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沙vs明斯克动力-奥尔莎vs斯洛尼姆

tamoadmin

1.斯摩棱斯克战役的1812年

2.第25装甲掷弹兵师的部队简介

3.收到失利消息的斯大林做出了什么反应?

4.苏军防空军拥有18万人13个防空区

5.二战著名战役

斯摩棱斯克战役的1812年

奥尔沙vs明斯克动力-奥尔莎vs斯洛尼姆

斯摩棱斯克是建在聂伯河两岸,城分南北,以桥梁连接。从前,斯摩棱斯克是个重要军事城塞,曾经发生多次攻防战,所以有坚固城垣和护城河围绕,到了1812年,虽然日久失修,城墙还是俄国军队可依靠的重要防御工事。第一次斯摩棱斯克之战发生于1812年8月17日,拿破仑指挥约17万5千法军,与俄军展开攻防战,当夜俄军放火烧城后撤退。 拿破仑挥军入侵俄罗斯后,希望很快地击败俄国,强迫沙皇接受和约。但是每当俄国军队遭遇法国军队时,总是略作抵抗,便撤离战场,拿破仑只得引军深入,使他非常气恼。所以他从情报中推断俄国军队在斯摩棱斯克以北集结后,便精心部署,突袭防守薄弱的斯摩棱斯克,切断俄国军队往莫斯科的退路,法国军队随即向北转进,从后侧打击俄国军队左翼,迫使俄国军队往北退却,这时一支在俄国军队右方远处的法国军队向南进攻,在前后夹击下,俄国军队必定大败,拿破仑就可以取得盼望已久的胜利。

1812年8月14日凌晨拿破仑命令大军分为两支,用浮桥渡过聂伯河,扑向斯摩棱斯克。下午法国军队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约三十英里处撞上了一师执行哨戒任务的俄国军队,俄国军队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且战且走,退回斯摩棱斯克,但是法国军队没有追击,拿破仑更命令休整一天,错失了攻占斯摩棱斯克的机会。

法国军队从南面进攻的消息传至,俄国军队左翼指挥官巴格拉基昂将军立即率领麾下部队驰防斯摩棱斯克,俄国军队统帅巴克莱?德托利将军很犹豫地命令各部俄国军队前往救援,因为他害怕从南面来的攻击是个幌子,法国军队会从北袭击俄国军队后背。 1812年8月16日早上,内伊和缪拉率领的法国军队逼近城郊,同时约有15,000人的俄国军队增援到达,可是法国军队未有发动攻击。到了下午,拿破仑才下令进攻,法国军队曾一度把守军逼至城墙下,俄国军队奋力顽抗夺回失地,但拿破仑没有加强攻势,像是等待俄国军队主力部队的到达。

1812年8月17日巴格拉基昂将军指挥的俄国军队(约60,000人)陆续到达增援,炮战变得非常激烈,城内城外一片火海。法国军队虽然再次攻到城墙下,但是没有攻城器具,又遭受俄国军队强烈炮火轰击,无法登城突破。稍后巴克莱?德托利将军到了城中,与幕僚商讨战况,决定派遣巴格拉基昂将军,率兵往城东约五十英里的渡河点据守,阻止拿破仑派兵渡河侧击俄国军队和切断由斯摩棱斯克往莫斯科的交通线,晚上,巴克莱?德托利命令俄国军队有序地撤退,烧毁和补给品。

1812年8月18日法国军队突破城墙。为了让部队成功退出战斗,俄国军队后卫在城内阻击法国军队。当晚,俄国军队终于撤走,战斗结束。 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苏德战争期间,德苏两国军队于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在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的攻防战役。德国军队继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之后,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F.von博克元帅)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其参战兵力为60个师又1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西方向部队(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司令为苏联元帅S.K.铁木辛哥)奉命固守斯摩棱斯克地域,阻止德国军队向莫斯科突进。7月10日,德国军队从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罗加乔夫一线发起进攻,以第3和第2装甲集群主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以部分兵力向大卢基方向和罗斯拉夫尔方向实施突击,第9和第2集团军随后跟进。

13日,苏联红军一部向德国军队实施反突击,收复罗加乔夫和日洛宾两市。14日,苏联红军在奥尔沙附近的反突击中首次使用BM—13型(喀秋莎)火箭炮。16日,德国军队在航空火力支援下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20日占领叶利尼亚。23—25日,苏联红军以4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第20和第16集团军主力乘势突围。26日,德国军队从东面封闭斯摩棱斯克合围圈。次日,苏联红军莫吉廖夫集团被歼。30日,苏联红军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预备队方面军,以掩护莫斯科方向。同日,德国军队奉命转入防御,进行休整补充。8月5—8日,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和罗斯拉夫尔集团先后被歼。9日,德国军队为消除右翼威胁转而南下。

24日,德国军队围歼苏联红军戈梅利集团,威胁西南方面军侧后。26日,德国军队在北部歼灭苏联红军大卢基集团。1941年8月30日—1941年9月6日,苏联红军以10个师的兵力向叶利尼亚突出部实施反突击,重创德国军队,收复叶利尼亚。1941年8月29日—1941年9月4日,苏联红军航空兵共出动飞机4000余架次支援布良斯克方面军作战,但未能阻止德国军队第2装甲集群南进。1941年9月1—1941年9月9日,苏联红军以4个集团军的兵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再次转入进攻,未能奏效。10日,苏联红军奉命转入防御,战役结束。据德方资料,此役,德国军队共俘苏联红军官兵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向东推进约200公里。苏联红军以顽强抗击和反突击削弱了德国军队攻势,为准备莫斯科防御赢得了时间。 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在斯摩棱斯克与德国军队进行的一次攻防战。

由于德国军队在边境交战进展顺利,苏联红军统帅部从6月底起,开始将战略第二梯队沿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中游从克拉斯拉瓦到洛耶夫展开,任务是固守这一地区,不让德国军队突向莫斯科。除现有方面军所属军队外,由大本营预备队开来的第22、第19、第20、第16、第21集团军也编入了西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但是,其中只有24个师占领了阵地。而且在交战开始前,他们未来得及建立稳定的纵深防御。预备第24、第28集团军(19个师)在纵深内主要地区以东210—240公里,从涅利多沃到布良斯克的正面上层开。1941年7月8日,德国军队统帅部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规定了任务:合围防守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地区的苏联红军,攻占奥尔沙、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地域,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莫斯科的捷径。

7月10日前,只有“中央”集团军群的快速军队—坦克第2(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第3集群(司令为霍特上将)各师和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各先遣兵团—进抵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这两个集团军的基本兵力(30余个师)被白俄罗斯境内进行的战斗所迟滞,落后于快速军队120—150公里。但是在向斯摩棱斯克方向的进攻开始前,德国军队的人员,炮兵和飞机比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多1倍,坦克多3倍。根据战斗行动的性质和所遂行任务的内容,斯摩棱斯克交战分为四个阶段。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

