少腿法加持,这确实是拳击手的薄弱之处,但是,打过实战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好的腿法是建立在拳法压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当你被对方组合拳压制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起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你的拳法和对方差距不大时,腿法才可以成为优势。
这也是在一些站立式搏击比赛中(自由搏击、散打等)经常出现的情形。此外,在街头徒手实战中,仍然是得拳法者得天下,因为街头实战是轻易不起腿的,起腿意味着重心不稳,一旦摔倒就会非常被动,所以拳击的距离控制和犀利的组合拳在街头实战是非常奏效的,也是少有的可以在足够的空间下,徒手实现一对多不落下风的格斗技能(笔者反对打架斗殴,街头实战不可取,请读者切勿学拳斗狠)。
拳击是最为经典的传统对抗性项目,多年来诞生了太多伟大的拳王,甚至圈外人士也都耳熟能详,在此不一一列举。
小结:
赛事:WBA、WBC、IBF等。
关键词:距离控制、拳法犀利、步法灵活。
限制:禁止拳以外的任何攻击。
2.自由搏击(Kick Boxing)
“自由搏击”一词是对Kick Boxing的中文翻译,其实是不够准确的,个人觉得Kick Boxing的中文直译更为准确,即“踢拳”,顾名思义,可以用“踢”的拳击,而“自由搏击”一词往往会让人觉得它就是无限制无规则的格斗,这种理解与实际相差甚远,因为这项赛事的规则并不自由,它禁止泰拳中的肘击和连续顶膝,也禁止散打中的主动抱摔,但为了统一口径便于理解,笔者在此文仍然称之为“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发展迅速,其流畅的拳腿组合很快让这项运动商业化,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格斗健将,其拳法与拳击无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扫踢,正蹬等腿法,需要拳手有良好的手脚协调能力,拳腿组合,打上打下,X交叉立体式攻击正是自由搏击的魅力所在。当年K-1黄金时代一众自由搏击巨星光芒闪耀,贡献了多场经典比赛。
其中就包括泰拳王子播求与日本名宿魔裟斗的两次精彩对决,让我们看到了巅峰期播求的杀伤力,也被魔裟斗惊人的意志力和韧性深深折服。
小结:
赛事:国内包括武林风、昆仑决、勇士的荣耀等;国外包括欧洲的Glory、日本的K-1等。
关键词:拳腿组合、X立体式打法。
限制:纯站立,不允许肘击、不允许连续顶膝、不允许主动抱摔。
3.散打
散打是中国本土的格斗技能,也是真正意义上能体现“中国功夫”的格斗技能,至少从当下来说,中国散打远比太极咏春八卦掌等具备实战价值,散打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因为多了摔法,所以实战技能更为全面。散打的拳法经过改良后与拳击保持一致,就是直拳、摆拳、勾拳,此外还有一个刁钻的转身鞭拳。散打的腿法包括鞭腿,正蹬,侧踹,转身后摆,转身侧踹等。
此外,散打还有抱双腿前顶摔、抱单腿拉腿摔、抱单别腿摔、接腿别腿摔等系列摔法,可以说散打的攻防技能非常全面,是很适合防身的格斗技能。
网上经常有将散打和泰拳作比较的文章和,二者都有各自的规则,在各自的规则下都是顶级的,但是散打出身的选手和纯泰拳出身的拳手打自由搏击规则,为什么泰拳出身的选手胜率高,这不是说散打不如泰拳厉害,只能说是规则下催生的产物。散打的规则下,主要拼的是点数,所以可以看到散打的快节奏,两个人快进快出,拳脚比拼速度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泰拳致力于击倒对方,节奏缓慢但是每一下进攻的穿透力都更强。
同时在这样的规则下,泰拳手的骨密度和抗击打能力也是异常强大,这也就导致了散打出身的选手与泰拳出身的选手对攻时,技术领域不落下风,开局往往压制对方,但是随着体能下降,被对方慢慢磨血后,身体就扛不住对方强硬的扫踢,劣势也就出来了。所以就技术层面,散打并不弱,只是规则的不同导致了选手自身的差异。
小结:
关键词: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术全面。
限制:不允许膝肘攻击。
4.泰拳(Muay Thai)
泰拳素有站立最强格斗技一说,其国际化程度较高,已经发展为“泰拳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普及程度,甚至出现欧式泰拳等其他分支。泰拳之所以号称站立最强格斗,主要是它的攻击点包括拳、腿、膝、肘,其中膝肘杀伤性极强,尤其肘过如刀,头部被肘击中往往会出现口子(可以参考播求vs暴君的那场比赛),笔者2017年在曼谷伦披尼看过一次现场的泰拳比赛,不得不承认泰拳选手过硬的抗击打能力。
泰拳的腿法主要是扫踢和正蹬,其中正蹬与散打相比存在落脚点的差异,散打正蹬要求后脚跟着力,泰拳正蹬要求前脚掌着力,各有各的意义,就不详细赘述。泰拳的扫踢和散打的鞭腿有相似之处,都需要转脚翻胯,但技术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散打鞭腿要求快放快收,小腿像鞭子一样弹射,弹出后可以原地收回。但泰拳扫踢是以胯为轴,将整条腿轮出去,势大力沉,踢空时整个人会转一圈,二者各有各的好,后期笔者可以单独细说。
泰拳的节奏是站立格斗中较为缓慢的,泰拳选手喜欢慢慢地控场,压制,然后重拳重腿致力于击倒,所以在擂台中非常难缠,但是就街头实战来说,泰拳的脚步移动和技术特点并不突出,较拳击和散打而言存在一定的劣势。泰拳有一众出色的名将,包括人气最高的播求,花招天王善猜,电脑斗士雅桑克莱等。
小结:
关键词:重拳重腿、膝肘杀伤、抗击打要求、慢节奏、控场压制。
5.综合格斗(MMA)
综合格斗,也叫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与其他的擂台赛事不一样,它是在八角笼内进行的赛事,是真正的无规则、自由的搏击格斗类赛事,但无规则并不是说选手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仍然会限制掏裆、插眼、击打后脑等下三滥的给人带来不可逆转伤害的手段,所谓无规则,指的是不限制拳手所使用的格斗技能,也就是你可以用拳击、自由搏击、泰拳、散打、摔跤、巴西柔术等等各种格斗技能的招式。
甚至你愿意的话也可以用太极、咏春、八卦掌、通背拳等传统流派的功夫。所以,综合格斗,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斗项目,同时也是验证鼓吹自己流派实战水平高低的试金石。上世纪末,全球最大的mma赛事举办方UFC将格雷西家族的巴西柔术引进八角笼,彼时的八角笼内还是各大流派的混战,结果格雷西家族凭一己之力技压群雄。
格雷西家族使用巴西柔术在八角笼内技压群雄。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现如今的八角笼内,一名出色的选手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拳法(拳击)、腿法(泰拳、自由搏击、散打)、摔法(摔跤)、地面技术(巴西柔术),只要你掌握着可以赢得比赛的格斗技能,你就可以用出来,其他拳手也会学习效仿,这便是综合格斗。
有人说李小龙是MMA之父,并不是因为李小龙创立了MMA,而是因为李小龙早先提出了最强格斗技就要打破门派流派,在最短的距离用最快的时间击倒对手,所以李小龙的名气不在于他多能打,更多的是他的思想。所以,MMA的实战能力很强,它的规则要求选手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否则无法在八角笼内走得长远。
小结:
关键词:无限制技能、站立击打+地面摔柔、实战性强。
主流赛事:U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