直属与后备部队:第15,106,110,112,1,293步兵师;102后方地域司令部(辖第221,286,403警卫师),第2集团军司令部(司令冯·魏克斯大将)

第三装甲集群司令:赫尔曼·霍特上将

第39装甲军(摩托化军)施密特上将

第7装甲师(丰克)

第20装甲师(施通普夫)

第14摩托化师(菲尔斯特)

第20摩托化师(佐恩)R^@`]dX$

第57装甲军(摩托化军)孔岑上将

第12装甲师(哈佩)

第19装甲师(冯.科诺布莱施多夫)

18摩托化师(赫尔雷恩)

第5军鲁奥夫上将(临时配属)\33k_\x\4Q

第5步兵师

第35步兵师

第6军弗尔斯特上将(临时配属)

第6步兵师

第26步兵师

第九集团军司令:施特劳斯大将(直属部队:第102,900步兵师,第403警卫师,摩托化旅)

第8军霍兹上将

第8步兵师

第28步兵师

第87步兵师

第102步兵师

第161步兵师

第20军玛特纳上将

第129步兵师

第162步兵师

第256步兵师

第四集团军司令:冯·克鲁格元帅(直属第255,267,293步兵师、第286警卫师)

第7军法尔姆巴切尔上将

第7步兵师

第23步兵师

第258步兵师

第268步兵师

第9军格耶尔上将

第137步兵师

第263步兵师

第292步兵师

第12军施罗特将军

第31步兵师

第34步兵师

第13军费贝尔将军

第17步兵师

第78步兵师

第43军亨里茨将军

第131步兵师

第134步兵师

第252步兵师

第53军

第45步兵师

第52步兵师

第167步兵师

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上将(预备队:第255步兵师)

第24装甲军(摩托化军)盖尔·冯·施韦彭堡上将

第3装甲师(莫德尔)

第4装甲师(冯·朗格曼)

第10摩托化师(罗佩尔)

第1骑兵师(门格尔斯)

第46装甲军(摩托华军)冯·菲廷霍夫上将

第10装甲师(绍尔)

党卫队“帝国”摩托化师(豪塞尔)

大德意志步兵团(施托克豪森)

第47装甲军(摩托化军)莱梅尔森上将

第17装甲师(冯·阿尼姆,后相继为冯·韦贝尔和冯·托马)

第18装甲师(内林)

第29摩托化步兵师(冯·博尔滕施特恩) 此战,德国军队共俘苏联红军40多万人,缴获大量装备,为进攻莫斯科打开的通道。由于斯摩棱斯克交战是在近650公里的正面和近250公里的纵深展开的,德国军队作战部队异常疲惫,被迫停止了向莫斯科的推进,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还是第一次被迫停止在主要方向上的进攻,而转入防御。德国军队在作战中,由于遭到苏联红军顽强抵抗,也损失较大,至7月23日前,“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兵团和摩托化兵团损失人员近50%,步兵兵团损失人员近20%。使德国军队统帅部于1941年7月就使用了将近一半的战略预备队(24个师中的10个半师),以加强“中央”集团军群。斯摩棱斯克交战结果,苏联红军统帅部为准备莫斯科防御和尔后在莫斯科会战中粉碎德国军队赢得了时间。而德国军队却转移主要攻击目标,将“中央”集团军群的精锐南下基辅,参加基辅战役,失去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使苏联红军得到了喘吸。在斯摩棱斯克交战中,苏联红军战功卓著的兵团被授予苏联武装力量中首次颁布的近卫军称号。

以德国军队的标准来说,斯摩棱斯克战役在八月四日就结束了,但按苏联的标准这个会战要一直持续到九月十日。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当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南下,霍特第三装甲集群的第三十九摩托化军开始北上时,斯大林拒绝听从朱可夫的意见放弃基辅,同时他认为由于德国装甲部队离开中部战场,这给了苏联红军一个反击的机会,他似乎无法理解以当时苏联红军的能力根本无法击破已经掘壕固守的德国军队,于是从八月中旬直到九月十日,苏联红军对德国中央集团军动了多次反击,结果除了朱可夫指挥的Elnia的反击获胜以外,所有苏联红军的反击都失败了,这些失败的反击使得苏联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在七月十日到九月十日之间,苏联红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损失了三十四万四千九百二十六人,其中阵亡和失踪二十一万四千零七十八人,受伤十三万零八百四十八人,损失坦克一千三百四十八辆,大炮九千八百八十五门,飞机九百零三架。这给以后的战局带来重大影响,当德国军队发动“台风”行动时,他们面对的是一支精疲力竭的苏联红军,苏联红军的坦克等重武器遭到了重大损失,并且来不及完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直接促成了苏联红军的又一次完败。

第25装甲掷弹兵师的部队简介

1943年9月,德国新鲁平,依照43年装甲掷弹兵师基本编装(Grundgliederung der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43),25PGD成立一个新的第五战车营。该营是由第五战车补充营改编而来,而第五战车补充营则是由原先在北非战场被击溃的第五战车团残部所改编,自营长Rettemeier上尉以下之军官,士官及士兵都是曾经在北非战场作战的老兵。

该营除营部连之外有四个战车连和一个补运连,原先是配备四号战车及突击炮,这个营到10月才到中央军集团的战区, 一直要 到10月20日才在杜布罗夫诺进入第四 军的战区,到十月底才和该师汇合。1942年5月,第25机车营吸收第25摩拖化侦搜营的残部并担任侦搜任务,这时则改编为第125装甲侦搜营。第25摩拖化炮兵团则在1942年十月接收一个防空炮连成为第十炮兵连。

陆军直属的防空炮营一直要到1944年底才与该师汇合。1943年7月1日,25PGD所呈报的战斗序列包括(后勤支援单位未列出): 第五战车营:尚未编成

第35摩拖化掷弹兵团:团部连,三个摩托化掷弹兵营,每营三个摩托化掷弹兵连和一个摩托化重装备连,第13摩托化步兵炮连,第14摩托化战防炮连

第119摩拖化掷弹兵团:同上

第125装甲侦搜营:五个连,三个机车侦搜连,一个装甲侦察车连,一个摩托化重装备连

第25装甲猎兵营:两个摩拖化战防炮连,一个自走化战防炮连,一个自走化轻防空炮连

第25摩拖化炮兵团:团部连,两个摩托化轻型榴弹炮营,一个摩托化重型榴弹炮营,外加两个临时编成使用俄炮的榴弹炮连

第25摩拖化工兵营:三个摩托化工兵连,一个摩托化轻型架桥纵队

第25摩托化通讯营:两个摩托化通讯连,一个摩托化轻型通讯纵队

注:43年装甲掷弹兵师基本编装与之前的摩步师最大的不同在于获得一个战车营(大多是用突击炮当代用战车),及将机车营改编为装甲侦搜营,另外也获得一个陆军直属的防空炮营。 1943年7月第25装甲掷弹兵师撤出奥廖尔弧形防御带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期间25PGD防御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阵地北翼战线的最北端,从奥廖尔以北的基列科沃/Annina地区,主力部队向南延伸至并集中在Bolkhov两侧。在此期间获得第18战车营的增援直到7月底该师撤出奥廖尔弧型防御带。该师经由Paramonovo向西撤退,负责固守重要的交通要点Khotynets直到8月9日,再撤退至卡拉齐夫。之后25PGD行军250公里移防到第4军在斯莫棱斯克东北方的Yartsevo-Dukhovshchina地区,该师在这里接受整补。8月18日至9月中,第119摩托化掷弹兵团负责Dukhovshchina东北方的水牛防线,之后该师撤往豹线,在斯莫棱斯克以西约25至30公里处。9月28日至10月28日,该师换防至Werja-Rossassenka地区。1943年10月底至1944年6月,该师移往豹二线,在Dubrovno东北,聂伯河北岸与国道之间(现今斯莫棱斯克至莫斯科之M1高速公路)。该师在斯莫棱斯克以西的第四次及第五次国道争夺战中曾成功地延伸其防线到聂伯河以南的豹三线。在1944年4月间曾后撤至明斯克以东的地区进行整补。

1944年6月22日,白俄罗斯,红军对德军中央军集团(Heeresgruppe Mitte)发动大攻势。同属德军第27军团(XXVII Armeekorps)的第78突击师扼守国道防线正面,25PGD则保护第78突击师的南翼,隶属德军第4军团(IV Armeekorps)的第256步兵师则保护第78突击师的北翼。1944年6月23日清晨五点,红军对德军第78突击师及第256步兵师正面防线展开猛烈炮击,随后由三个红军禁卫步兵师及其他装甲部队所组成的装甲突击群对德军第78突击正面防线师展开猛烈攻击,到这天傍晚勉强突破德军第78突击师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红军第1禁卫步兵师突入了德军第78突击师及第256步兵师防线之间的沼泽地带,并发现一条窄轨铁道通过这片沼泽地带。1944年6月24日,红军沿著这条铁道投入第2禁卫战车军团协助突破,作为预备队的德军第14步兵师在Orekhi湖畔南端展开反攻,然而并无法阻挡红军攻势。同时,红军第11禁卫步兵师突破了德军第256步兵师防线,德军第78突击师北翼防线洞开,岌岌可危。1944年6月25日,红军终于突破德军第78突击师防线,第2禁卫战车军团长驱直入,包抄重要的铁公路交通要点奥尔沙。随著德军第78突击师防线崩溃,25PGD不得不随之撤退。1944年6月26/27日夜间,红军第11禁卫军及第31军攻克奥尔沙,第5禁卫战车军及第2禁卫战车军团沿著莫斯科-明斯克国道向明斯克挺进。1944年6月26日,和德国陆军总部发现事态严重,下令德军第5装甲师和第505重战车营由乌克兰回防明斯克,派遣重兵驻守鲍里索夫东北方,希望能守住贝尔齐纳河防线,让德军第4军残部能平安撤退。

在十天内该师由聂伯河河弯撤退到贝尔齐纳河。1944年7月6日,25PGD于贝尔齐纳河与明斯克之间的Smolevichi南方被歼灭。该师师长Paul Schürmann少将率领残部突围在八月中回到第四军在格罗德诺的军部,是唯一突围成功的师长。这期间该师的Johannes Grimminger上尉征召了收兵,失散兵及轻伤兵所组成的Grimminger战斗群随同第5装甲师作战直到七月底。最后该战斗群与该师残部在苏瓦乌基汇合后前往姆瓦瓦练兵场等待整编。1944年8月23日,Mielau,Johannes Grimminger上尉因功获颁骑士十字章。

注:Khotynets位于奥廖尔以西,是奥廖尔州进入布良斯克州的铁公路必经之路。Karachev则是布良斯克州东边的门户。豹线是在斯莫棱斯克以西约25至30公里处,豹二线是在Dubrovno东北,聂伯河河弯北岸与国道之间,豹三线则是在聂伯河河弯以南。Johannes Grimminger上尉后转任至第21装甲师第192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营长,在1945年三月晋升少校团长,并获橡叶骑士十字章。 1944年秋季原先在中央军集团被击溃各师残部被用来作为新成立的44年装甲旅(Panzer-Brigade 44)的核心。25PGD的残部和年轻的补充兵在Mielau练兵场来成立一只新的部队:第107装甲旅于1944年8月1日正式成军。25PGD和该旅都转属到西线的B军集团(Heeresgruppe B)直到11月底。1944年9月20日,格拉芬沃尔练兵场,该师被降编为第25装甲掷弹兵师战斗群,当时没有战车,卡车和火炮,全师的战斗单位其人员编现比约只有20%,可说完全没有战斗能力。10月份开始获得人员和装备的补充,并转往鲍姆霍尔德练兵场,10月底吸收第107装甲旅残部,该旅则于11月初解编。

1944年11月23日25PGD战斗群所呈报的战斗序列包括(后勤支援单位未列出):

战斗群指挥部

第35摩托化装甲掷弹兵团:两个营。第一营搭乘重型运兵车和中型卡车,第三营搭乘脚踏车和中型卡车

第119装甲化装甲掷弹兵团:一个营。第一营为原第107装甲旅之第2107装甲掷弹兵营,配备步兵装甲车

第五战车营:一个连14辆豹式战车。该营为原第107装甲旅之第2107战车营

第125装甲侦搜营:一个连,只有一些装甲侦搜车

第25装甲猎兵营:三个连。第一二连各有17辆突击炮,第三连有四门战防炮

第25摩托化炮兵团:一个营。只有两个轻榴弹炮连共九门炮

第25摩托化工兵营:两个连。第一连有18辆工兵装甲车,第二连搭乘中型卡车 1945年1月31日,25PGD沿著科斯琴东南的一号国道布防。二月到三月中则移防到科斯琴西北方之Genschmar。在这期 间曾在3月22日,23日及27日发动数次反击以解救库司春守军。1945年3月27日,训令第九军向奥德河西岸之红军桥头堡展开反击以解救库司春之守军,第九军以Müncheberg装甲师为主力,以第20装甲掷弹兵师,第25装甲掷弹兵师及元首掷弹兵师一同投入救援作战。Müncheberg装甲师以突击炮支援明谢贝格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由国道向库司春方向前进,在进击三公里后遇到红军第八亲卫军的顽强抵抗,损失11辆步兵装甲车,三辆豹式战车及五辆突击炮,救援作战以失败收场。之后25PGD在费里岑整补直到四月中。

1945年4月16日,Seelow高地,红军发动对柏林的大攻势,4月17日及18日该师在费里岑周边进行艰困的防御战,之后且战且走,4月21日该师撤退至第三装甲军(3. Panzer-Armee)在Eberswalde/Finow运河上的Brunow-Kruge桥头堡。4月24日该师随著Steiner集团(Gruppe Steiner)在Leibenwalde以南发动反击,4月25日及26日沿著Ruppiner运河南下在奥拉宁堡建立一桥头堡。该师防御奥拉宁堡桥头堡直到4月27日之后撤往梅克伦堡地界,4月29日及30日到达马尔欣湖畔的盖沃欣,5月2日到达Schweriner湖南缘的Plate-Kladow。这时战争已接近尾声,该师在Radelubbe向美军投降。

收到失利消息的斯大林做出了什么反应?

听到这一消息,斯大林雷霆。德军在几天内就逼近了明斯克,如果不迅速堵住它的进攻,德军将很快突入斯摩棱斯克,直接威胁苏联的首都莫斯科。看来,德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不是自己预想的西南方向,而是最直接、能给苏联带来最大威胁的正西方向,必须加强对这一方向的指导。他迅速打电话给正在西南方面军的朱可夫,急切地说:

“西方面军形势严重,敌人逼近了明斯克。我不明白巴甫洛夫是怎么了?库利克元帅在哪里?沙波什尼科夫在这关键时刻又生病了,你能不能马上飞到莫斯科来!”

6月26日深夜,朱可夫急匆匆赶回莫斯科,从飞机场直接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当他走进斯大林办公室时,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第一副总参谋长瓦杜丁正笔直地站在斯大林的身旁,他们脸色苍白,面容消瘦,眼睛布满血丝。斯大林冲朱可夫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请你回来是想分析一下当前西部的情况,看看应该取什么行动。”

朱可夫说:“给我们40分钟时间,将那里的情况分析一下。”

“好吧,我给你们40分钟。”斯大林说。

朱可夫认为,现在西方面军的形势极为严重,单靠它本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挡住德军的进攻,必须调集新的部队,加强那里的防御。

铁木辛哥、瓦图京表示同意朱可夫的分析。最后,他们决定:立即组织第13、第19、第20、第21、第22集团军,在西维德纳-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一线占领防御,并使用统帅部预备队的第24和第25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戈梅利一线建立第二道防线,同时迅速在莫斯科组建2~3个集团军。目的是,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疲惫敌人,将其阻止在某一区域,然后伺机反攻。

斯大林批准了这一建议。

苏军防空军拥有18万人13个防空区

苏军防空军拥有18万人13个防空区

1939年9月1日,德国开始入侵波兰,二战正式爆发。面对紧张的世界局势,苏军也扩充了兵力。 1939年9月,苏军总人数达到200万人,防空空军人数达到8.7万人,占3.9%。其余的陆军占79.3%,空军占10.9%,海军占10.7%。

由于形势的变化,防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940年12月27日,工农红军防空局升格为工农红军防空总局,至1940年5月,防空总兵力兵力达到105,100人。

1941年2月,苏联***(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作出《关于加强苏联对空防御》的决定。根据这项决定,军区负责人负责保卫城市、经济中心和部署部队的地区免受空袭。军区辖区为防空区,防空区分为若干防空区,防空区又分为若干防空点。

战前通过红场的1931式3-K型76毫米高

苏德战争爆发时,整个苏联共有13个防空区,隶属于各大军区。机关是工农红军防空总局。西部边境地区有6个防空区。从北到南分别是北部、西北、西部、基辅和南部防空区。

13个防空作战团(防空区)具体情况为(括号内为所属军区):北部(列宁格勒军区)、西北(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部(西部特别军区)、 Moscow(莫斯科军区)、Kiev(基辅特别军区)、South(敖德萨军区)、Kharkov(哈尔科夫军区)、Orel(奥廖尔军区)、North? Caucasus(北高加索军区)、南高加索、中亚(中亚军区)、后贝加尔(Post-Baikal? Military? District)、远东(Far? Eastern? Military? District)。

防空区编制包括防空部队、师、独立旅、独立高炮团、独立高炮营。有独立高炮营2个,独立高炮连28个,空中情报团6个,独立空中情报营35个,独立空中情报连5个,独立情报无线电营4个,战斗机航空团40个。防空空军总兵力达到18.2万人,占当时苏联陆军总兵力540万人的3.4%。

防空军装备中口径高3329门,小口径高330门,高射机枪650挺,探照灯1500支,拦阻气球850个,警戒雷达45个。防空部队装备的高数量约占苏军装备总数的36.8%。此外,防空空军还装备了近1500架战机。战斗机的比例大致是I-15(1%)、I-16(66%)、I-153(24%)、Yak-1和MiG-1(9%),也收到了一些MiG-3和LaGG-3战斗机。I-16战斗机,防空空军战斗机航空的主力战斗机

当时苏联防空区的具体情况如下

北部防空区,指挥官.. Kryukov,主要防御目标是列宁格勒(第2防空集团军-下辖6个高团,指挥官.. Procheftkin)、克尔霍夫、维堡、摩尔曼斯克、彼得罗扎沃茨克等,共拥有1个防空空军,6个旅级防空区,9个歼击航空团(均在列宁格勒,隶属于防空歼击航空师第7集团军,司令..? Danilov)

西北防空区,司令..卡林,主要防御目标是塔林、里加(第10独立防空旅,旅长.. Udevdechenenko)、考纳斯(独立防空第14旅,旅长.)? Barski)、维尔纽斯(第12独立防空旅,旅长.. Drozhnin)、大卢基、利耶帕亚、瓦尔加,共3个防空旅和1个旅级防空区

莫斯科防空区,指挥官。 . Gromagin,主要防御目标为莫斯科(第1防空集团军——下辖6个高团,指挥官.. Zhurlev)、加里宁、列格卡夫、斯摩棱斯克、图拉等,1防空空军,2个旅级防空区,11个歼击航空团(均在莫斯科,隶属于第6防空歼击航空军,司令..? Klimov)

1943 年2 月5 日在克里姆林宫的格罗马金中将(最右),未来的苏联国土防御空军第一任指挥官

西部防空区,旅长.. Sazonov,主要防御目标是明斯克(第7独立防空旅,旅长..Kolesnikov),比亚斯特罗克(独立防空第13旅,旅长..)雅科夫列夫)、奥尔沙、莫吉廖夫、博布鲁伊斯克、戈梅利、布列斯特、格罗德诺等,共2个防空旅,5个旅防空区,1个战斗机航空团(驻明斯克)

奥廖尔防空区,主要防御目标有罗斯拉夫尔、布良斯克、奥廖尔、库尔斯克、绍斯特卡等,有3个高团和4个独立高营

基辅防空区,指挥官..丹尼洛夫,主要防御目标是基辅(第3防空师,师长..波兹尼亚科夫)、文尼察、科罗斯滕、日本托米尔、罗夫诺、利沃夫(第4防空师) , .. 扬科夫斯基旅长), Drogobech? (第11独立防空旅旅长, . .? Marko? Husband)等, 共2个防空师, 1个防空旅, 3个旅级防空地区和4 个战斗机航空团(全部在基辅)哈尔科夫防空区,主要防御目标是哈尔科夫、波尔塔瓦、克列缅楚格、顿涅茨克等,有3个高团和2个独立高营

丹尼洛夫少将

南部防空区,指挥官..布里琴年科,主要防御目标有基洛夫格勒、切尔诺夫策、蒂拉斯波尔、敖德萨(第15独立防空旅、..谢伦科夫旅)、扎波罗热、克里沃罗格、塞瓦斯托波尔等,共1个防空旅,4个旅级防空区,2个战斗机航空团(敖德萨和克里沃罗格各1个)

北高加索防空区,主要防御目标为罗斯托夫、格罗兹尼等,共2个高团

南高加索防空区,主要防御目标为巴库、新罗西斯克、索契、图阿普谢、波季、巴统(独立防空第8旅)、第比利斯、列宁纳坎、埃里温等,共1个防空部队(第3航空国防军- 辖7个高团,指挥官.. Gudumenko),1个防空旅,3个高团,5个独立高营,9个战斗机航空团(8个在巴库,属于到第8 防空战斗机航空军;第比利斯还有1 个)。

外贝加尔防空区:第2(巴里-图缅斯基)防空旅、第1防空旅、第3防空(赤塔)旅、第9防空战斗机航空团

远东防空区:防空第4(斯帕斯克-乌苏里)旅、防空第1(古比雪夫)旅、防空第2(比罗比詹)旅、防空第5(伏罗希洛夫-乌苏里)苏里江)旅、防空第5旅、防空第3旅防空(共青城-阿穆尔)旅和第18防空战斗机航空团

二战著名战役

二战年表1939——1941

--------------------------------------------------------------------------------

作者: 狂涛 类别: 军事 总点击: 21232 推荐票数: 3 最后更新: 05-04-29 09:15 AM 收藏

二战年表1939——1941

一月

二月

三月 1939.3.21 一再重申对波兰的领土要求,而波兰再一次拒绝。

1939.3.23 德国军队占领了位于东普鲁士和立陶宛边界处的玫眉尔。波兰向德国发出了严正警告,如果类似的发生在波兰但泽的话,那就意味着战争。

四月 1939.4.18 苏联提议与英法联盟国制订一个为期十年的同盟。虽然谈判持续了整个夏季,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其中最大的障碍是苏联和波兰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

1939.4.28 公然评击1934年与波兰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并反复要求波兰将但泽归还给德国。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1939.8.23 苏联和德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这无疑是对英法联盟国的期望以突然而严重的打击,也敲响了波兰灭亡的丧钟。因为其中一项条款中协定苏联和德国将瓜分其在两国之间的领土。这样苏联将自由出入波罗的海诸国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 。则立刻下令德军于8月26日入侵波兰。

1939.8.25 波兰和英国签署了一份互相援助的条约。墨索里尼向抱怨说他的意大利军队还没做好战争准备。

1939.8.26 取消了原定于当天入侵波兰的命令,将新的日期定在1939年9月1日。

1939.8.27 英国和法国试图劝说波兰同意与德国进行谈判,但被波兰拒绝。

1939.8.31 在柏林接见了波兰驻德大使,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安抚墨索里尼,他正试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与波兰之间的问题。这次会谈仅持续了短短地几分钟。终于下定决心要入侵波兰。他的第1条战争指令就是向全世界宣告:波兰军队攻击了位于波德边境附近居住的德国人,为了反击,德国陆海空三军将于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侵袭波兰。事实上那些被击毙的波兰军人是由德国集中营里的囚犯换上波兰军队的制服乔装改扮的。而这次行动则是德国纳粹党卫军为了制造向世界宣布其入侵波兰的借口而精心策划的杰作。

九月 1939.9.1 两个德国集团军群于凌晨4点47分兵分三路开始入侵波兰。此时,德国空军正在对波兰的21个机场、战略中心和通信指挥机构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致使大量的波兰空军飞机在地面被摧毁。随后德国便以装甲师和摩步师为先导并以闻名于世的"闪电战"的战术向波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1939.9.2 至此,墨索里尼为了和平解决德国和波兰冲突的最后努力也宣告失败。德国空军空袭华沙。德国军队在喀尔巴阡山夺取了加布仑卡关口。在维斯瓦河口的战略性岛屿维斯特布来特的战斗在持续着,德军发起了强大的空中攻势,在殷曼麦的率领下60架2型和3型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对岛上的守卫部队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空袭过后德军并没及时随之发动地面进攻,使得守军有能力重新组织起他们的防卫。

1939.9.4 德国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打通了波兰走廊并且重建了东普鲁士由于1919年凡尔赛和约被分隔的和德国本土之间的连接。德国部队在波兰南部穿过皮利卡河。德军开始成功地在波兰军队中进行穿插, 将波军分别孤立,使他们的协调反攻变得日益困难。

1939.9.5 在德国军队的无情打击下,波兰军队不得不向维斯瓦河后撤,但是德军在河对岸上成功地设立了桥头堡。

1939.9.6 德国军队开进并穿过了被波兰占据的德国过去的领土西里西亚工业区。

1939.9.7 波兰军队曾试图维持的纳维瓦河防线开始崩溃。克拉科夫向德军投降。德国第10集团军已经接近华沙。被击溃波兰军队开始向布格河纵深防线退却。

1939.9.8 但泽维斯特布来特的波兰守军在德军连续炮轰一个星期以后被迫投降。波兰离开华沙前往卢布林,与此同时在拉多姆被围的波军已经面临绝境。

1939.9.9 德国第4集团军占领了罗兹和拉多姆。其所属第4装甲师已经兵临波兰首都华沙城下。

1939.9.10 德国军队突破库特诺防线开进到维斯瓦河岸。

1939.9.12 维斯瓦河弯曲部战役,德国和波兰最后一次重大战役开始。

1939.9.13 6万多被围困在"拉多姆口袋"中的波兰军队被迫投降。

1939.9.15 格丁尼亚被德军占领。被围困在"库特诺口袋"中的波军试图突围结果失败。

1939.9.17 库特诺和布列斯特被德军占领。苏联红军开始从东面入侵波兰。波兰向未受侵略的罗马尼亚寻求庇护,

1939.9.19 德国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叛乱。维斯瓦河弯曲部战役结束,德国国防军俘虏了17万多波军战俘。

1939.9.20 德国军队从波兰中部回撤到苏德条约协定的分界线,随后苏联红军开进到以前被波兰占领的俄国领土。

1939.9.21 所有波兰南部残余的6万多人的部队在扎墨斯克和托曼斯克夫投降,

1939.9.22 苏德达成协议允许苏联划分21万7千放下武器的波兰军人前往苏联利洛夫向红军投降。

1939.9.24 德国空军1150架飞机对华沙进行轰炸。

1939.9.27 在连续不断地空袭和炮击后,被围攻了2个多星期的波兰首都华沙终于投降。

1939.9.28 德国和苏联在布列斯特会师,并共同举行了阅兵大典活动。一个确定他们在波兰东部共同边界线的协议被签署。

1939.9.29 波兰正式宣布投降。这解救了被围困在墨德林要塞坚守的3万5千波兰军队,使他们能够奉命进行投降。

十月

1939.10.1 德国军队进入了华沙这座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城市。

1939.10.5 胜利到达华沙。苏联用武力胁迫拉脱维亚签订条约允许苏联在他的波 罗的海港口建立红军海军基地。

1939.10.6 最后一批投降的波军(1万7千人)被德军押送到克斯特和卢布林。

1939.10.10 立陶宛和苏联签署协定,允许苏联在其领土上修建军事基地。

1939.10.31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谴责英国的侵略。

十一月

十二月 1939.12.14 因为对芬兰的野蛮侵略行为,苏联被开除出国联。

一月

二月 1940.2.12 苏德签订新的贸易协定,由苏联运输供给战争所需的重要战略物资(谷物、石油、矿石),作为回报德国将部分成品返送回苏联。

三月 1940.3.6 一个芬兰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四月

1940.4.27 德国党卫军盖世太保首领希姆来下令在波兰修建纳斯维西集中营。

五月

六月

1940.6.12 苏联向立陶宛发出一道最后通牒, 要求允许红军占领该国。

1940.6.15 红军队穿越过立陶宛边境。新的苏德边疆协议被宣布。德国开放纳斯维西集中营, 正式为I.G Farben工厂提供10万劳动力。

1940.6.16 红军占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几万"敌对的"当地人和他们家属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押送到苏联附近的战俘营。

1940.6.28 随着一道发往罗马尼亚的最后通谍, 红军开进并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的北部地区。

七月

1940.7.5 罗马尼亚宣布与轴心国结盟。

1940.7.21 初步制定入侵苏联的。

1940.7.23 作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一部分,苏联正式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入苏维埃联盟。

1940.7.28 斯洛伐克总统和总理在布特斯高登会见和德国外交部长李宾特洛甫。

1940.7.31 正式宣布他决定入侵苏联,并自任为最高军事统帅。

八月

1940.8.1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重申,虽然英美正在用言论对苏德关系进行攻击,但苏联绝对会保持中性并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40.8.26 最初下令调遣2个装甲师和10个步兵师从西欧到波兰,为入侵苏联做准备。

九月

1940.9.3 罗马尼亚被强迫割让特兰西瓦尼亚到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国土,划分到维也纳的版图之下。

1940.9.6罗马尼亚的国王卡罗尔让位给他的儿子迈克尔并且指定元帅安东内斯库为元首。

十月

1940.10.7 德国部队进入罗马尼亚帮助制止军队发生叛乱。

1940.10.12 德国军事代表团设立在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目的是为了训练罗马尼亚的军队。

1940.10.22 在莫斯科的英国大使斯塔夫福德 ·克里普斯爵士试图恳求苏联加入美英苏三方同盟国。

十一月

1940.11.12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到达柏林对有关相互利害影响的范围进行讨论, 特别是在芬兰的德国部队的存在。在会谈的参加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争执。

1940.11.20 在维也纳的匈牙利首相和外交部长同意加入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成的轴心国。

1940.11.23 罗马尼亚元首安东内斯库同意加入轴心国。

1940.11.24 斯洛伐克总理在柏林签订了加入轴心国的公约。

1940.11.27 罗马尼亚极端主义者"铁卫团"开始了"64个执行"的刺杀行动。

1940.11.29 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布命令起草入侵苏联的作战。

十二月

1940.12.5 代号"奥托"的入侵苏联草案被提交给审阅。

1940.12.13 作为下令准备进行的"玛瑞塔行动"的第20条指令的一部分,20个德国师被调遣到匈牙利至罗马尼亚一线。

1940.12.18 发布第18条指令, 将先前代号"奥托"的入侵苏联行动确定为"巴巴罗萨",这个新的目标是在向莫斯科移动之前将红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

一月

1941.1.10 苏联和德国签订了新的条约,继续承认他们彼此对对方有影响的范围并对正在实行的商贸协定作了肯定。

1941.1.20 暗地支持罗马尼亚安东内斯库元帅用铁卫团来镇压叛乱。

二月

1941.2.3 再次审视"巴巴罗萨",因为根据德国谍报人员得来的情报,在116个德国和轴心国师对面的苏联西部将近部署了苏联的155个师。行动开始日期被再次确定为1941年5月15日。

1941.2.15 英国断绝了与罗马尼亚的外交关系,这无疑是使罗马尼亚更坚定了与德国的同盟关系。

三月

四月

1941.4.7 英国断绝了与匈牙利的外交关系。

1941.4.13 一个苏联和日本为期5年的中立和约在莫斯科被签定。

1941.4.23 德国正加快完成"巴巴罗萨"的准备工作,继续调派59个师部署在沿着苏联边境附近。

五月

1941.5.6 斯大林宣布自己为"苏联人民代表委员会"。

六月

1941.6.5 德国目前已经在沿着苏德边境线附近部署了超过100个师。

1941.6.6 为了代表次序的实现发出一条指令,它号召将所有苏联概括的红军政治委员制度纳入德国军队中实行。这条命令大多数德国军队和集团军司令都暗地里没有服从,因为它违背了德国特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传统。

1941.6.13 苏联新闻社塔斯社否认德国对苏联的边境威胁,并把谣言称为荒谬的而且显然纯粹的敌对的宣传。苏联开始在波罗的海诸国逮捕那些在德国占领期间可能拥护德国人统治的人民。总共大约有5万人被捕, 大多数人永远再也见不到面了。

1941.6.14 和他的高级将领对即将来临的对苏联的军事行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根据在苏联的德国间谍"露西"传递的情报,他们将6月22日定为德军进攻苏联的行动开始日期。

1941.6.15 在1941年6月22日上的03:30 ,德军前线司令部收到了对苏联进攻的准确日期并得到了证实。德军装甲部队开始调往他们的最终出发阵地。

1941.6.19 两个来自德国的逃亡者给苏联带来了德军即将进攻的消息。苏联对边境附近的所有主要城镇进行灯火管制。然而, 他们仍然不允许军队对德国进行战备。

1941.6.22 直到后苏联红军才接到命令进行战备,但是他们仍不允许进入战斗岗位。凌晨3:15,"巴巴罗萨"正式开始。德国和仆从轴心国的183个师(350万人),3350辆坦克,7184门火炮,1945架飞机组成的装备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轰炸机部队的三个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1装甲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第2、第3装甲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4装甲集团军)从芬兰至黑海的1800英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发动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此时苏联军队在国境线上部署了132个师(250万人),20000辆坦克,7700架飞机。德军全面战略目的是在冬季之前将红军消灭在苏联的西部地区,并且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乌拉尔-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以西的苏联欧洲部分的领土。在第一天结束之前,德国空军在60个机场的地面上摧毁了800架苏联飞机并且在空中击落了400架。沿着边境上的苏联红军对德军的袭击似乎毫无准备,仅仅做了有限的抵抗,这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推进了50英里并且重创了苏军12个师。

1941.6.23 德军穿过布格河从北方和南方绕过布瑞斯特-立托威斯克渗透50英里侵入苏联占领的波兰地域。红军在立陶宛的提尔斯特附近用装甲部队发起了反攻,但是由于损失惨重被德军击退。斯洛伐克对苏联宣战。

1941.6.24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席卷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占领了威尔纳和考那斯。匈牙利和苏联断绝外交关系。

1941.6.25 德国第一装甲集团军占领了1939年9月前属于波兰东部的卢特斯克和杜博洛。苏军主力被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的装甲部队包围在比亚韦斯托克地区。

1941.6.26 经过激烈的战斗,在比亚韦斯托克地区的苏军被德军装甲部队完全包围。德国空军开始对列宁格勒进行空袭。

1941.6.27 德军占领里加、Bobruisk和Przemysl 。匈牙利对苏联宣战并且同意向"南方"集团军群输送部队进行支援。

1941.6.28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在明斯克东部会合,占领了该城市并且包围了红军"西方"方面军的27个师。"南方"集团军群击败了比预料中抵抗更顽强的红军终于在乌克兰南部会合。

1941.6.29 由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贝利雅组成了苏联防卫委员会。

1941.6.30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利沃夫。"中央"集团军群继续向明斯克西面压缩"比亚韦斯托克口袋"。德国空军战斗机JG-51飞行员击落了100架由明斯克东面飞来攻击德军装甲部队的苏联轰炸机。

七月

1941.7.1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4装甲集团军横穿德维纳并占领了里加。"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第2装甲集团军已经到达了莫斯科附近的贝尔齐纳河。

1941.7.2 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先头部队打通了在拉托维亚边界沃斯特洛夫附近的苏军斯大林防线。第11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第4军开始从摩尔达维亚向文尼察和黑海的港口城市敖德萨发起进攻。

1941.7.3 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后,斯大林第一次通过电台跟苏联人民说话。"在我们对德国人法西斯专政的卫国战争中,要求最大限度抵抗",并且说"严重的威胁在我们的国土上。"他指令如果红军在战场上被迫屈服的话就要执行焦土化政策,并在敌后形成"人民游击队"的组织。这些概要对那些曾经是懦夫和开小差的人也实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结束了"比亚韦斯托克口袋"并俘虏了290000名战俘、2500 辆坦克、1500 门火炮。

1941.4.4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占领了沃斯特洛夫。

1941.7.5 当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继续向乌克兰的日托米尔和Berdichev推进时,德国第6集团军的一部已经穿过了利沃夫东部的苏军斯大林防线。

1941.7.6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继续推进,已经到达了佩普西湖-里加湾一线。

1941.7.8 英国的利特维诺夫电台用莫斯科话广播,英国和苏联在德国的攻击下必须联合起来。"北方"集团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占领普斯科夫并继续向诺夫哥罗德和列宁格勒逼近。

1941.7.9 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击败了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并占领了维帖布斯克。

1941.7.10 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击退了Korosten-基辅西部一线苏军猛烈的反击。

1941.7.11 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开进到离基辅10英里处。斯大林替换了苏军3个方面军的指挥官,伏罗希洛夫被派到"北方"方面军;铁木辛哥被派到"中央"方面军;布琼尼被派到"南方"方面军。

1941.7.12 苏联和英国签订了相互援助协定并宣告他们将互相合作共同对抗轴心国直到和平的到来。

1941.7.13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继续从普斯科夫向卢加挺进,距离列宁格勒75英里。

1941.7.14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现在距离列宁格勒仅仅80英里。

1941.7.15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包围了斯摩棱斯克和该城西面的大部苏联地区。

1941.7.16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将20个苏军师圈入在乌曼的包围圈。

1941.7.19 下达了第33号指示。声明不再以莫斯科为优先进攻目标,一旦"斯摩棱斯克口袋"内苏军威胁减少,"中央"集团军群就将第2装甲集团军调往"南方"集团军群以便在南部蹂躏乌克兰;第3装甲集团军调往"北方"集团军群以便在北部占领列宁格勒,这将能使"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得到可靠的保护。

1941.7.20 斯大林任命自己为防卫委员会总指挥。苏联恢复与被德国占领国的外交关系

1941.7.22 德国空军127架飞机首次空袭莫斯科,但是收效甚微。

1941.7.23 德军在包围布列斯特-利托维斯克一个月后终于将其拿下。

1941.7.26 3支苏联军队在莫吉廖夫地区被德军包围并歼灭。

1941.7.27 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控制权被从von Kluge的第4集团军改为由"中央"集团军群直接指挥,这是由于von Kluge和古德里安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和,使军事行动无法进行。在斯摩棱斯克的东面25英里处地区猛烈的战役的正在进行。德军占领了爱沙尼亚的首府塔林。

1941.7.28 德军开始围歼斯摩棱斯克以西包围圈内的苏军。

1941.7.29 朱可夫元帅辞去了苏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1941.7.31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缓慢的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到达了Ilmen湖-诺夫哥罗德南部地区。可是,由于沼泽和茂密的森林地形使得部队变得非常的疲乏。

八月 1941.8.1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继续清剿"斯摩棱斯克口袋"。在斯摩棱斯克西部的奥尔沙 和维帖布斯克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莫基列夫南面的戈梅利苏军向第聂伯河对岸桥头堡的德军发起了强大的反攻。

1941.8.3 在罗斯拉沃包围战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俘虏了38000名苏军战俘。

1941.8.5 德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并使苏联第16和20军的余部投降,此役苏军被俘31万人。 1941.8.7 约瑟夫·斯大林任命自己为苏联红军大元帅。

1941.8.8 "乌曼口袋"被消除,德军俘虏了103000名苏军战俘。

1941.8.9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沿着布格河继续向东部的苏联第11和17军发动进攻。

1941.8.12 的第34号战争指令:暂时放弃莫斯科为进攻目标,把重点放在乌克兰。苏军在俄罗斯Ilmen湖南部的Staraya发起了反攻。

1941.8.16 斯大林为了报偿英国和美国的援助,同意"共同分配"并签订了英苏交流协议。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下属LVI装甲军占领了通往列宁格勒道路上的诺夫哥罗德。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德军和罗马尼亚军占领了苏联在黑海的重要海军基地Nikolaev。

1941.8.17 德军占领纳尔瓦逼近列宁格勒。罗马尼亚军队封锁并包围了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

1941.8.18 在乌克兰的Zaporozhe,苏军回缩第聂伯河对岸的部队,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在此建立了桥头堡。

1941.8.19 在Ilmen湖南面,苏联第38军接近并将德国第10军翼侧包围,但是由于第56装甲军的反击,包围圈被突破。

1941.8.20 德军第11集团军占领了黑海港口城市赫尔松,打开了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大门。

1941.8.21 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列宁格勒的人民宣告要坚守自己的城市到最后。下令不占领列宁格勒,并从"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中调拨几个师去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和苏联至关重要的战略工业区顿涅兹盆地。

1941.8.24 苏军在戈梅利地区发动反击。包围敖德萨的罗马尼亚军队损失惨重。

1941.8.25 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开始从桥头堡渡过第聂伯河向北突围。于此同时,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从被苏军包围的戈梅利和布良斯克地区向南进攻。德军第6集团军吸引了大量的苏军集结在基辅周围使之无法退却。

1941.8.26 德军在苏联东线战场上已经损失了44万人,这比1941年6月22日之前的战争损失的人数的总和还要高。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在Velikije Luki地区将苏军包围并歼灭。

1941.8.27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爱沙尼亚首府塔林。

1941.8.30 德军第20装甲师突破了苏联第48军在北部的防线将其击溃并占领了东南面离列宁格勒40公里的米加镇。

1941.8.31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第17集团军一部穿过第聂伯河东南面的克里门巧格。

九月 1941.9.3 在纳斯维西集中营,毒气室第一次被使用。

1941.9.6 下达了第35号战争指令,命令德军结束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后夺取苏首都莫斯科。

1941.9.7 在乌克兰的科诺托普,德第6集团军已经达成对苏军防线的突破。

1941.9.8 苏联宣告它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获得了胜利并声称击败了8个德军师。德军在Schluesselburg地区完成会合,列宁格勒现在已经被完全包围。

1941.9.11 德军指挥部在白天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尽快将列宁格勒拿下。朱可夫受命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指挥苏联军民进行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9.12 在苏联战场上第一场大雪降临了。在Kremenchug桥头堡的德军渡过了位于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正向北前进去增援包围基辅的德军部队。

1941.9.13 德国统帅部宣布只减少苏军战俘的食物配给量。

1941.9.14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完全包围了在基辅的两个苏联集团军。

1941.9.15 列宁格勒围城战开始了。

1941.9.16 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基辅东面会师,他们诱使红军5个集团军落入陷阱。

1941.9.18 苏军撤出基辅,但仍在这地区坚持血战了一周。苏联要求年纪在16-50岁的男人都要服兵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一部占领乌克兰的波尔塔瓦。

1941.9.19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占领基辅并将其夷为废墟。此役德军取得了辉煌战果,不仅占领了基辅还俘虏了60万苏军、2500辆坦克、1000门火炮。

1941.9.24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开始向Perekop进攻以夺取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路桥。

1941.9.25 命令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停止进攻列宁格勒,将该城围困把城里的人俄死,如果他们投降的话,就将该城夷为平地。

1941.9.26 德国统帅部记录德军在基辅军事行动俘虏了665000名苏军战俘。德军对克里米亚的第一次进攻失败。

1941.9.27 苏联秋季第一场大雨落下来了,很快地地面变得泥泞。

1941.9.29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企图攻入克里米亚半岛的军事行动被迫暂停。德军在基辅集体犹太人。一次苏-英-美协商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共同商讨西欧和苏联的情况。

1941.9.30 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开始向莫斯科进攻,在此之前的两天里,正当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修整的时候,他们已经朝奥廖尔方向前进了50英里。

十月 1941.10.1 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英-国协商会结束,彼此承诺英美援助苏联军事物资、 苏联则向其输送未经加工的原料。

1941.10.2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开始进行"台风",主攻方向为苏联首都莫斯科。向他的军队断言:"今天开始的是今年最后一场伟大的战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出发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挺进。

1941.10.3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占领奥廖尔。向德国人民断言:"苏联已经被德国击垮,决不可能死而复生了。"

1941.10.5 向乌克兰南部方向前进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已经到达亚述海。

1941.10.7 德军占领维亚济马并继续向莫斯科进攻。斯大林取消宗教禁令以提高军民的士气。

1941.10.9 宣布,德意志帝国在东线战争所有的目的和意图已经被确定。

1941.10.10 朱可夫将军就任苏联"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莫斯科防御战。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结束了亚述海沿线战役,俘虏了10万苏军战俘。

1941.10.11 德军逼近并将占领莫斯科的谣言导致数以千计的平民逃离这座城市。

1941.10.12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占领大卢基和布良斯克。妇女和儿童开始从莫斯科疏散。

1941.10.13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占领加里宁,离东面莫斯科仅仅只有100英里。

1941.10.14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消除了"布良斯克口袋",但是仅俘虏了大约5万名苏军战俘。当德军向罗斯托夫港推进时,苏军开始在乌克兰南部向后方撤退。当德军几乎达成占领Rzhev的时,大雨和泥泞的土地开始阻止德军的前进。命令,在莫斯科没被包围的情况下直接对其展开攻击。

1941.10.16 莫斯科目前考虑在面临真正的危险时,苏联和各国外交使节团从莫斯科迁往古比雪夫。恐慌开始在官员和平民中蔓延,数以千计居民从该城迁往更东面的地区,但是斯大林决定留下来。敖德萨被罗马尼亚军攻陷,苏军从黑海上撤退。

1941.10.17 位于亚述海的塔甘罗格被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占领。

1941.10.18 德军现在向东距离莫斯科仅80英里。

1941.10.19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清除"维亚济马口袋",俘虏67万苏军战俘,1000辆坦克,4000门火炮。斯大林宣告,苏联在莫斯科包围期间将留下来继续工作并保卫莫斯科到最后。

1941.10.21 德第6集团军占领位于顿涅兹盆地工业区的斯大林诺。

1941.10.24 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拿下了哈尔科夫和Belgorod。